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学科协作模式在消化疾病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施行现状及意义 被引量:9
1
作者 青青 张绍衡 +4 位作者 谢玥 黄纯炽 程远 崔春晖 毛华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4期674-677,共4页
消化系统疾病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育与实践中重要部分,其具有一定的学科交叉性及诊治难度,需要进行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诊疗。目前,我国已有少数培训中心尝试开展了以MDT为创新理念的临床教学,该教学模式较大幅... 消化系统疾病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育与实践中重要部分,其具有一定的学科交叉性及诊治难度,需要进行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诊疗。目前,我国已有少数培训中心尝试开展了以MDT为创新理念的临床教学,该教学模式较大幅度提高了规培医师的临床综合素质,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自学能力、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但现有的MDT教学同样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基于以上教学实际及临床需要,本文将就MDT在消化疾病规培教学中开展的必要性、主要方法、开展情况、推广前景等内容进行阐述,旨为促进消化疾病的合理诊疗、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培训医师的综合素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协作 消化疾病 规范化培训 教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清洗消毒方式对消化内镜副送水管道的消毒效果与效率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胡宗益 杨怀洁 +4 位作者 李瑾 刘青萌 范秀晶 张晓清 吴小杰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3年第5期670-67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清洗设备和方法对消化内镜副送水管道的消毒效果与效率的影响。方法消化内镜使用后,按标准流程清洗、消毒管道,取9条内镜随机分为3组(使用90次,冲洗90次,每组取样30次),未冲洗消毒副送水管道的消化内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两... 目的探讨不同清洗设备和方法对消化内镜副送水管道的消毒效果与效率的影响。方法消化内镜使用后,按标准流程清洗、消毒管道,取9条内镜随机分为3组(使用90次,冲洗90次,每组取样30次),未冲洗消毒副送水管道的消化内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两组按照《WS507-2016软式内镜消毒技术规范》进行常规清洗消毒,按消化内镜厂家建议采用30 mL注射器连接厂家原装接头冲洗的管道为常规冲洗组,采用内镜副送水管道改进灌流装置冲洗消毒者为改良灌流组。记录清洗时间后对3组内镜进行采样后细菌培养。结果常规冲洗组和改良灌流组均未检出细菌。而对照组管道8个标本有细菌检出,检出率26.7%。3组间细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培养提示排前3位的菌种分别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3例、鲍曼不动杆菌2例、肺炎克雷伯菌2例。常规冲洗组洗消内镜时间为(18.37±0.88)min,改良灌流组时长为(15.00±0.00)min,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消化内镜副送水管道规范化清洗消毒值得临床重视。采用消化内镜副送水管道全管道灌流装置,可以获得可靠、高效的消毒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镜副送水管道 清洗 消毒 院内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