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移植受者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诊疗策略
1
作者 巨春蓉 郝创利 +1 位作者 薛武军 何建行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0-228,共9页
病毒感染始终是人类健康面临的重要挑战。实体器官移植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因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免疫功能较弱,属于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与普通人群感染不同,移植受者呼吸道病毒感染后容易出现肺炎甚至重症肺炎,需要临床医师高度... 病毒感染始终是人类健康面临的重要挑战。实体器官移植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因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免疫功能较弱,属于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与普通人群感染不同,移植受者呼吸道病毒感染后容易出现肺炎甚至重症肺炎,需要临床医师高度关注。因此,本文针对该类人群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特殊性管理,就移植受者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流行特点、感染后早期诊断及干预、重症预警、药物治疗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供临床同行借鉴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病毒 实体器官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抗病毒治疗 流感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 巨细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肺移植大鼠原发性移植肺失功中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2
作者 廖海林 王晓华 +1 位作者 卢意 巨春蓉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8,共8页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在大鼠原发性移植肺失功中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24只Lewis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供体和受体,各12只。受体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只。肺移植术后72h取材观察移植肺的颜色、大小、质...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在大鼠原发性移植肺失功中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24只Lewis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供体和受体,各12只。受体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只。肺移植术后72h取材观察移植肺的颜色、大小、质地,通过micro-CT评估各组大鼠移植肺的通气情况及实变进展。收集受体大鼠血浆、移植肺组织和肺泡灌洗液样本,测定肺组织湿/干比以了解肺水肿程度,苏木素-伊红(HE)染色评估肺组织损伤程度,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染色评估细胞凋亡情况,检测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及肺泡灌洗液中的白细胞介素(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阴性对照组移植肺外观颜色与自体肺差异较大,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移植肺与自体肺外观颜色几乎一致。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肺泡内渗出减少,气道上皮细胞结构更为完整。空白对照组未见肺泡内渗出,气道及肺泡结构保持正常。治疗组气道上皮细胞凋亡率、肺组织湿/干比和MPO活性均低于阴性对照组(均为P<0.05)。治疗组肺泡灌洗液IL-6和TNF-α水平低于阴性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均为P<0.05)。各组间血浆中细胞因子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UC-MSC能够通过减少肺组织细胞凋亡率和抑制炎症反应,有效缓解大鼠原发性移植肺失功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原发性移植肺失功 缺血-再灌注损伤 间充质干细胞 脐带 炎症反应 细胞凋亡 髓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00a8、S100a9在支气管哮喘发生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袁小慧 陈莉延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4-708,共5页
S100a8和S100a9蛋白是S100蛋白家族的重要成员,可通过激活细胞内信号级联反应诱导炎症产生,同时其强大的钙离子结合能力使其在调控细胞收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S100a8和S100a9不仅参与调节哮喘气道炎症,而且对哮喘气道高反应也具有保护... S100a8和S100a9蛋白是S100蛋白家族的重要成员,可通过激活细胞内信号级联反应诱导炎症产生,同时其强大的钙离子结合能力使其在调控细胞收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S100a8和S100a9不仅参与调节哮喘气道炎症,而且对哮喘气道高反应也具有保护作用。本文拟对S100a8、S100a9蛋白在哮喘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哮喘研究及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0A8 S100A9 哮喘 AH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震荡呼气正压和主动循环呼吸技术治疗慢性气道疾病腺体高分泌的效果及患者偏好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叶世贤 周保 +9 位作者 苏冠升 吴璐璐 胡杰英 杨峰 刘妮 许怡梦 钟佩燕 吴镇宇 徐惠茵 郑则广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65-469,475,共6页
目的:比较震荡呼气正压(oscillating positive expiratory pressure,OPEP)和主动循环呼吸技术(active cycle of breathing techniques,ACBT)两种方法治疗慢性气道疾病腺体高分泌的效果及其安全性和患者偏好性。方法:于2021年11月—2022... 目的:比较震荡呼气正压(oscillating positive expiratory pressure,OPEP)和主动循环呼吸技术(active cycle of breathing techniques,ACBT)两种方法治疗慢性气道疾病腺体高分泌的效果及其安全性和患者偏好性。方法:于2021年11月—2022年2月对20例慢性气道疾病腺体高分泌的住院患者给予连续2天的随机交叉OPEP或ACBT排痰作业,比较患者两种方法所排的痰量及其特征、排痰作业期间的生命体征和患者掌握两种排痰方法所需要的培训时间。结果:两种方法所清除的痰液及其构成成分纯痰液和痰液水成分的容积及其重量、痰液性状、黏稠度和咳嗽难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OPEP组和ACBT组在作业前、作业期间和作业后的呼吸困难分级指数(Borg评分)分别为(2.30±1.81)分、(3.43±1.94)分、(1.47±1.35)分和(2.08±1.87)分、(2.83±1.82)分、(1.43±1.43)分,均有显著性差异(OPEP组和ACBT组分别为:P=0.003和P=0.043);OPEP组和ACBT组作业前、作业期间和作业后的末梢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和呼吸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OPEP组和ACBT组的培训时间分别为(6.63±3.46)min和(10.17±3.04)min,有显著性差异(P=0.001)。20例患者对OPEP和ACBT偏好分别有13例和5例,两者均接受的有2例,有显著性差异(P=0.011)。结论:OPEP与ACBT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腺体高分泌的排痰效果和安全性相当,但OPEP易学易用,患者偏好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荡呼气正压 主动循环呼吸技术 慢性气道疾病 呼吸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听诊音数据库建库技术及方法研究
5
作者 张冬莹 叶培韬 +3 位作者 李洽胜 简文华 梁振宇 郑劲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6期4598-4608,共11页
当前无论是物理听诊器亦或是电子听诊器的肺音听诊结果仍然主要依靠医生专业的听诊鉴别能力,尚未能够实现智能诊断判读。当患者在家受到肺部疾病影响时,无法自行发现肺部异常而耽误治疗;当处于呼吸道传染病救治过程中,入耳式的听诊器容... 当前无论是物理听诊器亦或是电子听诊器的肺音听诊结果仍然主要依靠医生专业的听诊鉴别能力,尚未能够实现智能诊断判读。当患者在家受到肺部疾病影响时,无法自行发现肺部异常而耽误治疗;当处于呼吸道传染病救治过程中,入耳式的听诊器容易受到污染而造成院内感染。尽管听诊音包含了丰富的健康状态信息,由于缺乏标准化的采集方法、分类标准和分析工具,使得听诊音的客观分析和应用在实践中受到了限制。本研究通过采用统一的听诊音采集设备和流程进行肺部听诊音数据采集、整理、数据库设计,使用软件MatlabR2017a进行数据管理和分析,建立了健康群体和肺部疾病患者群体的肺部听诊音数据库,制订一套标准的听诊音分类、标注规范、音频特征信号参数,构建一个用于存储、管理和分析肺部听诊音数据的系统,为肺部疾病的筛查、监测以及医学人工智能应用转化等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本研究为肺部听诊音音频数据库建库积累了经验,为音频类数据库管理和分析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为支持后续医学人工智能辅助听诊应用于肺部疾病筛查与监测奠定基础,具有重要的医学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肺部听诊音 音频数据库 支持向量机 特征识别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移植术后气道狭窄的最新研究进展
6
作者 左玉洁 刘孟根 +10 位作者 万佳鑫 陈雨譞 胡文龙 张俊杰 毛宇杨 陈静 钟艾伶 史灵芝 吴波 巨春蓉 田东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4-478,共5页
随着手术技术和术后管理方案的优化,肺移植数量大幅提升,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肺病患者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支气管缺血和免疫抑制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肺移植术后气道狭窄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肺移植受者的术后生存及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围手... 随着手术技术和术后管理方案的优化,肺移植数量大幅提升,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肺病患者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支气管缺血和免疫抑制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肺移植术后气道狭窄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肺移植受者的术后生存及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围手术期管理、器官保存及手术技术等的改善,肺移植术后气道狭窄的发生率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早期诊断、及时干预对改善气道狭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就肺移植术后气道狭窄的一般情况、诊断、治疗及预防进行综述,旨在为肺移植术后气道狭窄的综合管理提供参考,以改善肺移植受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气道狭窄 吻合口并发症 缺血 坏死 免疫抑制 肺部感染 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阻抗成像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7
作者 杨佳诺 刘春丽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6-126,共1页
电阻抗成像(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通过在人体胸部环绕16~32个电极,并持续注入安全电流,由于呼吸过程中肺的膨胀与收缩引起肺毛细血管血流以及气流改变等,即肺部电阻的改变,基于欧姆定律重建胸腔电阻抗分布从而形成肺的... 电阻抗成像(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通过在人体胸部环绕16~32个电极,并持续注入安全电流,由于呼吸过程中肺的膨胀与收缩引起肺毛细血管血流以及气流改变等,即肺部电阻的改变,基于欧姆定律重建胸腔电阻抗分布从而形成肺的呼吸模式图(图1)。EIT是一种新兴的无创无辐射的床旁肺通气监测技术,可实时显示肺部通气甚至血流灌注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抗成像 呼吸过程 安全电流 呼吸疾病 欧姆定律 肺通气 阻抗分布 肺毛细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无创通气预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气管插管时的低氧血症 被引量:9
8
作者 农凌波 杨淳 +3 位作者 张容 梁微波 余裕恒 陈荣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2261-2263,2268,共4页
目的评估无创通气(NIV)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气管插管中预防低氧血症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纳入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气管插管的ARDS患者。比较纤支镜经鼻气管插管(对照组)和NIV辅助纤支镜经鼻... 目的评估无创通气(NIV)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气管插管中预防低氧血症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纳入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气管插管的ARDS患者。比较纤支镜经鼻气管插管(对照组)和NIV辅助纤支镜经鼻气管插管(NIV组)的差异,探讨NIV在ARDS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对照组17例、NIV组16例ARDS患者被纳入亚组分析。对照组和NIV组的基础SpO2相似[(87.7±9.1)%vs.(87.8±8.7)%,P=0.973]。预氧合后NIV组的SpO2高于对照组[(96.8±4.0)%vs.(90.4±9.2)%,P=0.015]。气管插管时,NIV组最低SpO2显著高于对照组[(90.3±9.0)%vs.(74.4±12.9)%,P<0.001]。结论与常规的纤支镜经鼻气管插管相比,持续NIV能够有效预防ARDS患者气管插管时的低氧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气管插管 纤维支气管镜 低氧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热成像在肺部疾病应用的新进展
9
作者 杨佳诺 王冠理 +7 位作者 杨佳夫 何嘉豪 陈舒敏 沈毅 李娟 任妮 刘春丽 邓方阁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12-1016,1022,共6页
红外热成像作为一种具备无创性、无辐射性的非接触式临床检测技术,通过检测人体表面温度并重建温度分布图像,可以早期识别多种疾病,并实现早期诊断及干预。本文着重回顾了红外热成像在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医... 红外热成像作为一种具备无创性、无辐射性的非接触式临床检测技术,通过检测人体表面温度并重建温度分布图像,可以早期识别多种疾病,并实现早期诊断及干预。本文着重回顾了红外热成像在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医肺疾病研究、新生儿重症监护以及肺栓塞早期筛查等肺部疾病领域中的应用及取得的相关研究进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红外热成像技术作为一种功能性成像,核心优势在于“早”,不同于疾病过程结构性的改变,疾病早期常出现血流动力学紊乱、局部炎症等所致局部异常温度分布的功能性改变,借助基于热敏性的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以及动态监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红外热成像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肺栓塞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指引(第一版) 被引量:17
10
作者 张冬莹 姚弥 +10 位作者 王家骥 叶丹 陈庆奇 郭发刚 邹川 林恺 陆慧 黄翔 郑劲平 迟春花 钟南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63-769,共7页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爆发以来,全国各地迅速响应和积极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工作。我国农村地区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的薄弱环节,存在医疗卫生资源短缺、诊疗水平落后等问题,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形势更为严峻...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爆发以来,全国各地迅速响应和积极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工作。我国农村地区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的薄弱环节,存在医疗卫生资源短缺、诊疗水平落后等问题,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形势更为严峻。本指引根据当前农村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围绕疫情防控空间设置要求、转诊流程、隔离医学观察、特殊人群照顾、村民健康教育、医护人员个人防护、院内感染控制等进行编制,旨在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安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的疾病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农村卫生 疫情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与阿奇霉素联用对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被膜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鲍默 周燕斌 +7 位作者 冯劲伦 黄丽霞 卓超 李少丽 谷金萃 林子盈 崔晓娴 赖必鹏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40-1045,共6页
目的探讨碳青霉烯类药物单用或联合常用的抗被膜药物阿奇霉素对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被膜的作用。方法微量肉汤法检测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对鲍曼不动杆菌浮游菌、被膜菌的敏感性,观察不同浓度的药物单药或联合阿奇霉素(AZI)时对鲍曼不动杆菌... 目的探讨碳青霉烯类药物单用或联合常用的抗被膜药物阿奇霉素对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被膜的作用。方法微量肉汤法检测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对鲍曼不动杆菌浮游菌、被膜菌的敏感性,观察不同浓度的药物单药或联合阿奇霉素(AZI)时对鲍曼不动杆菌被膜的影响,用结晶紫实验观察被膜量的变化,用被膜下细菌计数的方法检测被膜细菌活力的改变。结果 4×MIC浓度的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可以降低部分鲍曼不动杆菌的被膜量,剩余被膜量在17%~70%之间,被膜下细菌活力也有降低。与AZI联用时,鲍曼不动杆菌剩余被膜量较单用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相比反而有所升高。结论碳青霉烯类药物可以有效降低细菌的被膜量及被膜下细菌,与阿奇霉素联用并不能增强其对被膜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生物被膜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阿奇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司他韦在树鼩体内的药动及药效学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袁兵 李润峰 +6 位作者 杨春光 张晟 张云辉 角建林 张荣平 夏雪山 杨子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13,共7页
目的探讨奥司他韦在树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特征,以及在树鼩体内的抗流感病毒药效作用。方法树鼩经口服磷酸奥司他韦后取血浆用于药代动力学分析,并与人、雪貂、小鼠、大鼠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树鼩经鼻接种感染人流感病毒A/Californ... 目的探讨奥司他韦在树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特征,以及在树鼩体内的抗流感病毒药效作用。方法树鼩经口服磷酸奥司他韦后取血浆用于药代动力学分析,并与人、雪貂、小鼠、大鼠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树鼩经鼻接种感染人流感病毒A/California/04/2009 H1N1和禽流感病毒H9N2突变株Y280-PB2-E627K,给予奥司他韦治疗,观察鼻腔症状,收集感染后第1,3和5天鼻灌洗液及沉淀分别行病毒TCID50检测和细胞分类计数,检测感染后21 d血清中和抗体滴度。结果奥司他韦在树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为:Cmax:1. 34μg/m L,Tmax:0. 75h,T1/2:2. 03 h,AUC0-12:1. 76 mg·h/liter。奥司他韦对感染A/California/04/2009 H1N1病毒的树鼩鼻腔排毒抑制作用不明显,但高剂量组奥司他韦可明显抑制感染H9N2 Y280-PB2-E627K病毒树鼩第1天的鼻腔排毒,减少第3天鼻灌洗液中细胞总数。感染A/California/04/2009 H1N1病毒后产生的抗体效价明显高于H9N2 Y280-PB2-E627K禽流感病毒的抗体效价,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对感染同一病毒各组间血清抗体效价无影响。结论奥司他韦在树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不同于人或雪貂等模型动物,但其药物血浆清除半衰期和达峰时间与小鼠相近;药效学方面奥司他韦可有效抑制感染H9N2 Y280-PB2-E627K流感病毒树鼩的鼻腔病毒排毒和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鼩 流感病毒 磷酸奥司他韦 药代动力学 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相离子迁移谱研究肺隐球病患者呼出气中特征挥发性有机物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彤 曾沛荧 +5 位作者 王明蝶 李征途 李雪 霍羽佳 张志娟 叶枫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67-472,共6页
该文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对81例受试者呼出气样品进行了检测,包括临床确诊的20例肺隐球菌病患者,以及28例临床确诊的肺曲霉病患者和33例健康个体的对照样品,单个样品分析仅需10 min。结果显示,所有呼气样品中共检出19种挥发... 该文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对81例受试者呼出气样品进行了检测,包括临床确诊的20例肺隐球菌病患者,以及28例临床确诊的肺曲霉病患者和33例健康个体的对照样品,单个样品分析仅需10 min。结果显示,所有呼气样品中共检出19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通过主成分(PCA)分析发现,肺隐球病患者呼气中VOCs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显著,但与肺曲霉病患者呼气中VOCs差异不显著。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模型(OPLS-DA)分析显示,与健康人群相比,肺隐球菌病患者呼气中特征VOCs为2-甲基-1-丙醛、异丙苯、2-戊酮、4-甲基-2-戊酮、丁醛和己醛;肺曲霉病患者的呼气特征VOCs为2-丁酮、2-戊酮、异丙苯、2-甲基-1-丙醛、4-甲基-2-戊酮和3-戊酮。此外,2种肺部感染患者呼气中特征性VOCs均包括2-甲基-1-丙醛、异丙苯、4-甲基-2-戊酮和2-戊酮,这表明丁醛和己醛在肺隐球菌病患者呼气中特异性略强,而2-丁酮和3-戊酮在肺曲霉病患者呼气中特异性更好。综上,采用GC-IMS可快速检出肺隐球病患者呼气中的VOCs,可用于后续数百例甚至数千例大样本分析,为更客观地评价呼气用于肺部真菌感染诊断的可行性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隐球菌病 VOCS 呼气诊断 GC-I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冠状病毒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秦聖乐 王玉涛 +2 位作者 蔡雪君 王新华 杨子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5-110,共6页
新冠疫情持续至今,对人类健康、经济及社会发展造成深远影响。由于其感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以及变异株的不断出现,导致防控难度极大。药物是防治病毒性感染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尚无批准用于临床的抗新冠病毒特效药物。根据冠状病毒... 新冠疫情持续至今,对人类健康、经济及社会发展造成深远影响。由于其感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以及变异株的不断出现,导致防控难度极大。药物是防治病毒性感染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尚无批准用于临床的抗新冠病毒特效药物。根据冠状病毒的致病特点和发病机制,已有较多关于抗病毒药物靶点研究,本文对以冠状病毒刺突蛋白,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依赖性RNA聚合酶,3C样蛋白酶(3C-like proteinase,3CLPro)等为靶点的药物研究以及抗冠状病毒中药的体内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冠状病毒感染,尤其是新冠病毒感染防治提供药效学依据,并为其后续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 抗病毒药物 作用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ubMed、SCIE数据库国内医用红外热成像相关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郑彩琴 陈小清 +1 位作者 黄笑云 邓方阁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51-755,共5页
目的了解PubMed、SCIE数据库收录国内医用红外热成像相关研究文献的发表现状。资料与方法检索2010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收录于PubMed、SCIE,由国内研究学者发表的医用红外热成像相关研究文献,对发文量、基金、期刊、引文、作者及关... 目的了解PubMed、SCIE数据库收录国内医用红外热成像相关研究文献的发表现状。资料与方法检索2010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收录于PubMed、SCIE,由国内研究学者发表的医用红外热成像相关研究文献,对发文量、基金、期刊、引文、作者及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文献93篇,其中英文文献60篇、中文文献33篇,文献持续增长率为45.92%(英文文献)、18.79%(中文文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文献33篇(35.48%);载文量≥3篇的期刊7种(12.96%);载文量前3名地区为北京、上海、湖北;核心作者6位(发文18篇,19.35%);高被引文献35篇(37.63%);英文文献的年发文量及被引频次与中文文献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内容主要为疾病诊断和疗效评估。结论PubMed、SCIE收录的国内学者发表的红外热成像领域文献整体呈上升趋势,以英文文献增长为主,期刊和地区分布不均匀,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高影响力文献数量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 热层析 热断层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热成像在乳腺疾病检测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曾靓妮 邓方阁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01-505,共5页
乳腺疾病已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其中乳腺癌更位居全球范围内女性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首位,因此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意义重大。传统结构影像学早期检测疾病具有一定局限性,而红外热成像作为功能成像技术可为乳腺癌的早期筛查提供有效线索... 乳腺疾病已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其中乳腺癌更位居全球范围内女性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首位,因此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意义重大。传统结构影像学早期检测疾病具有一定局限性,而红外热成像作为功能成像技术可为乳腺癌的早期筛查提供有效线索。因此本文主要就红外热成像在乳腺疾病的早期检测及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 乳腺疾病 早期发现 预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中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特点及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防控策略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冬莹 姚弥 +7 位作者 刘曼玲 郭发刚 吴江 王宝记 肖宝军 徐静 赖艳梅 郑劲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83-1386,1392,共5页
背景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多地城中村暴发聚集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引发关注。城中村内道路错综,人口密集且人员结构复杂、跨区域流动频繁,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挑战。目的城中村因其空间环境、人口结构特征、跨区域流动的特点且居民就医... 背景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多地城中村暴发聚集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引发关注。城中村内道路错综,人口密集且人员结构复杂、跨区域流动频繁,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挑战。目的城中村因其空间环境、人口结构特征、跨区域流动的特点且居民就医行为特点更容易发生传染病的区域性暴发,了解我国城中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特点及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在此类区域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困难,为应对常态化防控、社会面动态清零的基层防控工作及应对未来传染病发生的防控提供借鉴。方法通过舆情分析、文献检索、城中村基层疫情防控人员和疫情防控专家在线访谈等方法,总结城中村疫情发生及防控现状,分析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重要漏洞。结果基于相关资料共提炼出6个关注点:(1)摸底排查量大面宽,是城中村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和难点;(2)没有严格闭环管理,病毒携带者未被及时管控,存在疫情传播扩散风险;(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感防控工作不到位,院感发生风险大;(4)属地管理原则在排查密切接触者环节存在漏洞,对于生活与工作场所不在同一行政区域的密切接触者,只排查其生活场所容易导致工作场所的次密切接触者可能存在被感染风险未被及时排查而扩散疫情;(5)超负荷工作成常态,凸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力缺口大;(6)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居民麻痹大意,公共场所不戴口罩、人群聚集现象屡见不鲜,健康教育仍需深入并强调居民为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结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者在城中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承担着社区健康管理、门诊诊疗、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新冠疫苗接种、隔离酒店驻守、联防联控等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议增设发热哨点诊所,早发现早隔离,避免疫情进一步扩散,征用出租屋满足隔离医学观察需求,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感防控,开通绿色救助通道,保障特殊群体就医,组织志愿者增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强调居民是保持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提高个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风险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城中村 基层医疗卫生 防控现状 策略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肺移植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苏卓莹 陈莉延 何建行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39-342,共4页
迟发型非感染性肺部并发症(LONIPC)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术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 GVHD)的重要部分,目前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虽然肺移植是治疗多数终末期肺病的唯一方法,但由于HSCT术后受体潜在的风险,肺移植难以广泛应... 迟发型非感染性肺部并发症(LONIPC)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术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 GVHD)的重要部分,目前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虽然肺移植是治疗多数终末期肺病的唯一方法,但由于HSCT术后受体潜在的风险,肺移植难以广泛应用。本文结合世界各地多个移植中心针对HSCT术后LONIPC受体行肺移植治疗的研究,就HSCT术后肺移植手术适应证及时机、肺移植术后血液肿瘤的复发及感染并发症、肺移植术后的HSCT受体移植物存活率等方面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迟发型非感染性肺部并发症 肺移植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血液肿瘤 终末期肺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器官移植受者诺卡菌病诊疗进展
19
作者 巨春蓉 门同义 +1 位作者 薛武军 李时悦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8-875,共8页
诺卡菌感染后引起的组织与器官损害统称为诺卡菌病。实体器官移植受者(SOTR)因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免疫功能较弱,各种病原体感染的机会明显增加,包括诺卡菌感染。既往诺卡菌病诊断具有一定难度,随着分子生物学等检测手段的出现,其诊断率... 诺卡菌感染后引起的组织与器官损害统称为诺卡菌病。实体器官移植受者(SOTR)因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免疫功能较弱,各种病原体感染的机会明显增加,包括诺卡菌感染。既往诺卡菌病诊断具有一定难度,随着分子生物学等检测手段的出现,其诊断率已显著提高。诺卡菌不仅容易导致肺部坏死性病变,还可能侵犯累及其他器官组织,如颅内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并可发展为全身性播散性感染。对SOTR而言,诺卡菌病是一种潜在致命的疾病,病死率高达30%。因此,本文就SOTR中常见诺卡菌病的临床特点、新型诊断技术及不同的抗感染治疗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SOTR诺卡菌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卡菌病 诺卡菌 播散性感染 器官移植 免疫抑制 抗菌药物 宏基因组测序 药物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移植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肺部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临床分析
20
作者 凌国耀 练巧燕 +4 位作者 李诗茵 王晓华 王璐琳 廖海林 巨春蓉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9-455,共7页
目的探讨肺移植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肺部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肺部cGVHD接受肺移植治疗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术前临床表现及累及器官,对比肺移植前后肺功能,分析患者肺移植术后生存情... 目的探讨肺移植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肺部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肺部cGVHD接受肺移植治疗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术前临床表现及累及器官,对比肺移植前后肺功能,分析患者肺移植术后生存情况。结果11例患者因原发血液系统恶性疾病行HSCT,其中白血病9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例、淋巴瘤1例。1例因系统性红斑狼疮行HSCT。12例c GVHD患者中,8例同时累及皮肤,5例同时累及口腔,4例同时累及胃肠道,3例同时累及肝脏。12例患者肺移植术前均存在严重肺部cGVHD导致的呼吸衰竭,其中表现为Ⅱ型呼吸衰竭9例;表现为Ⅰ型呼吸衰竭3例。肺移植手术方式包括右肺移植2例、左肺移植2例、双肺移植8例。从接受HSCT到接受肺移植的间隔时间为75(19~187)个月。截至投稿日,随访时间为18(7~74)个月,其中10例患者存活,1例于术后22个月死于重症肝炎,另外1例于术后6个月死于消化道大出血,存活患者均未发现原发病复发。结论肺移植是治疗HSCT后肺部cGVHD的一种有效手段,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 间质性肺病 呼吸衰竭 白血病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