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频带路径签名特征的癫痫脑电图信号分类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郭礼华 杨辉 +1 位作者 吴倩仪 茅海峰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18,共10页
基于脑电图(EEG)信号的癫痫自动检测对癫痫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有很大的帮助。由于大部分癫痫识别算法忽略了EEG信号的时序关系,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频带路径签名特征的癫痫EEG信号分类方法。此方法首先将EEG信号分解成5个不同频段... 基于脑电图(EEG)信号的癫痫自动检测对癫痫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有很大的帮助。由于大部分癫痫识别算法忽略了EEG信号的时序关系,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频带路径签名特征的癫痫EEG信号分类方法。此方法首先将EEG信号分解成5个不同频段的频带信号,再通过路径签名算法进行特征提取,然后采用局部主成分分析去除特征相关性并进行特征融合,最后将融合特征送入集成分类器中进行预测分类。由于路径签名可以更深入地挖掘EEG信号的相关关系,结合局部主成分分析后,文中方法可以获取更有鉴别性的癫痫分类特征。分别在时长超过2 000 s癫痫发作片段的本地医院私有数据集和开源的CHB-MIT癫痫数据集上,选用10折交叉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私有数据集上,文中方法的平均分类准确率达到97.25%,比经典的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的方法提高了3.44个百分点,比最新的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方法提高了1.35个百分点;在CHB-MIT数据集上,文中方法的平均分类准确率达到98.11%,比经典的基于EMD的方法提高了5.20个百分点,比最新的基于LSTM+CNN的方法提高了2.64个百分点;在两个数据集上文中方法的分类准确率均优于其他对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图分析 癫痫发作分类 路径签名 信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药物依赖的胎儿权益与母体自主冲突之思考
2
作者 龚韩湘 李静华 +3 位作者 江慧琳 王一西 高琪佩 杨亚军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9-22,共4页
聚焦医学伦理学视角下孕妇药物依赖及其对胎儿健康的潜在影响,探索胎儿权利与母体自主权之间的伦理平衡及在医疗与社会法律层面的复杂挑战。探讨了胎儿权益与母体自主间的伦理张力,分析了药物依赖的成因,包括治疗性药物使用和药物滥用,... 聚焦医学伦理学视角下孕妇药物依赖及其对胎儿健康的潜在影响,探索胎儿权利与母体自主权之间的伦理平衡及在医疗与社会法律层面的复杂挑战。探讨了胎儿权益与母体自主间的伦理张力,分析了药物依赖的成因,包括治疗性药物使用和药物滥用,进而审视全球孕妇药物依赖现状及其影响。同时,评估了医学伦理四大原则在两种情境中的应用挑战,以及法律在定义和处理该伦理问题时的作用与临床实践中的差异。强调了公共卫生策略在解决孕妇药物依赖问题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实施策略,以期为医疗从业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药物依赖 胎儿权益 母体自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前清蛋白水平对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林绍鹏 殷建瑞 +3 位作者 林珮仪 江慧琳 田朝伟 陈晓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89-992,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前清蛋白(PA)水平对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7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345例,根据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 目的 探讨血清前清蛋白(PA)水平对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7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345例,根据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2分,223例)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6分,12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清PA水平.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检验.结果 预后不良组患者起病年龄及2型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的患病率均高于预后良好组,而血清PA水平[(192±58)mg/L]则低于预后良好组[(216±57)mg/L](P<0.05).按血清PA四分位数截取点169、207、245 mg/L将患者分为4组,第一、二、三、四分位数组患者出院时mRS评分分别为2.5(2.0)、2.0(2.0)、1.0(2.0)、1.0(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1.028,P=0.007)、2型糖尿病(OR=2.391,P=0.004)、缺血性心脏病(OR=2.308,P=0.022)和TACI(OR=17.625,P<0.001)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急性期血清PA水平升高(OR=0.994,P=0.008)则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血清PA水平升高是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前清蛋白 预后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及动脉僵硬度与血清尿酸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8
4
作者 田朝伟 晋荣 +2 位作者 王丽 钟赟 刘世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34-1038,共5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颈动脉斑块性质及动脉僵硬度与血清尿酸(uric acid,UA)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EH患者92例,健康对照组30例;对所有研究对象行相关血液生化检查,检测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颈动脉斑块性质及动脉僵硬度与血清尿酸(uric acid,UA)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EH患者92例,健康对照组30例;对所有研究对象行相关血液生化检查,检测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和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结果:EH组的血清UA明显高于对照组[(361.51±83.81)μmol/L vs(317.03±62.22)μmol/L,P<0.05];EH组IMT及异常检出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0.69±0.14)mm vs(0.60±0.12)mm,42.39%vs 10.00%,P<0.05];45例EH患者检出颈动脉斑块,随着颈动脉斑块严重程度增高,血清UA水平依次增高[(285.25±78.41)μmol/L、(341.19±63.99)μmol/L和(401.33±88.49)μmol/L,P<0.05];软斑块组(n=11)的血清UA水平较硬斑块组(n=34)显著增高[(389.00±69.45)μmol/L vs(323.03±72.71)μmol/L,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FPWV与年龄(r=0.414)、收缩压(r=0.224)、脉压(r=0.270)和血清UA(r=0.219)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UA水平增高是EH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血清UA水平可反映颈动脉斑块的严重程度及稳定性,EH患者随着血清UA水平增高大动脉弹性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尿酸 颈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脉搏波传导速度 动脉僵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在脑缺血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4
5
作者 江佳琦 陈晓辉 徐恩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90-494,共5页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是一种高度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在能量代谢的调控中起重要作用。脑缺血、缺氧后可激活AMPK,活化的AMPK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激活自噬、减轻细胞凋亡和促进血管生成等机制,减轻脑缺血后的神经...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是一种高度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在能量代谢的调控中起重要作用。脑缺血、缺氧后可激活AMPK,活化的AMPK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激活自噬、减轻细胞凋亡和促进血管生成等机制,减轻脑缺血后的神经功能损伤,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作者对AMPK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其在脑缺血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了综述,目的在于促进对AMPK的深入研究,使其成为缺血性卒中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能量代谢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氧化应激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