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手术前后黄斑区微血管的变化:基于OCTA的研究
1
作者 陈静 胡利 +1 位作者 王观峰 王双勇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67-971,共5页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探讨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患者手术前后黄斑区微血管的变化。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23月5月至11月我院收治的合并双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23例(46眼)APACG患者(一...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探讨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患者手术前后黄斑区微血管的变化。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23月5月至11月我院收治的合并双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23例(46眼)APACG患者(一眼处于急性发作期,另一眼处于临床前期)为研究对象;将处于急性发作期的23眼作为观察组,对侧处于临床前期的23眼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眼眼压控制良好后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和房角分离术;观察组手术2周后对照组患眼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OCTA检测两组患眼手术前后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相关参数、黄斑中心凹旁和中心凹周边视网膜内层血管密度、黄斑中心凹脉络膜毛细血管灌注面积,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观察组患眼裸眼视力低于对照组,眼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两组患眼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裸眼视力均高于术前,眼压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前观察组患眼FAZ面积、周长均大于对照组,圆度指数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周观察组患眼FAZ周长大于对照组,圆度指数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患眼术后FAZ面积、周长有下降趋势,FAZ圆度指数有升高趋势;术后3个月两组患眼FAZ面积、周长均小于术前,圆度指数均大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观察组患眼黄斑中心凹旁、黄斑中心凹周边视网膜内层血管密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观察组患眼黄斑中心凹脉络膜毛细血管灌注面积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术后两组患眼黄斑中心凹脉络膜毛细血管灌注面积相对于术前均有所增加;术后3个月观察组灌注面积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APACG急性发作眼较临床前期眼FAZ面积、周长增大,圆度指数减小,黄斑区视网膜内层血管密度及黄斑中心凹脉络膜毛细血管灌注面积减低;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和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APACG急性发作眼安全有效,术后患眼FAZ面积、周长减小,圆度指数增大,黄斑中心凹脉络膜毛细血管灌注面积增加。OCTA可以很好地评估APACG患者手术前后黄斑区微血管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超声乳化 房角分离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黄斑 血管密度 中心凹无血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周边视网膜选择性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37
2
作者 王琛 李东豪 闻毅颐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71-473,共3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周边视网膜选择性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于我院眼科就诊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26例26眼,予以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0.5 mg。1周后...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周边视网膜选择性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于我院眼科就诊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26例26眼,予以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0.5 mg。1周后,根据FFA结果,对于周边视网膜存在无灌注区的患者,联合周边视网膜选择性光凝;分别于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进行复查,若黄斑水肿无明显减轻或复发[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225μm或CMT增厚>100μm],行重复注射;对比分析患眼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CMT的变化并观察有无眼部或全身并发症。结果治疗前患眼BCVA为0.09±0.05,治疗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时BCVA分别为0.16±0.06、0.25±0.07、0.21±0.07、0.20±0.08,各时间点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周=9.392,t1个月=14.440,t2个月=9.295,t3个月=6.709,均为P<0.05);治疗前患眼CMT为(608.50±119.45)μm,治疗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CMT分别为(364.35±84.33)μm、(279.12±79.73)μm、(308.00±77.90)μm、(326.77±91.78)μm。复查各时间点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周=11.124,t1个月=14.667,t2个月=14.176,t3个月=13.434,均为P<0.05);随访期间,26眼均未发生与药物、玻璃体内注射相关的局部及全身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周边视网膜选择性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可以减轻黄斑水肿,提高患者的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柏西普 视网膜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视网膜激光光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角膜绷带镜治疗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 被引量:4
3
作者 胡利 闻毅颐 李东豪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66-569,共4页
目的研究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角膜绷带镜治疗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的有效性。方法选择63例(63眼)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普拉洛芬组(32例32眼)及对照组(31例31眼)。两组均配戴角膜绷带镜,并每2周更换一次,持续3个月。... 目的研究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角膜绷带镜治疗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的有效性。方法选择63例(63眼)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普拉洛芬组(32例32眼)及对照组(31例31眼)。两组均配戴角膜绷带镜,并每2周更换一次,持续3个月。治疗时两组患眼均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和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普拉洛芬组还加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滴眼,所有滴眼液均应用3个月。记录两组患眼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于治疗后3 d、7 d、1个月及3个月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记录患眼VAS评分;于治疗后3 d、第1个月内的每周及第2个月、第3个月内的每两周行前节OCT检查了解角膜愈合情况,记录角膜愈合时间。对治愈患者进行2年随访,以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普拉洛芬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病因分布及既往复发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普拉洛芬组患眼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BCVA分别为4.39±0.13和4.76±0.11,对照组患眼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BCVA分别4.39±0.15和4.75±0.15,两组患眼治疗后BCVA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350、25.044,均为P<0.05),两组患眼间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BCV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患眼组内治疗前、治疗后各随访时间点间VAS评分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患眼组间治疗前及治疗后3 d、7 d、1个月、3个月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普拉洛芬组、对照组患眼角膜愈合时间分别为(6.63±2.76)周、(5.07±1.86)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25,P=0.011)。普拉洛芬组患眼复发率(9.38%)与对照组患眼复发率(29.0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角膜绷带镜治疗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患眼的角膜愈合时间略长,但拥有更低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拉洛芬 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 角膜绷带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x、Bcl-2在丙烯醛诱导的ARPE-19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邹秀兰 王观峰 +3 位作者 皮荣标 李文立 俞永珍 邹玉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33-636,共4页
目的观察Bax、Bcl-2蛋白在丙烯醛诱导的体外培养ARPE-19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将培养的ARPE-19细胞置于含有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完全培养基中,于37℃、体积分数5%CO2培养箱孵育;用不同浓度(50μmol·L-1、100μmol·L-1)丙... 目的观察Bax、Bcl-2蛋白在丙烯醛诱导的体外培养ARPE-19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将培养的ARPE-19细胞置于含有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完全培养基中,于37℃、体积分数5%CO2培养箱孵育;用不同浓度(50μmol·L-1、100μmol·L-1)丙烯醛处理对数期培养的ARPE-19细胞24 h,设不加药的空白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丙烯醛诱导ARPE-19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ARPE-19细胞中Bax、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流式细胞仪显示,早期在空白对照组中细胞凋亡率为2.97%,50μmol·L-1丙烯醛处理组中为4.67%,100μmol·L-1丙烯醛处理组中为50.07%;晚期凋亡细胞在空白对照组中细胞凋亡率为1.66%,50μmol·L-1丙烯醛处理组中为24.24%,100μmol·L-1丙烯醛处理组中为6.77%。Western blot显示空白对照组的Bax/Bcl-2蛋白表达的比值为0.293 9,50μmol·L-1丙烯醛处理组的Bax/Bcl-2蛋白表达的比值为1.389 2,100μmol·L-1丙烯醛处理组的Bax/Bcl-2蛋白表达的比值为1.496 1。结论丙烯醛可以通过激活凋亡蛋白Bax及抑制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来导致ARPE-19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醛 ARPE-19细胞 细胞凋亡 BAX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增生及转分化的抑制作用
5
作者 陈静 王泳 李东豪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25-930,共6页
目的 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增生和转分化的影响.方法 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进行常规培养后分为空白对照组、TGF.β1处理组及不同质量浓度HGF+TGF.β1组.TGF.β1处理组在细胞培... 目的 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增生和转分化的影响.方法 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进行常规培养后分为空白对照组、TGF.β1处理组及不同质量浓度HGF+TGF.β1组.TGF.β1处理组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10μg/L TGF.β1,不同质量浓度HGF+TGF.β1组在细胞培养液中分别添加10μg/L TGF.β1,然后分别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HGF(25、50、100、200μg/L),采用甲基偶氮四唑(MTT)法检测波长560 nm处各组细胞的吸光度(A560);然后选用100μg/L的HGF进行干预,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分布;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α.SMA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体外培养的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呈长梭形,边界清楚,细胞中波形蛋白表达阳性并定位于细胞质.MTT检测显示空白对照组、TGF.β1处理组及HGF25μg/L+TGF.β1组、HGF50μg/L+TGF.β1组、HGF100μg/L+TGF.β1组、HGF200μg/L+TGF.β1组细胞的增生值分别为0.203±0.025、0.497±0.101、0.426±0.062、0.354±0.040、0.272±0.084和0.241±0.01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210,P=0.003),TGF.β1处理组细胞增生值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不同质量浓度HGF+TGF.β1组细胞增生值均明显低于TGF.β1处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细胞中未见α.SMA的表达,TGF.β1处理组及HGF100μg/L+TGF.β1组细胞的胞质中均可见α.SMA的表达,呈红色荧光,HGF100μg/L+TGF.β1组细胞中α.SMA表达荧光减弱,α.SMA表达细胞明显减少.TGF.β1处理组和HGF100μg/L+TGF.β1组细胞中α.SMA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分别为(60.0±4.7)%和(14.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856,P<0.001).Western blot检测显示空白对照组、TGF.β1处理组和HGF100μg/L+TGF.β1组细胞中α.SMA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42±0.032、1.330±0.069和0.884±0.040,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370,P<0.001),其中TGF.β1处理组细胞中 α.SMA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HGF100μg/L+TGF.β1组细胞中α.SMA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TGF.β1处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GF抑制TGF.β1诱导的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的过度增生,下调细胞中α.SMA蛋白的表达,阻止成纤维细胞的表型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non囊/细胞学 成纤维细胞/代谢 肝细胞生长因子/应用及剂量 转化生长因子β1 纤维化/预防和控制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培养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对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静 罗高权 陈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2069-2074,共6页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Art)对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HTFs)自噬的影响,探讨Art阻止HTFs增生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TFs,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和不同浓度(50、100、150、200μg/mL)Art实验组,给药24 h和48 h后噻唑蓝(MTT)法检测HTFs活性。48 h后采...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Art)对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HTFs)自噬的影响,探讨Art阻止HTFs增生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TFs,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和不同浓度(50、100、150、200μg/mL)Art实验组,给药24 h和48 h后噻唑蓝(MTT)法检测HTFs活性。48 h后采用逆转录定量PCR(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II、自噬相关蛋白Beclin⁃l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选用150μg/mL Art处理HTFs 48 h,采用Cyto⁃ID染色法检测HTFs自噬水平,对Cyto⁃ID染色阳性的细胞数量进行检测,并与空白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MTT法结果显示:Art抑制HTFs增殖(均P<0.05),且存在一定的浓度和时间依赖性,随着浓度升高和时间延长,其抑制率由4.7%增至68.6%。qRT⁃PCR法结果显示:不同浓度Art作用48 h后,LC3⁃II和Beclin⁃l mRNA的相对表达量增加,分别从(1.367±0.214)升至(4.765±0.371),(1.235±0.164)升至(3.487±0.356),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L=20.920,P<0.01;FB=26.370,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不同浓度Art作用48 h后,LC3⁃II和Beclin⁃l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增加,分别从(0.101±0.025)升至(0.808±0.102),(0.098±0.036)升至(0.784±0.064),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L=32.852,P<0.01;FB=29.874,P<0.01)。Cyto⁃ID染色结果显示:150μg/mL Art作用48 h后,HTFs自噬阳性细胞的比例由空白对照组的(13.302±2.301)%上升至(53.274±7.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04,P<0.01)。结论Art有效促进HTFs中LC3⁃II、Beclin⁃l mRNA和蛋白的表达,提高细胞自噬水平,抑制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 增殖 自噬 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H基因多态性与玻璃体液VEGF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抗VEGF疗效影响的交互作用
7
作者 赵文 赵斐 +1 位作者 李敏 叶慧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62-966,共5页
目的探讨补体因子H(CFH)基因多态性与玻璃体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者抗VEGF疗效影响的交互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眼科149例(149眼)AM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抗VEGF治... 目的探讨补体因子H(CFH)基因多态性与玻璃体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者抗VEGF疗效影响的交互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眼科149例(149眼)AM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抗VEGF治疗是否有应答,分为应答组(111例)、无应答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CFH基因多态性、玻璃体液VEGF表达水平,比较CFH位点rs1061170不同基因型患者玻璃体液VEGF表达水平,采用Logistic分析抗VEGF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交互作用系数γ分析CFH基因多态性、玻璃体液VEGF的交互作用是否存在及其作用类型。结果无应答组患者CFH位点rs1061170基因型分布与应答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应答组患者玻璃体液VEGF高于应答组(P<0.05)。在全部AMD患者中,玻璃体液VEGF高水平患者CFH位点rs1061170基因型分布与低水平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全部AMD患者中,玻璃体液VEGF、CFH位点rs1061170 CC基因型均是抗VEGF疗效的独立相关影响因素(均为P<0.05)。在全部AMD患者中,单独玻璃体液VEGF的OR值为41.250,单独rs1061170基因型CC的OR值为22.000,两者共存时的OR值为759.000,且γ为1.068,提示患者玻璃体液VEGF升高与CFH位点rs1061170 CC基因型在抗VEGF疗效中呈正向交互作用;同时交互作用<两单独因素OR值的乘积,则患者玻璃体液VEGF升高与CFH位点rs1061170 CC基因型交互作用符合次相乘模型。结论玻璃体液VEGF升高与CFH位点rs1061170 CC基因型在AMD抗VEGF疗效中呈正向交互作用,且交互作用符合次相乘模型,为临床抗VEGF药物精准使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H基因多态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雷珠单抗 疗效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