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5—2014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5
1
作者 麦颖 管婧 +1 位作者 苏丹虹 卓超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9-188,共10页
目的了解2005—2014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常见分离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变迁,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自动化仪器和纸片扩散法(K-B法)对临床分离株作药敏试验,并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4年标准判... 目的了解2005—2014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常见分离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变迁,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自动化仪器和纸片扩散法(K-B法)对临床分离株作药敏试验,并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4年标准判断药敏试验结果,数据分析采用WHONET 5.6软件,对10年间的资料作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2005—2014年该院共收集非重复分离菌23 258株,革兰阴性菌为79.4%(18 461/23 258),革兰阳性菌20.6%(4 797/23 258)。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MRSA)各年分离率为16.8%-59.1%,总体在2011年之后上升明显,达50%以上,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耐药株。检出利奈唑胺耐药粪肠球菌1株(MIC=8 mg/L)。未发现替考拉宁、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占14.4%(29/201)。从2005—2014年,产ESBL大肠埃希菌检出率由23.5%升到54.9%,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从22.1%升至33.9%。产ESBL株对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甲氧苄啶-磺胺甲唑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株。共分离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肠杆菌科细菌(CRE)410株,各年度分离CRE占肠杆菌科细菌3%左右,但2011、2012年分离的CRE飙升至9.2%(117/1 271)、7.4%(122/1 638),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第三代和第四代头孢菌素类药物耐药性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2005—2014年耐左氧氟沙星从35.7%降至11.3%,耐庆大霉素从25.6%降至8.1%,耐头孢吡肟从29.3%降至10.0%。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2005—2008年保持20%以下,2009年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升至40.1%和36.2%,至2014年达到64.2%和64.7%。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从2009年开始出现,至2014年分离率达到14.4%。结论该院10年细菌耐药性变迁显示,革兰阴性菌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尤其CRE和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更应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监测 药物敏感性试验 多重耐药菌 碳青霉烯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热带无爪螨在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致敏模式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晓清 郑佩燕 +4 位作者 蔡传旭 韦妮莉 黄志锋 邹湘玮 孙宝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20-1724,共5页
目的探讨热带无爪螨在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中的致敏模式,及其与过敏性鼻炎和(或)哮喘的联系。方法筛选广州地区尘螨致敏过敏性鼻炎和(或)哮喘患者330例,对其血清热带无爪螨、屋尘螨和粉尘螨的sIgE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热带无爪螨的致敏... 目的探讨热带无爪螨在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中的致敏模式,及其与过敏性鼻炎和(或)哮喘的联系。方法筛选广州地区尘螨致敏过敏性鼻炎和(或)哮喘患者330例,对其血清热带无爪螨、屋尘螨和粉尘螨的sIgE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热带无爪螨的致敏率均明显低于屋尘螨和粉尘螨(均P<0.001)。3种螨同时致敏者占80.0%,仅0.3%患者只对热带无爪螨致敏。3种螨的sIgE水平两两间均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01),屋尘螨与粉尘螨致敏高度相关(rs=0.906),热带无爪螨与屋尘螨、粉尘螨的致敏呈中度相关(rs=0.540和rs=0.512)。随着热带无爪螨sIgE水平的升高,合并屋尘螨或粉尘螨重度致敏(sIgE水平为5~6级)的阳性率均显著升高(P<0.001)。过敏性鼻炎伴哮喘患者的屋尘螨、粉尘螨sIgE显著高于单纯鼻炎、哮喘患者(均P<0.001),过敏性鼻炎伴哮喘和哮喘患者中,热带无爪螨sIgE水平显著高于鼻炎患者(P=0.006和P=0.020)。结论热带无爪螨致敏患者常合并屋尘螨和粉尘螨同时致敏,且哮喘患者热带无爪螨致敏程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无爪螨 屋尘螨 粉尘螨 鼻炎 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险因素与社区综合防治 被引量:64
3
作者 冉丕鑫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5,共2页
我国40岁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病率为8.2%。在被诊断出的慢阻肺患者中仅有67.7%有咳嗽、咳痰、气急等症状,35.1%的慢阻肺患者曾经被诊断。慢阻肺患者中42%现仍吸烟,6%仍然接触职业粉尘.无临床症状的慢阻肺... 我国40岁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病率为8.2%。在被诊断出的慢阻肺患者中仅有67.7%有咳嗽、咳痰、气急等症状,35.1%的慢阻肺患者曾经被诊断。慢阻肺患者中42%现仍吸烟,6%仍然接触职业粉尘.无临床症状的慢阻肺患者基本未曾就诊接受宣教和诊治.仅6.5%的慢阻肺患者进行过肺功能检查。社区人群对慢阻肺和吸烟危害知晓率分别约为20%和40%,基层医务人员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慢阻肺危害性的认识不够.缺乏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综合防治模式和防治网络。基于此,加强针对慢阻肺患病因素的综合防治对提高该病的防治水平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社区综合防治 危险因素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吸烟危害 综合防治模式 基层医务人员 慢阻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网络辅助诊疗平台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3
4
作者 陆浩南 郑则广 +3 位作者 刘妮 王欣妮 周日兴 陈荣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1期3799-3802,共4页
目的基于网站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COPD)网络辅助诊疗平台(www.copdchina.com),探讨该平台的应用效果,为COPD患者分级管理提供思路。方法于2015年1—6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门诊招募100例自称是COPD... 目的基于网站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COPD)网络辅助诊疗平台(www.copdchina.com),探讨该平台的应用效果,为COPD患者分级管理提供思路。方法于2015年1—6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门诊招募100例自称是COPD稳定期患者的志愿者,使用慢性阻塞性肺病网(www.copdchina.com)注册,让志愿者自行在慢阻肺网络辅助诊疗平台上填写病史信息以及相关筛查问卷;通过门诊回访确诊志愿者是否患有COPD;确诊的COPD患者在网站上进行在线医患沟通,在线医生根据问诊及患者上传的资料(心率、血氧、胸部X线片/CT、痰液照片)做出病情判断,并给出诊疗意见;患者再向社区医生咨询网络诊疗意见的合理性;社区医生最终确定诊疗方案并上传网站,分析网络诊疗意见与最终诊疗方案的差异。结果 100例志愿者中,有6例因各种原因失联,实际参与的有94例。94例志愿者中,基于病史信息以及相关筛查问卷,有70例(74.5%)诊断为COPD,有14例(14.9%)排除COPD,有10例(10.6%)未能下任何诊断;通过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门诊回访,最终确诊有34例(36.2%)诊断为COPD,有5例(5.3%)诊断为哮喘,1例(1.1%)诊断为间质性肺疾病,54例(57.4%)诊断为其他疾病。确诊的34例COPD患者在3个月内,在线提问192条问题,其中有162条(84.4%)可以根据患者自述的情况和网络互动交流得到解决;由于患者无法提供完整的信息,有18条(9.4%)需到门诊就诊解决;另外有12条(6.2%)与COPD无关。结论应用慢阻肺网络辅助诊疗平台,可以筛查和远程管理COPD患者;但COPD诊断符合率不高,需要优化网络问卷和研制患者终端肺功能仪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网络医院 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毛璞 李建春 +3 位作者 邱桂霞 叶丹 刘晓青 黎毅敏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3-256,共4页
目的分析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探讨其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升高的原因。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2年12月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320株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应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与药敏测... 目的分析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探讨其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升高的原因。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2年12月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320株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应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与药敏测定,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和OXA碳青霉烯酶基因。WHONET5.4统计软件:分析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变化。结果研究期间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显著增加,鲍曼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从10.8%升至80.4%,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从13.5%升至83.5%。blaOXA-23及ISAba1相关blaOXA-23阳性率均从25.0%升至97.1%。未检测到blaOXA-24和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结论该院ICU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升高,可能与ISAba1相关blaOXA-23的扩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 鲍曼不动杆菌 碳青霉烯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重要耐药菌感染传播防控策略专家共识 被引量:208
6
作者 杨启文 吴安华 +19 位作者 胡必杰 李六亿 刘运喜 孙自镛 吕晓菊 施毅 卓超 郑波 宗志勇 盛国平 宁永忠 张嵘 胡付品 陈中举 李福琴 姜亦虹 战榕 孙树梅 俞云松 徐英春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4,共14页
耐药菌的传播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耐药问题日益加剧,给医疗卫生造成极大负担。加强耐药菌感染的预防、控制和诊疗能力建设是医疗机构防控耐药菌感染传播的重要内容。本共识分析当前临床重要耐药菌的流行病学、耐药机制及实验室检测现... 耐药菌的传播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耐药问题日益加剧,给医疗卫生造成极大负担。加强耐药菌感染的预防、控制和诊疗能力建设是医疗机构防控耐药菌感染传播的重要内容。本共识分析当前临床重要耐药菌的流行病学、耐药机制及实验室检测现状,并提出耐药菌感染传播防控的专家推荐意见,旨在提高防控意识,规范临床重要耐药菌感染传播防控策略,明确防控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菌 多重耐药菌 流行病学 耐药机制 感染防控 耐药监测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中国CHINET克雷伯菌属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25
7
作者 肖书念 卓超 +27 位作者 苏丹虹 倪语星 孙景勇 汪复 朱德妹 胡付品 徐英春 张小江 俞云松 杨青 陈中举 孙自镛 张朝霞 季萍 单斌 杜艳 张泓 孔菁 徐元宏 沈继录 王传清 王爱敏 贾蓓 黄文祥 魏莲花 吴玲 胡云建 艾效曼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31-336,共6页
目的了解2011年中国CHINET所属15所医院临床分离的克雷伯菌属细菌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和自动化仪器对临床分离株作药敏试验,并按CLSI 2011年版标准判断药敏试验结果。结果共收集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网15所医院... 目的了解2011年中国CHINET所属15所医院临床分离的克雷伯菌属细菌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和自动化仪器对临床分离株作药敏试验,并按CLSI 2011年版标准判断药敏试验结果。结果共收集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网15所医院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6 390株、产酸克雷伯菌547株、肺炎克雷伯菌臭鼻亚种42株和其他克雷伯菌属细菌2株,其中儿童及青少年(0~17岁)来源的克雷伯菌属细菌占19.3%(1 346/6 981)。56.3%分离株来源于呼吸道标本。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克雷伯菌属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3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3%、9.4%和11.3%,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15.8%和15.9%。15所医院均分离出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耐药菌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642株,产酸克雷伯菌33株。结论克雷伯菌属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仍保持高度敏感性,按CLSI 2011年版新标准,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菌株的分离率已近10.0%,且耐药株仍主要集中于华东地区,加强医院感染控制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雷伯菌属 耐药性监测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Smad2和Smad4蛋白表达在可手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9
8
作者 谢勉 何朝生 魏慎海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43-548,共6页
背景与目的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化,都会导致信号传递的异常,使细胞生长分化失去控制,从而导致肿瘤发生。本研究旨在探讨可手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 背景与目的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化,都会导致信号传递的异常,使细胞生长分化失去控制,从而导致肿瘤发生。本研究旨在探讨可手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TGF-β1、Smad2和Smad4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85例NSCLC中TGF-β1、Smad2和Smad4的表达,并分析三种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TGF-β1阳性表达与肺癌分期较晚和淋巴结转移有关。Smad2的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因素无关。Smad4表达阴性者较Smad4表达阳性者分期晚(P=0.014)。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P=0.001)是85例NSCLC的独立预后因素。47例肺腺癌多因素分析显示TGF-β1(P=0.032)和N分期(P=0.028)与预后有关。肺腺癌中TGF-β1表达阳性与生存期不良预后有关(P=0.0376)。结论 TGF-β1可能与手术切除后肺腺癌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标本来源的广泛耐药革兰阴性菌的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唐翔 肖永红 +5 位作者 郑波 徐英春 徐安 肖书念 卓超 钟南山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53-459,共7页
目的探讨血标本来源耐碳青霉烯大肠埃希菌(CREC)、肺炎克雷伯菌(CRKP),广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XDRPA)、鲍曼不动杆菌(XDRAB)的地理分布和可用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布。方法 2013年国内主要地区208所综合医院收集来自血标本大肠... 目的探讨血标本来源耐碳青霉烯大肠埃希菌(CREC)、肺炎克雷伯菌(CRKP),广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XDRPA)、鲍曼不动杆菌(XDRAB)的地理分布和可用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布。方法 2013年国内主要地区208所综合医院收集来自血标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共24113株。采用自动化仪器法检测抗菌药物MIC。统计分析4种耐药株检出率与地理分布、临床科室来源、不同年龄组人群来源相关性。结果 CREC、CRKP、XDRPA和XDRAB平均检出率分别为1.0%,5.5%,4.2%和13.7%。除CREC,余耐药菌地理区域差异性明显。儿童CRKP和XDRAB检出率最高,分别为10.6%和13.1%。ICU科室各菌株检出率均较高。55.8%CREC和22.9%CRKP亚胺培南MIC值≤4μg/m L,97.4%的XDRAB和84%的XDRPA为对亚胺培南MIC≥16μg/m L。所有CREC,CRKP和81.2%的XDRAB对替加环素敏感,其MIC90分别为0.5,2和4μg/m L。结论我国血标本来源的CRKP和XDRAB在各地均有检出,尤以儿童组和ICU科室较明显。替加环素对CRKP,CRE和XDRAB保持较高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 广泛耐药 革兰阴性菌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2014年CHINET克雷伯菌属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122
10
作者 徐安 卓超 +37 位作者 苏丹虹 胡付品 朱德妹 汪复 蒋晓飞 徐英春 张小江 孙自镛 陈中举 倪语星 孙景勇 胡志东 李金 张朝霞 季萍 王传清 王爱敏 杨青 徐元宏 沈继录 单斌 杜艳 张泓 孔菁 魏莲花 吴玲 谢轶 康梅 胡云建 艾效曼 俞云松 林洁 黄文祥 贾蓓 禇云卓 田素飞 韩艳秋 郭素芳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7-274,共8页
目的了解2005—2014年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网所属19所医院临床分离克雷伯菌属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对临床分离株作药物敏感性试验,并按CLSI 2014年版标准判断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2005—2014... 目的了解2005—2014年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网所属19所医院临床分离克雷伯菌属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对临床分离株作药物敏感性试验,并按CLSI 2014年版标准判断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2005—2014年共收集19所医院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56 281株、产酸克雷伯菌4 779株、肺炎克雷伯菌臭鼻亚种300株及其他克雷伯菌属细菌46株。其中89.0%菌株(54 664/61 406)分离自住院患者。60.0%菌株(36 835/61 406)分离自呼吸道。成人来源的克雷伯菌属占83.3%(51 158/61 406),儿童(0-17岁)占16.7%(10 248/61 406)。10年间,克雷伯菌属细菌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5年为10.1%,2014年为14.3%。药敏试验结果显示,10年里克雷伯菌属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从2.9%上升到10.5%和2.8%上升到13.4%。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检出率从39.0%下降到30.1%。细菌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呈下降趋势,对头孢噻肟耐药率波动幅度较小,维持在49.5%左右。共检出碳青霉烯类耐药菌5 796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5 492株,产酸克雷伯菌280株。分离出广泛耐药菌共4 740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4 520株,产酸克雷伯菌202株。碳青霉烯类耐药株对绝大多数其他测试的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在60%以上,对替加环素、阿米卡星、甲氧苄啶-磺胺甲唑耐药率分别为16.8%、54.4%、55.1%。结论临床分离克雷伯菌属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10年间呈较大幅度增加,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为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雷伯菌属 耐药性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黄止咳胶囊对咳嗽变异性哮喘豚鼠的干预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高明 张忠德 +1 位作者 李际强 李洪涛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2期382-385,共4页
目的:观察苏黄止咳胶囊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豚鼠模型的影响。方法:将55只豚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醋酸泼尼松组及苏黄止咳胶囊高、低剂量组,结合文献方法制作CVA豚鼠模型,检测各组豚鼠咳嗽次数、... 目的:观察苏黄止咳胶囊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豚鼠模型的影响。方法:将55只豚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醋酸泼尼松组及苏黄止咳胶囊高、低剂量组,结合文献方法制作CVA豚鼠模型,检测各组豚鼠咳嗽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嗜酸粒细胞百分率及气道阻力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豚鼠咳嗽次数、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苏黄止咳胶囊高、低剂量组豚鼠咳嗽次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黄止咳胶囊高剂量组豚鼠的气道阻力在乙酰甲胆碱浓度为0.2 mg/m L、0.4 mg/m L时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黄止咳胶囊高剂量组豚鼠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苏黄止咳胶囊对CVA豚鼠的咳嗽次数、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及气道阻力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苏黄止咳胶囊 豚鼠 气道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BRCA1亚细胞定位对细胞放射线及PARP抑制剂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桔红 刘静 +1 位作者 李智 顾莹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3-257,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BRCA1细胞内定位对放射线和PARP抑制剂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siRNA干扰抑制乳腺癌细胞株MCF7内源性BRCA1表达,转染BRCA1细胞内定位不同的载体:p CMV-3x Flag-WT-BRCA1、p CMV-3x Flag-NES-BRCA1、p CMV-3x Flag-NLS-BRCA1... 目的探讨肿瘤BRCA1细胞内定位对放射线和PARP抑制剂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siRNA干扰抑制乳腺癌细胞株MCF7内源性BRCA1表达,转染BRCA1细胞内定位不同的载体:p CMV-3x Flag-WT-BRCA1、p CMV-3x Flag-NES-BRCA1、p CMV-3x Flag-NLS-BRCA1。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BRCA1的细胞定位及细胞核γ-H2AX和Rad51核焦点形成,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体外细胞存活。结果转染WT-BRCA1有47%细胞核表达,23%细胞质表达,30%细胞质和细胞核均表达,NES-BRCA1 mutant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核(87%);NLS-BRCA1 mutant定位于细胞质(82%)。WTBRCA1、NES-BRCA1 mutant和NLS-BRCA1 mutant三种载体转染的细胞4 Gy放射处理后2 h,Rad51核焦点阳性细胞数分别为87%、84%及13%;放射后24 h,γ-H2AX核焦点阳性细胞分别为22%、25%及59%。NLS-BRCA1 mutant转染细胞较WTBRCA1和NES-BRCA1 mutant转染细胞ABT-888和放射处理后诱导的凋亡细胞增加,克隆存活减少。结论 BRCA1的细胞内定位影响DNA双链断裂同源重组修复,并可预测肿瘤对放射和PARP抑制剂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CA1亚细胞定位 同源重组修复 放射 PARP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型腺病毒受体同源性多肽的筛选和研究
13
作者 许元生 田新贵 +2 位作者 刘铭龙 李晨阳 周荣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51-653,共3页
目的:筛选7型腺病毒的结合多肽,并研究其与腺病毒受体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噬菌体肽库,筛选7型腺病毒的结合多肽,并制备其抗体,利用抗体进行免疫荧光实验,观察抗体与细胞膜的结合情况。结果:筛选到了GTS09多肽,其与噬菌体的复合物能特异... 目的:筛选7型腺病毒的结合多肽,并研究其与腺病毒受体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噬菌体肽库,筛选7型腺病毒的结合多肽,并制备其抗体,利用抗体进行免疫荧光实验,观察抗体与细胞膜的结合情况。结果:筛选到了GTS09多肽,其与噬菌体的复合物能特异的结合7型腺病毒,亲和常数可以达到1.93×1010L/mol;制备了GTS09的兔多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显示,该抗体可以特异地结合在293细胞的细胞膜上。结论:抗GTS09的抗体可以特异的结合于细胞膜上,表明7型腺病毒受体可能与GTS09具有一定的同源性,为鉴定和分离7型腺病毒受体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型腺病毒 受体 多肽 免疫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山风格的时代意蕴及其在医学伦理教育中的融入
14
作者 刘涛 冉丕鑫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1年第7期893-897,908,共6页
南山风格中患者至上的理念,要求医生秉持爱心、责任心、进取心,为救治患者、为解患者之难而不懈努力,并通过医患共同决策等方法使患者利益最大化;而其实事求是的精神,要求医学研究应从事实出发,善于运用所获得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研究... 南山风格中患者至上的理念,要求医生秉持爱心、责任心、进取心,为救治患者、为解患者之难而不懈努力,并通过医患共同决策等方法使患者利益最大化;而其实事求是的精神,要求医学研究应从事实出发,善于运用所获得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研究者应遵循伦理规范;对公众健康的关注,强调公民个体应重视健康,承担起自身的健康伦理义务,并共担人类的健康义务;对崇高和卓越的追求,要求医学生和医务人员通过坚持实践、自我批评等途径与方法,向着医学伦理修养的最高境界不断奋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南山 南山风格 医患关系 科研伦理 健康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酮支架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所致气道狭窄的效果分析(附17例总结) 被引量:9
15
作者 周子青 陈愉 +4 位作者 钟长镐 陈小波 唐纯丽 苏柱泉 李时悦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26-230,共5页
目的 评价硅酮支架置入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tracheobronchial tuberculosis,TBTB)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气道狭窄符合置入硅酮支架手术的17例TBTB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1... 目的 评价硅酮支架置入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tracheobronchial tuberculosis,TBTB)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气道狭窄符合置入硅酮支架手术的17例TBTB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17例患者共成功置入16枚支架,术后主支气管平均直径从(3.44±0.69) mm增加到(10.81±1.52)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43,P=0.001);气管下段狭窄的4例患者气管直径从术前的7.0(5~8) mm增加到术后的15.5(14~16)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4,P=0.019);平均1s用力呼气容积(FEV1)从术前的(1.63±0.47)L增加到术后1周的(2.33±0.51)L、术后3个月的(2.35±0.46)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4、4.52,P值均=0.001),但FEV1术后3个月与术后1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4,P=0.990).呼吸困难评分(mMRC)从术前的2.0(1~4)分降低到术后的0.0(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64,P=0.001).术后发生纵隔气肿并气胸1例、痰液潴留1例,随访过程中发现支架移位3例、肉芽组织增生5例,及时处理后均很快恢复.结论 使用硅酮支架置入治疗符合适应证的TBTB气道狭窄患者,疗效良好,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气管疾病 气管狭窄 弹性聚硅酮类 支架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叶与亚肺叶切除治疗60岁以上Ia期小细胞肺癌的预后比较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曾海康 刘洋 +2 位作者 夏晓君 李谨 何建行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15,共8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肺叶切除与亚肺叶切除治疗Ia期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的预后比较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对年龄≥60岁的T1N0M0(≤3 cm)SCLC进行回顾性研究,旨在探索肺叶切除与亚肺叶切除治疗Ia期SCLC预后的对比分析。... 背景与目的目前,肺叶切除与亚肺叶切除治疗Ia期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的预后比较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对年龄≥60岁的T1N0M0(≤3 cm)SCLC进行回顾性研究,旨在探索肺叶切除与亚肺叶切除治疗Ia期SCLC预后的对比分析。方法纳入"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数据库"(Surveillance,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 database,SEER)在1992年-2010年间经病理诊断为Ia期SCLC患者共515例,数据使用Kaplan-Meier(Log-rank检验)和Cox模型进行比较统计分析。结果肺叶切除组(n=110)、亚肺叶切除组(n=57)、和非手术治疗组(n=348)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5个月、23个月和16个月;该三组相应的5年总生存期(OS)分别为44%、30%和14%(Lob vs Sub,χ~2=4.851,P=0.028;Sub vs non-surgical,χ~2=6.529,P=0.011)。SCLC有、无淋巴结采样/清扫患者的预后无显著差异(P=0.107);肺叶切除+放化疗组(Lob+CR,n=59)的5年OS为50%。Cox分析证实,手术(肺叶与亚肺叶切除术)方式为独立预后预测因素之一。结论年龄≥60岁的Ia期SCLC患者,我们推荐解剖性肺叶切除联合辅助放化疗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亚肺叶切除 肺叶切除 放化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隐球菌感染小鼠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蓉 叶枫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05-608,共4页
1背景 1895年德国科学家Busse和Buschke,从1例31岁女性患者的胫骨上分离出隐球菌。新生隐球菌是隐球菌属中主要的病原真菌,是一种能够使免疫功能低下个体产生致命性感染的酵母菌。该菌种类较多,大量存在于鸟类,尤其是鸽粪中。主要的入... 1背景 1895年德国科学家Busse和Buschke,从1例31岁女性患者的胫骨上分离出隐球菌。新生隐球菌是隐球菌属中主要的病原真菌,是一种能够使免疫功能低下个体产生致命性感染的酵母菌。该菌种类较多,大量存在于鸟类,尤其是鸽粪中。主要的入侵途径是呼吸道,常引起肺部感染,也可由肺部经血行播散至其他部位,如皮肤和脑,最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脑膜脑炎或脑膜炎,若不及时进行抗真菌治疗可危及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隐球菌 小鼠模型 致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