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规范药物治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51
1
作者 李明琰 崔永生 +2 位作者 何文凯 赵磊 邓秀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评价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规范药物治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80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PCI术后规范抗血小板聚集、他汀降脂等治疗,术前及术后12个月行颈... 目的评价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规范药物治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80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PCI术后规范抗血小板聚集、他汀降脂等治疗,术前及术后12个月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粥样硬化斑块积分,对比服药前后12个月内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水平、血常规的变化。结果冠心病PCI术后规范治疗12个月与治疗前相比,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常规中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治疗前后相比无明显改变(P>0.05),血小板计数较治疗前有所减少,但仍在正常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IMT和粥样硬化斑块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发作减少(P<0.05)。结论冠心病PCI术后规范药物治疗能明显改善血脂水平,减轻非特异性炎性反应,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延缓和稳定作用,并可减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颈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HIF-1α双突变体对大鼠缺血心肌及Na^+-K^+ ATP酶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明琰 何文凯 +2 位作者 崔永生 王玉婷 邓秀芳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76-480,共5页
目的:研究重组腺病毒低氧诱导因子-1α双突变体基因对心肌梗死大鼠缺血心肌损伤程度及Na^+-K^+ATP酶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Saline组,n=12)、腺病毒空载体组(Ad-Null组,n=12)、A... 目的:研究重组腺病毒低氧诱导因子-1α双突变体基因对心肌梗死大鼠缺血心肌损伤程度及Na^+-K^+ATP酶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Saline组,n=12)、腺病毒空载体组(Ad-Null组,n=12)、Ad-HIF-1α-564/402组(n=12).在术后即刻分别肌注生理盐水、AdNull、Ad-HIF-1α-564/402 0.1 m L,病毒滴度1.0×108PFU.术后7 d,记录大鼠24 h饮食量、饮水量及体质量,观察大鼠的精神及运动状况.检测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I、B型利钠肽浓度.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测,测量左室收缩压、左室舒张末压、左室最大上升/下降速率.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检测心肌梗死大鼠心肌Na^+-K^+ATP酶水平.结果:基因转染后7 d,3组大鼠饮食量、饮水量、体质量无统计学差异.Ad-HIF-1α-564/402组大鼠较Saline组、AdNull组反应更为灵敏,活动耐量增加.CK-Mb、c Tn I、BNP血清浓度在Ad-HIF-1α564/402组均较其他两组为低,3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Ad-HIF-1α-564/402组大鼠LVSP、±LVdp/dtmax明显高于Saline组、Ad-Null组(P<0.05).Ad-HIF-1α-564/402组大鼠LVEDP明显高于Saline组、Ad-Null组(P<0.05),上述指标Saline组、Ad-Null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光光度计结果显示:Na^+-K^+ATP酶水平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dHIF-1α-564/402能减轻心肌细胞梗死程度,保护心脏功能,对Na^+-K^+ATP酶水平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F-1Α 心肌梗死 NA^+-K^+ATP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