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胡索酸水合酶缺陷型子宫平滑肌瘤合并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1
作者 巫泳欣 侍丽 林琼燕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42-48,共7页
报道1例腹腔镜微创手术术后发现延胡索酸水合酶缺陷型子宫平滑肌瘤合并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发病机制及诊治手段,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对于年轻子宫平滑肌瘤患者,应尽早筛查及诊治、术前做好诊断评估,... 报道1例腹腔镜微创手术术后发现延胡索酸水合酶缺陷型子宫平滑肌瘤合并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发病机制及诊治手段,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对于年轻子宫平滑肌瘤患者,应尽早筛查及诊治、术前做好诊断评估,术中遵循无瘤技术原则,避免播散、改善预后,术后定期观测复发及密切关注肾脏情况。本研究力求深入探讨其发病特点及机制,为患者提供更多诊治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酸水合酶 子宫平滑肌瘤 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 遗传性平滑肌瘤病和肾细胞癌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MRI在胎盘植入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3
2
作者 陈永露 宋亭 +2 位作者 刘祎 黄健威 何永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70-473,477,共5页
目的评估MRI对产前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初步探讨胎盘植入MRI征象与胎盘植入类型的关系。资料与方法收集54例具有胎盘植入高危因素的孕产妇的产前临床资料及产后手术病理资料,并行常规盆腔MRI检查,扫描序列主要包括T2WI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目的评估MRI对产前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初步探讨胎盘植入MRI征象与胎盘植入类型的关系。资料与方法收集54例具有胎盘植入高危因素的孕产妇的产前临床资料及产后手术病理资料,并行常规盆腔MRI检查,扫描序列主要包括T2WI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及平衡式快速场回波序列横断位、矢状位及冠状位,观察MRI征象,并选取胎盘内在3个方位均表现为低信号的区域测量面积,分析T2WI上胎盘低信号带面积与胎盘植入类型的相关性。结果 54例患者的胎盘植入发生率为64.8%(35/54)。主要MRI征象:T2WI呈低信号带37例(68.5%),胎盘内信号不均匀31例(57.4%);胎盘穿透的主要MRI征象为膀胱"帐篷征"(75.0%,6/8)。胎盘植入类型与T2WI低信号带面积呈正相关(r=0.454,P<0.05)。结论胎盘植入的典型间接征象为T2WI上低信号带及胎盘内信号不均匀,且T2WI上胎盘内低信号带面积越大,胎盘植入深度越深。具有胎盘植入高危因素的孕产妇产前需进行影像学评估,特别是MRI检查,以提高疾病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 侵入性 磁共振成像 产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征象预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子宫切除风险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永露 刘照然 +3 位作者 李心怡 汤卓鹏 宋亭 唐文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21-825,827,共6页
目的探讨MRI征象评估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子宫切除风险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7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产前盆腔检查的96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依据手术结果分为子宫切除组42例及对照组54... 目的探讨MRI征象评估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子宫切除风险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7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产前盆腔检查的96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依据手术结果分为子宫切除组42例及对照组54例,评估胎盘信号不均匀、胎盘内T2暗带、子宫下段膨隆、胎盘内血管异常、膀胱帐篷征、子宫肌层变薄、宫颈突出征、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等征象。两组以上征象行单因素分析,并依据独立危险因素的回归系数建立评分系统,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进行评估。结果子宫切除组剖宫产次数(2比1;Z=-3.638,P=0.000)、术中出血量更多[(1744.19±1018.16)ml比(863.00±637.12)ml;t=-4.732,P=0.000],且胎盘植入性疾病发生率更高(100.00%比59.26%)。子宫切除组中子宫肌层变薄(95.24%比59.20%)、胎盘信号不均匀(100.00%比88.89%)、胎盘内T2暗带(97.61%比81.48%)、膀胱帐篷征(42.86%比7.41%)和胎盘内异常血管(95.24%比55.56%,χ^(2)=18.838)更常见(P均<0.05)。子宫切除术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胎盘内血管异常、子宫肌层变薄和膀胱帐篷征,回归系数分别为2.264、2.401和1.683(P均<0.05)。依据其回归系数生成6分评分系统,对子宫切除术的预测能力良好,曲线下面积为0.829,当分值≥3.5,敏感度为95.20%,特异度为57.40%。结论基于MRI征象(胎盘内血管异常、子宫肌层变薄和膀胱帐篷征)的评分系统能有效预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子宫切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凶险性前置胎盘 子宫切除 磁共振成像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agnostic value of DWI combined with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scan of cervical cancer staging弥散加权成像结合动态增强扫描在宫颈癌分期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纪昌焕 黄健威 +1 位作者 杨海南 陈绵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5期124-128,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结合动态增强扫描在子宫颈癌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4年8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56例经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的DWI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测量病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结合动态增强扫描在子宫颈癌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4年8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56例经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的DWI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测量病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判断浸润范围,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宫颈癌在DWI图像上表现为高信号,ADC值降低,平均ADC值为(0.92±0.16)×10^-3mm^2/s。动态增强扫描早期病灶明显快速强化,延迟期病灶中心呈低信号,病灶边缘呈稍高信号,与邻近正常宫颈组织信号明显不同,形成对比。DWI结合动态增强扫描对宫颈癌FIGO分期(2009)总准确性为93.75%,高于常规MRI分期总准确性(81.25%),对宫旁浸润评估的准确性为100.00%。结论,DWI结合动态增强扫描磁共振检查能提高宫颈癌侵犯程度评价的准确性,对宫颈癌的诊断、临床分期及制订正确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动态增强 宫颈癌 肿瘤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疤痕妊娠MRI检查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宋亭 陈永露 +3 位作者 刘祎 黄健威 陈柳冰 魏慧慧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5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MRI检查在子宫下段切口疤痕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5例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的子宫下段切口疤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MRI平扫检查,其中18例同时行增强检查,并对其MRI图像进行分析。结果:25例患者妊娠囊均位于子宫前... 目的:探讨MRI检查在子宫下段切口疤痕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5例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的子宫下段切口疤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MRI平扫检查,其中18例同时行增强检查,并对其MRI图像进行分析。结果:25例患者妊娠囊均位于子宫前壁下段宫颈内口上,大小1.5 cm×1.7 cm×1.8 cm^5.4 cm×6.0 cm×6.5 cm,随孕周的增加而增大,妊娠囊呈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示16例不同程度强化,疤痕处厚度0~15 mm,平均厚度为3.2 mm,其中12例患者肌层厚度<2 mm、1例子宫浆膜层不完整、1例妊娠囊与膀胱分界欠清晰。结论:疤痕妊娠MRI检查具有特征性表现,在观察妊娠囊血供、子宫浆膜层完整性及是否存在胎盘植入时具有一定优势,对制定合适的治疗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疤痕妊娠 磁共振成像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输卵管造影不同征象在盆腔粘连性不孕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1
6
作者 张桂元 蔡名金 +3 位作者 魏慧慧 周咪咪 程岑 王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11-714,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不同征象在诊断盆腔粘连性不孕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12月117例女性不孕症行HSG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HSG诊断盆腔粘连的征象包括输卵管积水合并伞端碘化油聚集,... 目的探讨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不同征象在诊断盆腔粘连性不孕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12月117例女性不孕症行HSG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HSG诊断盆腔粘连的征象包括输卵管积水合并伞端碘化油聚集,输卵管壶腹部碘化油残留,盆腔碘化油堆积,输卵管伞端上举。结果 HSG提示盆腔粘连109例,经腹腔镜确诊94例,HSG对盆腔粘连的阳性预测值86.2%(94/109);8例HSG未提示盆腔粘连,腹腔镜下亦未见异常。94例中,HSG只有单一征象41例,合并多个征象53例;输卵管积水合并伞端碘化油集聚单一征象25例;盆腔碘化油堆积合并其他征象45例,输卵管积水合并伞端碘化油集聚合并其他征象39例。结论 HSG依据某些影像特征对盆腔粘连做出初步诊断,其中输卵管积水合并伞端碘化油聚集及盆腔碘化油堆积是最常见的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输卵管造影 腹腔镜 盆腔粘连 不孕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MRI诊断及其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黄斌 刘祎 +2 位作者 陈永露 陈文俊 宋亭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2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MRI特征和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2年7月~2017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卵巢性索间质肿瘤患者的MRI特征,观察肿瘤大小、形态、信号、强化方式、子宫改变、盆腔积液等,... 目的探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MRI特征和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2年7月~2017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卵巢性索间质肿瘤患者的MRI特征,观察肿瘤大小、形态、信号、强化方式、子宫改变、盆腔积液等,及其临床病理结构特征。结果本研究30例卵巢性索间质肿瘤中,纤维-卵泡膜组肿瘤22例,占73.33%,其中纤维瘤3例,卵泡膜细胞瘤8例,纤维卵泡膜细胞瘤11例,T1WI为等或低信号、T2WI为等或高信号,含纤维成分较多时肿块T1WI和T2WI呈低信号为主,增强后,轻度强化18例,中度强化4例;颗粒细胞瘤8例,占26.67%,T1WI为等或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肿块囊壁及分隔明显强化。结论 MRI对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MRI表现与其临床病理结构特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性索间质肿瘤 病理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低管电压联合高级迭代重建技术对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符立辉 宋亭 +1 位作者 刘珏 黄健威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评价双源CT低管电压联合高级迭代重建技术(advanced modeled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ADMIRE)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探讨该技术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行胸部双源CT检查的肺癌患者共42例,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2... 目的评价双源CT低管电压联合高级迭代重建技术(advanced modeled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ADMIRE)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探讨该技术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行胸部双源CT检查的肺癌患者共42例,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21例。实验组采用管电压为90 kV扫描并利用ADMIREE技术进行图像重建,对照组采用常规120 kV扫描,图像重建采用常规反滤波投影法。比较两组图像的噪声、信噪比、辐射剂量,同时比较两组图像诊断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图像质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是实验组辐射剂量明显降低。实验组及对照组对肺癌的诊断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无明显变化。结论利用双源CT低管电压联合高级迭代重建技术可以降低患者辐射剂量并且不影响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管电压 高级迭代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CT和骨代谢标志物组合模型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4
9
作者 麦家杰 张金山 +1 位作者 颜卓恒 符立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08-512,共5页
目的采用SPECT、CT和骨代谢标志物血清碱性磷酸酶(ALP)、Ca^2+水平诊断肺癌骨转移,并评估多种组合模型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选择206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肺癌患者,检测其血清ALP、Ca^2+水平,然后进行SPECT全身骨扫描,并针对骨侵犯处进... 目的采用SPECT、CT和骨代谢标志物血清碱性磷酸酶(ALP)、Ca^2+水平诊断肺癌骨转移,并评估多种组合模型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选择206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肺癌患者,检测其血清ALP、Ca^2+水平,然后进行SPECT全身骨扫描,并针对骨侵犯处进行CT扫描,判断有无骨质破坏;无骨质破坏者6个月后再次进行CT扫描,复查CT判断患者有无骨转移。并建立组合模型对肺癌骨转移进行评价。结果经CT初次扫描和复查结果证实,171例患者存在多发骨转移,35例未发生骨转移。SPECT诊断骨转移的敏感度为96.49%,特异度为45.71%,准确率为87.86%,阳性预测值为89.67%,阴性预测值为72.73%。骨转移组与无骨转移组患者血清ALP浓度[(113.63±32.72)U/ml比(88.47±25.29)U/ml]、血清Ca2+浓度[(2.24±0.26)mmol/L比(2.08±0.19)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P=0.009)。应用组合模型(ALP、Ca^2+和SPECT)诊断肺癌骨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6,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74%、71.43%、90.78%、94.19%和73.53%,其中特异度与SPECT独立诊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结论应用血清ALP、Ca^2+和SPECT组合模型能显著提高肺癌骨转移的诊断效能,弥补SPECT特异度低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肿瘤转移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骨代谢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对子宫浆膜下肌瘤及阔韧带肌瘤的影像鉴别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许剑涛 宋亭 张建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2期305-307,316,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对子宫浆膜下肌瘤及阔韧带肌瘤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经我院手术后病理证实的58例子宫浆膜下肌瘤及7例阔韧带肌瘤患者的CT与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子宫动脉与浆膜下肌瘤及阔韧带肌瘤的关系。结果49例浆膜下...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对子宫浆膜下肌瘤及阔韧带肌瘤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经我院手术后病理证实的58例子宫浆膜下肌瘤及7例阔韧带肌瘤患者的CT与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子宫动脉与浆膜下肌瘤及阔韧带肌瘤的关系。结果49例浆膜下肌瘤直接由子宫动脉的终末分支(弓形动脉)供血,浆膜下肌瘤与子宫相连处的子宫动脉终末分支明显增多、迂曲,甚至形成血管湖;而5例阔韧带肌瘤的供血动脉由子宫动脉的近、中段发出,瘤体与子宫弓形动脉距离较远,瘤体与子宫接壤处无明确迂曲、增多的供血小动脉。结论子宫动脉可对子宫浆膜下肌瘤及阔韧带肌瘤的鉴别诊断提供直接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 子宫浆膜下肌瘤 阔韧带肌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MRI表观扩散系数预测儿童神经母细胞瘤转移灶活性的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水花 张景 +2 位作者 肖健敏 廖衡斌 冷晓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31-836,共6页
目的探讨^(18)F-FDGPET/MR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评估儿童神经母细胞瘤(NB)转移灶活性的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37例术后NB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行PET/MRI检查,测量转移灶的ADC值、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 目的探讨^(18)F-FDGPET/MR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评估儿童神经母细胞瘤(NB)转移灶活性的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37例术后NB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行PET/MRI检查,测量转移灶的ADC值、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病灶与肝脏SUVmax比值(rSUVmax)。按照病灶FDG代谢活性值,将患儿分为完全反应组(CR)和未完全反应组(nCR),比较两组ADC值、SUVmax及rSUVmax值的差异,评估ADC值与病灶SUVmax、rSUVmax的相关性,运用线性回归模型计算ADC预测值。结果37例患儿中,13例PET/MRI未发现任何阳性病变,共纳入24例阳性病例,CR组10例、n CR组14例,CR组复发转移灶ADC值明显高于nCR组(t=15.557,P<0.05);CR组SUVmax及rSUVmax分别低于nCR组SUVmax值(t=-6.206,P<0.05)及rSUVmax值(t=-6.235,P<0.05);nCR组ADC值与rSUVmax呈负相关(r=-0.888,P<0.01);当rSUVmax为1时,ADC预测值为0.956。结论PET/MRI在NB术后转移疗效评估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ADC值可作为除SUVmax及rSUVmax外判断转移灶活性的另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表观扩散系数 氟脱氧葡萄糖F18 病理学 外科 儿童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动脉瘤介入治疗后对比剂肾病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珺 梁月娥 +2 位作者 王湘 钱东翔 蔡名金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第5期34-36,共3页
目的:分析脑动脉瘤患者行介入治疗后对比剂肾病(CIN)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5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介入治疗的110例脑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血清肌酐浓度变化情况分为对比剂肾病组(CIN组)和非... 目的:分析脑动脉瘤患者行介入治疗后对比剂肾病(CIN)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5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介入治疗的110例脑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血清肌酐浓度变化情况分为对比剂肾病组(CIN组)和非对比剂肾病组(非CIN组),分析CIN相关危险因素。结果:CIN组21例,非CIN组89例。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病与CIN相关,其中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为脑动脉瘤介入治疗后发生CIN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是脑动脉瘤介入治疗后对比剂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术前应做好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介入 对比剂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椎管内孤立性纤维瘤1例
13
作者 魏慧慧 宋亭 陈柳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3期517-518,共2页
患者女,32岁。因'颈肩部疼痛伴双上肢麻木半年'入院。查体:颈4~6棘突及椎旁肌压痛、叩击痛。双侧中、环、小指夹纸试验(+)。CT和MR表现:颈5-6椎体水平左侧、髓外硬膜下一椭圆形软组织肿块,大小约28. 6mm×16. 8mm×15. ... 患者女,32岁。因'颈肩部疼痛伴双上肢麻木半年'入院。查体:颈4~6棘突及椎旁肌压痛、叩击痛。双侧中、环、小指夹纸试验(+)。CT和MR表现:颈5-6椎体水平左侧、髓外硬膜下一椭圆形软组织肿块,大小约28. 6mm×16. 8mm×15. 2mm,边界清楚,肿块向左侧椎间孔内生长,左侧椎间孔稍扩大,邻近椎体后缘压迫性骨质吸收,肿块包绕左侧椎动脉(图1~5),脊髓受压右移,相应蛛网膜下腔增宽。CT平扫肿块呈稍低密度,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