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胡桂枝汤通过sirt1-p53信号通路产生抗抑郁作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葛鑫宇 郭芳 +14 位作者 范俊 陈宝田 于林 任静 李纪强 卢成林 莫嘉文 李树基 袁乐欣 胡号应 刘赟 周晓 崔娟 朱志敏 曹雄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99-405,共7页
目的探讨柴胡桂枝汤的抗抑郁效应和作用机制。方法设两组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柴胡桂枝汤组(CGD,n=12)接受连续7 d的柴胡桂枝汤灌胃给药,药物浓度为17 g·kg-1·d-1;溶剂对照组(Vehicle,n=14)接受连续7 d的药物溶剂灌胃给药。... 目的探讨柴胡桂枝汤的抗抑郁效应和作用机制。方法设两组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柴胡桂枝汤组(CGD,n=12)接受连续7 d的柴胡桂枝汤灌胃给药,药物浓度为17 g·kg-1·d-1;溶剂对照组(Vehicle,n=14)接受连续7 d的药物溶剂灌胃给药。采用强迫游泳实验(FST)、高架十字迷宫实验(EPM)、新环境压抑进食实验(NSF)以及旷场实验(OFT),检测两组小鼠的抑郁样行为、焦虑样行为和运动能力。进一步使用慢性社会挫败应激模型(CSDS)和社会交互实验(SI)明确柴胡桂枝汤在动物抑郁模型中的抗抑郁作用;造模和对照小鼠连续接受柴胡桂枝汤或溶剂7 d灌胃处理,具体分组为:造模鼠+柴胡桂枝汤组(CSDS+CGD,17 g·kg-1·d-1,n=8)、造模鼠+溶剂组(CSDS+vehicle,n=11)、对照鼠+柴胡桂枝汤组(Con+CGD,17 g·kg-1·d-1,n=8)、对照鼠溶剂组(Con+vehicle,n=6)。此外,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柴胡桂枝汤给药组及溶剂对照组小鼠海马组织中的sirt1、p53、乙酰化p53蛋白水平和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相关基因synapsin I(Syn1)、Rab4B、SNAP25和Tubulin beta4b的表达。结果柴胡桂枝汤组小鼠在FST中的不动时间显著性减少(P<0.05);两组动物在EPM、NSF和OFT实验中无显著性差异;在SI行为实验中,CSDS+vehicle组小鼠与其他3组相比,在交互区的停留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柴胡桂枝汤组小鼠海马区sirt1蛋白水平上升,乙酰化p53蛋白水平下降(P<0.05),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Syn1 mRNA表达上调(P<0.05),Rab(P=0.813),SNAP(P=0.820),Tubb(P=0.864)的mRNA表达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柴胡桂枝汤在FST和CSDS动物模型中都具有抗抑郁样作用;可能通过sirt1-p53通路及突触可塑性机制发挥其抗抑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桂枝汤 抗抑郁药 SIRT1 突触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督调神”电针预处理介导miR-124-3p/GSK-3β/Cyp-D信号通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皮质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国庆 童婷婷 +7 位作者 王颖 李奎武 张利达 吴晓晴 李成龙 汪俊丽 张君宇 韩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3050-3060,共11页
背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溶栓后的再灌注损伤对患者影响较大,针刺是治疗本病的特色疗法,但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通督调神”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miR-124-3p/糖原合成酶激酶β(GSK-3β)... 背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溶栓后的再灌注损伤对患者影响较大,针刺是治疗本病的特色疗法,但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通督调神”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miR-124-3p/糖原合成酶激酶β(GSK-3β)/亲环素D(Cyp-D)信号通路及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PTP)的影响,探讨其防治CIRI的可能机制。方法2022年6—8月,将10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抑制剂组和电针+激动剂组,每组20只。造模前干预7 d,电针组、电针+激动剂组选取通督调神穴组:百会、风府、大椎穴进行电针干预,1次/d,连续7 d;造模前24 h电针+激动剂组和抑制剂组分别侧脑室注射miR-124激动剂和抑制剂(5 nmol)。除假手术组,余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右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造模成功后,取大鼠右侧脑皮质,采用改良神经功能损伤评分量表(mNSS)、TTC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程度,TUNEL染色以及透射电镜观察神经细胞损伤情况;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ting、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大鼠脑皮质GSK-3β、p-GSK-3β、Cyp-D、细胞色素C(Cyt-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流式细胞检测MPTP开放程度,MPTP阳性细胞率越高,代表MPTP开放程度越大。结果除假手术组,各组大鼠均造模成功。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mNSS评分及相对脑梗死体积均增加,线粒体结构破坏严重,细胞凋亡指数升高,p-GSK-3β、Cyp-D阳性表达分别减弱和增强,miR-124-3p及Cyp-D、Cyt-C、Caspase-3 mRNA表达增高,p-GSK-3β/GSK-3β值降低,Cyp-D、Cyt-C、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增高,MPTP开放程度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抑制剂组mNSS评分及相对脑梗死体积均降低,线粒体结构破坏减轻,p-GSK-3β/GSK-3β增加,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电针+激动剂组GSK-3βmRNA表达增高(P<0.05);电针组、抑制剂组、电针+激动剂组细胞凋亡指数降低,p-GSK-3β、Cyp-D阳性表达分别减弱和增强,miR-124-3p及Cyp-D、Cyt-C、Caspase-3 mRNA表达降低,Cyp-D、Cyt-C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MPTP开放程度降低(P<0.05)。与电针组比较,抑制剂组p-GSK-3β阳性表达增强,Cyp-D阳性表达减弱,miR-124-3p及Cyp-D、Cyt-C、Caspase-3 mRNA表达降低,GSK-3βmRNA表达增高,Cyp-D、Cyt-C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MPTP开放程度降低(P<0.05);电针+激动剂组细胞凋亡指数增高,p-GSK-3β阳性表达减弱,Cyp-D阳性表达增强,miR-124-3p、Cyt-C、Caspase-3 mRNA表达增高,Cyp-D、Cyt-C蛋白相对表达量增高,MPTP开放程度增加(P<0.05)。结论“通督调神”电针预处理可减轻CIRI大鼠神经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介导miR-124-3p/GSK-3β/Cyp-D信号通路、抑制MPTP开放进而减轻细胞损伤相关。这一研究结果从机制上进一步验证了“通督调神”针法治疗CIRI的疗效,同时为中医“治未病”提供新的科学依据,促进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脑缺血 卒中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 通督调神 电针疗法 miR-124-3p 百会 风府 大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联合加味逍遥汤对抑郁症患者Hcy、5-HT、细胞因子及疗效影响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伍远菲 丁国安 徐琰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1期2408-2410,2414,共4页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加味逍遥汤对抑郁症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rgic,5-HT)、细胞因子及疗效影响。方法:选自我院2015年5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97例抑郁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加味逍遥汤对抑郁症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rgic,5-HT)、细胞因子及疗效影响。方法:选自我院2015年5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97例抑郁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治疗组采用针灸联合加味逍遥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2个月。比较2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HAMD)各因子评分、Hcy、5-HT、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水平变化,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88%)高于对照组(70.83%)(P<0.05);2组治疗后认知障碍、睡眠障碍、精神性焦虑、躯体性焦虑评分减少(P<0.05);治疗组治疗后认知障碍、睡眠障碍、精神性焦虑、躯体性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2组治疗后血清Hcy水平显著下降,5-HT水平显著上升(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Hcy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5-H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浆TNF-α、IL-6水平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TNF-α、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加味逍遥汤治疗抑郁症患者疗效显著,可降低Hcy水平,增加5-HT,降低TNF-α、IL-6水平,且安全可靠,故而值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加味逍遥汤 抑郁症 同型半胱氨酸 5-羟色胺 细胞因子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痰合剂提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梁少瑜 吴俊洪 +4 位作者 吴升伟 姜倩倩 吴正治 于林 曾永长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5-190,共6页
目的优选化痰合剂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筛选活性成分、靶点,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预测化痰合剂潜在质量标志物。以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浸泡时间为影响因素,辛弗林、芍药苷、橙皮苷转移率及固含量的综合评... 目的优选化痰合剂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筛选活性成分、靶点,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预测化痰合剂潜在质量标志物。以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浸泡时间为影响因素,辛弗林、芍药苷、橙皮苷转移率及固含量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信息熵赋权法结合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化痰合剂中122种活性成分通过调控精神分裂症疾病网络中27个靶点来发挥抗精神分裂症的作用,β-谷甾醇、山槐素、芍药苷、卡维丁、四氢巴马汀、橙皮苷、辛弗林对关键靶点DRD2、DRD3、DRD4、HTR2A、HTR2C、HTR3A、CHRNA7、CHRM1具有良好的结合能,辛弗林、芍药苷、橙皮苷为潜在质量标志物。最佳条件为加入15倍量水浸泡30 min后提取2次,每次1.5 h,综合评分为0.998。结论该方法提取率高,稳定性、重复性良好,可用于提取化痰合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痰合剂 提取工艺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信息熵赋权法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