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速反应团队工作模式在重症孕产妇救治中的优化管理 被引量:18
1
作者 陈云 杨帅 罗太珍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96-700,共5页
目的:对重症孕产妇救治工作进行优化管理,更大限度发挥快速反应团队的(RRT)作用。方法:通过组建团队、现况调研,针对缺陷因素制定了简化预警标准、提高启动RRT呼叫有效性、采用医务人员标准化沟通方法、加强团队的配合能力等改进措施,... 目的:对重症孕产妇救治工作进行优化管理,更大限度发挥快速反应团队的(RRT)作用。方法:通过组建团队、现况调研,针对缺陷因素制定了简化预警标准、提高启动RRT呼叫有效性、采用医务人员标准化沟通方法、加强团队的配合能力等改进措施,并评价改进效果。结果:改进措施实施后,重症孕产妇发生病情变化的处理时间从(32.26±4.38)min缩短至(21.46±3.87)min;有效处理率由88.5%提高至93.2%;ICU入住率由5.4%降至3.9%。结论:快速反应团队工作模式的优化管理,有效缩短了重症孕产妇的处理时间,提高了重症孕产妇的救治成功率,改善了母婴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管理 快速反应团队 重症孕产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子宫后路子宫切除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9
2
作者 钟柳英 钟梅 +6 位作者 苏春宏 陈敦金 陈娟娟 林琳 孙斌 谢素珊 李华珍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09-612,共4页
目的:探讨经子宫后路子宫切除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经临床或病理诊断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90例分为经子宫后路子宫切除术组(观察组)23例和传统子宫切除术组(对照组)67例,对比两组平均手术时... 目的:探讨经子宫后路子宫切除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经临床或病理诊断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90例分为经子宫后路子宫切除术组(观察组)23例和传统子宫切除术组(对照组)67例,对比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小时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严重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无孕产妇死亡,对照组1例孕产妇死亡。观察组未发生膀胱损伤,1例(4.34%)输尿管损伤、1例(4.34%)肠管损伤;对照组5例(7.46%)膀胱损伤,7例(10.4%)输尿管损伤、7例(10.4%)肠管损伤;两组各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平均时间(143.7±40.5分钟vs 180.8±37.2分钟)、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小时出血量(2243.6±1010.7 ml vs 2866.5±985.9 ml,2468.5±120.7 ml vs 3084.1±110.5 ml)、输注红细胞量(12.3±5.6 U vs 17.1±6.7 U)、术后住院天数(7.8±3.2天vs 10.7±2.9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子宫后路子宫切除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能有效控制产后出血量,减少手术并发症,可能是更好的手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子宫后路子宫切除术 凶险性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C及SVCT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程澄 陈娟娟 +2 位作者 何青 谢玉珍 李映桃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59-661,共3页
子痫前期是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病机制仍未明。胎盘浅着床及随之产生的氧化应激可能是子痫前期发病的首要因素,维生素C与胎盘形成、妊娠进展及氧化应激密切相关,可能在子痫前期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吸... 子痫前期是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病机制仍未明。胎盘浅着床及随之产生的氧化应激可能是子痫前期发病的首要因素,维生素C与胎盘形成、妊娠进展及氧化应激密切相关,可能在子痫前期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吸收依赖钠离子维生素C转运蛋白1(SVCT1)单核苷酸多态性可影响维生素C的重吸收,可能与子痫前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维生素C 氧化应激 吸收依赖钠离子维生素C转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7
4
作者 陈海霞 李兆生 +1 位作者 卢澄钰 李映桃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8-153,共6页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资料完整的妊娠合并DKA 12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母儿结局。结果:本组妊娠合并DKA发病率0.36‰;发生在孕早期1例(8.3%)、孕中期2例(16.7%)、孕晚期9例(75.0%)...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资料完整的妊娠合并DKA 12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母儿结局。结果:本组妊娠合并DKA发病率0.36‰;发生在孕早期1例(8.3%)、孕中期2例(16.7%)、孕晚期9例(75.0%);孕前糖尿病(PGDM)8例(66.7%),妊娠期糖尿病(GDM)4例(33.3%)。12例均为单胎自然妊娠、均未进行孕前咨询及正规产检,有不良孕产史4例,孕前超重4例,既往血糖升高史1例,糖尿病家族史1例。12例均未规范产检且胰岛素用量不足;感染5例(41.7%),重度子痫前期3例(25.0%),地塞米松诱发2例(16.6%),先兆临产应激2例(16.6%),饮食不当1例(8.3%)。实验室检查,p H值7.050~7.319,BE-11.6^-28.8,平均血糖20.91±6.13 mmol/L,平均血酮体3.06±1.44 mmol/L,平均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为(9.04±2.09)%,10例患者尿糖阳性,12例患者尿酮体均为阳性,且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电解质紊乱。12例患者均在4~8小时内成功酮体转阴,血糖控制达标。入院前就发生死胎者3例,难免流产1例;入院后仅8例继续妊娠,其中4例因妊娠合并症在DKA纠正后的1~3天终止妊娠,4例妊娠足月分娩,8例新生儿均存活。结论:妊娠合并DKA的发病率随孕周的增加而增加,PGDM比GDM者更易发生;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内环境紊乱及胰岛素使用不规范和感染。高危妇女应规范筛查并积极诊治糖尿病,早期识别并规范处置DKA,可获得良好的母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高危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例多胎妊娠延迟间隔分娩的母婴结局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钟柳英 宋天蓉 +3 位作者 何玉甜 苏春宏 杨洁 陈敦金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87-590,共4页
目的:探讨多胎妊娠延迟间隔分娩的围生期管理及母婴结局。方法:对我院2007-2012年收治的8例延迟间隔分娩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其分娩间隔时间、分娩孕周、产科处理及母婴结局。结果:8例均为初产妇,三胎妊娠3例,双胎妊娠5例。延... 目的:探讨多胎妊娠延迟间隔分娩的围生期管理及母婴结局。方法:对我院2007-2012年收治的8例延迟间隔分娩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其分娩间隔时间、分娩孕周、产科处理及母婴结局。结果:8例均为初产妇,三胎妊娠3例,双胎妊娠5例。延迟间隔分娩第1胎分娩平均孕周为21+2周,最后一胎延迟间隔分娩平均时限为17.27天(3小时至60天),分娩平均孕周为23+2周,胎儿平均体重为593.33 g。共获3例活婴:延迟间隔分娩时间分别为42天、60天和1天,分娩孕周26+1周、33+4周和30+5周,胎儿出生体重865 g、1600 g和1430 g。所有患者均使用抗生素、宫缩抑制剂治疗,未行宫颈环扎术。发生宫内感染4例、胎盘早剥1例、胎膜早破3例、产时宫缩乏力2例及产后出血1例。结论:当多胎妊娠20周后娩出一个胎儿,使用抗生素加宫缩抑制剂治疗,延迟间隔分娩可为其余胎儿(胚胎)延长孕周,提供生存机会,从而有效改善新生儿的存活、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胎妊娠 延迟间隔分娩 母婴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性胎盘植入的临床特点和围术期管理 被引量:4
6
作者 钟柳英 陈敦金 +3 位作者 苏春宏 贺芳 余琳 钟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837-2840,共4页
目的:探讨复杂性胎盘植入的临床特点、围术期处理,有效降低母婴的不良围产期结局。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复杂性胎盘植入25例的临床特点,并按围术期处理分组为术前行输尿管置管组9例及无置... 目的:探讨复杂性胎盘植入的临床特点、围术期处理,有效降低母婴的不良围产期结局。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复杂性胎盘植入25例的临床特点,并按围术期处理分组为术前行输尿管置管组9例及无置管组16例;常规子宫切除组17例与经后路子宫切除组8例,比较其手术时间、产后出血、输血量、膀胱损伤或输尿管损伤率、转入ICU率和住院时间。结果:出现孕期反复的无痛性阴道流血者占76%,分娩前出血者占56%。产前诊断17例(占68%)。术前行膀胱镜检查+双侧输尿管逆行置管或经后路子宫切除,手术时间较短、产后出血较少、减少输血量、无泌尿系损伤率、转入ICU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杂性胎盘植入要重视孕期的反复的无痛性阴道流血,提高产前诊断率。围术期处理是综合、有效、规范的多科参与,术前输尿管置管及经后路子宫切除术能有效降低母婴的不良围产期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胎盘植入 输尿管置管 经后路子宫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宫颈机能不全的方法及其循证评价 被引量:14
7
作者 卢澄钰 李兆生 +3 位作者 王振宇 郭慧 钟彩娟 李映桃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47-351,共5页
宫颈机能不全的检测方法全球未统一,非孕期宫颈机能不全常用的检测方法,如8号扩宫条法、Foley导管注水法等经临床循证医学客观评价后未被推荐。而新型的检测方法,如应用宫颈弹性成像、利用Roman色谱测量后散射功率损失和剪切波速度等技... 宫颈机能不全的检测方法全球未统一,非孕期宫颈机能不全常用的检测方法,如8号扩宫条法、Foley导管注水法等经临床循证医学客观评价后未被推荐。而新型的检测方法,如应用宫颈弹性成像、利用Roman色谱测量后散射功率损失和剪切波速度等技术来预测宫颈机能,或许具有较高的临床前景。目前孕期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诊断仍主要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及经阴道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监测宫颈长度是临床常用的诊断手段,也有研究提出孕期MRI检查可用来早期识别宫颈机能不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机能不全 早产 超声 检测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病因分析及血小板水平对母儿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麦凤鸣 陈兢思 +1 位作者 余琳 陈敦金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55-758,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患者血小板水平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73例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进入围产期患者61例,根据妊娠期血小...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患者血小板水平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73例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进入围产期患者61例,根据妊娠期血小板计数(PLT)最低值分为两组:<10×10~9/L组和(10~30)×10~9/L组,分析不同PLT水平对母儿结局的影响。结果:73例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占76. 71%,其次是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占9. 59%。进入围产期患者中位分娩孕周37周,剖宫产率55. 74%,产后出血发生率14. 75%;新生儿平均出生体质量2702 g,新生儿血小板减少7例。PLT <10×10~9/L组患者中位分娩孕周36周,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P=0. 01),产后出血量明显增多(P=0. 04)。对患者分娩前PLT与产后出血量作相关分析,发现患者分娩前PLT与产后出血量呈负相关(r=-0. 32,P=0. 01)。分别对患者孕期最低PLT及分娩前PLT与新生儿PLT作相关分析,发现该两因素与新生儿PLT均无相关性(r=0. 29,P=0. 54; r=0. 18,P=0. 10)。结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是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的主要病因。尽早明确病因,提升血小板水平,可降低产后出血风险,改善母儿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合并症 血小板减少 重度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