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体脂肪颗粒分别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修复面部凹陷畸形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1
作者 赵伟 廖农 +1 位作者 王君 林维欣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36-240,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和比较自体脂肪颗粒分别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修复面部凹陷畸形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7年9月该院整形外科92例面部凹陷型畸形患者。将患者根据入院号进行随机分组,49例采取PRP移植修... 目的:回顾性分析和比较自体脂肪颗粒分别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修复面部凹陷畸形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7年9月该院整形外科92例面部凹陷型畸形患者。将患者根据入院号进行随机分组,49例采取PRP移植修复(PRP移植修复组,即PRP与脂肪颗粒按照1∶2混匀);43例采取PRF移植修复(PRF移植修复组,即PRF与脂肪颗粒按照1∶3混匀)。术后随访16~68个月,评估2组治疗6个月后疗效,以及填充后患者满意率、近期及远期并发症。结果:PRP移植修复组和PRF移植修复组注射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RP移植修复组比较,PRF移植修复组注射量较高(P<0.05),且二次填充率较低(P<0.05)。PRP移植修复组优良率(81.63%)与PRF移植修复组(83.7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P移植修复组满意率(93.88%)与PRF移植修复组(93.0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P和PRF联合自体脂肪颗粒移植修复面部凹陷型畸形均有显著的疗效,并发症均较低,且PRF二次填充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移植 修复 凹陷畸形 面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