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社区前后循环脑梗死发病与“三高”危险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惠玲 邓杏艳 +4 位作者 曾谋 安娟 方晓涛 沈粤春 田作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97-900,905,共5页
目的探讨广州社区前、后循环脑梗死发病与"三高"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经查头颅磁共振弥散成像确诊的广州社区本地新发脑梗死患者367例。先将患者分为前、后循环脑梗死两组,以单因素及多因素方法... 目的探讨广州社区前、后循环脑梗死发病与"三高"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经查头颅磁共振弥散成像确诊的广州社区本地新发脑梗死患者367例。先将患者分为前、后循环脑梗死两组,以单因素及多因素方法分析"三高"等因素与前、后循环脑梗死发病的关系;再将前循环脑梗死分为腔隙性和非腔隙性梗死2个亚组,以同样方法分析这两个亚组间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中高血压的发生率(P=0.040)、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梗死的比率(P=0.012)高于前循环,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低于前循环(P=0.05)。且其发病与患有高血压(OR=1.767,P=0.035)及HDL水平降低更相关(OR=0.380,P=0.021)。前循环中,非腔隙性梗死的收缩压(P=0.011)及舒张压(P=0.000)水平及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梗死的比率(P=0.000)均高于腔隙性梗死,且其发病与收缩压水平增高关系更密切(OR=1.045,P=0.001)。结论在"三高"因素中,后循环脑梗死的发病与患有高血压及HDL水平降低关系更密切;前循环中,非腔隙性脑梗死发病与舒张压、收缩压,特别与收缩压的水平升高更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循环脑梗死 后循环脑梗死 危险因素 社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_(2)DS_(2)-VASc评分与R_(2)CHA_(2)DS_(2)-VASc评分对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林宜乐 张舒妍 +9 位作者 陈泽跃 何志裕 韩敦正 周浩斌 薛宏亮 穆岱明 刘晨 袁沃亮 董吁钢 陈爱兰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74-680,共7页
目的:探讨CHA_(2)DS_(2)-VASc评分与R_(2)CHA_(2)DS_(2)-VASc评分对心房颤动(AF)合并心力衰竭(H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广东省获得HF中心认证的医院收治的AF合并HF患者1839例。以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目的:探讨CHA_(2)DS_(2)-VASc评分与R_(2)CHA_(2)DS_(2)-VASc评分对心房颤动(AF)合并心力衰竭(H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广东省获得HF中心认证的医院收治的AF合并HF患者1839例。以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为随访终点,MACE定义为因HF再入院或全因死亡。根据MACE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MACE组和无MACE组。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净重新分类指数(NRI)及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DI)等统计学方法评估CHA_(2)DS_(2)-VASc评分与R_(2)CHA_(2)DS_(2)-VASc评分对AF合并H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最终确定1839例患者参与研究,其中MACE组703例,无MACE组1136例。与无MACE组比,MACE组年龄更大,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Ⅳ级患者及冠心病患者占比更高,舒张压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水平更低,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更高,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及抗凝药物的患者比例更低(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HA_(2)DS_(2)-VASc评分与R_(2)CHA_(2)DS_(2)-VASc评分每增加1分,MACE发生风险均约增加10%。CHA_(2)DS_(2)-VASc评分和R_(2)CHA_(2)DS_(2)-VASc评分预测AF合并HF患者MACE的AUC分别为0.555(95%CI:0.528~0.582,P<0.001)和0.576(95%CI:0.549~0.608,P<0.001),R_(2)CHA_(2)DS_(2)-VASc评分的AUC稍高。Delong统计方法显示,CHA_(2)DS_(2)-VASc评分与R_(2)CHA_(2)DS_(2)-VASc评分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R_(2)CHA_(2)DS_(2)-VASc评分与CHA_(2)DS_(2)-VASc评分之间的NRI值为0.259(95%CI:0.166~0.352,P<0.001),IDI值为0.007(95%CI:0.005~0.010,P<0.001),R_(2)CHA_(2)DS_(2)-VASc评分在预测准确度和预测价值上稍优于CHA_(2)DS_(2)-VASc评分,但两种评分均不理想。结论:在预测AF合并HF患者的MACE风险时,R_(2)CHA_(2)DS_(2)-VASc评分相较于CHA_(2)DS_(2)-VASc评分准确度和预测价值稍好,但两种评分均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R_(2)CHA_(2)DS_(2)-VASc评分 CHA_(2)DS_(2)-VASc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运动干预的最佳证据总结
3
作者 张雁群 柳家贤 +3 位作者 凌冬兰 刘佳佳 吴晓冰 曹俊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4-108,共5页
目的检索、分析并总结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运动干预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方法按照证据资源“6S”模型,检索指南、专业学会网站和数据库中有关运动干预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证据,检索时限自建库至2023年1... 目的检索、分析并总结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运动干预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方法按照证据资源“6S”模型,检索指南、专业学会网站和数据库中有关运动干预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证据,检索时限自建库至2023年12月。对纳入的文献筛选、质量评价、提取和汇总。结果共纳入20篇文献,其中3篇指南、2篇专家共识、15篇系统评价,从认知评估、改善各认知域的运动种类及参数、运动安全及注意事项3个方面汇总18条最佳证据。结论医护人员应结合患者个体化需求和临床具体情况,根据证据指导患者的运动,减缓其认知水平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认知功能 运动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神经酰胺酶1在硫酸钠葡聚糖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保护作用
4
作者 何榕茂 方泽扬 +3 位作者 张芸芸 吴友谅 梁世秀 王斯琪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4,共8页
目的研究碱性神经酰胺酶1(Acer1)在溃疡性结肠炎(UC)的黏膜屏障和免疫调节中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方法通过构建Acer1基因敲除鼠(Acer1 KO),利用硫酸钠葡聚糖(DSS)连续饮水7 d诱导构建UC模型,对比C57小鼠和Acer1 KO小鼠在UC疾病中症状严重... 目的研究碱性神经酰胺酶1(Acer1)在溃疡性结肠炎(UC)的黏膜屏障和免疫调节中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方法通过构建Acer1基因敲除鼠(Acer1 KO),利用硫酸钠葡聚糖(DSS)连续饮水7 d诱导构建UC模型,对比C57小鼠和Acer1 KO小鼠在UC疾病中症状严重程度,利用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肠黏膜屏障(ZO-1、Occludin、Claudin、JAMA)的表达水平,通过ELISA评估全身免疫反应水平(IL-1β、IL-6、IL-23、IL-17、IL-10和TNF-α的水平)以及RT-PCR评估肠道炎症浸润程度(TNF-α、IL-1β、IL-6、IL-17、IL-21等)。结果自由饮水中C57和Acer1 KO小鼠两组无明显差异;在DSS诱导的UC模型中,与C57小鼠相比Acer1 KO小鼠存活率下降,体质量下降明显,机械屏障和黏液屏障蛋白表达程度显著降低,肠上皮屏障损伤严重,炎症反应强烈,细胞因子浸润明显,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er1通过维持肠黏膜屏障完整性,防御内毒素抑制炎症浸润,在UC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延缓疾病进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神经酰胺酶1 溃疡性结肠炎 机械屏障 黏液屏障 炎症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烟雾与机动车尾气暴露建立的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德富 叶园园 +5 位作者 章洪萍 侯润华 何耀军 张春云 胡杰英 陈蕊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38-1044,共7页
目的对比烟草烟雾(CS)暴露和机动车尾气(MVE)暴露两种方法构建的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的模拟程度。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CS组与MVE组,每组8只。CS组与MVE组大鼠分别采用CS或MVE暴露建立COPD模型。建... 目的对比烟草烟雾(CS)暴露和机动车尾气(MVE)暴露两种方法构建的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的模拟程度。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CS组与MVE组,每组8只。CS组与MVE组大鼠分别采用CS或MVE暴露建立COPD模型。建模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的肺功能;收集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测其中炎性细胞数、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黏蛋白5AC(MUC5AC)含量;HE染色观察肺组织和气道病理变化;PAS染色检测气道杯状细胞增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S组和MVE组大鼠的肺功能参数吸气阻力(RI)、肺总量(TLC)、肺静态顺应性(Cchord)均明显增高(P<0.05),而呼气流速参数FEV50/FVC明显降低(P<0.05);与MVE组相比,CS组大鼠的RI、TLC、Cchord均明显增高(P<0.05),FEV50/FVC降低(P<0.05)。肺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CS组和MVE组大鼠平均肺泡截距(MLI)均高于对照组(P<0.05),CS组MLI高于MVE组(P<0.05)。CS组和MVE组大鼠BALF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数,以及IL-6、TNF-α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CS组中炎性细胞数、IL-6及TNF-α含量均高于MVE组(P<0.05)。肺组织PAS染色结果显示,CS组和MVE组大鼠大气道杯状细胞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多(P<0.05),且CS组杯状细胞数高于MVE组(P<0.05);CS组和MVE组BALF中MUC5AC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CS组大鼠BALF中MUC5AC含量高于MVE组(P<0.05)。结论应用CS或MVE暴露均可建立大鼠COPD模型,但CS暴露比MVE暴露能更好地模拟COPD急性加重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烟草烟雾 机动车尾气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亨廷顿病基因治疗的进展
6
作者 裴中 吴腾腾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2-557,共6页
亨廷顿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近年来多项针对mRNA水平的干预策略相继开展临床试验,同时随着聚集的规律性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ers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CRISPR关联基因(CRISPR associa... 亨廷顿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近年来多项针对mRNA水平的干预策略相继开展临床试验,同时随着聚集的规律性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ers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CRISPR关联基因(CRISPR associated gene,Cas)系统的日渐成熟,针对致病基因组的基因编辑策略也屡有报道。本文将围绕亨廷顿病基因治疗的临床现状、研究进展、临床评估的改进做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廷顿病 基因治疗 反义寡核苷酸 基因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在帕金森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3
7
作者 吴卓华 崔立谦 +6 位作者 许启锋 林杰 刘磊 吴宜娟 谭红愉 李少明 邵明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601-605,共5页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在帕金森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电生理学研究方法。方法选择56例符合纳入条件的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组(A组)及常规治疗辅助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组(B组),连续治疗3周后评价两...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在帕金森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电生理学研究方法。方法选择56例符合纳入条件的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组(A组)及常规治疗辅助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组(B组),连续治疗3周后评价两组患者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UPDRS)评分、静息阈值、皮质潜伏期、神经根潜伏期、中枢运动传导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A组相比,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后B组患者UPDRS评分降低,精神行为情绪、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功能改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此同时静息阈值升高、皮质潜伏期和中枢运动传导时间延长,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可作为一项无创性物理治疗帕金森病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经颅磁刺激 康复 电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2
8
作者 郑润辉 于宝丹 +6 位作者 郑丽霞 王春燕 覃鹏飞 罗晓丹 林竞韧 谭获 徐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09-1316,共8页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10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起病、完全缓解、复发等不同阶段的外周血标本,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及Treg细胞比例,分析T细胞亚群与疾病状态、预后及治疗效果的关...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10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起病、完全缓解、复发等不同阶段的外周血标本,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及Treg细胞比例,分析T细胞亚群与疾病状态、预后及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骨髓原始细胞大于50%的患者,CD3^+T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原始细胞小于50%的患者。白血病细胞CD34^+患者,其Treg比例明显高于CD34^-患者;对比低、中和高危3组患者预后与免疫细胞的关系发现,高危组Treg细胞较低危组明显升高; 18例患者通过连续监测细胞免疫动态发现,Treg细胞前3个疗程化疗过程逐渐升高,到第4疗程逐渐下降,至第6疗程逐渐接近正常值,且与患者临床疗效相关;急性白血病患者总体Treg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而且在起病、复发时明显高于完全缓解期;急性髓细胞白血病Treg细胞上调比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更加明显;首疗程化疗完全缓解(CR)组Treg细胞比例明显低于非CR组。Treg细胞大于10%的患者,首疗程完全缓解率为68. 9%。Treg细胞小于10%为85. 7%。随访发现高Treg细胞组复发率20%,低Treg细胞组复发率为7. 69%,对比6例复发患者与32例持续CR患者的Treg比例、Treg/CD4比值发现,复发组Treg比例、Treg/CD4比值明显高于完全缓解组及对照组。结论: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动态变化与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复发及预后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T细胞亚群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安全进食行为评价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15
9
作者 冯晓瑜 叶慧玲 +3 位作者 周玉兰 黎静雯 吴洁媛 万丽红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8-31,共4页
目的开发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安全进食行为评估工具,为针对性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拟定量表条目池,通过15名专家2轮咨询后,对30例患者进行预调查、151例患者正式调查;计算专家的积极性、权威程度及协调系数;计算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最... 目的开发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安全进食行为评估工具,为针对性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拟定量表条目池,通过15名专家2轮咨询后,对30例患者进行预调查、151例患者正式调查;计算专家的积极性、权威程度及协调系数;计算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最终形成的评价量表为6个维度24个条目,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1.765%;量表的I-CVI为0.867~1.000,S-CVI为0.833,重测信度为0.754,Cronbach′sα系数为0.931。专家积极性为100%、权威系数(Cr)为0.936,Kendall′s W系数为0.288、0.375(均P<0.01)。结论编制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安全进食行为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患者安全进食行为的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进食行为 评价量表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登革热的临床特征分析和诊断体会 被引量:9
10
作者 梁增伟 谢栩硕 +2 位作者 温焕连 区映研 曾文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2671-2674,共4页
目的总结登革热的临床特征和诊断体会,提高登革热的临床诊治技能。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6月—2016年10月诊治的650例登革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中238例于发病第1、3、5天行血常规检查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血小... 目的总结登革热的临床特征和诊断体会,提高登革热的临床诊治技能。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6月—2016年10月诊治的650例登革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中238例于发病第1、3、5天行血常规检查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变化规律。结果650例登革热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100.0%,650例)、乏力(96.2%,625例)、肌痛(89.1%,579例)、恶心(86.2%,560例)、畏寒(74.2%,482例)、皮疹(70.0%,392例)、腹泻(49.5%,322例)、呕吐(43.2%,281例)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49.4%,321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40.4%,263例),肌酸激酶(CK)升高(48.9%,318例),乳酸脱氢酶(LDH)升高(34.8%,226例),尿蛋白阳性(34.0%,221例)。238例患者发病第1、3、5天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减少者所占比例分别为4.2%(10例)、83.2%(198例)、92.9%(221例);血小板计数减少者所占比例分别为3.4%(8例)、15.1%(36例)、67.6%(161例)。结论近3年广州登革热患者临床表现以典型登革热症状为主,大部分患者白细胞计数减少开始出现于发病第3天,血小板计数减少开始出现于发病第5天;部分患者有肝、肾和肌肉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体征和症状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14
11
作者 黄莉 区腾飞 +3 位作者 杨洁 庄红花 刘天妮 杨华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4-220,共7页
目的构建和验证基于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及影像学指标的脑卒中后的认知功能障碍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及患者随访完善资料收集,发病后3个月进行认知功能检测,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评分≤26分定义为认知功能障碍。采用... 目的构建和验证基于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及影像学指标的脑卒中后的认知功能障碍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及患者随访完善资料收集,发病后3个月进行认知功能检测,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评分≤26分定义为认知功能障碍。采用最优子集回归分析筛选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认知障碍预测模型的构建,使用C-指数、校准图和临床决策曲线分析评价模型的区分度、一致性和临床可用性,并绘制列线图。结果筛选出脑卒中前认知功能、年龄、受教育年限、入院时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缺血性心脏病史、陈旧性腔隙性梗死病灶个数、内侧颞叶萎缩7个变量,构建出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的C-指数为0.845(95%CI:0.805~0.885),校准图显示良好的一致性,临床决策曲线得出在阈概率为9.0%~90.0%时,模型具有正的净效益。结论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为在各种亚型的脑卒中患者中筛查认知障碍的高危病例提供了有效的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认知障碍 预测模型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38例重症肺炎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彭用华 俞小敏 +1 位作者 陈思蓓 肖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175-2179,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继发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情况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38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中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AKI的发生情况,评估其危险因素。结果 438例重症肺炎患者继发AKI的发生率为...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继发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情况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38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中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AKI的发生情况,评估其危险因素。结果 438例重症肺炎患者继发AKI的发生率为53.42%,203例(占86.75%)患者AKI发生在入住ICU的72 h内,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是重症肺炎继发AKI的主要病因,占80.34%。采用RIFLE标准和AKIN标准AKI的检出率低于KDIGO指南标准(45.89%、48.17%vs.53.42%)。组间比较发现,休克/低血压、肾毒性药物的使用、RRT治疗、APACHE II评分是重症肺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结论重症肺炎并发AKI的发生率较高,且多数发生于入院72 h内。贫血、休克/低血压、肾毒性药物的使用、RRT治疗、APACHE II评分是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肾功能衰竭 急性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糖尿病末端血管评价中的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邓方阁 陆冬晓 +3 位作者 邓秀芳 曾广翘 江梅 郭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4099-4102,共4页
目的:探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糖尿病末端血管的评价意义。方法:利用红外热成像检测仪分别采集单纯糖尿病(A组)、合并高血压病的糖尿病(B组)以及正常对照者(C组)远端肢体,以红外表达与分布特性(PDC)及末端血供状态进行综合评价,... 目的:探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糖尿病末端血管的评价意义。方法:利用红外热成像检测仪分别采集单纯糖尿病(A组)、合并高血压病的糖尿病(B组)以及正常对照者(C组)远端肢体,以红外表达与分布特性(PDC)及末端血供状态进行综合评价,比较分析3个组的PDC表达差异性。并以病程5年为基线,比较单纯组和综合组中病程与末端动脉闭塞的相关性。结果:所有受检的远端肢体被分为“PDCⅠ-Ⅳ级、0-3分”4种,其中“PDCⅣ级3分”经血管超声检测均证实已为下肢动脉闭塞。3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468,P〈0.001)。病程〈5年的单纯组与病程≥5年的综合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25,P=0.013)。结论:病程≥5年以上且合并高血压病的糖尿病患者末端血供较差,更容易发生血管闭塞,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可灵敏地反映糖尿病患者下肢末端的供血状况,具有早期筛查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红外热成像 远端血 血供状态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游离脂肪酸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7
14
作者 董亚贤 石红婷 +1 位作者 钟高贤 刁芳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56-458,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游离脂肪酸(FFA)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择183例患者,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分为T2DM组80例、葡萄糖耐量异常(IGT)组45例和葡萄糖耐量正常(NGT)组58例,行空腹游离脂肪酸(fFFA)、2h游离脂肪酸...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游离脂肪酸(FFA)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择183例患者,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分为T2DM组80例、葡萄糖耐量异常(IGT)组45例和葡萄糖耐量正常(NGT)组58例,行空腹游离脂肪酸(fFFA)、2h游离脂肪酸(2hFFA)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测定。结果T2DM组患者fFFA、2hFFA高于NGT组和IGT组[(0.65±0.30)mmol/L vs(0.55±0.27)mmol/L和(0.43±0.19)mmol/L,P=0.001,(0.31±0.15)mmol/L vs(0.22±0.14)mmol/L和(0.11±0.13)mmol/L,P=0.000],MoCA评分低于NGT组和IGT组[(16.01±11.62)分vs(22.34±6.42)分和(27.21±2.83)分,P=0.000];fFFA、2hFFA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0.891,-0.469,P<0.05)。结论 fFFA、2hFFA与胰岛素抵抗及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脂肪酸类 非酯化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33和p5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媛媛 青青 +1 位作者 陈科全 肖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2677-2681,共5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CD133和p53蛋白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4例结直肠癌组织中CD133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CD133和p53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3.8%和55....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CD133和p53蛋白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4例结直肠癌组织中CD133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CD133和p53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3.8%和55.4%,二者表达阳性率与结直肠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发生部位及组织学类型均无关(P>0.05),而与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是否发生远处转移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D133和p53的表达并无相关性。结论 CD133和p53的表达与结直肠癌分化程度及TNM分期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价结直肠癌恶性生物学行为、诊疗及预后的重要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肿瘤干细胞 CD133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动车尾气诱发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上调气道上皮细胞COX-2/PGE2/EP受体信号通路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德富 陈建安 +3 位作者 袁良 张嘉欣 叶园园 易高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3-201,共9页
目的:探究机动车尾气(MVE)长期暴露引起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生时,气道上皮细胞中环加氧酶2(COX-2)/前列腺素E;(PGE;)/E-前列腺素类激素(EP)受体信号通路成员的表达变化。方法:(1)动物实验:健康雄性SD纯系大鼠(SPF级)16只,随机... 目的:探究机动车尾气(MVE)长期暴露引起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生时,气道上皮细胞中环加氧酶2(COX-2)/前列腺素E;(PGE;)/E-前列腺素类激素(EP)受体信号通路成员的表达变化。方法:(1)动物实验:健康雄性SD纯系大鼠(SPF级)16只,随机分为2组:MVE暴露组(n=8)和空白对照(CTL)组(n=8)。采用MVE暴露6个月的方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后,使用Buxco小动物有创肺功能仪检测大鼠肺功能;肺组织切片行HE染色并评估肺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PGE;的水平,评估大鼠肺部炎症情况;采用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COX-2及EP受体蛋白水平;提取肺组织核蛋白,Western blot检测MVE对肺组织NF-κB核转位的影响。(2)细胞实验:采用MVE细颗粒物(PM2.5)标准品刺激人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PGE;、IL-6和IL-8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OX-2及EP受体蛋白水平;收集细胞核蛋白,检测PM2.5对NF-κB核转位的影响。结果:(1)MVE长期暴露致大鼠出现类似COPD的症状,包括气道炎症、肺气肿及肺功能下降(P<0.05);(2)MVE长期暴露显著上调大鼠肺组织及气道上皮细胞COX-2和EP1/EP4受体表达(P<0.05),而对EP2/EP3受体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3)MVE PM2.5标准品长时间暴露导致BEAS-2B细胞COX-2、PGE;和EP1/EP4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但对EP2/EP3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4)PM2.5暴露诱导大鼠肺组织及BEAS-2B细胞中NF-κB活化增加(P<0.05)。结论:MVE诱导大鼠COPD发病过程中,气道上皮细胞COX-2-PGE;-EP1/4受体信号通路成员表达增加并伴随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尾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X-2/PGE2/EP受体信号通路 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QP1促进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与迁移 被引量:3
17
作者 赖宁 钟典 +1 位作者 云昕 金颖康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97-705,共9页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的迁移和增殖是肺动脉重塑进而造成肺动脉高压的主要病理基础。水通道蛋白1(AQP1)具有促进上皮细胞、内皮细胞迁移的作用,但机制不清。由于AQP1也表达于血管平滑肌细胞,推测AQP1可能参与缺氧诱导的PASMCs增殖...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的迁移和增殖是肺动脉重塑进而造成肺动脉高压的主要病理基础。水通道蛋白1(AQP1)具有促进上皮细胞、内皮细胞迁移的作用,但机制不清。由于AQP1也表达于血管平滑肌细胞,推测AQP1可能参与缺氧诱导的PASMCs增殖及迁移。通过PCR和免疫印迹分析,检测AQP的表达以及缺氧对AQP表达水平的影响,并通过细胞迁移以及增殖实验观察AQP1在缺氧诱导的PASMCs迁移与增殖中的作用。AQP1在PASMCs和主动脉平滑肌细胞(Ao SMCs)均表达,但缺氧只增加PASMCs中AQP1的表达,以及促进PASMCs的迁移与增殖。敲除AQP1可抑制PASMCs的增殖以及缺氧诱导的细胞增殖和迁移。过表达AQP1促进PASMCs的增殖和迁移。缺氧促进β联蛋白在PASMCs内的表达。敲除β联蛋白后,抑制Ad AQP1所介导的PASMCs迁移与增殖。这些结果表明,缺氧可促进AQP1在肺动脉内的表达,AQP1可通过β联蛋白对PASMCs的增殖和迁移进行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1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动脉型肺动脉高压患者生存现状调查 被引量:15
18
作者 罗勤 柳志红 +16 位作者 奚群英 纪求尚 熊长明 翟振国 杨媛华 刘春丽 顾虹 李梦涛 王琦光 应可净 谢育梅 万霞 安辰鸿 黄宁 段安琪 晏露 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右心与肺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11-1115,共5页
目的:调查我国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AH)患者生存现状,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在2020年12月9日至2021年3月31日期间,采用第一阶段定性访谈和第二阶段定量问卷的方法对PAH患者进行调研。定性访谈为电话或现场访谈;定量问卷... 目的:调查我国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AH)患者生存现状,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在2020年12月9日至2021年3月31日期间,采用第一阶段定性访谈和第二阶段定量问卷的方法对PAH患者进行调研。定性访谈为电话或现场访谈;定量问卷是通过PAH患友互助组织的微信公众号以调研链接和二维码的方式发放问卷填写。对确诊时间、病因、生活质量评估及经济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共完成33例PAH患者线下访谈和461例PAH患者有效问卷。461例有效问卷PAH患者来自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其中女性343例(74.4%),平均年龄(36.3±11.7)岁,235例(51.0%)为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PAH。461例患者从出现症状到确诊的中位时间为183(30,915)d;在375例进行了初诊WHO功能分级的患者中,Ⅲ级167例(44.5%)、Ⅳ级46例(12.3%);从确诊到启动靶向药物治疗的中位时间为29(0,365)d;仅146例(31.7%)患者规律复诊。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PAH患者诊治延迟最为明显,从出现症状到确诊中位时间为242(0,1461)d,从确诊到启动靶向药物治疗中位时间为31(0,2738)d。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PAH患者对药物和随访的依从性最差,仅62例(26.4%)患者能坚持用药并规律复诊。对2006年及以前、2007~2017年、2018年及以后3个时段确诊的PAH患者状况分析显示,2018年及以后从确诊到启动靶向药物治疗的中位时间明显缩短,规律复诊情况也明显改善(P均<0.001)。我国PAH患者的SF-36评分与肿瘤患者相当,其在情感职能、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方面的评分远低于美国PAH患者。结论:我国PAH诊断延误且治疗不规范,PAH患者心理和经济负担严重,生活质量严重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型肺动脉高压 SF-36评分 靶向治疗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HIF-1α-Trip转染兔缺血后肢的部分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文凯 李明琰 +4 位作者 崔永生 陈建威 王月刚 陈冬冬 吴平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028-2030,共3页
目的:探讨Ad-HIF-1α-Trip基因转染兔缺血后肢的部分安全性。方法:22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急性左后肢缺血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Saline组,n=6)、腺病毒空载体组(Ad-Null组,n=6)、Ad-HIF-1α-Trip组(n=10)。分别在术后即刻肌注生理盐水... 目的:探讨Ad-HIF-1α-Trip基因转染兔缺血后肢的部分安全性。方法:22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急性左后肢缺血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Saline组,n=6)、腺病毒空载体组(Ad-Null组,n=6)、Ad-HIF-1α-Trip组(n=10)。分别在术后即刻肌注生理盐水、Ad-Null、Ad-HIF-1α-Trip。术后10 d Ad-HIF-1α-Trip组取4只行Real-time PCR了解HIF-1α-Trip转染后在缺血后肢及在心、肝、肾、肺的表达情况;术前、术后3 d、7 d、14 d、28 d,测量体温、体重,检测肝及肾功能、心肌酶;术后28 d对Ad-HIF-1α-Trip组心、肝、肾、肺进行HE染色,了解有无严重病理改变。结果 :转染后10 d,Ad-HIF-1α-Trip组缺血骨骼肌HIF-1α-Trip转染后有确切表达;心、肝、肾、肺未见表达。3组实验兔血常规、肝肾功能指标均在正常值范围,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HIF-1α-Trip组心、肝、肾、肺HE染色未见明显异常。结论:Ad-HIF-1α-Trip单次肌肉注射能在兔缺血后肢明确表达,且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HIF-1α-Trip 基因治疗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诊疗效果分析——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彭用华 王琦 +1 位作者 黄宗顺 肖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512-2516,共5页
目的总结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远期预后,分析MPA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至2017年12月的32例MPA患者资料。结果(1)患者平均63.5岁,就诊至确诊的时间为5个月。临床表现均有肺、肾受累。肾脏病... 目的总结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远期预后,分析MPA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至2017年12月的32例MPA患者资料。结果(1)患者平均63.5岁,就诊至确诊的时间为5个月。临床表现均有肺、肾受累。肾脏病理特点为新月体形成为主,12例患者入院即需肾脏替代治疗。肺部表现以发热、咳嗽、咳血等为主。(2)全部接受足量激素(4例冲击治疗)+环磷酰胺治疗,6例血浆置换。治疗过程中,肝功能异常42例,肺部感染19例,类固醇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10例。(3)12例入院即需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治疗后有3例短暂脱离透析(平均5.2个月)。(4)随访结束时,20例进入终末期肾病,4例完全缓解,8例死亡。(5)需长期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中,年龄较大,确诊前病程较长,确诊时Scr较高,入院需即时透析的比例较高。结论 MPA多发于老年男性,高龄、病程长、Scr高、肺脏受累是MPA预后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应警惕病情严重时积极治疗可能存在的严重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炎 显微镜下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 肾小球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