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市综合医院非精神科门诊患者抑郁焦虑障碍情况调查 被引量:12
1
作者 徐利敏 潘小平 +3 位作者 何方红 郭爱华 杨富英 邓慧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864-1867,共4页
目的:了解广州部分综合医院非精神科门诊就诊者中抑郁焦虑障碍的患病率。方法:对广州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神经科、消化科、心血管科和妇科门诊就诊的1 709名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进行筛查,对HADS≥8分的筛... 目的:了解广州部分综合医院非精神科门诊就诊者中抑郁焦虑障碍的患病率。方法:对广州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神经科、消化科、心血管科和妇科门诊就诊的1 709名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进行筛查,对HADS≥8分的筛查阳性者由精神科医师进行国际神经精神科简式访谈问卷(MINI)的诊断性评估。结果:MINI诊断的抑郁障碍、焦虑障碍、抑郁和焦虑共病的患病率分别为7.67%、6.90%和3.10%,各科医生的识别和处理率为13.3%。结论:抑郁和焦虑障碍是综合医院非精神科门诊就诊者中的常见问题,但识别率和处理率均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医院 门诊 抑郁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MRI分析非临床抑郁大学生杏仁核及海马静息态功能连接的改变 被引量:6
2
作者 任继亮 魏新华 +4 位作者 刘文华 徐向东 赖丽莎 郭媛 江新青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分析非临床抑郁症状(nCDSs)被试杏仁核及海马静息态功能连接的特征。方法采用贝克抑郁量表(BDI)对1105名大学生进行抑郁症状评估,对其中17例符合nCDSs的被试(nCDSs组)及20名对照组被试进行静息态fMRI检查。以双侧杏仁核及海马为种子... 目的分析非临床抑郁症状(nCDSs)被试杏仁核及海马静息态功能连接的特征。方法采用贝克抑郁量表(BDI)对1105名大学生进行抑郁症状评估,对其中17例符合nCDSs的被试(nCDSs组)及20名对照组被试进行静息态fMRI检查。以双侧杏仁核及海马为种子点,分别对全脑进行基于体素的rsFC分析,比较两组间的rsFC差异,并与nCDSs者的BDI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CDSs组以双侧杏仁核为种子点,右侧眶额叶内侧面rsFC均增强;以左侧海马为种子点,右侧枕叶舌回、双侧额叶直回及左侧楔前叶rsFC增强;以右侧海马为种子点,右侧小脑后叶、右侧枕叶舌回、双侧额叶直回、左侧楔前叶及左侧中央旁小叶rsFC增强。nCDSs被试双侧杏仁核及海马rsFC改变与BDI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 nCDSs被试杏仁核及海马的rsFC存在异常,可能在nCDSs的病理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磁共振成像 静息态 功能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5
3
作者 吴玉 潘小平 +5 位作者 杨淞然 欧阳樱君 李蒙燕 余健敏 陈浩博 李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717-2720,共4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52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相关资料,完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评定量表、帕金森病生活质量调查表-39、统一帕金森评分量表、修订的Hoehn-Yahr分级量表、修订的Sc...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52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相关资料,完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评定量表、帕金森病生活质量调查表-39、统一帕金森评分量表、修订的Hoehn-Yahr分级量表、修订的Schwab和英格兰日常生活活动量表、简明心理状态量表等,得出本研究中帕金森病抑郁的发生率,经Spearman相关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帕金森病合并抑郁者36例,占69.23%;其中简明心理状态量表评分(r=-0.294,P=0.036)及Schwab和英格兰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评分(r=-0.506,P<0.001)与抑郁严重程度呈负相关,病程(r=0.274,P=0.049)、统一帕金森评分量表评分(r=0.485,P<0.001)、Hoehn-Yahr分级量表评分(r=0.459,P=0.001)、非运动症状评定量表评分(r=0.729,P<0.001)及生活质量调查表-39评分(r=0.619,P<0.001)与抑郁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帕金森病抑郁的发生率较高,与之相关的因素较多,并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抑郁 非运动症状 生活质量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溶于利多卡因或生理盐水治疗脑卒中患者上肢痉挛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徐光青 兰月 +4 位作者 赵江莉 何小飞 张群 张涛 黄东锋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7-241,250,共6页
目的:本文通过评价和比较A型肉毒毒素(BTXA)溶入利多卡因与溶入生理盐水注射治疗脑卒中患者上肢肌痉挛,探讨BTXA联合利多卡因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肌肉痉挛及功能活动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脑卒中后上肢肌痉挛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B... 目的:本文通过评价和比较A型肉毒毒素(BTXA)溶入利多卡因与溶入生理盐水注射治疗脑卒中患者上肢肌痉挛,探讨BTXA联合利多卡因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肌肉痉挛及功能活动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脑卒中后上肢肌痉挛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BTXA+利多卡因组)和对照组(BTXA+生理盐水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治疗前、治疗后1d、2周、4周和12周进行功能评价,包括:改良Ashworth评分、FuglMeyer上肢功能部分、改良Barthel指数等。结果: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4周和12周时,上肢痉挛、运动功能和自理能力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d,上肢痉挛和运动功能评价就有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相反,对照组治疗后1d,肘关节痉挛却加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局部注射BTXA后,两组间疼痛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12周时,两组组间改良Ashworth评分、Fugl-Meyer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BTXA联合利多卡因局部注射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能够更加快速、有效地降低脑卒中偏瘫上肢的肌痉挛,提高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且疗效维持更久,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痉挛 A型肉毒毒素 利多卡因 上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下呼吸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5
5
作者 张盛斌 黄斌 +3 位作者 郑晓璇 张伟林 刘朝晖 赵子文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80-383,共4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下呼吸道病原菌分布特点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入住的124例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24例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下呼吸道病原菌分布特点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入住的124例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24例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中53例痰标本培养出病原菌77株,检出率为42.7%,其中革兰阴性菌50株(64.9%),以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占45.5%;革兰阳性菌8株(10.4%),其中金葡菌5株,均为耐甲氧西林金葡菌;真菌19株(24.7%),以白念珠菌为主。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所分离出的多种革兰阴性菌和金葡菌均具有多重耐药性,而且耐药率高。真菌已成为支气管扩张症的病原菌之一。病原菌培养阳性率与病程有关,随病程延长阳性率呈上升趋势。结论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下呼吸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且耐药性较严重,治疗时应选择针对革兰阴性菌有抗菌活性的抗菌药物,同时应警惕耐药的金葡菌及真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症 急性加重期 病原菌分布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 T动态增强磁共振对卵巢肿瘤的半定量及定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郭永梅 黄云海 +4 位作者 魏新华 杨蕊梦 刘国顺 徐向东 李雪丽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782-786,共5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半定量及定量分析方法在卵巢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首诊经病理证实为卵巢恶性肿瘤组17例(包括原发卵巢腺癌9例、卵巢转移腺癌6例、卵巢淋巴瘤2例),良性肿瘤或正常对照组15例(包括卵巢囊腺瘤5...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半定量及定量分析方法在卵巢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首诊经病理证实为卵巢恶性肿瘤组17例(包括原发卵巢腺癌9例、卵巢转移腺癌6例、卵巢淋巴瘤2例),良性肿瘤或正常对照组15例(包括卵巢囊腺瘤5例、正常卵巢8例、卵巢囊肿2例)。均行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绘制时间强度曲线(time intensity curve,TIC);并使用SIEMENS TISSUE 4D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测得感兴趣区的Ktrans、Kep、Ve值。对良、恶性组的TIC曲线及定量灌注参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卵巢良、恶性组TIC曲线形态存在明显不同(P<0.05);良性组均为I型曲线(100%),恶性组中II型曲线所占比例最高(71%)。以I型曲线作为诊断良性标准,II型曲线作为诊断恶性标准,ROC曲线分析得出曲线下面积AUC为0.856。定量灌注参数值:Ktrans值分别是恶性组(0.166±0.077)min-1、良性组(0.071±0.025)min-1;Kep值分别是(0.455±0.172)min-1、(0.363±0.242)min-1;Ve值分别是(0.438±0.137)、(0.426±0.154)。恶性组平均Ktrans值比良性病变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恶性组与良性组的平均Kep及Ve值比较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218、P=0.821)。结论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方法对卵巢良、恶性肿瘤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良性肿瘤/组织多表现为I型曲线,恶性肿瘤多表现为II型曲线。定量参数Ktrans值对卵巢良、恶性肿瘤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磁共振成像 时间-信号曲线 药代动力学 模型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性 被引量:23
7
作者 张盛斌 黄斌 +3 位作者 郑晓璇 林茂煌 刘朝晖 赵子文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435-438,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12月入住某院呼吸科的200例AECOPD患者进行痰培养和药敏试验,采用WHONET5.3软件分析药敏结果。结果 200例AE...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12月入住某院呼吸科的200例AECOPD患者进行痰培养和药敏试验,采用WHONET5.3软件分析药敏结果。结果 200例AECOPD患者,85例(42.50%)痰培养阳性,检出革兰阴性(G-)杆菌66株(77.65%),革兰阳性(G+)球菌16株(18.82%),真菌3株(3.53%);居前6位的病原体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36.47%)、肺炎克雷伯菌(11.76%)、流感嗜血杆菌(10.58%)、鲍曼不动杆菌(9.41%)、肺炎链球菌(9.41%)和金黄色葡萄球菌(8.24%)。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严重,其中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头孢替坦、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达100.00%,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高达93.55%;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和呋喃妥因的耐药率>75%;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及呋喃妥因具有较高的耐药率(>60%);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和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65%。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5株为耐甲氧西林株。结论 AECOPD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以G-杆菌为主,且耐药较严重,治疗时应选择对G-杆菌敏感的抗菌药物,同时应警惕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真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抗药性 微生物 病原体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3^+ CD4^+ T细胞计数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病毒感染的预示价值 被引量:7
8
作者 莫文健 孙倩倩 +6 位作者 潘世毅 毛平 陈小卫 张玉平 周铭 许艳丽 王顺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61-1767,共7页
目的:探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CD3^+ CD4^+ T细胞对预测病毒感染的价值。方法:选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SAA行allo-HSCT患者78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移植后第1、2、... 目的:探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CD3^+ CD4^+ T细胞对预测病毒感染的价值。方法:选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SAA行allo-HSCT患者78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移植后第1、2、3、6、12个月外周血CD3^+ CD4^+ T细胞计数,并根据结果分为<50/μl(n=120)、50-100/μl(n=48)和>100/μl 3个组(n=123)。在时间点的前后2周,监测巨细胞病毒、EB病毒DNA的感染情况,计算各类感染发生率。移植后3个月,按移植患者的CD3^+ CD4^+ T细胞计数分为2组,>100/μl组(n=30)及≤100/μl组(n=48),计算2组的CMV和EBV感染率、持续时间及发病情况,并进行随访,行生存情况比较。结果:CD3^+ CD4^+ T细胞计数>100/μl组较50-100/μl和<50/μl组的CMV、EBV感染率下降。移植后第3个月,CD3^+ CD4^+ T细胞计数>100/μl组CMV及EBV感染率较≤100/μl组低,CMV感染持续时间缩短;移植后3月,CD3^+ CD4^+ T细胞绝对数>100/μl组生存情况优于≤100/μl组。结论:SAA患者allo-HSCT后,CD3^+ CD4^+ T细胞数恢复至100/μl以上时,CMV及EBV感染率明显下降。移植后第3个月,CD3^+ CD4^+ T细胞绝对数>100/μl时CMV及EBV感染率明显下降,CMV感染持续时间缩短,生存率较高。CD3^+ CD4^+ T细胞绝对数是SAA患者alloHSCT后良好的CMV及EBV感染的一个预示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 CD4^+ T细胞计数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巨细胞病毒 EB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rbB-2、p53、Ki-67、ER、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相关性 被引量:33
9
作者 丁堪铄 卢丽娜 +2 位作者 余莉萍 付景冉 刘丽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4069-4071,共3页
目的:探讨C-erb B-2、p53、Ki-67及ER、PR在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0例正常内膜(A组)、30例不典型增生(B组)、85例子宫内膜癌(C组)手术标本进行病理检查,采用免疫组化法进行标记。结果... 目的:探讨C-erb B-2、p53、Ki-67及ER、PR在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0例正常内膜(A组)、30例不典型增生(B组)、85例子宫内膜癌(C组)手术标本进行病理检查,采用免疫组化法进行标记。结果:C-erbB-2、p53在A、B、C组中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Ki-67在C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C-erbB-2、p53及Ki-67的阳性表达率随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及脉管癌栓或淋巴结转移率的升高而升高(P<0.05);ER、PR在A、B及C组中表达率呈下降趋势,且随组织学分级及肌层浸润深度的增加而下降(P<0.05);C组中ER与PR的表达及C-erbB-2与Ki-67的表达均呈正相关,C-erb B-2与ER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联合检测C-erbB-2、p53、Ki-67及ER、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可作为早期诊断、指导内分泌治疗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肿瘤基因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藤黄酸对人结直肠癌细胞凋亡及Bax、Bcl-2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魏建昌 张通 +4 位作者 杨平 曾山崎 王成兴 陈华翠 曹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45-1748,共4页
目的:研究藤黄酸对结直肠癌细胞凋亡及Bax、Bcl-2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藤黄酸对SW480、LOVO细胞进行干预,CCK-8法检测增殖抑制;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凋亡;Western Blot法测定Bax、Bcl-2、Caspase-3蛋白的... 目的:研究藤黄酸对结直肠癌细胞凋亡及Bax、Bcl-2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藤黄酸对SW480、LOVO细胞进行干预,CCK-8法检测增殖抑制;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凋亡;Western Blot法测定Bax、Bcl-2、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藤黄酸抑制SW480、LOVO细胞增殖,且抑制作用随浓度及时间的增加而增强(P<0.05);藤黄酸诱导SW480、LOVO细胞发生凋亡,增强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减弱Bcl-2蛋白的表达,提高Bax/Bcl-2比值(P<0.05)。结论:藤黄酸抑制SW480、LOVO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提高Bax/Bcl-2比值、激活Caspase-3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藤黄酸 凋亡 BAX/BCL-2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乳腺黏液样癌的MRI征象及与生物学预后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1
作者 郭媛 孔庆聪 +5 位作者 朱叶青 刘春玲 何晖 张金娥 杨蕊梦 江新青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5-290,295,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乳腺黏液样癌的MRI表现及与生物学预后因子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35例乳腺单纯型黏液癌(PMBC)及15例混合型黏液癌(MMBC)的MRI资料,分析其形态学特征、T1WI及T2WI信号特点、动态增强模式、...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乳腺黏液样癌的MRI表现及与生物学预后因子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35例乳腺单纯型黏液癌(PMBC)及15例混合型黏液癌(MMBC)的MRI资料,分析其形态学特征、T1WI及T2WI信号特点、动态增强模式、DWI信号及ADC值,并与分子生物学指标(ER、PR、CerbB-2、Her-2、Ki-67等)相对照。【结果】PMBC以椭圆形(16/35,45.7%)、圆形(10/35,28.6%)多见,且边界清晰(26/35,74.3%),多有分叶(31/35,88.6%);MMBC以不规则形(9/15,60%)多见,且边界不清(13/15,86.7%),以毛刺状及不规则边缘多见。PMBC与MMBC的T2WI信号不同,前者T2WI为明显高信号(33/35,94.3%),后者主要呈高低混杂信号(11/15,73.3%)。PMBC与MMBC的早期强化率分别为(114.7±9.1)%和(165.6±14.3)%;前者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曲线)Ⅰ型28例,Ⅱ型7例,后者Ⅱ、Ⅲ型均为7例,Ⅰ型1例。PMBC的ADC值(1.91±0.06)×10^(-3)mm^2/s,MMBC约(1.13±0.08)×10^(-3)mm^2/s。两组间形态、边界、T2WI信号、早期强化率、TIC曲线、ADC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MBC、MMBC患者的ER、PR、Cerb B-2阳性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而Ki-67、Her-2阳性率MMBC显著高于PMBC(P<0.05)。【结论】MRI可从形态、信号、动态增强及ADC值等多个方面鉴别PMBC与MMBC,其中PMBC影像征象更具特征性,分析其与生物学预后因子的相关性,间接提示MMBC较PMBC的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黏液样癌 MRI 动态增强 弥散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动态增强TIC曲线及K^(trans)值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对比 被引量:19
12
作者 黄云海 郭永梅 +3 位作者 徐宏刚 徐向东 杨文俊 江新青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11-515,共5页
目的:对比研究磁共振动态增强TIC曲线及K^(trans)值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本院行前列腺DCE-MRI以及穿刺病理活检的前列腺癌(PCa)及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各36例;DCE-MRI原始数据经TISSUE 4D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绘制病灶... 目的:对比研究磁共振动态增强TIC曲线及K^(trans)值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本院行前列腺DCE-MRI以及穿刺病理活检的前列腺癌(PCa)及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各36例;DCE-MRI原始数据经TISSUE 4D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绘制病灶感兴趣区(ROI)及对侧对照ROI,绘制时间信号曲线(TIC)并进行PI-RADS评分,测量定量参数K^(trans)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Ca组:病灶与对照ROI的PI-RADS评分均值分别为3.47、2.36,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病灶与对照ROI的K^(trans)值分别为(0.270±0.151)/min、(0.216±0.11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BPH组:可疑病灶与对照ROI的PI-RADS评分均值分别为2.22、1.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9)、病灶与对照ROI的K^(trans)值分别为(0.199±0.110)/min、(0.183±0.099)/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5)。以PIRADS评分及K^(trans)值诊断PCa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4、0.632。结论:DCE-MR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提供了重要信息,其中TIC曲线的PI-RADS评分以及定量参数K^(trans)值对诊断PCa有重要价值,前者诊断效能高于后者,诊断实践中宜综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TIC曲线 Ktrans 前列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4在LPS诱导的结肠炎症恢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旺林 刘梦鳌 +4 位作者 曹杰 杨平 郑晓彬 董博业 卢嘉宝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6-343,共8页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在结肠炎症中的作用,探讨LPS在炎症性肠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取正常肠上皮细胞进行体外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干预培养。采用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TLR4低表达、正常表达及高...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在结肠炎症中的作用,探讨LPS在炎症性肠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取正常肠上皮细胞进行体外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干预培养。采用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TLR4低表达、正常表达及高表达的肠上皮细胞亚组。正常表达组(normal组)及高表达组(high组)培养基中加入LPS诱导细胞炎症,刺激时间分别为0、2、4 h。Western blot法检测TLR4的表达;收集细胞上清液,ELISA检测各亚组细胞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8的水平。收集细胞,qPCR检测细胞因子TNF-α、IL-6、IL-8、IL-10和IL-1βmRNA的表达水平。划痕试验观察对比2组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LPS干预培养细胞后,TLR4的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ELISA和qPCR检测高表达组与正常表达组组间细胞因子TNF-α、IL-6、IL-8、IL-10和IL-1β的蛋白和mRNA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划痕试验提示TLR4高表达组的细胞迁移能力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LPS影响TLR4炎症通路的活化,促进前炎症因子及辅助刺激分子的释放,起到调节炎症反应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TOLL样受体4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毒力基因检测和同源性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惠玲 盛慧 +4 位作者 叶惠芬 杨英为 杨一言 黄小媛 杨银梅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69-472,共4页
目的了解毒力基因在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其同源性。方法采用PCR方法检测毒力基因exoU和exoS,用BOX-PCR指纹图谱分析技术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53株临床分离的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其中40株毒力基因为exoS+/exoU-型,10... 目的了解毒力基因在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其同源性。方法采用PCR方法检测毒力基因exoU和exoS,用BOX-PCR指纹图谱分析技术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53株临床分离的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其中40株毒力基因为exoS+/exoU-型,10株为exoU+/exoS-基因型,1株为exoS+/exoU+基因型,2株为exoS-/exo U-基因型。BOX-PCR结果显示,41株exoS+菌株分为24种基因型,11株exoU+菌株分为7种基因型。结论临床分离的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基因的携带率高,BOX-PCR指纹图谱分析技术适合铜绿假单胞菌的同源性分析,可为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提供病原学基因分型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耐药 铜绿假单胞菌 毒力基因 BOX—PCR 同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合并抑郁与血清细胞因子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欧阳樱君 吴爱武 +2 位作者 余健敏 张惠丽 戴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3255-3260,共6页
目的检测帕金森病合并抑郁(DPD)、帕金森病(PD)及抑郁症(DD)的血清免疫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DPD的细胞因子其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77例患者(22例DPD,33例PD,22例DD)及23例健康志愿者其血清IL-6、IL-18和TNF-α水平... 目的检测帕金森病合并抑郁(DPD)、帕金森病(PD)及抑郁症(DD)的血清免疫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DPD的细胞因子其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77例患者(22例DPD,33例PD,22例DD)及23例健康志愿者其血清IL-6、IL-18和TNF-α水平,并对DPD患者进行相关量表评估。结果 DPD、PD及DD患者外周血清中IL-6和TNF-α均较正常人显著降低,IL-18未见变化;DPD患者经抗抑郁治疗后,其IL-6及TNF-α水平显著升高,但IL-18未见变化;细胞因子水平在DPD患者性别和抑郁严重程度不同中无差异;同时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与DPD的UPDRS-Ⅲ、H&Y分期、MMSE以及HAMD-24评分不相关。结论外周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降低可能是DPD的早期预测指标之一,但外周血清IL-18的作用暂不能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抑郁症 帕金森病合并抑郁 IL-6 IL-18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在痔黏膜中的分布特征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6
作者 梁文龙 曹杰 +5 位作者 杨平 李旺林 孙政 陈熙文 王强 刘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830-2832,共3页
目的:观察血管密度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在痔黏膜及黏膜下组织的表达,探讨VEGFR2在痔病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痔患者组随机选取60例,正常对照组20例。测定痔患者和对照组的肛管静息压(RASP)、肛管收缩压(MASP)、直肠感知阈... 目的:观察血管密度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在痔黏膜及黏膜下组织的表达,探讨VEGFR2在痔病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痔患者组随机选取60例,正常对照组20例。测定痔患者和对照组的肛管静息压(RASP)、肛管收缩压(MASP)、直肠感知阈值(RSTV)、直肠最大容量阈值(RMTV),免疫组化检测组织中VEGFR2蛋白表达水平和微血管密度(MVD),RT-PCR方法检测组织中VEGFR2 m RNA的表达丰度。结果:痔组织与正常肛垫相比存在着明显的新生血管形成,痔组织与对照组中的MVD均值分别为5.59±0.98、3.92±0.81(P<0.05);VEGFR2染色评分分别为5.95±1.01、2.32±0.72(P<0.05),痔组织中VEGFR2 m RNA表达丰度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VEGFR2在痔垫的微血管生成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能与痔病的发生及临床症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未服药重性抑郁症患者静息态脑镜像同伦功能连接的差异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艳丽 魏新华 +3 位作者 王海林 吴可通 胡键浠 徐向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1-194,共4页
目的探讨首发未服药重性抑郁症(MDD)患者大脑镜像脑区的功能连接的差异性。方法对27例临床诊断为MDD且为首发未用药的患者(MDD组)和21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常规MRI及静息态功能成像(rs-fMRI),对rsfMRI数据采用镜像同伦连接(VMHC)分析... 目的探讨首发未服药重性抑郁症(MDD)患者大脑镜像脑区的功能连接的差异性。方法对27例临床诊断为MDD且为首发未用药的患者(MDD组)和21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常规MRI及静息态功能成像(rs-fMRI),对rsfMRI数据采用镜像同伦连接(VMHC)分析方法,并对两组被试差异脑区的VMHC值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DD组患者的双侧额上回、后扣带回、舌回的VMHC值增加,上述差异脑区VMHC值与HAMD评分无显著相关性。结论首发未服药MDD患者静息状态下多个大脑半球镜像脑区之间功能连接增加,可能为理解MDD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磁共振成像 镜像同伦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对儿童气管支气管发育异常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18
作者 陈明旺 江新青 +3 位作者 郭永梅 魏新华 黄云海 徐向东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MSCT对儿童气管支气管发育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我院诊断、资料完整的先天性气管支气管发育异常患儿29例,所有病例均行胸部MSCT扫描,利用三维重组技术显示气管支气管树,重组技术包括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仿... 目的:探讨MSCT对儿童气管支气管发育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我院诊断、资料完整的先天性气管支气管发育异常患儿29例,所有病例均行胸部MSCT扫描,利用三维重组技术显示气管支气管树,重组技术包括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仿真内镜(VE)等。结果:气管性支气管10例(移位型9例,额外型1例)均为上叶支气管直接从气管发出。先天性气管支气管壁发育异常12例,其中气管膈膜1例,气管憩室1例,气管支气管狭窄10例(血管畸形压迫7例,血管瘤压迫3例)。先天性气管食管瘘1例,支气管桥1例,支气管不发育或发育不良5例,其中2例伴肺动脉缺如,1例伴肺动脉发育不良。结论:MSCT作为儿童气管支气管发育异常的首选检查方法,可明显提高诊断符合率,可作为诊断本病的另一个"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 支气管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胰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朱国栋 刘丰 +1 位作者 朱志刚 孙启鑫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146-2149,共4页
目的:评价老年胰腺癌患者的外周静脉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TCs)计数对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健康老年人,82例60岁以上胰腺癌患者进行CTCs计数。分析CTCs阳性率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和远处转移的关系... 目的:评价老年胰腺癌患者的外周静脉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TCs)计数对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健康老年人,82例60岁以上胰腺癌患者进行CTCs计数。分析CTCs阳性率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和远处转移的关系。结果:健康老年人外周血中未发现CTCs,胰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TCs的检出率为60.0%,CTCs阳性率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无关,与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及远处转移明显相关,且远处转移为独立危险因素,有远处转移患者病理阳性的风险是没有远处转移患者的6.447倍。结论:老年胰腺癌患者外周血CTCs计数可以反映患者的疾病状态。其有助于发现隐形微转移、重新确定临床分期及指导患者术后的个体化治疗。CTCs计数对其生存期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循环肿瘤细胞 预后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隙连接蛋白43参与灯盏生脉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周子懿 高俊鹏 +5 位作者 卢鸿基 向军 陈依萍 王立新 蔡业峰 蔡定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430-2433,共4页
目的:观察灯盏生脉胶囊(DZSM)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的方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为假手术组、MCAO组、DZSM组、甘珀酸(CBX)组、DZSM+CBX组。各组于再灌注后48 h评估大鼠... 目的:观察灯盏生脉胶囊(DZSM)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的方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为假手术组、MCAO组、DZSM组、甘珀酸(CBX)组、DZSM+CBX组。各组于再灌注后48 h评估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梗死体积,测定Caspase-3表达量,MCAO组分别于再灌注后3、12、24、48 h观察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变化情况,再灌注后48 h比较各组Cx43表达量。结果:DZSM、CBX和DZSM+CBX组再灌注48 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Caspase-3表达量均低于MCAO组(P<0.05)。再灌注后各时间点Cx43表达量均升高(P<0.05),DZSM、CBX和DZSM+CBX组Cx43表达量较MCAO组低(P<0.05),CBX与DZSM+CBX组Cx43表达量较DZSM组低(P<0.05)。结论 :DZSM可减轻MCAO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梗死体积,下调Caspase-3表达量,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x43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灯盏生脉胶囊 缝隙连接蛋白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