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初步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金生 卢振和 +3 位作者 宫庆娟 黄乔东 吴英平 刘晓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33-736,740,共5页
目的:观察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治疗膝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3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Ⅰ组药物治疗组(30例);Ⅱ组腰交感射频治疗组(33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骨关节炎指数评分、膝关节温度变化、46 m步行时间及并发症。结果:... 目的:观察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治疗膝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3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Ⅰ组药物治疗组(30例);Ⅱ组腰交感射频治疗组(33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骨关节炎指数评分、膝关节温度变化、46 m步行时间及并发症。结果:骨关节炎指数各项评分,Ⅱ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3个月时显著低于Ⅰ组同时间点(P<0.01或P<0.05),Ⅰ组治疗后2周较治疗前降低(P<0.01或P<0.05),治疗3个月时功能障碍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余评分差异无显著性;Ⅱ组治疗3月后,膝关节温度与治疗前升高且高于Ⅰ组同时间点(P<0.01);Ⅰ组治疗前后温度差异无显著性;Ⅱ组治疗3月后,46 m步行时间较治疗前缩短且短于Ⅰ组同时点(P<0.05);Ⅱ组发生6例治疗侧腹股沟区轻度麻木。结论:腰交感射频治疗膝骨关节炎近期疗效较单纯药物治疗更好,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骨性关节炎 腰交感神经节 射频热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肉毒杆菌毒素奇神经节阻滞术治疗慢性会阴部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3
2
作者 凌地洋 王哲银 +2 位作者 卢振和 陈金生 黄乔东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794-796,共3页
会阴部神经痛属于顽固的内脏神经痛,可产生于由奇神经节所支配的任何结构,包括会阴、直肠远端、肛门、尿道口远端、外阴/阴囊及阴道远端三分之一,疼痛多弥漫,无法准确定位,伴局部烧灼感、排尿或排便紧迫感等[1],目前尚缺乏统一的诊断治... 会阴部神经痛属于顽固的内脏神经痛,可产生于由奇神经节所支配的任何结构,包括会阴、直肠远端、肛门、尿道口远端、外阴/阴囊及阴道远端三分之一,疼痛多弥漫,无法准确定位,伴局部烧灼感、排尿或排便紧迫感等[1],目前尚缺乏统一的诊断治疗标准,致使临床医师面临较大挑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目前临床上采用电/化学毁损术治疗该症疗效确切,但其治疗后潜在的局部不良反应或功能障碍仍不可被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神经节 肉毒杆菌毒素 会阴部 诊断治疗标准 临床医师 内脏神经 尿道口 毁损术 社会功能 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小胶质细胞酪氨酸家族激酶在糖尿病神经痛中的作用
3
作者 汪红华 宫庆娟 +3 位作者 娟梁颖 卢振和 陈金生 黄乔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594-2598,共5页
目的:探讨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上酪氨酸家族激酶(SFKs)在糖尿病神经痛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体重200~220 g,免疫荧光单染检测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后7、14、28 d脊髓背角p-SFKs的表达水平,双染观察其表达部位;同时在给... 目的:探讨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上酪氨酸家族激酶(SFKs)在糖尿病神经痛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体重200~220 g,免疫荧光单染检测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后7、14、28 d脊髓背角p-SFKs的表达水平,双染观察其表达部位;同时在给予STZ前鞘内注射SFKs抑制剂PP2,行为学检测大鼠50%机械撤足阈值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腹腔注射STZ后第1天,大鼠血糖水平开始升高(P〈0.001),持续至少28 d(P〈0.001);机械痛撤足逐渐下降(P〈0.05),28 d达到最低(P〈0.001);同时腹腔注射STZ后7、14、28 d,脊髓背角p-SFKs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P〈0.01);只表达于小胶质细胞中,神经元和星型胶质细胞中无表达。腹腔给予STZ前鞘内注射PP2可防止STZ诱导的机械痛敏。结论: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SFKs可能在糖尿病神经痛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家族激酶 糖尿病神经痛 小胶质细胞 脊髓背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