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患者需求和德尔菲法构建三甲医院延续性护理模式 被引量:39
1
作者 纪翠红 于红静 +3 位作者 郭慧玲 徐飞华 徐晓艳 陈秀梅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7-60,共4页
目的构建适合三甲医院的延续性护理模式,指导临床护理实践。方法对519例住院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基于调查结果形成专家咨询问卷,并对23名专家进行2轮Delphi专家咨询,构建三甲医院的延续性护理模式。结果构建含"导向"... 目的构建适合三甲医院的延续性护理模式,指导临床护理实践。方法对519例住院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基于调查结果形成专家咨询问卷,并对23名专家进行2轮Delphi专家咨询,构建三甲医院的延续性护理模式。结果构建含"导向"、"评估时机"、"组织架构"、"内容"、"方式"、"期限"、"效果评价标准"7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标及12个三级指标的三甲医院延续性护理模式。结论基于患者需求及Delphi专家咨询法构建的三甲医院延续性护理模式,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 患者需求 护理模式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景模拟教学中引导性反馈实践方法的证据总结
2
作者 徐文婷 林克兰 +6 位作者 何家欣 潘靖达 刘红利 潘珊 陈昊 张澍芳 凌冬兰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6-552,共7页
目的:总结医学情景模拟教学中引导性反馈实践方法的相关证据,为促进教学效果提供参考。方法:遵循“6S”证据模型自上而下检索相关数据库及学科专业网站,从建库至2024年11月17日有关医学情景模拟教学中引导性反馈实践方法的文献。研究者... 目的:总结医学情景模拟教学中引导性反馈实践方法的相关证据,为促进教学效果提供参考。方法:遵循“6S”证据模型自上而下检索相关数据库及学科专业网站,从建库至2024年11月17日有关医学情景模拟教学中引导性反馈实践方法的文献。研究者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及证据筛查,汇总证据后进行翻译、归纳和综合。结果:共纳入文献8篇,包括最佳实践1篇、指南2篇和系统评价5篇。汇总形成5个类别,分别为反馈前准备、反馈时机及时长、反馈形式、反馈时实践方法、教师的技能要求,共22条证据。结论:教师应结合临床教学情况,选择和应用相应证据进行引导性反馈,以提升医学情景模拟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性反馈 医学情景模拟 临床教学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MB模型的“互联网+”延续护理模式在急性心梗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4
3
作者 于红静 黎婉婷 +3 位作者 郭玮 凌冬兰 顾玉琴 刘雪梅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12期1899-1905,共7页
目的:研究基于IMB模型的“互联网+”延续护理模式在急性心梗行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20年7月—10月收治的74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延续护理,对实验组实施基... 目的:研究基于IMB模型的“互联网+”延续护理模式在急性心梗行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20年7月—10月收治的74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延续护理,对实验组实施基于IMB模型的“互联网+”延续护理模式。结果:出院1、3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生活方式依从性、焦虑抑郁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MB模型的“互联网+”延续护理模式可改善急性心梗PCI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依从性及焦虑抑郁状况,该模式值得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互联网+” 延续护理 IMB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治疗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构建 被引量:11
4
作者 纪翠红 徐飞华 潘珊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4期63-65,80,共4页
目的构建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指标评价体系。方法在文献查阅及深度访谈的基础上,采用Delphi法对32名静脉治疗专家进行2轮函询。结果 2轮函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1.43%、10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8、0.909,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 目的构建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指标评价体系。方法在文献查阅及深度访谈的基础上,采用Delphi法对32名静脉治疗专家进行2轮函询。结果 2轮函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1.43%、10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8、0.909,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286、0.328。构建的静脉治疗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包含3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结论以护理要素、环节、终末质量模式为框架,运用Delphi法构建的静脉治疗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科学、可信,可用于静脉治疗护理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治疗 护理质量 评价指标 DELPHI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运动干预的最佳证据总结
5
作者 张雁群 柳家贤 +3 位作者 凌冬兰 刘佳佳 吴晓冰 曹俊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4-108,共5页
目的检索、分析并总结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运动干预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方法按照证据资源“6S”模型,检索指南、专业学会网站和数据库中有关运动干预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证据,检索时限自建库至2023年1... 目的检索、分析并总结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运动干预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方法按照证据资源“6S”模型,检索指南、专业学会网站和数据库中有关运动干预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证据,检索时限自建库至2023年12月。对纳入的文献筛选、质量评价、提取和汇总。结果共纳入20篇文献,其中3篇指南、2篇专家共识、15篇系统评价,从认知评估、改善各认知域的运动种类及参数、运动安全及注意事项3个方面汇总18条最佳证据。结论医护人员应结合患者个体化需求和临床具体情况,根据证据指导患者的运动,减缓其认知水平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认知功能 运动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病患者“互联网+延续护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93
6
作者 黎婉婷 于红静 +2 位作者 凌冬兰 刘雪梅 卢青云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6-110,共5页
综述国内外“互联网+延续护理”在慢性病管理中的研究进展,包括行为改变理论、线上到线下模式、技术接受模型等理论模型及线上健康教育、在线咨询、远程监护、网络社会支持、“互联网+”上门护理服务等服务内容,分析其可能存在的法律、... 综述国内外“互联网+延续护理”在慢性病管理中的研究进展,包括行为改变理论、线上到线下模式、技术接受模型等理论模型及线上健康教育、在线咨询、远程监护、网络社会支持、“互联网+”上门护理服务等服务内容,分析其可能存在的法律、信息安全、应用程序设置等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促进“互联网+延续护理”在慢性病领域中更广泛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延续护理 慢性病 理论模型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日记联合案例法在神经外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7
作者 颜红波 于红静 +1 位作者 关玉仙 徐飞华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4-96,共3页
目的提高神经外科低年资护士应急抢救培训效果。方法将58名神经外科N0、N1级护士随机分为两组各29人。对照组进行常规培训,观察组在常规培训的基础上将疾病案例培训内容采取参与抢救后书写反思日记联合案例讨论法培训。持续培训4个月后... 目的提高神经外科低年资护士应急抢救培训效果。方法将58名神经外科N0、N1级护士随机分为两组各29人。对照组进行常规培训,观察组在常规培训的基础上将疾病案例培训内容采取参与抢救后书写反思日记联合案例讨论法培训。持续培训4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参加基础生命支持考核分别为26人、28人,观察组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1);参与迷你临床演练评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1人、19人,身体评估、临床判断能力、咨询建议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效率、总体临床能力5个方面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 01)。结论反思日记联合案例法用于神经外科低年资护士培训较常规方法更能有效提高其应急抢救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年资护士 N0级 N1级 神经外科 抢救能力 反思日记 案例讨论法 在职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分娩球运动纠正胎儿臀先露及改善分娩结局 被引量:23
8
作者 林岸芸 于红静 +3 位作者 武彦 萧玉莹 李霞 刘会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06-409,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分娩球运动纠正胎儿臀位的临床效果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我院产科门诊产检的单胎臀位160例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选择膝胸卧位,孕妇俯卧在瑜伽垫上,胸部着地,臀部翘起。观察组采用分娩球运动... 目的探讨应用分娩球运动纠正胎儿臀位的临床效果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我院产科门诊产检的单胎臀位160例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选择膝胸卧位,孕妇俯卧在瑜伽垫上,胸部着地,臀部翘起。观察组采用分娩球运动,孕妇跪式和趴式伏在分娩球上,做前后,左右摆动和转圈运动,观察两组患者胎儿臀先露纠正效果、分娩方式。结果对照组的纠正成功率为55.0%,观察组的纠正成功率为83.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产妇胎位纠正成功后,对照组顺产率为59.1%,观察组顺产率为8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传统的膝胸卧位相比,应用分娩球运动纠正臀先露具有更高的舒适性、成功率、顺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球 臀先露 胎位纠正 分娩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接型防针刺采血针在血透患者采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曾志力 林美珍 +4 位作者 林璟华 于红静 温跃强 陈秀梅 肖雅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20-323,共4页
目的通过发明和应用新的采血针,提高血透患者采血工作效率。方法将180例血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一组(CG1组)、对照二组(CG2组)、试验组(EG组)中,比较3个组中的采血时间、存在针刺伤风险的操作次数、存在血标本污染的操作次数。结果 3组中... 目的通过发明和应用新的采血针,提高血透患者采血工作效率。方法将180例血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一组(CG1组)、对照二组(CG2组)、试验组(EG组)中,比较3个组中的采血时间、存在针刺伤风险的操作次数、存在血标本污染的操作次数。结果 3组中的采血时间、存在针刺伤风险的操作次数、存在血标本污染的操作次数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CG1组的采血时间最长(12.55 min),EG组的采血时间最短(5.09 min);CG2组存在针刺伤风险的操作次数最高,EG组最低;CG1组的血标本污染操作次数和血标本量不准确的数量最高,EG组最低。结论转接型防针刺采血针在血透患者血标本的采集的工作效率明显优于传统采血方法,且有利于降低采血过程中针刺伤的风险和血标本受污染的风险,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接型防针刺采血针 针刺伤 血液透析 血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移植患者运动训练的证据总结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瑞云 杨慧 +4 位作者 卢颖 刘赛赛 陈静儒 何爽 凌冬兰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5期734-739,共6页
目的:检索并总结肺移植患者运动训练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实施肺康复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针对肺移植患者的运动训练提出问题,并系统检索相关证据。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评价工具,对相关研究进行质量评价、证... 目的:检索并总结肺移植患者运动训练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实施肺康复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针对肺移植患者的运动训练提出问题,并系统检索相关证据。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评价工具,对相关研究进行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和总结。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其中指南1篇,随机对照研究5篇。综合成4个维度、16条最佳证据,主要包括肺移植患者运动训练的评估、训练形式、训练强度与持续时间和效果评价。结论:肺移植患者运动训练的最佳证据总结可为临床护士、护理管理者及康复治疗师等提供循证依据。通过应用最佳证据,制定护理措施,科学开展肺移植患者的运动训练,提升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肺康复 运动训练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4E模式的ICU早期康复方案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1
作者 于红静 卢青云 +2 位作者 黎婉婷 覃湘君 徐天莹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3期337-342,共6页
目的:分析基于4E模式的ICU早期康复方案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医院2个ICU病区收治的7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ICU一区患者为实验组(n=38),ICU二区患者为对照组(n=36)。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护理,实验组接受基... 目的:分析基于4E模式的ICU早期康复方案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医院2个ICU病区收治的7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ICU一区患者为实验组(n=38),ICU二区患者为对照组(n=36)。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护理,实验组接受基于4E模式的ICU早期康复方案。结果:两组患者在ICU谵妄发生率、谵妄持续时间、医学研究理事会肌力评分、ICU获得性衰弱(ICU-AW)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过程中,实验组患者未发生早期康复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基于4E模式的ICU早期康复方案安全可行且有效,可改善患者肌力,降低ICU-AW及ICU谵妄发生率,缩短ICU谵妄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与总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患者 早期康复 4E模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34周后应用分娩球运动纠正臀位的应用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2
作者 亓彩霞 萧玉莹 +2 位作者 屈欢庆 凌冬兰 林岸芸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2462-2466,共5页
目的探讨分娩球运动用于纠正34周后臀位产妇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分析其成功率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分娩球纠正臀位的成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3月期间进行分娩球运动纠正臀位产妇的资料,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分娩球... 目的探讨分娩球运动用于纠正34周后臀位产妇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分析其成功率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分娩球纠正臀位的成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3月期间进行分娩球运动纠正臀位产妇的资料,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分娩球运动期间相关信息,统计纠正成功率、分娩球运动耗时、不良事件发生率,评价其可行性和安全性。分析纠正成功率的影响因素,使用单因素分析方法确定各因素是否为纠正成功率的影响因素,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以上因素是否为纠正成功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57例研究对象,其中成功纠正87例,成功率为55.4%。平均运动时常(109.77±19.60)min;未发生早产、胎膜早破、胎儿宫内窘迫等不良反应。孕产史、羊水量是纠正臀位成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孕34周后应用分娩球运动纠臀位具有可行性,效果理想,运动耗时适中,安全性高;孕产史、羊水量是纠正臀位成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周 分娩球运动 胎儿臀位 成功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