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神经内科轮科医生的教学与培养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新光 解龙昌 +5 位作者 高聪 龙友明 蒲蜀湘 张世峰 张文胜 殷建瑞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2期163-165,共3页
神经内科是临床医学专业里重要的二级学科,很多非神经内科的规培医生需要到神经内科轮转。目前各教学医院神经内科轮科医生的教学和培养方案存在差异,培养和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为了提高神经内科轮科医生的教学和培养质量,该文根据该中... 神经内科是临床医学专业里重要的二级学科,很多非神经内科的规培医生需要到神经内科轮转。目前各教学医院神经内科轮科医生的教学和培养方案存在差异,培养和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为了提高神经内科轮科医生的教学和培养质量,该文根据该中心的教学经验,针对如何提高神经内科轮科医生的培养和教学质量,就常见疾病的教学、科室核心制度的教学、病历文书书写与修改教学、因专业而制宜的学科结合式教学、病例分析及临床思维教学、常用药物及抢救药物的教学、医患沟通能力和技巧的教学等方面进行系列阐述,以期给同行提供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轮科医生 培养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科进修医师培养经验探讨
2
作者 姚海燕 张文胜 +3 位作者 龙友明 解龙昌 杨新光 殷建瑞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13期123-124,共2页
神经内科进修医师是一个角色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往往处于临床经验积累的瓶颈期,他们需要接受更高一级医院的培养,才能跨过限制他们成为优秀医师的栅栏,从而升级为高一个级别的医师,更好地解决临床工作中患者的疾苦,更高效率地处理临床... 神经内科进修医师是一个角色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往往处于临床经验积累的瓶颈期,他们需要接受更高一级医院的培养,才能跨过限制他们成为优秀医师的栅栏,从而升级为高一个级别的医师,更好地解决临床工作中患者的疾苦,更高效率地处理临床中的棘手问题。而对于神经内科进修医师的培养,在方法上因各医院而异,该文分享完整的培养系统,旨在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充分锻炼进修医师,挖掘他们的潜能,系统地提高进修医师的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进修医师 培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课程在神经内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3
作者 吴丽 姜永军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10期131-134,共4页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对医学的认识需要采用整体统一的观念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在医学教育上,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对器官系统的整体认知,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尤其是在神经内科专科医生的培养方面。因...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对医学的认识需要采用整体统一的观念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在医学教育上,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对器官系统的整体认知,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尤其是在神经内科专科医生的培养方面。因此,医学教育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其中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课程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将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中同一器官系统的知识点整体化,打破学科界限,令学生对器官系统有更深刻认识,更好地服务于临床,为医学教育改革提供一个新方向。该文总结分析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课程在神经内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 整合课程 实习 神经内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糖胞苷对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和大脑皮层神经元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戴嘉华 孙卫文 +4 位作者 赖梅菁 邱美茜 张文浩 徐恩 詹丽璇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1-10,共10页
目的:探讨阿糖胞苷(Ara-C)不同浓度、不同介入时间以及不同处理时长对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和大脑皮层神经元纯度及活性的影响。方法:取孕16~18 d的胎鼠海马及皮层组织进行原代神经元培养,培养后48 h分别加入浓度为0、2.5、5、7.5、10μmo... 目的:探讨阿糖胞苷(Ara-C)不同浓度、不同介入时间以及不同处理时长对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和大脑皮层神经元纯度及活性的影响。方法:取孕16~18 d的胎鼠海马及皮层组织进行原代神经元培养,培养后48 h分别加入浓度为0、2.5、5、7.5、10μmol/L的Ara-C处理24 h,检测不同浓度的Ara-C对原代神经元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培养后24、48、72、96及120 h,加入5μmol/L的Ara-C处理24 h,检测Ara-C不同介入时间对原代神经元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培养后48 h,加入5μmol/L的Ara-C处理0、6、12、24、48 h,检测Ara-C不同处理时长对原代神经元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培养后第8天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及生长状况,免疫荧光检测微管相关蛋白2(MAP2)、神经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并计算MAP2阳性细胞占细胞总数的比例。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神经元细胞活性。结果:与对照组(0μmol/L)相比,Ara-C浓度为5μmol/L组海马神经元纯度达89.8%、细胞活性为48.6%。与对照组相比,种板后48 h加入Ara-C获得的海马神经元纯度为96.2%,细胞活性为44.8%。与对照组(0 h)相比,Ara-C处理12 h组获得的海马神经元的纯度为90.8%,细胞活性为47.5%。在大鼠原代培养的皮层神经元中,与对照组(0μmol/L)相比,给予不同浓度的Ara-C(2.5、5、7.5、10μmol/L)处理,原代皮层神经元纯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给予不同介入时间(24、48、72、96、120 h)的Ara-C处理,皮层神经元纯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0 h)相比,给予不同时长(6、12、24、48h)的Ara-C处理,仅Ara-C处理24 h后皮层神经元纯度稍增高(P<0.05)。结论:在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的早期培养过程中,种板后48 h加入5μmol/L Ara-C处理12 h得到的海马神经元的纯度与活性最佳,而在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培养中无需添加Ara-C即可获得较高纯度和活性的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和皮层神经元 原代培养 阿糖胞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频带路径签名特征的癫痫脑电图信号分类方法
5
作者 郭礼华 杨辉 +1 位作者 吴倩仪 茅海峰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18,共10页
基于脑电图(EEG)信号的癫痫自动检测对癫痫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有很大的帮助。由于大部分癫痫识别算法忽略了EEG信号的时序关系,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频带路径签名特征的癫痫EEG信号分类方法。此方法首先将EEG信号分解成5个不同频段... 基于脑电图(EEG)信号的癫痫自动检测对癫痫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有很大的帮助。由于大部分癫痫识别算法忽略了EEG信号的时序关系,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频带路径签名特征的癫痫EEG信号分类方法。此方法首先将EEG信号分解成5个不同频段的频带信号,再通过路径签名算法进行特征提取,然后采用局部主成分分析去除特征相关性并进行特征融合,最后将融合特征送入集成分类器中进行预测分类。由于路径签名可以更深入地挖掘EEG信号的相关关系,结合局部主成分分析后,文中方法可以获取更有鉴别性的癫痫分类特征。分别在时长超过2 000 s癫痫发作片段的本地医院私有数据集和开源的CHB-MIT癫痫数据集上,选用10折交叉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私有数据集上,文中方法的平均分类准确率达到97.25%,比经典的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的方法提高了3.44个百分点,比最新的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方法提高了1.35个百分点;在CHB-MIT数据集上,文中方法的平均分类准确率达到98.11%,比经典的基于EMD的方法提高了5.20个百分点,比最新的基于LSTM+CNN的方法提高了2.64个百分点;在两个数据集上文中方法的分类准确率均优于其他对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图分析 癫痫发作分类 路径签名 信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危险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32
6
作者 许寅宏 徐恩 +1 位作者 林清原 邱少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24-1126,共3页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择脑梗死患者181例,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分为无斑块组59例,稳定斑块组48例,易损斑块组74例.检测血清尿酸水平,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择脑梗死患者181例,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分为无斑块组59例,稳定斑块组48例,易损斑块组74例.检测血清尿酸水平,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性质.结果 易损斑块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无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396.26±126.84)μmol/L vs (353.75±126.25) μmol/L,(325.77±94.08)μmol/L,P<0.05].血清尿酸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TG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P<0.01).血清尿酸是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06,95%CI:1.002-1.101,P=0.002).结论 血清尿酸是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是易损斑块形成的可能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尿酸 颈动脉疾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关系 被引量:20
7
作者 许寅宏 徐恩 +1 位作者 林清原 邱少东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59-662,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与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关系,评估ox-LDL对易损性颈动脉斑块的识别能力,为早期识别易损性颈动脉斑块探索新的途径。资料与方法选择经CT和MRI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181...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与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关系,评估ox-LDL对易损性颈动脉斑块的识别能力,为早期识别易损性颈动脉斑块探索新的途径。资料与方法选择经CT和MRI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181例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将其分为无斑块组48例、稳定斑块组38例、易损斑块组95例。检测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及血清ox-LDL水平,并采用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总斑块面积(TPA)及斑块性质,分析血清ox-LDL与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斑块组合并高血压、血清ox-LDL明显高于无斑块组(P〈0.05);易损斑块组血清ox-LDL、TPA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P〈0.01)。血清ox-LDL水平与颈动脉IMT、总胆固醇、LDL-C呈正相关(r1=0.154,P〈0.05;r2=0.338,P〈0.05;r3=0.385,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ox-LDL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38,95%CI 1.008-1.069,P〈0.01)。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ox-LDL与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形成独立相关,ox-LDL可以作为临床筛查易损斑块的血清学指标,颈动脉超声联合应用血清学检查可以早期识别可能导致脑缺血事件发生的颈动脉易损斑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急性病 脂蛋白类 LDL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颈动脉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13
8
作者 黄莉 区腾飞 +3 位作者 杨洁 庄红花 刘天妮 杨华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4-220,共7页
目的构建和验证基于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及影像学指标的脑卒中后的认知功能障碍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及患者随访完善资料收集,发病后3个月进行认知功能检测,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评分≤26分定义为认知功能障碍。采用... 目的构建和验证基于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及影像学指标的脑卒中后的认知功能障碍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及患者随访完善资料收集,发病后3个月进行认知功能检测,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评分≤26分定义为认知功能障碍。采用最优子集回归分析筛选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认知障碍预测模型的构建,使用C-指数、校准图和临床决策曲线分析评价模型的区分度、一致性和临床可用性,并绘制列线图。结果筛选出脑卒中前认知功能、年龄、受教育年限、入院时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缺血性心脏病史、陈旧性腔隙性梗死病灶个数、内侧颞叶萎缩7个变量,构建出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的C-指数为0.845(95%CI:0.805~0.885),校准图显示良好的一致性,临床决策曲线得出在阈概率为9.0%~90.0%时,模型具有正的净效益。结论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为在各种亚型的脑卒中患者中筛查认知障碍的高危病例提供了有效的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认知障碍 预测模型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游离脂肪酸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7
9
作者 董亚贤 石红婷 +1 位作者 钟高贤 刁芳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56-458,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游离脂肪酸(FFA)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择183例患者,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分为T2DM组80例、葡萄糖耐量异常(IGT)组45例和葡萄糖耐量正常(NGT)组58例,行空腹游离脂肪酸(fFFA)、2h游离脂肪酸...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游离脂肪酸(FFA)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择183例患者,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分为T2DM组80例、葡萄糖耐量异常(IGT)组45例和葡萄糖耐量正常(NGT)组58例,行空腹游离脂肪酸(fFFA)、2h游离脂肪酸(2hFFA)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测定。结果T2DM组患者fFFA、2hFFA高于NGT组和IGT组[(0.65±0.30)mmol/L vs(0.55±0.27)mmol/L和(0.43±0.19)mmol/L,P=0.001,(0.31±0.15)mmol/L vs(0.22±0.14)mmol/L和(0.11±0.13)mmol/L,P=0.000],MoCA评分低于NGT组和IGT组[(16.01±11.62)分vs(22.34±6.42)分和(27.21±2.83)分,P=0.000];fFFA、2hFFA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0.891,-0.469,P<0.05)。结论 fFFA、2hFFA与胰岛素抵抗及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脂肪酸类 非酯化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寒潮对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夏勇 袁忠民 +4 位作者 陈永洪 傅君毅 吴钶坪 柯冠豪 解龙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867-871,共5页
目的探讨人工寒潮对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影响的研究。方法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其中模型组36只,对照组36只。将2组大鼠置于人工寒潮环境中,分别将寒潮前、寒潮3、6、12h及寒潮后12、24h大鼠麻... 目的探讨人工寒潮对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影响的研究。方法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其中模型组36只,对照组36只。将2组大鼠置于人工寒潮环境中,分别将寒潮前、寒潮3、6、12h及寒潮后12、24h大鼠麻醉,每时间点6只。取嘴侧至尾侧1.5mm脑片进行内皮素、CGRP检测,原位杂交检测内皮素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寒潮前,寒潮3、6、12h及寒潮后12、24h内皮素和内皮素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寒潮前及寒潮后24hCGRP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寒潮3、6h内皮素和CGRP表达较寒潮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寒潮3、6、12h内皮素mRNA表达较寒潮前明显升高(28.00±6.02、27.06±5.46、26.40±4.60 vs 22.81±4.35,P<0.05)。结论寒潮时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内皮素及CGRP增加,与寒冷时脑卒中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肾血管性 受体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寒冷 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暂性全面遗忘症患者15例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文胜 杨新光 +6 位作者 何毅华 解龙昌 高聪 李文锋 张世峰 龙友明 殷建瑞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165-168,共4页
目的分析短暂性全面遗忘症患者的危险因素、病因、鉴别及治疗。方法收集15例临床确诊的短暂性全面遗忘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症状学、发病危险因素、辅助检查、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进行分析。结果 15例短暂性全面遗忘症患者辅助检查提示... 目的分析短暂性全面遗忘症患者的危险因素、病因、鉴别及治疗。方法收集15例临床确诊的短暂性全面遗忘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症状学、发病危险因素、辅助检查、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进行分析。结果 15例短暂性全面遗忘症患者辅助检查提示脑血管处于缺血状态,经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抗血小板等治疗,治疗有效且随访半年未见复发。结论短暂性全面遗忘症发病很可能与脑缺血有关,按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可取得较好效果,并能有效预防疾病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全面遗忘症 危险因素 脑缺血 治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本科生传统临床见习带教的利弊及其改革 被引量:9
12
作者 龙友明 杨洁 +1 位作者 张姗姗 高聪 《西北医学教育》 2014年第2期382-384,共3页
新纪元下的医学科学发展,需要对传统的临床医学教学进行许多的改进。临床见习带教是医学理论通向临床实践的桥梁,它的改革对临床医生的培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一名从事内科临床带教教师的角度,浅谈了传统带教的优点与不足,并讲述... 新纪元下的医学科学发展,需要对传统的临床医学教学进行许多的改进。临床见习带教是医学理论通向临床实践的桥梁,它的改革对临床医生的培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一名从事内科临床带教教师的角度,浅谈了传统带教的优点与不足,并讲述了科学带教的经验及观点:不放弃好的传统带教方法,但必须把握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趋势,把新的科学的教学手段融合到临床教学中,激发学生自主思考与科学思维,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临床见习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 教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自身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3
作者 龙友明 梁俊彦 +2 位作者 黄清梅 徐辉明 高聪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1-4,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人血清和脑脊液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抗体的方法。方法:以大鼠小脑和海马基质作为初筛方法。建立过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HEK-293T细胞模型。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来自520例患者配对的血清与脑脊液样本。结果:大鼠小...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人血清和脑脊液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抗体的方法。方法:以大鼠小脑和海马基质作为初筛方法。建立过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HEK-293T细胞模型。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来自520例患者配对的血清与脑脊液样本。结果:大鼠小脑、海马基质检测结果显示,共有22份脑脊液样本和2份血清样本中有IgG结合于软脑膜、脑膜下,呈线性荧光模式。IgG亦结合于脑实质各层胶质细胞,终突包绕在微血管的周围,尤其在小脑分子层表现为Bergmann状放射状。荧光双标技术显示IgG结合位置与GFAP表达的位置完全一致。表达GFAPα,ε的HEK-293T细胞模型检测结果显示22例初筛阳性的脑脊液标本中,21例(95.4%)可被转染细胞检测出GFAPα或ε抗体阳性,其中16例(76.2%)GFAP-α和GFAP-ε抗体双阳性,5例(23.8%)纯GFAP-ε抗体阳性。2例初筛阳性的血清样本均为GFAP-α和GFAP-ε抗体双阳性。结论:基于脑组织和转染细胞的方法能成功检测患者GFAP抗体,有助于GFAP星形细胞病的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抗体 星形细胞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与脑出血后短期认知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洁 区腾飞 +2 位作者 傅君毅 刘天妮 杨华才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4期7-12,共6页
目的:对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及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及脑出血的患者859例(789例脑梗死患者及70例脑出血患者),完成出院后... 目的:对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及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及脑出血的患者859例(789例脑梗死患者及70例脑出血患者),完成出院后3个月的认知功能评价。结果:859例患者,共有467例(54.4%)患者MMSE≤26,即明显认知损伤。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年限、入院时NIHSS、多发腔隙性脑梗死、颞叶内侧重度萎缩是脑梗死患者短期认知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脑出血患者中,受教育年限、血肿体积、颞叶内侧重度萎缩是短期认知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入院时病情较重、高龄、高血压病史,影像学提示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病灶、颞叶内侧萎缩及血肿体积较大的患者除积极治疗脑梗死及脑出血的原发病外,还应关注其认知功能损伤,尽早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脑出血 认知功能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rf2缺乏加剧小鼠脑出血模型的抑郁及认知障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洁 傅君毅 +2 位作者 谢富华 刘天妮 杨华才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1-5,共5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胶原酶诱导的雄性C57BL小鼠脑出血(ICH)模型,观察对比野生型(WT)及Nrf2^(-/-)小鼠的抑郁情绪及认知障碍水平,探讨Nrf2参与脑出血后抑郁发生及认知障碍的可能机制。方法:分别使用WT及Nrf2^(-/-)小鼠建立ICH模型及假... 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胶原酶诱导的雄性C57BL小鼠脑出血(ICH)模型,观察对比野生型(WT)及Nrf2^(-/-)小鼠的抑郁情绪及认知障碍水平,探讨Nrf2参与脑出血后抑郁发生及认知障碍的可能机制。方法:分别使用WT及Nrf2^(-/-)小鼠建立ICH模型及假手术组,每组6只,2组ICH模型的血肿控制在相同体积。通过行为学(糖水偏好试验、新物体识别试验)评价各组小鼠在建模后第8周的抑郁及认知障碍状况。结果:WT与Nrf2^(-/-)小鼠在建模第3天及第7天血肿/对侧半球体积比(%)相同;神经功能评分在各时间点分别比较(建模后第3/7/28/56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WT模型组和Nrf2^(-/-)模型组小鼠的糖水消耗比例和新物体探索时间比例显著降低(均P<0.05);与WT模型组比较,Nrf2^(-/-)模型组小鼠的糖水消耗比例和新物体探索时间比例也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脑出血可导致小鼠抑郁情绪和认知障碍,而Nrf2缺乏能加剧小鼠抑郁情绪和认知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NRF2 抑郁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纳米材料作为基因载体的效率比较
16
作者 董亚贤 尧慧燕 +3 位作者 梁兵 钟高贤 刁芳明 石红婷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0期286-287,共2页
目的比较不同靶向纳米材料作为基因载体的细胞毒性大小及其转染效率。方法以聚乙烯亚胺(PEI)为对照,化学合成髓鞘碱性蛋白68-86(MBP68-86)-多聚赖氨酸(PLL)-聚乙烯亚胺-聚乙二醇(PEG)接枝支化特异性配体乳铁蛋白(Lf)及PLL-PEI-PEG,并采... 目的比较不同靶向纳米材料作为基因载体的细胞毒性大小及其转染效率。方法以聚乙烯亚胺(PEI)为对照,化学合成髓鞘碱性蛋白68-86(MBP68-86)-多聚赖氨酸(PLL)-聚乙烯亚胺-聚乙二醇(PEG)接枝支化特异性配体乳铁蛋白(Lf)及PLL-PEI-PEG,并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毒性,倒置显微镜荧光观察法和流式细胞仪法检测转染效果。结果 MBP68-86-PLL-PEI-PEG-Lf细胞毒性比PLLPEI-PEG及PEI低,三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BP68-86-PLL-PEI-PEG-Lf/p AAVEGFP的转染效率为(41.8±0.9)%;PLL-PEI-PEG/pAAV-EGFP的转染效率为(28.4±1.1)%;PEI/p AAVEGFP为的转染效率(20.5±1.2)%,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BP68-86-PLL-PEIPEG-Lf和PLL-PEI-PEG可作为基因转染的传输载体,其中MBP68-86-PLL-PEI-PEG-Lf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MBP68-86-PLL-PEI-PEG-Lf 基因载体 PLL-PEI-P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PAR在抗AMPAR脑炎合并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表达
17
作者 姚海燕 杨洁 杨新光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抗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唑丙酸受体(AMPAR)脑炎与小细胞肺癌(SCLC)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9年11月收集的942例疑似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脑脊液和(或)血清样本的抗体表达... 目的:探讨抗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唑丙酸受体(AMPAR)脑炎与小细胞肺癌(SCLC)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9年11月收集的942例疑似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脑脊液和(或)血清样本的抗体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的抗体表达。结果:4例(0.42%,4/942)证实为抗AMPAR抗体阳性。其中,3例患者病理证实为SCLC,2例患者的癌组织进行了免疫组化检测。3例SCLC患者记忆迅速下降,伴精神行为异常。免疫组化显示,2例患者肿瘤组织AMPAR1、AMPAR2、CRMP5强阳性,NMDAR阴性。在1例肿瘤组织AMPAR2抗体阳性的患者中,证实AMPAR2抗原可与该患者脑脊液中的抗体发生反应。在80例无自身免疫性脑炎的SCLC患者中,所有组织样本均为AMPAR2阳性。结论:抗AMPAR自身免疫性脑炎与SCLC有关。AMPAR在SCLC中表达的意义及机制尚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脑炎 自身免疫抗体 AMPAR 小细胞肺癌 副肿瘤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苍白球黑质红核色素变性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18
作者 张文胜 张东亮 +4 位作者 宋兴旺 易咏红 杨新光 李文锋 殷建瑞 《罕少疾病杂志》 2019年第2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苍白球黑质红核色素变性的特异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和诊治方法等,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诊疗能力。方法分析1例临床确诊为典型苍白球黑质红核色素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复习。结果患者急性起病,跑步时易摔倒... 目的探讨苍白球黑质红核色素变性的特异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和诊治方法等,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诊疗能力。方法分析1例临床确诊为典型苍白球黑质红核色素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复习。结果患者急性起病,跑步时易摔倒,突发不自主运动7天,查体发现言语欠清、四肢扭转痉挛、共济失调,头颅MR可见典型"虎眼征",基因检测发现PANK2基因有错义突变,临床诊断为苍白球黑质红核色素变性,使用激素、丙种球蛋白等治疗后患者症状未见明显缓解。结论目前对于苍白球黑质红核色素变性的治疗暂无特效药,该病的诊断可依靠头颅MR和基因检测等,对本病的治疗和预防暂未达成广泛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白球黑质红核色素变性 临床表现 虎眼征 基因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典型Miller-Fisher综合征一例
19
作者 张文胜 龙友明 +1 位作者 解龙昌 殷建瑞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88-89,共2页
1 病例资料患者为青年女性,因'反复呕吐伴上腹痛1月余,再发1周'入住我院消化内科,诊断为'急性胰腺炎'。入院后第3天因'言语欠清、左侧面部麻木、左下肢乏力、流涎较多'请神经内科会诊,查体:神清,言语含糊,对答... 1 病例资料患者为青年女性,因'反复呕吐伴上腹痛1月余,再发1周'入住我院消化内科,诊断为'急性胰腺炎'。入院后第3天因'言语欠清、左侧面部麻木、左下肢乏力、流涎较多'请神经内科会诊,查体:神清,言语含糊,对答切题,双侧瞳孔等圆等大,双眼各向运动正常,可见较大双向水平眼震,可自主睁闭眼,双侧额纹、鼻唇沟变浅,双侧咽反射减弱,流涎较多,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减弱,四肢腱反射消失,四肢末梢浅感觉减退,双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基本稳准,双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基本稳准,双侧病理征阴性,脑膜刺激征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ler-Fisher 综合征 脑脊液检查 吞咽功能 动眼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血清胃壁细胞抗体检测与临床意义
20
作者 姚海燕 黄清梅 +3 位作者 徐辉明 梁俊彦 龙友明 高聪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胃壁细胞抗体在多发性硬化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壁细胞抗体、水通道蛋白-4抗体;回顾性分析32例多发性硬化患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血清中均无水通道蛋白-4抗体。10份(31.25%)血清样本壁细胞抗... 目的:探讨胃壁细胞抗体在多发性硬化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壁细胞抗体、水通道蛋白-4抗体;回顾性分析32例多发性硬化患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血清中均无水通道蛋白-4抗体。10份(31.25%)血清样本壁细胞抗体阳性。壁细胞抗体阳性患者平均功能残障评分为(2.85±0.97)分,平均脊髓病变长度为(5.8±7.4)个节段;9例有脊髓病变,其中7例有核磁共振强化病灶、7例抗内皮细胞抗体阳性、4例有甲状腺疾病。上述指标均高于血清学阴性的多发性硬化患者(P<0.05)。血清学阴性的患者脑部磁共振强化病灶以及广泛脑部病灶的发生率更高(P<0.05)。结论:水通道蛋白-4抗体阴性的多发性硬化患者中可出现胃壁细胞抗体,胃壁细胞抗体阳性的多发性硬化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视神经脊髓炎 抗体 水通道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