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MB模型的“互联网+”延续护理模式在急性心梗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9
1
作者 于红静 黎婉婷 +3 位作者 郭玮 凌冬兰 顾玉琴 刘雪梅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12期1899-1905,共7页
目的:研究基于IMB模型的“互联网+”延续护理模式在急性心梗行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20年7月—10月收治的74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延续护理,对实验组实施基... 目的:研究基于IMB模型的“互联网+”延续护理模式在急性心梗行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20年7月—10月收治的74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延续护理,对实验组实施基于IMB模型的“互联网+”延续护理模式。结果:出院1、3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生活方式依从性、焦虑抑郁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MB模型的“互联网+”延续护理模式可改善急性心梗PCI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依从性及焦虑抑郁状况,该模式值得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互联网+” 延续护理 IMB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症状发作至球囊扩张时间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林晓圳 罗承锋 熊龙根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症状发作至球囊扩张时间(symptom-onset-to—balloontime,SOTBT)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28例行急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STEMI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SOTBT分为... 目的探讨不同症状发作至球囊扩张时间(symptom-onset-to—balloontime,SOTBT)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28例行急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STEMI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SOTBT分为A组(SOTBT〈6h)和B组(6—12h),比较两组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术后1hST段50%回落率、CK-MB与eTnI峰值、术前与术后24h及1周BNP、术后1周左室射血分数(LVEF),住院期间及随访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A组PCI后梗死相关动脉TIMI3级血流率、TMP3级率及ST段50%回落率均显著高于B组,CK—MB、eTnI峰值显著低于B组;两组术前BN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h及1周A组BNP均显著低于B组,LVEF显著高于B组。住院期间及随访6个月MACE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缩短SOTBT能够改善心肌灌注.减少心肌梗死面积.保护心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ST段抬高 症状发作至球囊扩张时间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住院期间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29
3
作者 黎德恩 梅啸 李明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674-1677,1683,共5页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术后住院期间发生心力衰竭heart料,分为HF组(n=58)和非HF组(n=60),分析各...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术后住院期间发生心力衰竭heart料,分为HF组(n=58)和非HF组(n=60),分析各因素与HF的关系。结果 HF组患者糖尿病比例、多支病变比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BNP、cTnI峰值、Syntax评分、总缺血时间(TIT)均高于非HF组(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Syntax评分、多支病变、TIT是STEMI患者PPCI术后住院期间发生HF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血红蛋白是保护因素。ROC分析提示Syntax评分、TIT可作为预测HF的指标,ROC曲线下面积为0.877、0.786,最佳诊断界值是18.5分、221.5 min,其敏感度为89.7%、91.4%,特异度为68.3%、55.0%。Syntax评分联合TIT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2。结论高Syntax评分、多支病变及TIT长的STEMI患者PPCI术后住院期间更易发生HF,血红蛋白是保护因素,Syntax评分及TIT联合对STEMI患者PPCI术后住院期间发生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 SYNTAX评分 总缺血时间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蕊异黄酮抑制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肥厚及对JAK/STAT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黄璟 成传访 +2 位作者 李惠波 罗燕华 区文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4060-4063,共4页
目的探讨毛蕊异黄酮对大鼠心肌肥厚的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使用腹主动脉缩窄(TAAC)制备大鼠心肌肥厚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TAAC组、溶剂对照组(vehicle组)以及毛蕊异黄酮处理组(calycosin组),术后1周每天腹腔给药。8周后行超声心动... 目的探讨毛蕊异黄酮对大鼠心肌肥厚的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使用腹主动脉缩窄(TAAC)制备大鼠心肌肥厚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TAAC组、溶剂对照组(vehicle组)以及毛蕊异黄酮处理组(calycosin组),术后1周每天腹腔给药。8周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测左心室有创压以及心脏组织中JAK1、STAT3蛋白表达量。结果 8周后,与TAAC组、vehicle组相比较,calycosin组大鼠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IVS、LVESD、LVESV均明显降低(P <0.05),LVEDD、LVEDV明显升高(P <0.05),LVEF无明显改变(P> 0.05);calycosin组大鼠心室收缩末压及±dp/dt明显升高(P <0.05);calycosin组心肌组织JAK1、STAT3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TAAC组与vehicl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毛蕊异黄酮在大鼠压力负荷心肌肥厚中起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蕊异黄酮 心肌肥厚 JAK/STA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 AHA/ASA政策声明:心血管疾病与脑卒中的姑息治疗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世明 潘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128-130,共3页
2016年,美国心脏协会(AHA)联合美国卒中协会(ASA)共同发布了心血管疾病(CVD)与脑卒中的姑息治疗(palliative care)的政策声明[1],目的是提出CVD与脑卒中患者姑息治疗的重要性,并为政策性决策提供建议.姑息治疗是以患者及其家庭为中心,... 2016年,美国心脏协会(AHA)联合美国卒中协会(ASA)共同发布了心血管疾病(CVD)与脑卒中的姑息治疗(palliative care)的政策声明[1],目的是提出CVD与脑卒中患者姑息治疗的重要性,并为政策性决策提供建议.姑息治疗是以患者及其家庭为中心,通过评估、预防和缓解患者痛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HRQOL)的治疗,它是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处理患有严重疾病患者所需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也被称作'舒缓医疗'.与临终关怀(hospice)不同,需要实施姑息治疗的患者不一定预后不良,姑息治疗贯穿于整个生命周期,从胎儿期到老年.而临终关怀是为预期寿命≤6个月的终末期患者提供的姑息治疗.全球2000万人在生命末期需要姑息治疗,其中94% 为成人,6% 为小儿.专业姑息治疗是经过专业水平培训和认证的临床医生提供的姑息治疗.姑息治疗要求医疗机构、患者和家庭共同努力,制订反映患者价值观、偏好和治疗目标的治疗方案.姑息治疗的主要焦点是关注交流沟通、共享治疗决策、患者的身体健康、精神和心理压力、患者的家庭和医疗支付体系评价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脑卒中 姑息治疗 声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抽吸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不同发病时段中应用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6
6
作者 谢明团 张兴 +9 位作者 刘茜 张玉珍 谢飞 董薇 肖群林 陈静 彭景添 王梦洪 郑泽琪 彭小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44-448,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不同时段行血栓抽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并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高负荷血栓的STEMI患者12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不同时段行血栓抽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并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高负荷血栓的STEMI患者12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行血栓抽吸术,将患者分为血栓抽吸+PCI组(63例,A组)、常规PCI组(64例,B组)。根据发病开始至导丝通过犯罪血管时间≤6 h、>6 h且≤12 h、>12 h且≤24 h,A组又分为A1组(23例)、A2组(27例)、A3组(13例),B组又分为B1组(25例)、B2组(25例)、B3组(14例)。比较各组患者术后心肌梗死溶栓(TIMI)后血流分级、术后1 h ST段回落、术后7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术后3个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结果A组PCI术后TIMI血流分级达3级比例、术后1 h心电图相关导联ST段完全回落比例和术后7d LVEF均优于B组(P<0.05)。A2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达3级比例优于B2组(P<0.05),A3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达3级比例、术后1h ST段完全回落比例和术后7d LVEF均优于B3组(P<0.05)。术后3个月A组与B组、A1组与B1组、A2组与B2组、A3组与B3组间MACE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PCI术中联合血栓抽吸,有利于减少无复流或慢血流发生,提高术后心肌灌注水平,改善左心室功能,尤其是在心肌缺血12~24 h内,可减少心肌缺血时间延长对心脏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抽吸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运动康复参与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7
作者 吴佳奇 曹小翠 +1 位作者 陈洁红 马春花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8期1245-1249,共5页
运动康复是减少冠心病患者不良结局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患者的参与率较低、依从性较差。本文对冠心病患者运动康复参与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主要从社会人口学、合并症、疾病相关症状、心理、医疗提供者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以识... 运动康复是减少冠心病患者不良结局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患者的参与率较低、依从性较差。本文对冠心病患者运动康复参与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主要从社会人口学、合并症、疾病相关症状、心理、医疗提供者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以识别冠心病患者参与运动康复的主要障碍,为今后开展冠心病患者运动康复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运动康复 参与率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及动脉僵硬度与血清尿酸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8
8
作者 田朝伟 晋荣 +2 位作者 王丽 钟赟 刘世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34-1038,共5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颈动脉斑块性质及动脉僵硬度与血清尿酸(uric acid,UA)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EH患者92例,健康对照组30例;对所有研究对象行相关血液生化检查,检测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颈动脉斑块性质及动脉僵硬度与血清尿酸(uric acid,UA)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EH患者92例,健康对照组30例;对所有研究对象行相关血液生化检查,检测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和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结果:EH组的血清UA明显高于对照组[(361.51±83.81)μmol/L vs(317.03±62.22)μmol/L,P<0.05];EH组IMT及异常检出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0.69±0.14)mm vs(0.60±0.12)mm,42.39%vs 10.00%,P<0.05];45例EH患者检出颈动脉斑块,随着颈动脉斑块严重程度增高,血清UA水平依次增高[(285.25±78.41)μmol/L、(341.19±63.99)μmol/L和(401.33±88.49)μmol/L,P<0.05];软斑块组(n=11)的血清UA水平较硬斑块组(n=34)显著增高[(389.00±69.45)μmol/L vs(323.03±72.71)μmol/L,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FPWV与年龄(r=0.414)、收缩压(r=0.224)、脉压(r=0.270)和血清UA(r=0.219)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UA水平增高是EH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血清UA水平可反映颈动脉斑块的严重程度及稳定性,EH患者随着血清UA水平增高大动脉弹性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尿酸 颈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脉搏波传导速度 动脉僵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N-NFATc3途径在大鼠腹主动脉球囊扩张术后再狭窄中的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晓云 熊龙根 +2 位作者 黎德恩 赵路宁 董颀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61-1565,共5页
目的研究钙调神经磷酸酶(CaN)及其下游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c3)在球囊扩张术后再狭窄中的作用,为防治血管再狭窄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2)、球囊组(n=12)、环孢菌素(Cs A)组(n=12)。球囊组大鼠用球囊扩... 目的研究钙调神经磷酸酶(CaN)及其下游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c3)在球囊扩张术后再狭窄中的作用,为防治血管再狭窄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2)、球囊组(n=12)、环孢菌素(Cs A)组(n=12)。球囊组大鼠用球囊扩张术损伤腹主动脉;Cs A组大鼠从手术前3d至实验结束,每天灌喂Cs A12.5 mg/(kg.d)-1。球囊损伤术后30 d取材,血管组织作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CaN在血管壁中的水平,光学显微镜观察病理学改变;Rea1 time PCR技术检测血管壁组织中CaN、NFATc3的m RNA表达;Elisa法测定血清MCP-1水平。结果球囊损伤后血管壁出现新生内膜,且厚度不均;Cs A组与球囊损伤组相比较内膜增生、内膜/中膜厚度明显减轻(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球囊损伤组血管壁组织CaN蛋白及m RNA表达均明显升高、NFATc3的m RNA表达显著增加,血浆炎症因子MCP-1水平也升高(P<0.05)。Cs A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球囊损伤组(P<0.05)。结论 CaN-NFATc3途径参与大鼠球囊损伤术后再狭窄的发生;Cs A通过抑制该通路减轻再狭窄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狭窄 钙调神经磷酸酶 活化T细胞核因子 环孢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378*通过抑制CTGF促进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 被引量:3
10
作者 董珺 曾波航 +4 位作者 刘宁宁 莫沛 熊龙根 刘世明 黎佼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238-2242,共5页
目的:研究年龄相关microRNA-378*(miR-378*)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 MSCs)存活和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microRNA芯片和qRT-PCR检测供体年龄对h MSCs中miR-378*表达的影响;通过H2O2诱导h MSCs凋亡;通过转染miR-378*模拟物或抑制物,... 目的:研究年龄相关microRNA-378*(miR-378*)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 MSCs)存活和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microRNA芯片和qRT-PCR检测供体年龄对h MSCs中miR-378*表达的影响;通过H2O2诱导h MSCs凋亡;通过转染miR-378*模拟物或抑制物,过表达或抑制miR-378*的表达;用MTT、LDH、caspase-3/7、TUNEL检测等方法研究其对h MSCs存活和凋亡的影响;通过siRNA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对h MSCs存活和凋亡的影响。结果:随供体年龄增加,h MSCs中miR-378*的表达增加。H2O2刺激可促进miR-378*表达,抑制CTGF表达。过表达miR-378*可减少h MSCs的存活,促进细胞凋亡。相反,抑制miR-378*的表达促进h MSCs的存活,减少细胞凋亡。同时抑制miR-378*和CTGF的表达,使miR-378*失去对h MSCs存活和凋亡的调控作用。直接抑制CTGF的表达可减少h MSCs的存活,促进细胞凋亡。结论:miR-378*通过抑制CTGF的表达减少h MSCs存活,促进h MSCs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icroRNA-378*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708-5p通过抑制TMEM88表达促进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 被引量:2
11
作者 黎佼 刘宁宁 +3 位作者 胡明 曾波航 董珺 刘世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9-244,共6页
目的:研究年龄相关microRNA-708-5p(miR-708-5p)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 MSCs)迁移能力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microRNA芯片和real-time PCR检测供体年龄对h MSCs中miR-708-5p表达的影响;通过转染miR-708-5p模拟物或抑制物,过表达或抑制m... 目的:研究年龄相关microRNA-708-5p(miR-708-5p)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 MSCs)迁移能力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microRNA芯片和real-time PCR检测供体年龄对h MSCs中miR-708-5p表达的影响;通过转染miR-708-5p模拟物或抑制物,过表达或抑制miR-708-5p表达;通过细胞划痕及Transwell实验检测h MSCs迁移能力。通过siRNA研究miR-708-5p靶基因跨膜蛋白88(TMEM88)对h MSCs中β链球蛋白(β-catenin)及h MSCs迁移功能的影响。结果:随供体年龄增加,h MSCs中miR-708-5p的表达下降。过表达miR-708-5p可促进h MSCs迁移。相反,抑制miR-708-5p的表达可减少h MSCs迁移。随供体年龄增加,TMEM88表达增加,而β-catenin表达下降,直接抑制TMEM88的表达可促进β-catenin表达,促进h MSCs迁移。同时抑制miR-708-5p和TMEM88,使miR-708-5p失去对h MSCs的调控作用。结论:miR-708-5p可通过抑制TMEM88表达,上调β-catenin,从而活化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h MSCs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icroRNA-708-5p 年龄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病患者“互联网+延续护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94
12
作者 黎婉婷 于红静 +2 位作者 凌冬兰 刘雪梅 卢青云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6-110,共5页
综述国内外“互联网+延续护理”在慢性病管理中的研究进展,包括行为改变理论、线上到线下模式、技术接受模型等理论模型及线上健康教育、在线咨询、远程监护、网络社会支持、“互联网+”上门护理服务等服务内容,分析其可能存在的法律、... 综述国内外“互联网+延续护理”在慢性病管理中的研究进展,包括行为改变理论、线上到线下模式、技术接受模型等理论模型及线上健康教育、在线咨询、远程监护、网络社会支持、“互联网+”上门护理服务等服务内容,分析其可能存在的法律、信息安全、应用程序设置等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促进“互联网+延续护理”在慢性病领域中更广泛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延续护理 慢性病 理论模型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外泌体释放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郭贵显 成传访 +5 位作者 顾杰蕾 周文怡 汤晓燕 钟赟 陈颜芳 刘世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113-2119,共7页
目的:探讨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释放对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利用TALEN技术靶向性敲除Rab27a基因构建外泌体释放缺失小鼠模型,随后分离、培养并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外泌体提取试剂盒提取培养基中的外泌体,并用... 目的:探讨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释放对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利用TALEN技术靶向性敲除Rab27a基因构建外泌体释放缺失小鼠模型,随后分离、培养并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外泌体提取试剂盒提取培养基中的外泌体,并用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TA)计数外泌体的数量,透射电镜观察外泌体的大小及形态。利用Ed U实验及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来评价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能力。通过TUNEL染色及MTS实验检测间充质干细胞对缺氧的耐受能力。结果:敲除Rab27a的间充质干细胞释放外泌体的数量明显减少,抑制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释放能显著降低其增殖及对缺氧的耐受能力。结论:抑制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释放可导致其增殖能力及对缺氧的耐受能力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LEN技术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Rab27a基因 外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