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ECT/CT骨三相显像在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与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邓咏梅 张金山 +1 位作者 李园 袁文金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4-46,65,共4页
目的:探讨99Tcm-MDP血流、血池及延迟的SPECT/CT融合显像在骨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感染与无菌性假体松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关节疼痛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99Tcm-MDP血流、血池及延迟的SPECT/CT融合显... 目的:探讨99Tcm-MDP血流、血池及延迟的SPECT/CT融合显像在骨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感染与无菌性假体松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关节疼痛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99Tcm-MDP血流、血池及延迟的SPECT/CT融合显像,采用视觉分析法,并与细菌培养、C反应蛋白、血红细胞沉降率及术后病理等对照。结果:与最终临床诊断比较,以单纯延迟的SPECT/CT融合显像骨-假体弥漫性放射性浓聚诊断为关节感染,其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0%、77.78%、78.6%;如以血流或血池相任意阳性结合延迟的SPECT/CT融合显像阳性诊断关节感染,其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100%、88.89%、92.9%。结论:延迟的SPECT/CT融合显像可以对假体松动和感染的具体部位进行精准定位,99Tcm-MDP血流、血池结合延迟的SPECT/CT融合显像,在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和感染的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125)I内照射裸鼠A549肺癌细胞存AQP5及活素surviv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金山 邓咏梅 +3 位作者 温戈 李园 安薇 姚红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89-891,共3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125)I放射性粒子内照射A549肺癌细胞AQP5及存活素(survivin)表达的影响。方法:共25只A549肺腺癌皮下种植BALB/c-nu裸鼠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n=12)和对照组(n=13),实验组进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地塞米松(鼠尾静...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125)I放射性粒子内照射A549肺癌细胞AQP5及存活素(survivin)表达的影响。方法:共25只A549肺腺癌皮下种植BALB/c-nu裸鼠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n=12)和对照组(n=13),实验组进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地塞米松(鼠尾静脉注射),对照组进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7 d后处死裸鼠行AQP5及survivin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实验组的AQP5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1.6%和53.8%,P=0.046),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3.3%和76.9%,P=0.036)。结论:地塞米松可能通过上调AQP5的表达进而增加A549肺癌细胞对^(125)I的辐射敏感性,其机制与survivin表达抑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放射性粒子 SURVIVIN表达 AQP5 A549 地塞米松 裸鼠模型 肺癌细胞 存活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符合线路显像对骨组织恶性浸润的评价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姚红霞 张金山 +3 位作者 麦家杰 黎康弟 邓咏梅 李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85-987,共3页
目的:分析双探头^(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对骨组织恶性浸润(BMI)的评价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5月的48例肿瘤或疑为肿瘤患者,以骨髓穿刺活检(BMB)或64排CT或随访3~8个月作为BMI参考标准。结合目测法与半定量分析(最大最... 目的:分析双探头^(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对骨组织恶性浸润(BMI)的评价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5月的48例肿瘤或疑为肿瘤患者,以骨髓穿刺活检(BMB)或64排CT或随访3~8个月作为BMI参考标准。结合目测法与半定量分析(最大最浓层面的感性热区T,与肝脏相同面积的放射性计数N的比值即T/N)。阳性组:T/N>1,阴性组:T/N≤1。比较阳性组与阴性组间良恶性病变构成比及T/N的差异;使用ROC曲线确定T/N值的最佳阈值。结果:(1)阳性组28例和阴性组2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11,P=0.003);(2)局灶性浓集39例,弥漫性浓集9例,前者阳性组与阴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良恶性T/N值分别为0.97±0.37与2.51±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14,P=0.000)(4)T/N的最佳阈值为1.34。结论:淋巴瘤或血液系统疾病BMI主要表现为放射性弥漫性浓集。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半定量指标T/N值﹥1高度提示骨恶性浸润可能,最佳阈值以1.34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18F 阳性 骨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O4-功能显像联合彩超检查对甲状腺结节性质的诊断评价——与病理结果的对照分析 被引量:22
4
作者 钟凯翔 张金山 +6 位作者 张语微 刘付超 吴晓佳 柯渺 姚红霞 岑东芝 温戈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3-107,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摄99mTcO4-功能显像、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及其两者联合检查,对甲状腺结节性质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4年8月至2018年9月期间同时行超声检查及核素显像并有病理结果对照的112例患者共147个结节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超声... 目的探讨甲状腺摄99mTcO4-功能显像、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及其两者联合检查,对甲状腺结节性质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4年8月至2018年9月期间同时行超声检查及核素显像并有病理结果对照的112例患者共147个结节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超声和核素检查及其两者联合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能并探讨单发良恶性结节半定量参数的差异。结果(1)其中147个结节中经病理诊断证实为甲状腺癌16个,良性甲状腺结节131个。(2)甲状腺摄锝99mTcO4-功能显像、彩超检查及两者联合的对甲状腺结节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75.0%、43.8%和93.8%(χ2=3.329、2.133、9.309,P=0.072、0.144、0.001),特异性分别为65.6%、84.7%和58.0%(χ2=12.788、1.617、22.884,P<0.001、0.203、<0.001),准确率分别为66.7%、80.3%和61.9%(χ2=6.980、0.726、12.065,P=0.008、0.394、<0.001),假阳性率分别为34.4%、15.3%和42.0%(χ2=12.788、1.617、22.884,P<0.001、0.203、<0.001),假阴性率分别为25.0%、56.2%和6.2%(χ2=3.329、2.133、9.309,P=0.072、0.144、0.001)。(3)甲状腺良性结节组与甲状腺癌组的甲状腺直观指数(visualindex of thyroid uptake,VITU)分别为4.18±3.94和2.35±1.60(t=1.326,P=0.190),良性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癌的摄99mTcO4-功能(病变部位的放射性浓度/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放射性浓度L/N)分别为0.53±0.39和0.49±0.18(t=0.212,P=0.833)。结论甲状腺99mTcO4-功能显像对甲状腺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并能提供甲状腺的功能信息,超声联合核素显像能减少恶性结节的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99m锝高锝酸钠 放射性核素显像 半定量分析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基因诊断的伦理问题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熊汉真 陈辉 +1 位作者 张金山 江庆萍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5年第4期652-654,共3页
分子诊断尤其是基因诊断是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而应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新技术,主要包括产前基因诊断、儿童基因诊断及成人基因诊断。从医学实践方面阐述了分子诊断领域的医学伦理学问题以及如何正确的开展分子诊断方面... 分子诊断尤其是基因诊断是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而应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新技术,主要包括产前基因诊断、儿童基因诊断及成人基因诊断。从医学实践方面阐述了分子诊断领域的医学伦理学问题以及如何正确的开展分子诊断方面的医疗实践工作,旨在指导所有的医学工作者在分子诊断领域形成正确的伦理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伦理学 临床基因诊断 产前诊断 分子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XA测量骨密度的精密度评估及其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黎康弟 张金山 +2 位作者 姚云 陈垄肸 麦家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83-689,共7页
目的通过短期精密度实验,统计分析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量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最小显著性变化值(least significant change,LSC),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名技术员(A、B、C... 目的通过短期精密度实验,统计分析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量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最小显著性变化值(least significant change,LSC),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名技术员(A、B、C和D)使用GE Lunar Prodigy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均分别测量31名受检者(共124名)的腰椎和髋部的BMD,每位受检者连续测量2次,计算其精密度误差(precision error,PE)和LSC。结果 (1)不同技术员测量各部位BMD的各指标水平有差异,同一技术员每个测量位点的PE和LSC也不同;腰椎的PE和LSC较双侧股骨的波动幅度小,本实验中4位技术员之间对于L1~4,左、右股骨颈和左、右全髋部测量的PE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差异皆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本团队测量L1~4的PE为:RMS-SD=0.011 g/cm^2、RMS-CV=0.011,LSC为:LSC-SD=0.031 g/cm^2、LSC-CV=0.031;左全髋的PE为:RMS-SD=0.013 g/cm^2、RMS-CV=0.014,LSC为:LSC-SD=0.036 g/cm^2、LSC-CV=0.039,右全髋的PE为:RMS-SD=0.010 g/cm^2、RMS-CV=0.011,LSC为:LSC-SD=0.026 g/cm^2、LSC-CV=0.030。结论使用DXA测量骨密度的PE小、精密度高;预计随访间隔时间(monitoring time interval,MTI)应随着感兴趣区PE的增加而延长,随着预计BMD年变化的增加而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 骨密度 精密度 最小显著性变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CT和骨代谢标志物组合模型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6
7
作者 麦家杰 张金山 +1 位作者 颜卓恒 符立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08-512,共5页
目的采用SPECT、CT和骨代谢标志物血清碱性磷酸酶(ALP)、Ca^2+水平诊断肺癌骨转移,并评估多种组合模型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选择206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肺癌患者,检测其血清ALP、Ca^2+水平,然后进行SPECT全身骨扫描,并针对骨侵犯处进... 目的采用SPECT、CT和骨代谢标志物血清碱性磷酸酶(ALP)、Ca^2+水平诊断肺癌骨转移,并评估多种组合模型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选择206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肺癌患者,检测其血清ALP、Ca^2+水平,然后进行SPECT全身骨扫描,并针对骨侵犯处进行CT扫描,判断有无骨质破坏;无骨质破坏者6个月后再次进行CT扫描,复查CT判断患者有无骨转移。并建立组合模型对肺癌骨转移进行评价。结果经CT初次扫描和复查结果证实,171例患者存在多发骨转移,35例未发生骨转移。SPECT诊断骨转移的敏感度为96.49%,特异度为45.71%,准确率为87.86%,阳性预测值为89.67%,阴性预测值为72.73%。骨转移组与无骨转移组患者血清ALP浓度[(113.63±32.72)U/ml比(88.47±25.29)U/ml]、血清Ca2+浓度[(2.24±0.26)mmol/L比(2.08±0.19)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P=0.009)。应用组合模型(ALP、Ca^2+和SPECT)诊断肺癌骨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6,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74%、71.43%、90.78%、94.19%和73.53%,其中特异度与SPECT独立诊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结论应用血清ALP、Ca^2+和SPECT组合模型能显著提高肺癌骨转移的诊断效能,弥补SPECT特异度低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肿瘤转移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骨代谢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