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肝胆道硬镜碎石治疗肝胆管结石手术路径选择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王平 方兆山 +3 位作者 孙北望 谢嘉奋 刘衍民 叶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3245-3248,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肝胆道镜碎石(PTCSL)两种不同路径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优缺点及临床应用价值,为今后经皮肝胆道镜手术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7年3月至2012年7月间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81例肝胆结石... 目的:比较经皮肝胆道镜碎石(PTCSL)两种不同路径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优缺点及临床应用价值,为今后经皮肝胆道镜手术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7年3月至2012年7月间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81例肝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9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采取一步造瘘取石法,对照组则采取二步造瘘取石法,治疗周期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量、结石取净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周期结束后,两组患者的结石取净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采取一步造瘘取石法的观察组在出血量方面明显低于采用二步造瘘取石法的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PTCSL是临床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一种较为有效方法,两种手术路径方式在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控制方面均有明显疗效,但一步造瘘取石法出血量较少,在一定条件下可作为手术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胆道镜碎石 肝胆管结石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胆道硬镜在治疗肝胆管结石近期、远期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平 陈小伍 +2 位作者 叶琛 周子萱 刘衍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3579-3582,共4页
目的:研究经皮胆道硬镜在治疗肝胆管结石近期、远期疗效。方法:采集2004年3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们行手术治疗的17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纳入研究。经皮肝胆道硬镜碎石术(A组)83例,腹腔镜探查取石术(B组)87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 目的:研究经皮胆道硬镜在治疗肝胆管结石近期、远期疗效。方法:采集2004年3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们行手术治疗的17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纳入研究。经皮肝胆道硬镜碎石术(A组)83例,腹腔镜探查取石术(B组)87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37.5±68.7)min,0 m L,(22.6±23.8)min,(201.7±195.7)m L和(223.2±51.4)min,(278.1±144.6)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即刻结石残留率为2.4%、最终结石残留率4.8%、复发胆管炎4.8%;B组分别为18.4%、23.0%、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结石复发率为12.0%与B组的2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经皮肝胆道硬镜治疗肝胆管结石安全、微创、有效,其短期疗效、远期疗效均优于腹腔镜探查取石术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管结石 经皮肝穿刺联合硬镜 腹腔镜探查取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肝的质量评估与保存策略
3
作者 黄启恒 汪国营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9-619,共11页
随着肝移植技术的不断发展,肝移植作为终末期肝病治疗疗效确切的方案,其在我国开展的数量逐年递增。目前供肝的来源主要是脑死亡器官捐献及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尽管相较于肝移植兴起时扩大了来源途径,然而我国作为肝病大国,器官需求量与... 随着肝移植技术的不断发展,肝移植作为终末期肝病治疗疗效确切的方案,其在我国开展的数量逐年递增。目前供肝的来源主要是脑死亡器官捐献及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尽管相较于肝移植兴起时扩大了来源途径,然而我国作为肝病大国,器官需求量与器官供给量仍存在巨大的差距,这成为限制肝移植术开展的最重要原因。许多供肝因存在基础疾病、缺血时间过长等“边缘性”因素,利用扩大标准的边缘性供肝,术后可能出现移植物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影响受者预后,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导致边缘性供肝的弃用。为了提高移植物使用率、减少肝移植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及改善受者长期预后,肝移植术前进行供肝的质量评估、选用合适的灌注保存方法和监测灌注液中相关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扩大供者池、预测并通过干预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及延长患者总体生存时间,提高肝移植术整体效果,减少终末病患者等待移植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肝 质量评估 保存 肝移植 终末期肝病 肝细胞癌 边缘性供肝 灌注液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诱导肝癌细胞株HepG2凋亡途径的探讨 被引量:11
4
作者 岑钧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12-1715,共4页
目的:探讨二氢杨梅素对人类肝癌细胞株HepG2的抑制生长和诱导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噻唑蓝比色法测试二氢杨梅素对细胞死亡率和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并计算半抑制浓度IC50;通过HE荧光染色法和Annexin V-PI流式细胞术分别观... 目的:探讨二氢杨梅素对人类肝癌细胞株HepG2的抑制生长和诱导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噻唑蓝比色法测试二氢杨梅素对细胞死亡率和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并计算半抑制浓度IC50;通过HE荧光染色法和Annexin V-PI流式细胞术分别观察和分析二氢杨梅素对肝癌细胞HepG2各个细胞周期的影响,最后利用Western印迹法对与细胞周期和凋亡相关的蛋白群p34cdc-2、CyclinB1、Bcl-2和PARP在二氢杨梅素作用前后的表达量进行研究。结果:肝癌细胞HepG2的细胞死亡率随着二氢杨梅素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升高,IC50值为(35.22±1.56)μmol/L,且呈现良好量效关系;二氢杨梅素对肝癌细胞HepG2各个细胞周期均有显著影响,其中G2/M期细胞比率剧增、S期细胞比率大幅降低,而G0/G1期细胞比率则呈指数级减少,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p34cdc-2蛋白的表达量未见变化,CyclinB1蛋白的表达量剧增,Bcl-2蛋白的表达量大幅下降,而PARP蛋白则因发生水解而表达量有所减少。结论:二氢杨梅素对人类肝癌细胞株HepG2具显著的抑制生长和诱导凋亡的药理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线粒体信号转导途径,激活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进而参与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HEPG2 肝癌细胞 生长抑制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组织中erbB家族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5
作者 王平 何宇 +4 位作者 马晓东 孙北望 黄滨源 朱灿华 刘衍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6-469,共4页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组织中erb B1(EGFR)和erb B2(HER2)的表达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94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患者的肝内胆管癌组织和50例癌旁肝组织样本,组织切片后进行EGFR和HER2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分析癌...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组织中erb B1(EGFR)和erb B2(HER2)的表达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94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患者的肝内胆管癌组织和50例癌旁肝组织样本,组织切片后进行EGFR和HER2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分析癌与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对部分患者进行EGFR分子靶向治疗(埃罗替尼,Erlotinib,150 mg/d,1个疗程),并进行5年无瘤生存分析。结果:两组EGF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5%(55/94)和26.0%(1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HER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0%(31/94)和16.0%(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胆管癌组中,EGFR和HER2阳性患者的肿瘤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和肝门淋巴结转移明显高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胆管癌患者中EGFR或HER2阳性患者的5年无瘤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患者(P<0.05)。进一步分子靶向治疗发现,EGFR阳性患者埃罗替尼治疗后生存期延长,5年无瘤生存率较EGFR和HER2均阳性者高(81.3%vs.59.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GFR和HER2高表达在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且二者高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以及临床预后密切相关,并可能对临床分子靶向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结石 胆管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取石术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远期并发症的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彭智 黄刚 +3 位作者 孙健 曹明溶 劳学军 胡敏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7-164,共8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取石术(PTCL)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远期并发症的疗效及优势。方法:选择2例肝移植术后胆道远期并发症患者,运用超声引导下PTCL进行胆管取石、胆管狭窄扩张及胆道支架取出。分析2例患者的皮肤瘙痒改善程...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取石术(PTCL)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远期并发症的疗效及优势。方法:选择2例肝移植术后胆道远期并发症患者,运用超声引导下PTCL进行胆管取石、胆管狭窄扩张及胆道支架取出。分析2例患者的皮肤瘙痒改善程度、肝功能指标、感染指标及胆管狭窄变化。结果:2例患者治疗后皮肤瘙痒症状显著减轻,肝功能及感染指标显著降低,放置的引流管既能通畅引流又能支撑胆管狭窄。结论:超声引导下PTCL能有效解决肝移植术后胆道远期并发症,该方法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穿刺胆管取石术(PTCL) 超声引导 肝移植 胆道远期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治疗肝内胆管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汪国营 何才华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89-796,共8页
肝内胆管癌(ICC)是仅次于肝细胞癌的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肝切除术一直是ICC患者外科治疗的首选,而ICC过去由于高肿瘤复发率和较差的生存结果,被视为肝移植禁忌证。目前,ICC肝移植治疗已经取得了诸多重... 肝内胆管癌(ICC)是仅次于肝细胞癌的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肝切除术一直是ICC患者外科治疗的首选,而ICC过去由于高肿瘤复发率和较差的生存结果,被视为肝移植禁忌证。目前,ICC肝移植治疗已经取得了诸多重要进展,对于严格筛选的ICC患者,肝移植或在新辅助治疗后肝移植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生存结果。同时,随着ICC肝移植治疗预后风险分层的完善,也将进一步优化ICC肝移植候选者的选择标准。此外,ICC现代多模式综合治疗的发展,也将进一步指导ICC肝移植术前新辅助治疗方案的选择。ICC肝移植前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也是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从ICC肝移植治疗的预后、ICC肝移植的预后风险因素及候选者选择标准、正在进行的试验和挑战进行总结,以期为肝移植治疗ICC提供参考,提高ICC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癌 肝移植 肝细胞癌 肝切除 新辅助治疗 复发 化学药物治疗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