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不同时期保守和微创治疗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
19
1
作者
陈小兵
赵洪普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5期4320-4324,共5页
背景我国医改逐步实行分级诊疗,老龄化社会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增多。保守治疗和微创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法,治疗方法和时期不同,效果有差异,以此为临床医生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参考。目的比较微创治疗和保守治疗对OVCF不同...
背景我国医改逐步实行分级诊疗,老龄化社会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增多。保守治疗和微创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法,治疗方法和时期不同,效果有差异,以此为临床医生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参考。目的比较微创治疗和保守治疗对OVCF不同时期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4年1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外科住院治疗的临床资料完整且有随访资料的OVCF患者197例,以受伤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的时间为标准,将患者分为0~7 d治疗组(A组,79例)、8~21 d治疗组(B组,60例)、〉21 d治疗组(C组,58例)。再根据住院期间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将各组中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者分为微创亚组,将采用体位复位、支具固定、功能锻炼、药物治疗而没有采用PVP或PKP治疗者分为保守亚组。观察不同时期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1周、末次随访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评分、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两亚组治疗前后VAS、ODI评分时间与组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比较:治疗前后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24 h、7 d、末次随访,两亚组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亚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3/42),低于保守亚组的37.8%(14/37)(χ2=10.974,P〈0.05)。B组:两亚组治疗前后VAS、ODI评分时间与组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比较:治疗前后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24 h、7 d、末次随访,两亚组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亚组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亚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2/30),低于保守亚组的43.3%(13/30)(χ2=10.756,P〈0.05)。C组:两亚组治疗前后VAS、ODI评分时间与组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比较:治疗前后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24 h、7 d、末次随访,两亚组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亚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2/28),低于保守亚组的30.0%(9/30)(χ2=4.923,P〈0.05)。结论 OVCF患者在损伤后21 d内进行微创治疗的效果优于保守治疗,而超过21 d进行治疗时微创和保守治疗在疼痛缓解和功能恢复方面差异不明显,但微创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保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折
压缩性
微创治疗
保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莱菔硫烷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小明
周葳
杨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83-1387,共5页
目的探索莱菔硫烷(SFN)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CCK8法鉴定SFN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率的影响,PI染色检测对SFN对前列腺癌细胞周期的影响,Transwell迁移实验验证SFN对前列腺癌细胞株迁移能力的影响,Rt-qPCR及Weste...
目的探索莱菔硫烷(SFN)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CCK8法鉴定SFN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率的影响,PI染色检测对SFN对前列腺癌细胞周期的影响,Transwell迁移实验验证SFN对前列腺癌细胞株迁移能力的影响,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SFN处理后及对照组细胞株内Bcl-2及Bax表达情况。动物实验通过皮下注射建立裸鼠前列腺癌肿瘤模型,建模后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给予SFN及PBS瘤体内注射,每周测定肿瘤体积及小鼠体质量。术后6周处死动物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验证SFN在动物体内对Bcl-12及Bax表达的影响。结果细胞实验证实SFN能显著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克隆形成(P <0.05),引起肿瘤细胞G0期停滞并抑制其迁移。SFN抑制前列腺癌Bcl-2表达并促进Bax表达。动物实验结果示实验组肿瘤体积小于对照组(P <0.05),免疫组化结果与细胞学实验相符。结论体内及体外实验证实SFN能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生长,并可能通过Bcl-12/Bax通路发挥其作用。SFN可能作为一种新的前列腺癌抑制因子,为临床防治前列腺癌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菔硫烷
前列腺癌
BCL-2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不同时期保守和微创治疗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
19
1
作者
陈小兵
赵洪普
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一区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5期4320-4324,共5页
文摘
背景我国医改逐步实行分级诊疗,老龄化社会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增多。保守治疗和微创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法,治疗方法和时期不同,效果有差异,以此为临床医生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参考。目的比较微创治疗和保守治疗对OVCF不同时期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4年1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外科住院治疗的临床资料完整且有随访资料的OVCF患者197例,以受伤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的时间为标准,将患者分为0~7 d治疗组(A组,79例)、8~21 d治疗组(B组,60例)、〉21 d治疗组(C组,58例)。再根据住院期间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将各组中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者分为微创亚组,将采用体位复位、支具固定、功能锻炼、药物治疗而没有采用PVP或PKP治疗者分为保守亚组。观察不同时期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1周、末次随访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评分、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两亚组治疗前后VAS、ODI评分时间与组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比较:治疗前后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24 h、7 d、末次随访,两亚组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亚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3/42),低于保守亚组的37.8%(14/37)(χ2=10.974,P〈0.05)。B组:两亚组治疗前后VAS、ODI评分时间与组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比较:治疗前后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24 h、7 d、末次随访,两亚组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亚组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亚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2/30),低于保守亚组的43.3%(13/30)(χ2=10.756,P〈0.05)。C组:两亚组治疗前后VAS、ODI评分时间与组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比较:治疗前后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24 h、7 d、末次随访,两亚组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亚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2/28),低于保守亚组的30.0%(9/30)(χ2=4.923,P〈0.05)。结论 OVCF患者在损伤后21 d内进行微创治疗的效果优于保守治疗,而超过21 d进行治疗时微创和保守治疗在疼痛缓解和功能恢复方面差异不明显,但微创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保守治疗。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折
压缩性
微创治疗
保守治疗
Keywords
Osteoporotic fractures
Fractures
compression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Conservative treatment
分类号
R68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莱菔硫烷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小明
周葳
杨补
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
附属
第五
医院
骨科一
区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一区
中山
大学
附属第三医院
脊柱外科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83-1387,共5页
基金
2017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编号:A2017130)
文摘
目的探索莱菔硫烷(SFN)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CCK8法鉴定SFN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率的影响,PI染色检测对SFN对前列腺癌细胞周期的影响,Transwell迁移实验验证SFN对前列腺癌细胞株迁移能力的影响,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SFN处理后及对照组细胞株内Bcl-2及Bax表达情况。动物实验通过皮下注射建立裸鼠前列腺癌肿瘤模型,建模后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给予SFN及PBS瘤体内注射,每周测定肿瘤体积及小鼠体质量。术后6周处死动物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验证SFN在动物体内对Bcl-12及Bax表达的影响。结果细胞实验证实SFN能显著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克隆形成(P <0.05),引起肿瘤细胞G0期停滞并抑制其迁移。SFN抑制前列腺癌Bcl-2表达并促进Bax表达。动物实验结果示实验组肿瘤体积小于对照组(P <0.05),免疫组化结果与细胞学实验相符。结论体内及体外实验证实SFN能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生长,并可能通过Bcl-12/Bax通路发挥其作用。SFN可能作为一种新的前列腺癌抑制因子,为临床防治前列腺癌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莱菔硫烷
前列腺癌
BCL-2
BAX
Keywords
sulforaphane
prostate cancer
Bax
Bcl-2
分类号
R737.25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不同时期保守和微创治疗的疗效比较
陈小兵
赵洪普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莱菔硫烷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实验研究
刘小明
周葳
杨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