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在斜仰卧截石位下治疗鹿角形结石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0
1
作者 李天 许可慰 +6 位作者 谢清灵 江先汉 李逊 赵风进 刘一帆 殷羽飞 黄奕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25-2028,共4页
目的探讨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FURS),在斜仰卧截石位下,治疗肾鹿角形结石(SC)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87例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于我院泌尿外科行手术治疗的鹿角形结石患者进行回顾... 目的探讨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FURS),在斜仰卧截石位下,治疗肾鹿角形结石(SC)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87例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于我院泌尿外科行手术治疗的鹿角形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87例患者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MPCNL与FURS联合组(n=44)及MPCNL对照组(n=43)。将两组的结石清除率、围手术期参数、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结石类型及大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手术平均时间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术后平均住院时间、血红蛋白水平、并发症发生率上,联合组均优于MPCNL组(P <0.05)。联合组首次术后结石清除率及辅助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后结石清除率均高于MPCN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用MPCNL联合FURS治疗鹿角形结石,可提高手术的结石清除率,同时缩短手术与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出血风险。在斜仰卧截石位状态下,利用MPCNL联合FURL治疗鹿角形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角形结石 斜仰卧截石位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镜联合封堵器与斜卧截石联合体位微创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比较 被引量:23
2
作者 林毅锋 何强 +4 位作者 黄典东 陈智林 万沛 赖德辉 姚史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140-2143,共4页
目的比较输尿管镜联合封堵器与斜卧截石联合体位微创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行手术治疗的97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输尿管镜联合封堵器组... 目的比较输尿管镜联合封堵器与斜卧截石联合体位微创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行手术治疗的97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输尿管镜联合封堵器组,52例;微创经皮肾镜组,45例。两组间性别、年龄、结石大小无明显差异。结果微创经皮肾镜组和输尿管镜联合封堵器组的术中、术后各项指标分别为:手术时间(78.2±14.1)min vs.(53.3±12.4)min(P<0.05),手术成功率为97.8%vs.94.2%(P>0.05),结石清除率为100%vs.91.8%(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4.4%vs.3.9%(P>0.05),住院时间(9.1±3.2)d vs.(5.5±1.4)d(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性休克,无输尿管损伤、肠道损伤等并发症。结论输尿管镜联合封堵器和斜卧截石联合体位微创经皮肾镜均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具体术式的选择须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和医生的手术经验等因素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 封堵器 微创经皮肾镜 斜卧截石联合体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软镜负压鞘在输尿管软镜治疗感染性肾结石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3
作者 李天 孙祥宙 +3 位作者 盛明 黄晨 李逊 何永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负压鞘在输尿管软镜治疗感染性肾结石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行输尿管软镜治疗感染性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应用负压鞘26例(A组),未应用30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肾盂内压、结石清除率...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负压鞘在输尿管软镜治疗感染性肾结石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行输尿管软镜治疗感染性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应用负压鞘26例(A组),未应用30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肾盂内压、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术后石街形成、术后发热(T>38.5℃)、炎症指标(PCT、WBC)计数、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 A组肾盂内压均低于B组,A、B两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6.2%和83.3%,手术时间分别为(80.1±2.2)min和(105.2±3.5)min,术后石街形成例数分别为1例和6例,术后发热(T>38.5℃)分别为1例和4例,术后A组炎症指标(PCT、WBC)计数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住院时间分别为(7.4±0.8)d和(8.2±1.3)d,住院费用分别为(20 857.1±389.4)元和(22 008.5±394.3)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负压鞘在输尿管软镜治疗感染性肾结石术中是安全、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结石清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软镜负压鞘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肾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软镜治疗鹿角状肾结石的疗效分析(附43例报告) 被引量:20
4
作者 杨炜青 李逊 +8 位作者 何永忠 冯钢 李天 徐桂彬 赖德辉 徐巍 谢清灵 赵海波 杨敏龙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5-37,41,共4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flexible ureteroscopy,FURS)治疗鹿角状肾结石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9月我院应用输尿管软镜治疗鹿角状肾结石43例的临床资料,术中留置输尿管软镜鞘,引入输尿管软镜进行钬激光碎石,术...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flexible ureteroscopy,FURS)治疗鹿角状肾结石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9月我院应用输尿管软镜治疗鹿角状肾结石43例的临床资料,术中留置输尿管软镜鞘,引入输尿管软镜进行钬激光碎石,术后1个月一期统计结石清除率,结石未清除则采取再次FURS或体外冲击波碎石。结果一期手术均能成功碎石,其中36例一期FURS,6例需行二期FURS,1例三期FURS。手术均成功置入镜鞘且寻及结石。手术时间43~136 min,平均67 min。术后住院时间2~18 d,中位数4 d。术后1个月一期结石清除率72.1%(31/43),总结石清除率88.4%(38/43)。3例联合术后ESWL成功清除结石。1例孤立肾合并鹿角状结石术后因输尿管石街出现感染性休克和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术后肾周尿性脓肿,均治愈。术后发热2例。均无需输血,无输尿管穿孔、撕脱等并发症。总并发症发生率9.3%(4/43)。结论对于大部分鹿角状肾结石,输尿管软镜安全、可靠、有效,但为提高手术安全性及降低感染发生率,复杂性鹿角状肾结石提倡应用单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逆行输尿管软镜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角状肾结石 输尿管软镜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金属支架在输尿管阴道瘘腔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苏郑明 徐巍 +13 位作者 吴伟培 陈金兰 朱锐 徐煜宇 袁耀基 盛明 李协照 陈双星 赵海波 杨炜青 赖德辉 李逊 何永忠 徐桂彬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22-825,共4页
输尿管阴道瘘是输尿管损伤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大多数为妇产科手术造成[1,2],目前多采用输尿管镜植入双J管或开放手术修复输尿管阴道瘘治疗[3]。留置双J管瘘口自愈率低(5%~15%),开放手术修复输尿管阴道瘘创伤大,患者难以接受[3]。近年来... 输尿管阴道瘘是输尿管损伤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大多数为妇产科手术造成[1,2],目前多采用输尿管镜植入双J管或开放手术修复输尿管阴道瘘治疗[3]。留置双J管瘘口自愈率低(5%~15%),开放手术修复输尿管阴道瘘创伤大,患者难以接受[3]。近年来,新型覆膜金属支架已应用在输尿管狭窄的治疗中,这类支架具有覆膜结构以及自膨胀金属局段支撑的特点[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手术 腔内治疗 输尿管狭窄 输尿管阴道瘘 输尿管镜 手术修复 输尿管损伤 双J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并发肾周血肿的诊治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天 孙祥宙 +4 位作者 李逊 何永忠 赖德辉 杨炜青 谢清灵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56-758,共3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发生肾周血肿的危险因素、预防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16年8月的1 259例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出现症状性肾周血肿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生18例肾周血肿患者中合并糖尿病7例,合并尿路感...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发生肾周血肿的危险因素、预防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16年8月的1 259例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出现症状性肾周血肿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生18例肾周血肿患者中合并糖尿病7例,合并尿路感染11例,其中女15例,男3例。结果:均经B超及CT检查确诊肾周血肿。血肿分别位于肾脏后外侧8例和肾脏腹侧及下极10例。血肿深度2.6~15.3cm(平均5.2 cm)。11例患者经保守治疗7~14 d后,血肿相关临床症状逐渐消失。5例行血肿穿刺抽液并置管引流,15d后逐渐痊愈,2例行开放手术清除血肿;36d后逐渐痊愈。结论:女性、糖尿病、尿路感染、结石体积大、手术时间长、感染性结石是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并发肾周血肿的危险因素,术前充分准备和有效抗感染及术中提高碎石技巧和使用大口径输尿管通道鞘、低压灌注、缩短手术时间、分期手术等是减少肾周血肿发生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膜下血肿 输尿管软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肾结石行微创经皮肾取石术的比较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天 孙祥宙 +1 位作者 李逊 何永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43-946,共4页
目的:探讨比较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肾结石行微创经皮肾取石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6年6月2 796例中582例糖尿病患者肾结石(糖尿病组)在X线引导下行F18微创经皮肾取石术,年龄为26~82岁,男279例,女303例,其中... 目的:探讨比较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肾结石行微创经皮肾取石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6年6月2 796例中582例糖尿病患者肾结石(糖尿病组)在X线引导下行F18微创经皮肾取石术,年龄为26~82岁,男279例,女303例,其中肾盂结石174例,多发性结石255例,鹿角状结石153例,空腹血糖5.4~20.3 mmol/L,餐后2 h血糖9.1~28.9 mmol/L,术前均行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免疫糖尿病2项等检查,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及分型标准,结石标本均行红外线光谱自动分析仪器测定结石成分。剩下的2 214例非糖尿病肾结石患者作为非糖尿病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结石取净率、手术并发症、住院天数进行评估。结果:糖尿病患者组手术时间、结石取净率、手术并发症与非糖尿病患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糖尿病患者组住院天数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组(P<0.05);糖尿病患者组与非糖尿病患者组的结石成分相比,尿酸结石的发病率更高,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取石术治疗糖尿病患者肾结石是安全、有效的。针对糖尿病患者具有较高形成尿酸结石的风险和血糖控制欠佳的患者结石复发率高的特点,提醒泌尿外科医师对糖尿病人群进行结石预防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肾取石术 糖尿病 肾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金属支架在移植肾输尿管狭窄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赵海波 徐桂彬 +9 位作者 李逊 何永忠 徐巍 杨炜青 李协照 陈双星 盛明 苏郑明 刘兴 袁耀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31-634,共4页
目的评估新型覆膜金属支架用于移植肾输尿管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19年10月使用覆膜金属支架治疗的7例移植肾输尿管狭窄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输尿管狭窄均位于移植肾输尿管膀胱连接部,狭窄段长5~15 mm,平均1... 目的评估新型覆膜金属支架用于移植肾输尿管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19年10月使用覆膜金属支架治疗的7例移植肾输尿管狭窄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输尿管狭窄均位于移植肾输尿管膀胱连接部,狭窄段长5~15 mm,平均10 mm,均成功植入覆膜金属支架。6例术前、术后肾功能均正常;1例术前血肌酐455μmol/L,术后3天降至178μmol/L。7例术后3个月复查利尿肾图及尿路造影,提示上尿路引流通畅。随访3~11(6.6±2.6)月。1例术后3个月输尿管狭窄消失,覆膜金属支架排至膀胱,使用输尿管镜经尿道取出。7例均未发生尿路感染、结石形成、下腹痛等。结论覆膜金属支架治疗移植肾输尿管狭窄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金属支架 输尿管狭窄 肾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_1对人输尿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及α-SM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徐桂彬 余涵 +7 位作者 陈丽 罗亚楠 马猛 王林杰 何永忠 彭晔 李逊 朱晓琴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56-660,共5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对人输尿管平滑肌细胞(USMCs)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取正常的输尿管平滑肌细胞分为4组:1对照组;2TGF-β_1组(10μg/L TGF-β_1处理);3TGF-β_1拮抗剂组(30... 目的探讨外源性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对人输尿管平滑肌细胞(USMCs)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取正常的输尿管平滑肌细胞分为4组:1对照组;2TGF-β_1组(10μg/L TGF-β_1处理);3TGF-β_1拮抗剂组(30μmol/L SB-431542处理);4TGF-β_1+TGF-β_1拮抗剂组(10μg/L TGF-β_1+30μmol/L SB-431542处理)。MTT法检测各组输尿管平滑肌细胞在处理0、24、48、72h的增殖情况;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输尿管平滑肌细胞处理24h、48h时的迁移能力;各组细胞处理48h后分别应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变化。结果MTT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TGF-β_1处理24h后USMCs增殖率增加(P<0.05),处理48h、72h后增殖最明显(P<0.01),拮抗剂组细胞生长明显受抑制(P<0.05或P<0.01),TGF-β_1联合SB-431542共同处理细胞后其增殖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细胞划痕实验显示TGF-β_1组与对照组相比,各时间点细胞迁移距离明显增加(P<0.01),拮抗剂组24h和48h细胞迁移距离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小(P<0.01),TGF-β_1联合拮抗剂处理组迁移距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T-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经TGF-β_1处理组α-SMA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均P<0.01),TGF-β_1拮抗剂则明显下调α-SMA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 TGF-β_1能够明显上调输尿管平滑肌细胞中α-SMA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能增强细胞增殖和迁移的生物活性,拮抗TGF-β_1信号路径可明显对α-SMA的表达及细胞增殖和迁移产生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平滑肌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_1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膨式输尿管金属支架治疗移植肾输尿管狭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元堂 郑杰方 +3 位作者 梁鹏 张智铭 江先汉 李天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60-764,共5页
移植肾输尿管狭窄是肾移植受者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由于移植肾输尿管较短,重建手术前应先采用腔内治疗以避免不可逆性损伤。治疗此类狭窄的重点是尽可能减少移植肾损伤、解除梗阻或建立引流通道。腔内治疗中,球囊扩张术和内切开术的... 移植肾输尿管狭窄是肾移植受者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由于移植肾输尿管较短,重建手术前应先采用腔内治疗以避免不可逆性损伤。治疗此类狭窄的重点是尽可能减少移植肾损伤、解除梗阻或建立引流通道。腔内治疗中,球囊扩张术和内切开术的狭窄复发率较高,而自膨式输尿管金属支架长期留置或许是较好的选择。相较于传统支架,金属支架可长期保持尿路通畅,减少下尿路症状刺激,但适应证和疗效等各有不同。尽管所有金属支架均可能发生支架移位、堵塞,但总体上对移植肾输尿管狭窄治疗仍有积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自膨式输尿管金属支架在移植肾输尿管狭窄中的应用,以期为优化移植肾输尿管狭窄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输尿管狭窄 输尿管支架 内切开 球囊扩张 移植物丢失 移位 堵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性共刺激分子PD-L1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表达及其对术后膀胱灌注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志华 叶云林 +3 位作者 卞军 赖德辉 郑伏甫 戴宇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1-226,共6页
【目的】探讨负性共刺激分子PD-L1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表达及其对术后膀胱灌注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染色方法检测131例膀胱癌组织标本(均经病理诊断确认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标本的PD-L1表达情... 【目的】探讨负性共刺激分子PD-L1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表达及其对术后膀胱灌注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染色方法检测131例膀胱癌组织标本(均经病理诊断确认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标本的PD-L1表达情况,所有膀胱癌患者术后均予表柔比星或沙培林膀胱灌注,详细记录肿瘤复发、进展的时间和预后情况。【结果】PD-L1在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不表达0(0/10),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组织阳性率为56.5%(74/131),P=0.000。PD-L1的表达与病理分期相关,p Ta、p T1的PD-L1阳性率分别为35.1%(13/37)、60.6%(57/94),P=0.008。PD-L1阳性的患者肿瘤复发率和肿瘤进展率均高于PD-L1阴性的患者,复发率分别为37.8%和12.3%,进展率分别为10.8%和3.5%(P<0.05);PD-L1阳性的患者术后灌注表柔比星预防肿瘤复发和进展的疗效优于沙培林,复发率分别为28.8%和51.7%,进展率分别为6.5%和17.2%(P<0.05);而PD-L1阴性患者表柔比星和沙培林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无明显差异,复发率分别为9.6%和15.4%,进展率分别为3.2%和3.8%(P>0.05)。【结论】负性共刺激分子PD-L1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表达水平与病理分期密切相关,根据PD-L1的表达情况选择术后辅助性膀胱灌注治疗药物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PD-L1 膀胱灌注治疗 肿瘤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参多糖对肾癌ACHN细胞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天 周东梅 +4 位作者 刘一帆 江先汉 谢清灵 黄奕桥 殷羽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58-762,共5页
目的:研究海参多糖对肾癌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将肾癌ACHN细胞分为海参多糖(50、100、200 mg/L)组和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晶紫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和细胞数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增殖标志物(Ki-67、PCNA)、凋亡标志物(Clea... 目的:研究海参多糖对肾癌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将肾癌ACHN细胞分为海参多糖(50、100、200 mg/L)组和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晶紫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和细胞数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增殖标志物(Ki-67、PCNA)、凋亡标志物(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P62、LC3-Ⅰ/LC3-Ⅱ)、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PI3K/p-PI3K、AKT/p-AKT、mTOR)的表达,FITC-V和PI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海参多糖组细胞活力、球体内细胞数、Ki-67及PCNA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Beclin1表达增加,P62表达减少,PI3K/p-PI3K、AKT/p-AKT、mTOR表达量减少(P<0.05);且随着海参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加,上述作用逐渐增强。结论:海参多糖通过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进而抑制肾癌细胞增殖,并诱导肾癌细胞发生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参多糖 肾癌 自噬 AKT MTOR ACHN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DF下调HIF-1α抑制前列腺癌细胞侵袭转移的机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毛允义 江先汉 +3 位作者 杨盛帮 林伟 曾涛 朱心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605-2607,共3页
目的: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下调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抑制前列腺癌细胞侵袭转移的机制。方法:培养人前列腺癌上皮细胞株(PC3),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分别加入PEDF和PBS溶液,通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验证两组细胞侵袭转移的能... 目的: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下调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抑制前列腺癌细胞侵袭转移的机制。方法:培养人前列腺癌上皮细胞株(PC3),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分别加入PEDF和PBS溶液,通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验证两组细胞侵袭转移的能力;RT-QPCR检测两组细胞中HIF-1α的表达水平。结果: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PEDF抑制前列腺癌侵袭转移能力,PEDF下调HIF-1α的表达。结论:PEDF通过下调HIF-1α的表达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揭示其可能为肿瘤干预治疗的新靶点,为治疗前列腺癌等恶性肿瘤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和高效候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侵袭转移 HIF—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