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专科护士主导老年吞咽障碍患者进食管理模式的研究
1
作者 吴媛 张素敏 +1 位作者 邓小莹 张馨悦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68-72,共5页
目的:评估分析专科护士主导老年吞咽障碍患者进食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我科收治的100例老年吞咽障碍患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50例,其中对照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进食管理,而研究组由专科... 目的:评估分析专科护士主导老年吞咽障碍患者进食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我科收治的100例老年吞咽障碍患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50例,其中对照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进食管理,而研究组由专科护士基于吞咽障碍筛查及评估进行进食模式管理,并从吞咽功能改善、营养健康改善状况、胃管成功拔除率三个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干预后吞咽功能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营养状况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胃管成功拔除率高于对照组。结论:由专科护士主导多学科团队合作的吞咽障碍进食管理模式,能为制定“吞咽障碍评估-干预临床路径”提供参考依据,有利于制定规范化吞咽障碍临床护理管理流程;提高工作人员对吞咽障碍相关知识的掌握水平和关注意愿;为吞咽障碍患者提供全面、专业的医疗服务,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护士主导 老年吞咽障碍 进食模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指导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姗姗 刘立雄 张志新 《北方药学》 2023年第6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指导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照经验性用药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行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给予针对性用药治疗。比较两组血小板... 目的:探讨基于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指导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照经验性用药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行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给予针对性用药治疗。比较两组血小板聚集率、神经功能(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7d、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的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NIHSS评分更低,ADL评分更高(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9.3%vs 6.7%)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基于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指导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显著,对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均具有积极的作用,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C19基因多态性 氯吡格雷 缺血性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2C19、ABCB1、PON1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姗姗 刘立雄 +1 位作者 张志新 江晓敏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5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2C19(CYP2C19)、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BCB1)、对氧磷酶-1(PON1)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0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2C19(CYP2C19)、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BCB1)、对氧磷酶-1(PON1)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0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服用氯吡格雷且出现抵抗现象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测定CYP2C19(rs4244285,rs4986893),ABCB1(rs1045642)和PON1(rs662)基因型。统计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基因型,比较不同CYP2C19基因型别与ABCB1、PON1的关系。结果:CYP2C19基因的*1、*2、*3基因突变率分别为22.22%(20/90)、14.44%(13/90)、7.78%(7/90),其中氯吡格雷抵抗患者的CYP2C19*1/*1野生型样本21例(23.33%);突变型样本69例(76.67%),包括CYP2C19*1/*2or*3突变型杂合子和CYP2C19*2/*2or*3突变型纯合子。ABCB1基因C3435T多态性,基因突变率为54.44%(49/90);PON1基因Q192R为AG多态性,基因突变率为51.11%(46/90)。CYP2C19野生型和突变型的ABCB1基因型CC、CT、TT以及PON1基因型GG、GA、A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抵抗不仅与CYP2C19单基因因素有关,同时也受其他多基因相互作用共同导致,而ABCB1基因C3435T多态性、PON1基因Q192R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2C19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 对氧磷酶-1 基因多态性 氯吡格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