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患者需求和德尔菲法构建三甲医院延续性护理模式 被引量:39
1
作者 纪翠红 于红静 +3 位作者 郭慧玲 徐飞华 徐晓艳 陈秀梅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7-60,共4页
目的构建适合三甲医院的延续性护理模式,指导临床护理实践。方法对519例住院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基于调查结果形成专家咨询问卷,并对23名专家进行2轮Delphi专家咨询,构建三甲医院的延续性护理模式。结果构建含"导向"... 目的构建适合三甲医院的延续性护理模式,指导临床护理实践。方法对519例住院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基于调查结果形成专家咨询问卷,并对23名专家进行2轮Delphi专家咨询,构建三甲医院的延续性护理模式。结果构建含"导向"、"评估时机"、"组织架构"、"内容"、"方式"、"期限"、"效果评价标准"7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标及12个三级指标的三甲医院延续性护理模式。结论基于患者需求及Delphi专家咨询法构建的三甲医院延续性护理模式,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 患者需求 护理模式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景模拟教学中引导性反馈实践方法的证据总结
2
作者 徐文婷 林克兰 +6 位作者 何家欣 潘靖达 刘红利 潘珊 陈昊 张澍芳 凌冬兰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6-552,共7页
目的:总结医学情景模拟教学中引导性反馈实践方法的相关证据,为促进教学效果提供参考。方法:遵循“6S”证据模型自上而下检索相关数据库及学科专业网站,从建库至2024年11月17日有关医学情景模拟教学中引导性反馈实践方法的文献。研究者... 目的:总结医学情景模拟教学中引导性反馈实践方法的相关证据,为促进教学效果提供参考。方法:遵循“6S”证据模型自上而下检索相关数据库及学科专业网站,从建库至2024年11月17日有关医学情景模拟教学中引导性反馈实践方法的文献。研究者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及证据筛查,汇总证据后进行翻译、归纳和综合。结果:共纳入文献8篇,包括最佳实践1篇、指南2篇和系统评价5篇。汇总形成5个类别,分别为反馈前准备、反馈时机及时长、反馈形式、反馈时实践方法、教师的技能要求,共22条证据。结论:教师应结合临床教学情况,选择和应用相应证据进行引导性反馈,以提升医学情景模拟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性反馈 医学情景模拟 临床教学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MB模型的“互联网+”延续护理模式在急性心梗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9
3
作者 于红静 黎婉婷 +3 位作者 郭玮 凌冬兰 顾玉琴 刘雪梅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12期1899-1905,共7页
目的:研究基于IMB模型的“互联网+”延续护理模式在急性心梗行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20年7月—10月收治的74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延续护理,对实验组实施基... 目的:研究基于IMB模型的“互联网+”延续护理模式在急性心梗行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20年7月—10月收治的74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延续护理,对实验组实施基于IMB模型的“互联网+”延续护理模式。结果:出院1、3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生活方式依从性、焦虑抑郁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MB模型的“互联网+”延续护理模式可改善急性心梗PCI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依从性及焦虑抑郁状况,该模式值得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互联网+” 延续护理 IMB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治疗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构建 被引量:11
4
作者 纪翠红 徐飞华 潘珊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4期63-65,80,共4页
目的构建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指标评价体系。方法在文献查阅及深度访谈的基础上,采用Delphi法对32名静脉治疗专家进行2轮函询。结果 2轮函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1.43%、10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8、0.909,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 目的构建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指标评价体系。方法在文献查阅及深度访谈的基础上,采用Delphi法对32名静脉治疗专家进行2轮函询。结果 2轮函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1.43%、10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8、0.909,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286、0.328。构建的静脉治疗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包含3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结论以护理要素、环节、终末质量模式为框架,运用Delphi法构建的静脉治疗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科学、可信,可用于静脉治疗护理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治疗 护理质量 评价指标 DELPHI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心血管病患者中医护理质量指标体系 被引量:19
5
作者 于红静 刘雪梅 +3 位作者 顾玉琴 郭玮 董燕燕 周彩银 《护士进修杂志》 2022年第18期1646-1650,共5页
目的构建心血管病患者中医护理质量指标体系,为心血管病患者中医护理质量的评价提供依据。方法以三维质量结构模型为理论框架,基于文献回顾以及临床实践经验初步形成心血管病中医护理质量指标,经过2轮专家函询以及层次分析最终确定心血... 目的构建心血管病患者中医护理质量指标体系,为心血管病患者中医护理质量的评价提供依据。方法以三维质量结构模型为理论框架,基于文献回顾以及临床实践经验初步形成心血管病中医护理质量指标,经过2轮专家函询以及层次分析最终确定心血管病患者中医护理质量指标。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3.75%,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738和0.743,专家意见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21和0.234。最终形成的心血管病患者中医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包含3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和31项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心血管病患者中医护理质量指标体系科学、合理,在提高心血管病患者中医护理质量方面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德尔菲法 中医护理 护理质量 质量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运动干预的最佳证据总结
6
作者 张雁群 柳家贤 +3 位作者 凌冬兰 刘佳佳 吴晓冰 曹俊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4-108,共5页
目的检索、分析并总结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运动干预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方法按照证据资源“6S”模型,检索指南、专业学会网站和数据库中有关运动干预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证据,检索时限自建库至2023年1... 目的检索、分析并总结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运动干预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方法按照证据资源“6S”模型,检索指南、专业学会网站和数据库中有关运动干预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证据,检索时限自建库至2023年12月。对纳入的文献筛选、质量评价、提取和汇总。结果共纳入20篇文献,其中3篇指南、2篇专家共识、15篇系统评价,从认知评估、改善各认知域的运动种类及参数、运动安全及注意事项3个方面汇总18条最佳证据。结论医护人员应结合患者个体化需求和临床具体情况,根据证据指导患者的运动,减缓其认知水平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认知功能 运动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患者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5
7
作者 郭慧玲 徐晓艳 +1 位作者 宋月云 纪翠红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107-111,共5页
目的:建立手术患者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综述法和课题组专家讨论法初步制定评价指标,再采用德尔菲法对35名专家进行三轮问卷函询构建手术患者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三轮专家函询中,权威系数分别为0.878、0... 目的:建立手术患者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综述法和课题组专家讨论法初步制定评价指标,再采用德尔菲法对35名专家进行三轮问卷函询构建手术患者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三轮专家函询中,权威系数分别为0.878、0.834、0.914,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63、0.315、0.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构建了包含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33个三级指标的手术患者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专家对各项指标的意见趋同。结论:新构建的指标体系有利于规范围手术期的护理操作,并为护理管理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提供可量化的客观依据,但它的可操作性尚需通过临床实践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护理 安全管理 质量评价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个案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纪翠红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4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个案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常规护理的5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为对照组,接受护理个案管理的5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为研究组。评价2组自我效能、患肢外展度、生命质量评分差异,同时评价护士对2种护理方式... 目的探讨护理个案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常规护理的5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为对照组,接受护理个案管理的5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为研究组。评价2组自我效能、患肢外展度、生命质量评分差异,同时评价护士对2种护理方式的接受程度。结果研究组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得分(4.73±0.3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1±0.41)分(P<0.05)。患肢外展度研究组为(60.08±19.94)°,优于对照组的(38.71±17.32)°(P<0.01)。癌症治疗功能评估-乳腺癌(FACT-B)量表总分研究组(98.67±11.9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82±10.91)分(P<0.05)。在"优化服务流程"和"降低医疗成本和运营资源"方面,护士对护理个案管理模式接受程度更高(P<0.05或P<0.01)。结论护理个案管理模式能够提升乳腺癌患者自我效能、促进患肢功能康复、改善生命质量,优化服务流程,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案管理 乳腺癌 自我效能 生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病患者“互联网+延续护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89
9
作者 黎婉婷 于红静 +2 位作者 凌冬兰 刘雪梅 卢青云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6-110,共5页
综述国内外“互联网+延续护理”在慢性病管理中的研究进展,包括行为改变理论、线上到线下模式、技术接受模型等理论模型及线上健康教育、在线咨询、远程监护、网络社会支持、“互联网+”上门护理服务等服务内容,分析其可能存在的法律、... 综述国内外“互联网+延续护理”在慢性病管理中的研究进展,包括行为改变理论、线上到线下模式、技术接受模型等理论模型及线上健康教育、在线咨询、远程监护、网络社会支持、“互联网+”上门护理服务等服务内容,分析其可能存在的法律、信息安全、应用程序设置等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促进“互联网+延续护理”在慢性病领域中更广泛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延续护理 慢性病 理论模型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药物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影响的网状Meta分析
10
作者 王潘 肖俊南 +3 位作者 夏宇晓 张彬 黄冰銮 冯秀丽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4年第11期801-806,共6页
目的评价非药物干预对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症状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3年5... 目的评价非药物干预对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症状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3年5月,收集不同非药物干预对HD患者RLS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运用Stata 17.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1项研究,总样本量为1183例。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冷透析液为改善HD患者RLS症状的最优选择。冷透析液与中药足浴联合穴位按摩(SMD=-13.23,95%CI:-25.15~-1.32,P=0.004)、穴位敷贴(SMD=-18.20,95%CI:-30.06~-6.34,P<0.001)、透析中运动训练(SMD=-12.47,95%CI:-21.68~-3.27,P=0.008)、耳穴贴压治疗(SMD=-17.07,95%CI:-29.30~-4.84,P=0.025)、足部反射疗法(SMD=-11.84,95%CI:-22.02~-1.66,P<0.001)、红外光治疗(SMD=-18.16,95%CI:-30.07~-6.25,P<0.001)、督灸疗法(SMD=18.91,95%CI:7.06~30.77,P=0.012)、穴位按摩(SMD=17.91,95%CI:4.65~31.16,P=0.02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冷透析液可以改善HD患者RLS症状,可根据患者的耐受性制定相关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不宁腿综合征 非药物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乳酸对局部枸橼酸抗凝下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体外循环凝血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段鹏程 卢慕荣 +4 位作者 于婷婷 周丽珍 王双双 陈伟燕 于红静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4年第8期586-589,595,共5页
目的旨在探讨枸橼酸局部抗凝(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RCA)下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中血乳酸水平对体外循环凝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目的旨在探讨枸橼酸局部抗凝(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RCA)下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中血乳酸水平对体外循环凝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2021年6月—2023年7月局部枸橼酸抗凝下行CRRT治疗的体外循环数据,根据48小时内是否凝血下机分为凝血组和非凝血组。采用COX回归分析CRRT体外循环48小时内凝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14例患者,共179套CRRT体外循环和对应数据,其中凝血组105例,非凝血组74例。COX回归分析显示:静脉压高(HR=1.008,95%CI:1.000~1.016,P=0.045)、乳酸≥2 mmol/L(HR=1.517,95%CI:1.009~2.280,P=0.045)是CRRT体外循环48小时内凝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枸橼酸剂量≥3.2 mmol/L(HR=0.461,95%CI:0.312~0.682,P<0.001)是其保护因素。结论CRRT上机时应对体外循环进行充分预冲,运行前测试血液透析置管功能,调整好血液透析置管位置以避免静脉压升高。乳酸高,组织灌注差的患者应积极液体复苏,避免血液过度浓缩,有助于降低CRRT体外循环48小时内凝血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酸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凝血 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日记联合案例法在神经外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12
作者 颜红波 于红静 +1 位作者 关玉仙 徐飞华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4-96,共3页
目的提高神经外科低年资护士应急抢救培训效果。方法将58名神经外科N0、N1级护士随机分为两组各29人。对照组进行常规培训,观察组在常规培训的基础上将疾病案例培训内容采取参与抢救后书写反思日记联合案例讨论法培训。持续培训4个月后... 目的提高神经外科低年资护士应急抢救培训效果。方法将58名神经外科N0、N1级护士随机分为两组各29人。对照组进行常规培训,观察组在常规培训的基础上将疾病案例培训内容采取参与抢救后书写反思日记联合案例讨论法培训。持续培训4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参加基础生命支持考核分别为26人、28人,观察组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1);参与迷你临床演练评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1人、19人,身体评估、临床判断能力、咨询建议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效率、总体临床能力5个方面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 01)。结论反思日记联合案例法用于神经外科低年资护士培训较常规方法更能有效提高其应急抢救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年资护士 N0级 N1级 神经外科 抢救能力 反思日记 案例讨论法 在职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移植患者运动训练的证据总结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瑞云 杨慧 +4 位作者 卢颖 刘赛赛 陈静儒 何爽 凌冬兰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5期734-739,共6页
目的:检索并总结肺移植患者运动训练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实施肺康复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针对肺移植患者的运动训练提出问题,并系统检索相关证据。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评价工具,对相关研究进行质量评价、证... 目的:检索并总结肺移植患者运动训练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实施肺康复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针对肺移植患者的运动训练提出问题,并系统检索相关证据。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评价工具,对相关研究进行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和总结。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其中指南1篇,随机对照研究5篇。综合成4个维度、16条最佳证据,主要包括肺移植患者运动训练的评估、训练形式、训练强度与持续时间和效果评价。结论:肺移植患者运动训练的最佳证据总结可为临床护士、护理管理者及康复治疗师等提供循证依据。通过应用最佳证据,制定护理措施,科学开展肺移植患者的运动训练,提升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肺康复 运动训练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4E模式的ICU早期康复方案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4
作者 于红静 卢青云 +2 位作者 黎婉婷 覃湘君 徐天莹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3期337-342,共6页
目的:分析基于4E模式的ICU早期康复方案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医院2个ICU病区收治的7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ICU一区患者为实验组(n=38),ICU二区患者为对照组(n=36)。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护理,实验组接受基... 目的:分析基于4E模式的ICU早期康复方案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医院2个ICU病区收治的7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ICU一区患者为实验组(n=38),ICU二区患者为对照组(n=36)。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护理,实验组接受基于4E模式的ICU早期康复方案。结果:两组患者在ICU谵妄发生率、谵妄持续时间、医学研究理事会肌力评分、ICU获得性衰弱(ICU-AW)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过程中,实验组患者未发生早期康复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基于4E模式的ICU早期康复方案安全可行且有效,可改善患者肌力,降低ICU-AW及ICU谵妄发生率,缩短ICU谵妄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与总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患者 早期康复 4E模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