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市外来打工者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汪海燕 郑爱月 周秀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2期88-90,101,共4页
目的 调查分析深圳市沙井街道外来女工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探讨相关预防保健和治疗措施。方法 就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因有/无阴道不适主诉来我院妇科就诊的深圳市沙井街道外来女性务工人员80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 目的 调查分析深圳市沙井街道外来女工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探讨相关预防保健和治疗措施。方法 就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因有/无阴道不适主诉来我院妇科就诊的深圳市沙井街道外来女性务工人员80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白带湿涂片镜检,对阳性组和阴性组同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得相关病史及分析危险因素。结果 白带涂片镜检分析显示外来女工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率为19.50%,菌种分布以白色假丝酵母菌最多,占78.8%;调查问卷及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病史(OR:3.057,95%CI:1.379~5.825)、近期使用抗生素史(OR:2.988,95%CI:1.165~4.098)、口服避孕药史(OR:1.675,95%CI:0.998~3.258)、1年内性伴侣〉2个(OR:2.457,95%CI:1.559~2.406)、流产次数〉2次(OR:3.117,95%CI:2.675~3.879)、月收入≤2500元(OR:1.288,95%CI:1.155~2.075)。结论 我市外来女工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收入水平低、抗生素及避孕药的不合理使用、糖尿病及流产病史等是主要的危险因素,需加强宣传与相关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女工 阴道 假丝酵母菌 感染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内MRSA去定植治疗对严重创伤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梦雅 陈彩花 +3 位作者 庄海燕 陈兴旺 梁振裕 刘会红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21期1960-1962,共3页
目的观察鼻腔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定植的严重创伤患者去定植治疗后对院内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重症监护室(ICU)的严重创伤患者,入院后行鼻腔拭子细菌学检测,对有MRSA定植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 目的观察鼻腔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定植的严重创伤患者去定植治疗后对院内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重症监护室(ICU)的严重创伤患者,入院后行鼻腔拭子细菌学检测,对有MRSA定植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隔离,观察组给予莫匹罗星擦拭鼻腔去定植治疗5 d,两组于治疗后第5天复查鼻腔拭子,并观察患者院内感染情况,分析鼻腔MRSA定植与患者院内感染的关系,比较两组患者细菌清除率以及院内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细菌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鼻腔MRSA去定植治疗后其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严重创伤患儿鼻腔MRSA的去定植治疗可以降低其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严重创伤 去定植 莫匹罗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专科护理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敏姣 钟秀琼 +1 位作者 吴海梅 胡松婷 《现代医院》 2018年第1期154-156,共3页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糖尿病病人反复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原因,提出有效的预防策略,指导临床糖尿病工作。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次的12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糖尿病患者反复发生酮症酸中毒的原因...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糖尿病病人反复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原因,提出有效的预防策略,指导临床糖尿病工作。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次的12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糖尿病患者反复发生酮症酸中毒的原因与感染、防治知识的缺乏、治疗依从性差、经济困难等多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9例患者治疗有效及病情得到控制,病情恶化自动出院7例,死亡4例。治疗有效率91%,死亡率3.3%。109例患者提高了自我保健的能力,改变了不良的行为以及生活方式,降低DKA的复发率。结论通过有效的治疗与干预措施可以预防和有效控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复发,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减轻家庭及社会的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回顾性分析 对策 干预措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社区居民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认可及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林宏斌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14期1-4,共4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社区居民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认可及影响分级诊疗制度执行的因素。方法于2017年9月1~15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按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各区(越秀区、天河区、海珠区、荔湾区、黄埔区、番禺区)共1527名社区居民行问卷调... 目的了解广州市社区居民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认可及影响分级诊疗制度执行的因素。方法于2017年9月1~15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按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各区(越秀区、天河区、海珠区、荔湾区、黄埔区、番禺区)共1527名社区居民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居民对分级诊疗模式的认可率为53.0%(810/152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户籍、职业、文化程度与分级诊疗模式的认可率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社区居民对分级诊疗模式的认可率不高,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技术水平可促进分级诊疗制度更好地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市 社区居民 分级诊疗制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盐酸异丙嗪治疗急诊眩晕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39
5
作者 廖正寿 姚群英 +3 位作者 林建园 江勇 罗小春 唐诚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21期67-68,共2页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盐酸异丙嗪治疗急诊眩晕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0例急诊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5例,治疗组采用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盐酸异丙嗪治疗,对照组采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均连用5 d。比较两组治疗5 ...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盐酸异丙嗪治疗急诊眩晕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0例急诊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5例,治疗组采用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盐酸异丙嗪治疗,对照组采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均连用5 d。比较两组治疗5 h后的快速疗效和5 d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5 h、5 d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1.76%、95.29%,对照组分别为60.00%、82.35%,治疗组的5 h、5 d后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5 d后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盐酸异丙嗪治疗急诊眩晕症疗效明显、安全,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症 马来酸桂哌齐特 盐酸异丙嗪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6
作者 王启章 李晶 +2 位作者 刘勇 江旭 彭英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7期47-49,共3页
目的分析早期进展性脑梗死(EPCI)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48例EPCI患者(EPCI组)及86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ACI组)的一般临床因素、脑梗死相关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将上述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二分类logisti... 目的分析早期进展性脑梗死(EPCI)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48例EPCI患者(EPCI组)及86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ACI组)的一般临床因素、脑梗死相关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将上述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二分类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两组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及高血压、糖尿病、脑微出血例数相比,P均<0.05;糖尿病、脑微出血与脑梗死的进展密切相关(P均<0.05)。结论糖尿病及脑微出血是EPCI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早期进展性脑梗死 脑微出血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染沉默IGF1R基因的肝癌细胞株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别彩群 黄秋燕 +2 位作者 颜英 石珩 汤绍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共4页
目的设计并筛选高效沉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构建其慢病毒表达载体,观察转染沉默IGF1R基因的肝癌细胞株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方法根据siRNA设计原则,参照IGF1R mRNA序列设计3对siRNA序列及1对阴性对... 目的设计并筛选高效沉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构建其慢病毒表达载体,观察转染沉默IGF1R基因的肝癌细胞株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方法根据siRNA设计原则,参照IGF1R mRNA序列设计3对siRNA序列及1对阴性对照序列,转染肝癌细胞株Huh7 24 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GF1R mRNA,筛选干扰效率最高的siRNA序列。构建该序列的慢病毒表达载体,转染293T细胞进行病毒包装。将包装好的慢病毒表达载体感染肝癌细胞株Huh7和Hep3B,筛选沉默IGF1R基因表达的稳定细胞株。将上述稳定细胞株扩大培养,观察细胞IGF1R mRNA表达变化及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能力变化。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IGF1R_002序列在100 nmol/L浓度时抑制效率最高,达78.6%。与未感染任何病毒的Huh7、Hep3B细胞,感染p LVX-shRNA2空载体的Huh7、Hep38细胞相比,感染携带IGF1R干扰序列慢病毒的Huh7、Hep3B细胞IGF1R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受到抑制(P均<0.01)。结论筛选出1对高效沉默IGF1R基因的siRNA序列,即IGF1R_002;该siRNA介导的IGF1R基因沉默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株Huh7和Hep3B增殖、迁移与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基因 小干扰RNA 肝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药师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金英 阙伟东 王宾 《现代医院》 2015年第7期107-108,110,共3页
目的充分发挥临床药师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的桥梁作用,提高医院临床用药水平,保障用药安全、有效。方法分析发生药品不良反的常见原因,发挥临床药师的优势,参与药品不良反应的处置,加强药物治疗过程监测。结果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 目的充分发挥临床药师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的桥梁作用,提高医院临床用药水平,保障用药安全、有效。方法分析发生药品不良反的常见原因,发挥临床药师的优势,参与药品不良反应的处置,加强药物治疗过程监测。结果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临床用药安全。结论加强药学信息交流,提高临床医务人员的知识面,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药品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饮食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学文 杨芬红 李雪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0期189-190,共2页
目的探索个体化饮食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 9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饮食控制,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个体化饮食控制。对比分析两组... 目的探索个体化饮食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 9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饮食控制,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个体化饮食控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饮食依从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并发症总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总发生率4.44%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饮食控制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有助于改善母儿结局,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饮食控制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酸锌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程贵辉 肖毅 +2 位作者 王英宏 张荣贵 杨永玲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口服葡萄糖酸锌辅助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已经确诊为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18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94例和对照组9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葡萄糖酸锌颗粒,年龄≥6个月2... 目的:探讨口服葡萄糖酸锌辅助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已经确诊为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18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94例和对照组9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葡萄糖酸锌颗粒,年龄≥6个月20 mg/d,年龄<6个月10 mg/d,10~14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中,在年龄≤1岁的50例患儿与>1岁的44例患儿总有效率分别为96.0%和8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葡萄糖酸锌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疗效确切,尤其在≤1岁患儿疗效更好,无明显不良反应,方法简便,价廉易得,适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轮状病毒 肠炎 葡萄糖酸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并低钠血症诊治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士强 魏建功 +4 位作者 宋同均 董世节 张琦辉 李华晓 黄汉文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4期11-12,共2页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后低钠血症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方法 36例重型颅脑损伤并低钠血症患者,诊断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5例,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31例,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并分析。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出现低钠血症时...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后低钠血症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方法 36例重型颅脑损伤并低钠血症患者,诊断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5例,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31例,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并分析。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出现低钠血症时间为伤后3~12 d,平均5.8 d,低钠血症持续时间7~24 d,平均14.7 d,CSWS组与SIADH组中心静脉压(CV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准确鉴别重型颅脑损伤并中枢性低血钠的类型,有效治疗低钠血症,有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脑性盐耗综合征 重型颅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质酸钠宫腔注入联合妈富隆口服在减轻稽留流产患者术后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芬红 张金风 蒋楠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5期863-864,共2页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钠宫腔注入联合妈富隆口服在减轻稽留流产患者术后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稽留流产行清宫手术患者320例,随机分为观察A、B、C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A组清宫术后给予宫腔注入透明质酸钠治疗,观察B组清宫术后...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钠宫腔注入联合妈富隆口服在减轻稽留流产患者术后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稽留流产行清宫手术患者320例,随机分为观察A、B、C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A组清宫术后给予宫腔注入透明质酸钠治疗,观察B组清宫术后即刻给予口服妈富隆治疗,观察C组清宫术后给予宫腔注入透明质酸钠并口服妈富隆治疗,对照组术后不给予上述处理。观察比较4组患者阴道流血持续时间、患者术后7 d的腹痛时间及腹痛程度、术后月经恢复情况、子宫恢复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C组阴道流血持续时间、腹痛持续时间较其他3组短,阴道流血量较其他3组少(P<0.05);观察C组腹痛程度、月经量恢复情况均优于其他3组,宫腔粘连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明质酸钠与妈富隆联合应用可有效保护稽留流产者子宫内膜,避免宫腔粘连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钠 妈富隆 稽留流产 宫腔粘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前房冲洗术治疗前房积血4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樊利敏 杨波 +1 位作者 计青 李乃洋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9期27-28,共2页
目的观察早期前房冲洗术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的临床疗效,探讨前房积血的手术时机。方法 45例眼球钝挫伤前房积血患者进行早期前房冲洗术,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入院时最佳矫正视力为光感~0.4,平均(0.18±0.09),出院时最佳矫... 目的观察早期前房冲洗术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的临床疗效,探讨前房积血的手术时机。方法 45例眼球钝挫伤前房积血患者进行早期前房冲洗术,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入院时最佳矫正视力为光感~0.4,平均(0.18±0.09),出院时最佳矫正视力为0.2~1.0,平均(0.35±0.02);出院时最佳矫正视力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手术患者无一例眼内炎、虹膜脱出损伤、晶状体损伤等严重手术并发症。术后1例患者前房出血增多,1例并发继发性青光眼,其余患者术后眼压均达到正常,术后3 d内前房完全清亮。所有患者无一例患者发生角膜血染。结论早期前房冲洗术对眼球钝挫伤前房积血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快速提高患者视力,控制眼压,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早日明确眼后段病变,及时进行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房冲洗术 外伤性前房积血 手术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临床特征及治疗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鲁少军 江植成 +2 位作者 陈裕光 朱莉莉 罗小春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0期31-32,共2页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临床特征,分析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50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采取强化性治疗的措施,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50例患者中有45例痊愈,患者苏醒的时间为0.5~1.6 h;患者的血糖显著升高,与治...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临床特征,分析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50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采取强化性治疗的措施,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50例患者中有45例痊愈,患者苏醒的时间为0.5~1.6 h;患者的血糖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2例患者出现脑梗死,3例患者出现意识障碍.结论 要提高对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重视程度,采取适当的药物治疗并配合健康教育,以减少低血糖昏迷情况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 低血糖昏迷 临床特征 治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死亡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连向阳 古纪欢 +2 位作者 王金宝 罗友林 叶梦思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7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指导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的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患者死亡情况进行单因素以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以... 目的探讨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指导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的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患者死亡情况进行单因素以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以7 d为观察期,54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其中43例抢救成功,11例死亡病例中,5例死于呼吸衰竭,4例死于循环衰竭,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手术过程中死亡5例,术后第1天死亡3例,术后第3天死亡2例,术后第7天死亡1例。采用Logistic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白蛋白水平(首诊)、降钙素原水平(首诊)、器官衰竭个数(个)、是否存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患者的死亡情况相关(P<0.05)。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年龄(≥65岁)、白蛋白水平(<30 g/L)、降钙素原水平(≥0.5 ng/ml)、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器官衰竭个数(≥2个)为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上,需密切注意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危险因素,及早进行干预,提高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腹症 感染性休克 危险因素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联合曲普瑞林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敬香 蒋素英 +3 位作者 陈惠云 吴钦兰 王宏波 燕军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8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曲普瑞林联合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82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抽签随机取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91)和观察组(n=91)。对照组给予复方米非司酮片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肌肉注射...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曲普瑞林联合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82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抽签随机取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91)和观察组(n=91)。对照组给予复方米非司酮片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肌肉注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体积、肌瘤体积,促卵泡激素、雌二醇及血红蛋白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均明显改善;观察组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曲普瑞林能够有效改善子宫肌瘤患者的各临床指标,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纯用药,并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米非司酮 曲普瑞林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公式VEGF/(PAPP-A×P)预判早期未知部位妊娠结局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金风 丁华 李永红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5期810-811,共2页
目的分析VEGF/(PAPP-A×P)预判早期未知部位妊娠结局的可行性,为临床早期诊断异位妊娠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深圳沙井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129例早期不明位置妊娠(PUL)患者,根据随访确诊结果分为异位妊娠组(75例)与正... 目的分析VEGF/(PAPP-A×P)预判早期未知部位妊娠结局的可行性,为临床早期诊断异位妊娠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深圳沙井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129例早期不明位置妊娠(PUL)患者,根据随访确诊结果分为异位妊娠组(75例)与正常宫内妊娠组(54例)。分别检测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及孕酮(P)水平,并分析运用公式VEGF/(PAPP-A×P)诊断异位妊娠的可行性。结果异位妊娠组VEGF水平及VEGF/(PAPP-A×P)值高于正常宫内妊娠组,PAPP-A、P水平低于正常宫内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公式VEGF/(PAPP-A×P)诊断异位妊娠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7.02%、92.24%,均高于VEGF、PAPPA、P单独测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公式VEGF/(PAPP-A×P)诊断异位妊娠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优于VEGF、PAPP-A、P单独测定,可提高早期可疑异位妊娠的确诊率,降低孕产妇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位置妊娠 异位妊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妊娠相关性血浆蛋白A 孕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黏膜分离的护理体会及肠造口相关并发症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母斐 黄莉 董功航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8期106-107,共2页
目的探讨肠造口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评估43例永久性造口患者出现肠残端坏死、肠腔狭窄、皮肤黏膜分离及造口周围皮肤问题并发症的发生率;总结5例皮肤黏膜分离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 1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与性别、肿瘤部位没有关... 目的探讨肠造口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评估43例永久性造口患者出现肠残端坏死、肠腔狭窄、皮肤黏膜分离及造口周围皮肤问题并发症的发生率;总结5例皮肤黏膜分离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 1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与性别、肿瘤部位没有关系(P>0.05);2造口周围皮肤问题发生率为19.2%,坏死、狭窄、皮肤黏膜分离发生率为12.4%;3在5例皮肤黏膜分离患者中,3例经有效的护理后恢复良好,皮肤与造口周围黏膜无缝隙,无渗出液。结论肠造口术后造口相关并发症十分常见,有效的护理干预是肠造口术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造口相关并发症 皮肤黏膜分离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咬印模法模型精确性及其在后牙冠修复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安 李红玖 +4 位作者 姚志文 刘荫 王红忠 刘犀 王自强 《现代医院》 2016年第2期194-197,共4页
目的探讨后牙咬印模法模型精确性及其在后牙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硅橡胶后牙咬法及常规硅橡胶一次印模法对已预备牙体的标准模型进行复制,测量牙体肩台与各轴面交角形成的周长以及在预备牙体前后邻牙颊面设定的2点间距离,分析... 目的探讨后牙咬印模法模型精确性及其在后牙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硅橡胶后牙咬法及常规硅橡胶一次印模法对已预备牙体的标准模型进行复制,测量牙体肩台与各轴面交角形成的周长以及在预备牙体前后邻牙颊面设定的2点间距离,分析后牙咬法的模型精准性;在临床研究中,分别按照两组方法制取患者模型各75例,记录修复体试戴过程中邻接面接触情况、肩台边缘密合度情况、以及是否需要咬调整,比较2种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种印模方式复制标准模型后测量数据分别与标准模型均大于0.05,无显著性差异;在临床试戴效果资料显示邻接面和边缘密合度P>0.05,无显著性差异,但咬调整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后牙咬法与一次印模法同样可获取精确的模型,但是后牙咬法在确定后牙咬关系及稳定性优于一次印模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法 后牙 印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术后应用依达拉奉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士强 张琦辉 +2 位作者 宋同均 刘裕浩 董世节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7期41-42,共2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应用于脑出血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 78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应用于脑出血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 78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3个月后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2、4周NIHSS分别为(11.7±3.5)、(8.9±3.1)分;对照组NIHSS分别为(15.7±4.6)、(13.2±3.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月后治疗组BI显效率为61.54%、有效率为84.62%;对照组BI显效率为38.46%、有效率为64.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达拉奉能促进脑出血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脑出血术后 神经功能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