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38例重症肺炎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彭用华 俞小敏 +1 位作者 陈思蓓 肖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175-2179,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继发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情况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38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中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AKI的发生情况,评估其危险因素。结果 438例重症肺炎患者继发AKI的发生率为...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继发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情况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38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中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AKI的发生情况,评估其危险因素。结果 438例重症肺炎患者继发AKI的发生率为53.42%,203例(占86.75%)患者AKI发生在入住ICU的72 h内,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是重症肺炎继发AKI的主要病因,占80.34%。采用RIFLE标准和AKIN标准AKI的检出率低于KDIGO指南标准(45.89%、48.17%vs.53.42%)。组间比较发现,休克/低血压、肾毒性药物的使用、RRT治疗、APACHE II评分是重症肺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结论重症肺炎并发AKI的发生率较高,且多数发生于入院72 h内。贫血、休克/低血压、肾毒性药物的使用、RRT治疗、APACHE II评分是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肾功能衰竭 急性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MKⅡ/NFAT通路激活可促进AKI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 被引量:4
2
作者 黄宗顺 肖洁 +2 位作者 彭用华 俞小敏 陈亚琦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212-2218,共7页
目的:研究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CaMKⅡ)和活化T细胞核因子(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s,NFAT)是否参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中肾小管上皮细胞(renal tu... 目的:研究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CaMKⅡ)和活化T细胞核因子(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s,NFAT)是否参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中肾小管上皮细胞(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RTEC)凋亡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阿霉素(adriamycin,ADR)干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建立RTEC凋亡模型,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沉默NFAT基因,流式细胞术测细胞凋亡率。ADR干预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建立AKI模型,将小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ADR组和ADR+CaMKⅡ抑制剂KN-93干预组,每组5只。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小鼠血清肌酐浓度。Western blot检测体内外Bax、Bcl-2、p-CaMKⅡ、CaMKⅡ及核NFAT的蛋白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DR干预下,HK-2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小鼠血清肌酐和Ba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而Bcl-2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ADR干预下,HK-2细胞和小鼠肾组织中CaMKⅡ活性(p-CaMKⅡ/t-CaMKⅡ)与核蛋白NFAT表达皆显著升高(P<0.01)。ADR干预的HK-2细胞和小鼠中抑制CaMKⅡ活性后,HK-2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小鼠血清肌酐和Bax蛋白表达显著回降,而Bcl-2蛋白表达显著回升,核蛋白NFAT表达显著回降(P<0.05)。此外,用钙调蛋白激活CaMKⅡ后HK-2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激活CaMKⅡ同时予siRNA沉默NFAT,HK-2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CaMKⅡ/NFAT通路激活可促进AKI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 活化T细胞核因子 急性肾损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诊疗效果分析——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彭用华 王琦 +1 位作者 黄宗顺 肖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512-2516,共5页
目的总结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远期预后,分析MPA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至2017年12月的32例MPA患者资料。结果(1)患者平均63.5岁,就诊至确诊的时间为5个月。临床表现均有肺、肾受累。肾脏病... 目的总结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远期预后,分析MPA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至2017年12月的32例MPA患者资料。结果(1)患者平均63.5岁,就诊至确诊的时间为5个月。临床表现均有肺、肾受累。肾脏病理特点为新月体形成为主,12例患者入院即需肾脏替代治疗。肺部表现以发热、咳嗽、咳血等为主。(2)全部接受足量激素(4例冲击治疗)+环磷酰胺治疗,6例血浆置换。治疗过程中,肝功能异常42例,肺部感染19例,类固醇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10例。(3)12例入院即需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治疗后有3例短暂脱离透析(平均5.2个月)。(4)随访结束时,20例进入终末期肾病,4例完全缓解,8例死亡。(5)需长期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中,年龄较大,确诊前病程较长,确诊时Scr较高,入院需即时透析的比例较高。结论 MPA多发于老年男性,高龄、病程长、Scr高、肺脏受累是MPA预后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应警惕病情严重时积极治疗可能存在的严重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炎 显微镜下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 肾小球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