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产新型MeHow MeAir 9000肺功能仪弥散功能检查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价研究
1
作者 姚世华 黄锐波 +11 位作者 符土平 吴仲平 陈树冰 谢燕清 沈北兰 钟丽萍 安嘉颖 王旭东 刘文婷 虞欣欣 郑劲平 高怡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4期4371-4377,4384,共8页
背景肺弥散功能检查在临床广泛应用于辅助诊断和定量评价间质性肺疾病(间质肺病)、鉴别肺气肿、评估其他肺部疾病是否合并肺弥散功能障碍等。近几年,一些新型的国产肺弥散功能测试仪器陆续开发和注册上市,但其临床使用可靠性仍有待验证... 背景肺弥散功能检查在临床广泛应用于辅助诊断和定量评价间质性肺疾病(间质肺病)、鉴别肺气肿、评估其他肺部疾病是否合并肺弥散功能障碍等。近几年,一些新型的国产肺弥散功能测试仪器陆续开发和注册上市,但其临床使用可靠性仍有待验证。目的评价国产新型MeHow MeAir 9000肺功能仪的肺弥散功能测量结果在临床使用中的可靠性。方法2023-06-15—09-01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肺功能室检查患者中,随机选取临床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病)和间质肺病的受试者各68例,分为间质肺病组和慢阻肺病组。采用交叉设计方法,让受试者随机分别使用实验组(MeHow MeAir 9000肺功能仪)和对照组(Jaeger MasterScreen Diffusion肺功能仪)两种肺弥散功能测试仪器,由肺功能检查专业人员按照2017欧洲呼吸协会/美国胸科协会(ERS/ATS)的《2017 ERS/ATS肺弥散功能检查技术标准》指南流程和质控标准对受试者进行肺弥散功能、肺活量检查,采集指标包括: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吸气量(IVC)、肺泡通气量(VA)、一氧化碳弥散量与肺泡通气量比值(DLCO/VA)、用力呼气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肺活量(FEV_(1))、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pred),并对两组仪器所得的测量值及肺弥散功能障碍程度分级两方面的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两组仪器的DLCO、IVC、VA、DLCO/VA、FVC、FEV_(1)测量值一致性统计分析对比:间质肺病组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分别为0.9816、0.9449、0.9168、0.9698、0.9844、0.9824,慢阻肺病组的ICC分别为0.9907、0.9179、0.9209、0.9602、0.9798、0.9897,两组分析结果显示一致性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仪器的DLCO、IVC、VA、DLCO/VA、FVC、FEV_(1)测量值的Bland-Altman散点图中,间质肺病组落在95%CI之内的数据点比例分别为95.5%、94.0%、94.0%、95.5%、92.5%、94.0%,慢阻肺病组落在95%CI之内的数据点比例分别为:92.4%、93.9%、93.9%、95.5%、97.0%、95.5%,提示实验组与对照组仪器的弥散功能测量值一致性佳。在两组仪器关于两组疾病的弥散障碍程度分级(按DLCO%pred分为正常、轻度、中度和重度4个等级)对比方面,间质肺病组和慢阻肺病组的ICC分别为0.9397、0.9750,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Cohen's加权kappa一致性强度检验的加权kappa值分别为:0.8969、0.8372,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实验组与对照组仪器在评估肺弥散功能障碍程度分级方面一致性良好。结论国产新型MeHow MeAir 9000肺功能仪的肺弥散功能检查在慢性呼吸道疾病方面的测量准确度高,评价肺弥散功能障碍程度的可靠性佳,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疾病 肺弥散能力 呼吸功能试验 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地区过敏性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花生变应原致敏情况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杨舒雯 黄惠敏 +3 位作者 廖陈喜 吴丽婷 梁雪清 罗文婷(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995-1999,共5页
目的:探究广东地区过敏性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花生致敏情况,并分析花生变应原致敏与各类疾病、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及年龄的关系。方法:选取广东地区过敏性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患者1 707例,采用ImmunoCAP系统检测上述患者血清中... 目的:探究广东地区过敏性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花生致敏情况,并分析花生变应原致敏与各类疾病、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及年龄的关系。方法:选取广东地区过敏性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患者1 707例,采用ImmunoCAP系统检测上述患者血清中花生特异性sIgE(sIgE)和tIgE浓度,并比较不同疾病组花生sIgE致敏阳性率及花生sIgE、tIgE水平差异。结果: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8.7%)、哮喘(8.1%)、过敏性鼻炎伴哮喘(10.9%)及过敏性皮肤病(10.7%)患者花生致敏阳性率显著高于非过敏性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2.6%)、慢性咳嗽(3.7%)及喘息性支气管炎(1.4%)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婴幼儿患者(≤3岁组,n=529,4.0%)花生致敏阳性率显著低于成人患者(19~49岁组,n=275,9.5%,≥50岁组,n=258,9.3%)。不同疾病组tIgE水平差异显著,过敏性鼻炎伴哮喘组tIgE水平最高[515.12(157.89~1 134.11)kU/L],显著高于其他疾病组(P<0.001)。结论: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鼻炎伴哮喘及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花生致敏阳性率及tIgE水平更高,花生变应原致敏与过敏性疾病显著相关,不同年龄组花生变应原致敏情况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过敏 过敏性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特异性IGE 总I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频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石伟娟 王凤燕 +7 位作者 杨宇琼 谢清秀 李玉琪 李时悦 陈荣昌 张冬莹 郑劲平 梁振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50-556,共7页
背景呼吸道病毒感染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重要诱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疫情发生后,我国采取一系列防疫措施,旨在切断COVID-19传播链。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在COVID-19流行期间,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住院的... 背景呼吸道病毒感染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重要诱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疫情发生后,我国采取一系列防疫措施,旨在切断COVID-19传播链。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在COVID-19流行期间,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住院的频率有所下降,但防疫措施对慢阻肺急性加重频率影响的研究相对缺乏。目的探究COVID-19疫情背景对未就诊和已就诊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频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来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慢阻肺随访队列,该队列从2016年初开始招募患者,每3个月访视1次,收集人口学信息和临床资料。选取队列中随访时间窗在2017年6—8月(Ⅰ组)、2018年6—8月(Ⅱ组)、2019年6—8月(Ⅲ组)、2020年6—8月(Ⅳ组)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分别收集Ⅰ组患者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Ⅱ组患者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Ⅲ组患者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Ⅳ组患者2019年10月至2020年5月的急性加重频率和性别、年龄、症状评分等基本临床资料。Ⅳ组患者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为COVID-19疫情前数据,2020年2—5月为COVID-19疫情后数据。分别比较Ⅳ组患者与Ⅰ~Ⅲ组患者同期急性加重频率的差异,分析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频率在COVID-19疫情前后的变化。结果慢阻肺患者Ⅰ组共162例、Ⅱ组共157例、Ⅲ组共167例、Ⅳ组共159例。Ⅰ组、Ⅱ组患者在2—5月急性加重频率比10月至次年1月高(P_(Ⅰ)=0.013,P_(Ⅱ)=0.016);Ⅳ组患者10月至次年1月急性加重频率高于2—5月(P=0.001);Ⅳ组患者10—12月的每月急性加重总频率与Ⅰ~Ⅲ组同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组2—4月的每月急性加重总频率低于Ⅰ~Ⅲ组(P<0.001)。Ⅳ组患者每月的急性加重未就诊频率与Ⅰ~Ⅲ组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组患者10—12月每月急性加重已就诊频率与Ⅰ~Ⅲ组同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4月每月急性加重已就诊频率低于Ⅰ~Ⅲ组(P<0.05)。结论COVID-19防控措施对降低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频率起着积极的作用,提示慢阻肺患者即使疫情过后也应减少聚集活动,保持社交距离,外出戴口罩,勤洗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急性加重 队列研究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喘息伴鼻塞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与气道阻力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沈北兰 高怡 +1 位作者 陈德晖 郑劲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2期4035-4040,共6页
背景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查是婴幼儿呼吸道疾病诊治及病情严重度评估的重要手段,鼻塞是呼吸道感染常见的合并症,严重的鼻塞可影响肺功能检查结果。目的观察鼻塞对喘息婴幼儿潮气呼吸功能和气道阻力的影响,并评估0.9%氯化钠溶液滴鼻对缓解... 背景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查是婴幼儿呼吸道疾病诊治及病情严重度评估的重要手段,鼻塞是呼吸道感染常见的合并症,严重的鼻塞可影响肺功能检查结果。目的观察鼻塞对喘息婴幼儿潮气呼吸功能和气道阻力的影响,并评估0.9%氯化钠溶液滴鼻对缓解鼻塞及改善肺功能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以喘息为主诉的55例婴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潮气呼吸法、单次阻断法、体积描记法对喘息患儿进行检测,根据鼻塞症状评分进行分组,0分者纳入喘息不伴鼻塞组,1~2分者纳入喘息伴鼻塞组。3分者不纳入研究。并对比喘息不伴鼻塞组和喘息伴鼻塞组通鼻处理前及喘息伴鼻塞组通鼻处理前后患儿的肺功能差异。结果共纳入55例喘息患儿,其中喘息伴鼻塞组25例,喘息不伴鼻塞组30例。喘息伴鼻塞组患儿特殊有效气道阻力(sReff)和有效气道阻力(Reff)较喘息不伴鼻塞组患儿高(P<0.05)。通鼻处理后患儿达峰时间比(TPTEF/TE)和达峰容积比(VPEF/VE)分别为(24.58±6.15)%、(26.38±5.19)%,较通鼻处理前的(21.12±4.16)%、(22.98±3.75)%改善(P<0.05)。喘息伴鼻塞组通鼻处理后呼吸阻力(RrsSO)、sReff、Reff较通鼻处理前下降(P<0.05)。结论鼻塞可增加患儿气道阻力(sReff和Reff),检查前清理鼻腔是婴幼儿肺功能检查的质控要点之一,少量0.9%氯化钠溶液滴鼻后进行鼻腔分泌物清除可有效缓解因分泌物堵塞引起的鼻塞。鼻塞缓解后,喘息儿童的潮气呼吸肺功能(TPTEF/TE、VPEF/VE)和气道阻力(RrsSO、sReff、Reff)均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塞 呼吸功能不全 潮气呼吸功能检查 体积描记法 气道阻力 滴鼻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比值受损肺功能人群胸部CT特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黄锦海 李允 高怡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9期3679-3684,共6页
保留比值受损肺功能(PRISm)是一种常见的肺功能障碍,其被认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前期阶段,近年来颇受学术界的关注。尽管目前已有研究者对PRISm群体病因、流行病学、危险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但是有关胸部CT影像学的检查尚缺乏较为全... 保留比值受损肺功能(PRISm)是一种常见的肺功能障碍,其被认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前期阶段,近年来颇受学术界的关注。尽管目前已有研究者对PRISm群体病因、流行病学、危险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但是有关胸部CT影像学的检查尚缺乏较为全面的综述。为了更加深入且全面地了解这一人群,本文对PRISm人群胸部CT影像学特征进行总结,评估方法包括视觉评估及定量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气道、肺实质及血管的特征变化。本文表明PRISm人群单纯根据胸部CT视觉评估得到的CT影像学特征的参考价值有限,胸部CT的定量评估及其联合肺功能检查指标有利于深入了解PRISm人群的肺部结构特征,并建议在未来开展更多的系统性研究,如前瞻性、大样本、多中心队列研究,以阐述PRISm人群的胸部影像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比值受损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胸部CT 肺功能检查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功能仪容量定标筒的质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价值对比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吴仲平 黄锐波 +1 位作者 郑劲平 高怡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9-152,共4页
背景肺功能检查是一种医学计量技术,检查设备的质量是影响检查结果的关键环节之一。国内外肺功能检查指南均提出在进行质量控制标准时每次启动肺量计均需经容量定标筒校准,容量定标筒的准确性直接影响肺量计计算指标数值的准确性,但国... 背景肺功能检查是一种医学计量技术,检查设备的质量是影响检查结果的关键环节之一。国内外肺功能检查指南均提出在进行质量控制标准时每次启动肺量计均需经容量定标筒校准,容量定标筒的准确性直接影响肺量计计算指标数值的准确性,但国内外所有研究机构(包括容量定标筒生产厂家)从未对容量定标筒自身的准确性进行校准验证,也无相关操作流程和通过标准。目的对国内临床常用肺功能仪容量定标筒进行检测技术性能分析,了解我国常用容量定标筒的性能情况,探索该方法在容量定标筒验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21年7月,根据美国胸科学会(ATS)/欧洲呼吸协会(ERS)在2019年发布的肺量计检查指南更新版中提出的3 L容量定标筒校准的要求,采用美国Hans Rudolph公司1180型容量定标筒验证器对5个品牌容量定标筒(德国CareFusion、德国Vyaire、美国MGC diangostics、中国浙江U-Breath、中国浙江宁波文迪)进行压力泄露测试和容积准确性测试。结果5个品牌容量定标筒的压力泄露测试结果小于1 ml/min的占4/5;容积误差小于目标容积的0.5%且误差重复性小于目标容积的0.05%占4/5,两种测试均通过的占3/5。结论本研究使用直接测量容量定标筒气体容积变化的方法进行质量检测,方法简便可行,建议定期对容量定标筒进行质量校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呼吸功能试验 呼吸道疾病 容量定标筒 容量定标筒验证器 质量控制 泄漏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新型压差式肺量计优呼吸PF680的测量值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钟丽萍 吴仲平 +2 位作者 黄锐波 郑劲平 高怡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9期3664-3670,共7页
背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四大慢性病”之一。肺功能检查是呼吸疾病诊治的适宜技术,被列入国家卫生健康规划与慢性病防治中长期规划。广大基层医疗机构逐步普及多种国产便携式肺功能仪器,但其检测性能有待科学验证。... 背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四大慢性病”之一。肺功能检查是呼吸疾病诊治的适宜技术,被列入国家卫生健康规划与慢性病防治中长期规划。广大基层医疗机构逐步普及多种国产便携式肺功能仪器,但其检测性能有待科学验证。目的评价国产新型压差式肺量计优呼吸PF680的测量值及其可靠性。方法于2020年9—10月选取国产新型压差式肺量计优呼吸PF680(亿联康公司,浙江)作为实验组,进口Master Screen Pneumo肺量计(耶格公司,德国)作为对照组,每组2台。根据国际标准(ISO 26782:2009)中13个标准波形(C1~C13)使用标准流量/容积模拟器产生气源,测量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用力呼出50%肺活量时的瞬间呼气流量(FEF50%)和用力呼出75%肺活量时的瞬间呼气流量(FEF75%)等,评价实验仪器的技术性能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容积准确性方面:实验组除了2号机C12波形的FVC以外,1号机和2号机其余波形FVC、FEV1的容积误差均≤±0.05 L或±3%;容积重复性方面:实验组两台仪器所有波形3次测试的最大差值均<0.05 L且<平均值的3%;线性度方面:实验组1号机和2号机分别有1、2个线性误差>3%,其余波形线性误差均符合要求;所有波形的气流阻抗<0.15 kPa·L^(-1)·s^(-1)。两组C5、C7~C8、C11~C12波形FV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3、C5~C6、C8~C9、C11~C12波形FEV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1~C10、C13波形P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1~C11、C13波形MM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1、C3~C11、C13波形FEF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1~C12波形FEF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13个波形两组测量值进行比较,MMEF、FEF50%、FEF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land-Altman散点图显示,FVC、FEV1、PEF、FEF50%均有92.31%(12/13)的点在95%CI之内,MMEF、FEF75%所有点(100.00%)在95%CI之内。FVC绝对误差最大值为0.193 L,FEV1绝对误差最大值为0.108 L,PEF绝对误差最大值为0.364 L/s,FEF50%绝对误差最大值为0.387 L/s。结论国产新型压差式肺量计优呼吸PF680符合肺量计技术性能要求,与德国耶格肺量计一致性良好,可为临床提供可靠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呼吸系统 压差式-肺量计 标准模拟器 准确性 重复性 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脆弱人群的识别及防治展望 被引量:5
8
作者 郑劲平 薛武军 +2 位作者 巨春蓉 马军 曾小峰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137,143,共7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对人类健康和全球经济造成重创。健康相关脆弱人群的免疫功能减退,导致疫苗的防护效果不足,并且,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重症和死亡风险更高,而目前尚缺乏足够有针对性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和治疗药物。在我国“乙类...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对人类健康和全球经济造成重创。健康相关脆弱人群的免疫功能减退,导致疫苗的防护效果不足,并且,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重症和死亡风险更高,而目前尚缺乏足够有针对性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和治疗药物。在我国“乙类乙管”的防疫背景下,脆弱人群成为疫情防控的重点人群。因此,针对脆弱人群应该进一步优化个体免疫和防控策略,在疫苗之外,还需要补充其他预防手段,如长效中和抗体。基于此,本文将对脆弱人群的识别、免疫功能特点与预防方法进行综述,为国内健康相关脆弱人群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期待未来可以研发出更适宜脆弱人群的预防药物,降低脆弱人群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脆弱人群 长效中和抗体 预防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吸入用药定量评估仪器的质量控制检测方法探讨
9
作者 彭咏怡 吴仲平 +4 位作者 黄锦海 林俊凤 陈树冰 郑劲平 高怡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8-764,共7页
背景吸入给药是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常用的给药途径。患者使用吸入给药装置的能力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最近国内研发了一种新型吸入用药定量评估仪器,可测量在附加多种不同吸入器内置阻力条件下的吸气峰流量(PIF)和吸气容积(VI),... 背景吸入给药是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常用的给药途径。患者使用吸入给药装置的能力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最近国内研发了一种新型吸入用药定量评估仪器,可测量在附加多种不同吸入器内置阻力条件下的吸气峰流量(PIF)和吸气容积(VI),精准评估患者使用吸入器的能力。然而目前国内外尚无关于此类吸入评估仪器的质量检测方法和通过标准。目的对吸入用药定量评估仪器进行质量检测,评估其检测性能,探讨该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新型吸入用药定量评估仪器PF810模拟不同干粉吸入器内置阻力,共分为5个不同档位(R1~R5),并采用标准流量/容积模拟器对PF810的流量、容积和阻抗性能进行测试。吸气流量测试取固定容积(3.000 L)、在不同流量(在0~2.000 L/s范围内,以0.250 L/s为间隔步进取值)状态下进行。V_(1)测试取低(0.500 L/s)、中(1.000 L/s)、高(1.500 L/s)3种流量,并在不同容积(在1.000~4.000 L范围内以1.000 L为间隔步进取值)状态下进行。采用GraphPad prism 9.0软件的Bland-Altman图法评价不同阻力档位下吸入用药定量评估仪器的PIF、VI测量值与模拟器输出的实际值之间的一致性。结果流量检测质量控制评估结果显示,流量检测重复度、准确度和线性度达到性能要求的百分率分别为100.00%(40/40)、95.00%(38/40)、94.29%(33/35)。R5档位1.500 L/s及以上流量下PF810准确度和线性度不符合性能检测要求,其余档位和流量下全部达标。Bland-Altman一致性检验可见,95%一致性界限(LOA)为(-0.271~0.107)L/s,96.00%(192/200)数据点在95%LOA范围内。容积检测质量控制评估结果显示,容积测试重复度、准确度和线性度的性能检测通过率均为100.00%(60/60、60/60、45/45)。Bland-Altman一致性检验可见,95%LOA为(-0.058~0.017)L,100.00%(180/180)数据点在95%LOA范围内。阻抗检测质量控制评估结果显示,吸入用药定量评估仪器PF810阻抗值与相应吸入器内置阻力之间的相对误差绝对值均<5%。结论本研究采用标准流量/容积模拟器对吸入用药定量评估仪器在附加不同档位吸入器内置阻力条件下的吸气流量与容积进行质量检测,方法简便可行,并可客观、科学地对该类型仪器进行性能评价与定期检测维护,值得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吸入疗法 干粉吸入器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肺功能检查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吴仲平 郑劲平 +3 位作者 沈北兰 吴巧慧 钟丽萍 高怡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2950-2954,共5页
背景肺功能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重要的检查手段之一,国务院在"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均提出将肺功能检查纳入常规检查项目,并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肺功能检查能力,但据2002年相关报道,肺功能在全... 背景肺功能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重要的检查手段之一,国务院在"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均提出将肺功能检查纳入常规检查项目,并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肺功能检查能力,但据2002年相关报道,肺功能在全国开展率低,发展不平衡。目的了解广东省肺功能检查的应用现状及在发展过程中亟需改进的问题。方法抽取2016年广东省内21个地级市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771家,其中三级、二级、一级、未定级医院分别有141、327、137、166家,由课题科研助理和医学顾问助理组成的研究人员经过统一培训合格后亲自前往调查地点,对医务人员进行面对面访问。结果 771家医疗机构有效完成调查问卷,30.35%(234/771)的医院已开展肺功能检查,其中二、三级医院分别占44.9%、47.4%。开展项目主要有肺通气功能检查(100.0%)、支气管舒张试验(79.1%)、支气管激发试验(51.7%)。在通气功能检查方面:64.5%的医院经常对肺量计进行定标;23.5%的医院使用正常低限(LLN)为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结果判断标准;58.1%的医院使用五分法进行结果分度评估;38.9%的医院仅在报告单上打印1次测试数据和图形。43.3%(334家)的医院肺功能工作人员曾参与肺功能相关培训,分别有82.6%和17.4%参与短期培训(1~5 d)和长期培训(1~3个月)。结论广东省肺功能检查的普及率仍较低,开展仍不平衡,基层医院少,且开展项目单一。肺功能检查方法、质控、报告格式和结果解读均欠缺规范。肺功能从业人员亟待加强规范化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诊断技术 呼吸系统 呼吸功能试验 调查问卷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匠人学术 专家呼吁:将COPD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劲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9期M0003-M0003,共1页
在我国,COPD的流行状况不容乐观,我国成年人COPD患病率超8%,40岁以上人群超13%,患病人数达1亿人,给我国医疗卫生资源带来沉重负担。为了促进COPD筛查以达到早诊早治目的,2017年国家已将肺功能检查列入常规体检项目,但至今仍难以落实。... 在我国,COPD的流行状况不容乐观,我国成年人COPD患病率超8%,40岁以上人群超13%,患病人数达1亿人,给我国医疗卫生资源带来沉重负担。为了促进COPD筛查以达到早诊早治目的,2017年国家已将肺功能检查列入常规体检项目,但至今仍难以落实。建议将COPD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真正意义上实现规范我国COPD诊治防工作。一、激励基层医生开展COPD筛查与管理COPD作为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高危人群筛查、戒烟干预、长期随访管理、康复治疗等方面可发挥重大作用。但因COPD未被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医生管理COPD患者无相应绩效补偿,导致其主观能动性不足。建议将COPD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使基层医生在对COPD患者进行诊疗及随访管理工作中获得相应绩效,提高其工作能动性和积极性,是基层真正实施COPD管理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基层医生 医疗卫生资源 COPD患者 肺功能检查 常规体检 随访管理 高危人群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肺量计检查报告单格式调查及改进建议 被引量:4
12
作者 梁丽娟 蒋吴君 +7 位作者 陈文雅 黄锐波 叶培韬 彭咏怡 雷薛冬 梁健玲 高怡 郑劲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2173-2178,共6页
背景肺量计检查是最常见且应用最广泛的肺功能检查手段,其质量控制(以下简称质控)是肺功能检查推广应用的基石,报告单格式的质控是肺量计检查质控的关键一环,但我国肺量计检查报告单格式总体参差不齐,不利于肺量计检查的推广应用。目的... 背景肺量计检查是最常见且应用最广泛的肺功能检查手段,其质量控制(以下简称质控)是肺功能检查推广应用的基石,报告单格式的质控是肺量计检查质控的关键一环,但我国肺量计检查报告单格式总体参差不齐,不利于肺量计检查的推广应用。目的探讨我国肺量计检查报告单格式的现状。方法收集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部分医院的肺量计检查报告单,分为受试者基本信息、检查指标、结果图形、结果评价4部分,每部分均以关键指标和/或重要指标进行评价。(1)受试者基本信息关键指标包括性别、身高、体质指数、年龄、预计值来源等;(2)检查指标关键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1秒率(FEV_(1)/FVC或FEV_(1)/VCmax),重要指标包括最大呼气中期流量(FEF_(25%~75%))、用力呼出50%及75%肺活量时的瞬时呼气流量(FEF_(50%)、FEF_(75%))、吸气峰值流量(PIF)、用力呼气时间(FET)等;(3)结果图形关键指标包括流量-容积曲线(F-V曲线)、容积-时间曲线(V-T曲线);(4)结果评价关键指标包括受试者配合程度、检查质控评级、医师意见。比较不同地区及等级医院间报告单格式达标差异。结果共纳入1562家医院各1份肺量计检查报告单,其中仅0.4%含所有关键指标。(1)受试者基本信息:27.7%的肺量计检查报告单无关键指标缺失,28.2%的肺量计检查报告单含预计值来源,不同地区及不同等级医院间肺量计检查报告单受试者基本信息关键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检查指标:91.9%的肺量计检查报告单无关键指标缺失,超90.0%的肺量计检查报告单列出FEF_(25%~75%)、FEF_(50%)和FEF_(75%),仅36.4%、46.0%的报告单报告了PIF、FET;(3)结果图形:73.4%的肺量计检查报告单无关键指标缺失,26.6%的肺量计检查报告单无V-T曲线;(4)结果评价:1.6%的肺量计检查报告单无关键指标缺失,14.9%的肺量计检查报告单报告了质控评级,不同等级医院间肺量计检查报告单结果评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国部分医院肺量计检查报告单格式与规范要求差距较大,预计值来源、吸气相和质控指标及质控评级等部分的缺失严重影响了肺功能检查对临床的指导价值,建议在肺功能检查规范化相关培训中增添针对报告单格式的规范化培训,并加强肺功能相关医务工作者对报告单各项指标的理解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量计测定法 呼吸试验 检查报告单 格式 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功能检查技术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可行性及建议 被引量:22
13
作者 张冬莹 高怡 +3 位作者 简文华 姚弥 郑劲平 钟南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9期3638-3643,共6页
大多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首次就诊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但我国呼吸系统慢性病的整体防治水平不容乐观。基层医生对COPD诊治防的认知不足,肺功能检查使用率低,诊疗不规范,漏诊、误诊发生率高。为了做好呼吸系统慢性病基层防治,... 大多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首次就诊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但我国呼吸系统慢性病的整体防治水平不容乐观。基层医生对COPD诊治防的认知不足,肺功能检查使用率低,诊疗不规范,漏诊、误诊发生率高。为了做好呼吸系统慢性病基层防治,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有效控制呼吸系统慢性病的发生率和致死率,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肺功能检查技术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的优势和劣势以及结合当前社会环境的机遇和风险进行系统分析。分析发现肺功能检查技术作为呼吸疾病诊断、病情监测及疗效评估的重要手段,具有无创、重复检测方便、灵敏度高、价格便宜等自身优势,而且呼吸界陆续出台有关肺功能检查技术操作指南,结合当前呼吸系统慢性病防治政策利好,肺功能检查质控体系已建立,可以为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呼吸系统慢性病筛查应用提供技术和政策保障。但当下也存在肺功能检查从业人员水平参差、基层对肺功能检查应用意识薄弱、社区居民对呼吸系统慢性病早防早治意识薄弱、缺乏健康促进的支持等问题。据此,本文认为肺功能检查技术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用推广是实现呼吸系统慢性病患者群体筛查和诊断的一项重要且可行的举措,并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呼吸系统慢性病防控提出系列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功能试验 肺功能检查 基层医疗卫生 SWOT分析 应用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