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麻醉状态下儿童择期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专家共识 被引量:14
1
作者 黄瑛 耿岚岚 +7 位作者 楼金玕 李中跃 朱莉 唐子斐 余卓文 张崇凡 麻醉状态下儿童择期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专家共识核心专家组 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儿童消化内镜学组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1-87,共7页
1适用和应用人群1.1肠道准备适用人群不明原因腹泻,不明原因腹痛,下消化道出血,不明原因贫血,肛周病变(肛周脓肿、肛瘘),体重不增及生长发育迟缓者,发热待查考虑消化道疾病可能者,疑似黑斑息肉综合征者,其他系统疾病累及下消化道者,慢... 1适用和应用人群1.1肠道准备适用人群不明原因腹泻,不明原因腹痛,下消化道出血,不明原因贫血,肛周病变(肛周脓肿、肛瘘),体重不增及生长发育迟缓者,发热待查考虑消化道疾病可能者,疑似黑斑息肉综合征者,其他系统疾病累及下消化道者,慢性肠病随访评估者,各种结肠镜下治疗及随访者。1.2肠道准备相对禁忌人群活动性出血,不完全性肠梗阻,凝血功能障碍,吸入风险,肾功能不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准备 不完全性肠梗阻 结肠镜检查 不明原因腹泻 活动性出血 其他系统疾病 下消化道 肛周脓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肠息肉继发肠套叠2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吴佩群 杨敏 耿岚岚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03-705,共3页
目的分析儿童肠息肉继发肠套叠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7例肠息肉继发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27例患儿中,男17例、女10例,中位年龄5岁(11个月~16岁),中位病程3 d(4 h~13年),中位住院时长9 d(5~14 d)。主要表现为阵发性... 目的分析儿童肠息肉继发肠套叠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7例肠息肉继发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27例患儿中,男17例、女10例,中位年龄5岁(11个月~16岁),中位病程3 d(4 h~13年),中位住院时长9 d(5~14 d)。主要表现为阵发性腹痛,其次为恶心、呕吐。27例患儿均给予空气灌肠整复,17例成功,其中回结型肠套叠4例,结结型肠套叠13例;10例整复失败,其中回结型2例,结结型3例,小肠型5例,均予手术治疗。空气灌肠整复成功组结结型肠套叠比例较高,失败组小肠型肠套叠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25例患儿经肠镜及手术探查,最后确诊结肠息肉18例,小肠息肉7例;黑斑息肉综合征(PJS)9例。16例患儿经术后病理诊断为幼年性息肉。幼年性息肉组小息肉(1.5~2.5 cm)比例较高,而PJS组巨大息肉(≥4.0 cm)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JS是导致肠套叠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7.82,95%CI:1.16~52.69,P=0.035)。结论儿童肠息肉≥1.5 cm时易继发肠套叠,PJS可增加肠套叠复发风险。结结型肠套叠易经空气灌肠整复成功,但应尽早行肠镜切除息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息肉 肠套叠 内镜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术多糖对肝癌细胞增殖及侵袭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50
3
作者 朱云 李成 +2 位作者 林鑫盛 孙晶晶 程旸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80-1185,共6页
目的探讨白术多糖(PAM)对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肝癌细胞HepG2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PAM处理,通过CCK-8和Transwell实验检测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肝癌细胞中β-catenin蛋白表达水... 目的探讨白术多糖(PAM)对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肝癌细胞HepG2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PAM处理,通过CCK-8和Transwell实验检测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肝癌细胞中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T-PCR技术和免疫印迹法检测AKT、GSK-3β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及其磷酸化表达,检测MMP-2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HepG2细胞给予LiCl/PAM/LiCl联合PAM处理,检测细胞增殖、侵袭能力改变,检测GSK-3β磷酸化和MMP2的蛋白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AM处理后肝癌细胞体外增殖能力下降、侵袭能力下降(P<0.05);PAM处理可以下调β-catenin蛋白表达、下调MMP-2基因与蛋白表达水平,同时抑制AKT与GSK-3β的磷酸化(P<0.05)。PAM对肝癌细胞体外增殖、侵袭及AKT/GSK-3β/β-catenin通路的影响呈浓度依赖性:PAM的浓度越高,对肝癌细胞体外增殖、侵袭的抑制作用越强;对AKT与GSK-3β的磷酸化的抑制作用越强,对β-catenin表达的抑制作用也越强。LiCl可以逆转PAM对肝癌细胞增殖、侵袭的抑制作用,同时可以逆转PAM对GSK-3β磷酸化和MMP2的蛋白表达的抑制。结论PAM对肝癌细胞的体外增殖和侵袭能力具有抑制作用,PAM可能通过影响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多糖 肝癌细胞 增殖 侵袭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仑伐替尼联合氟伐他汀对小鼠肝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
4
作者 雷艺 程旸 +5 位作者 林鑫盛 孙朋辉 康帅 李成 李建聪 朱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11-1516,共6页
目的探究仑伐替尼联合氟伐他汀对小鼠肝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构建裸小鼠肝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分别给予氟伐他汀单药、仑伐替尼单药、氟伐他汀联合仑伐替尼和对照溶剂:计算肿瘤倍增时间,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瘤组织增殖... 目的探究仑伐替尼联合氟伐他汀对小鼠肝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构建裸小鼠肝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分别给予氟伐他汀单药、仑伐替尼单药、氟伐他汀联合仑伐替尼和对照溶剂:计算肿瘤倍增时间,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瘤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水平;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实时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LR4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β-catenin表达。培养体外肝癌细胞进行Rescue实验,Western blot法检测TLR4及β-catenin表达。结果裸鼠移植瘤实验中,与单药组及对照组相比,联合用药组肿瘤体积最小,肿瘤倍增时间明显延长(P<0.05),PC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水平明显升高(P<0.05)。联合用药组肝癌组织TLR4的表达较仑伐替尼组明显降低(P<0.05),同时,β-catenin的表达较仑伐替尼组明显降低。体外细胞实验中,过表达TLR4可以逆转氟伐他汀联合仑伐替尼诱导的β-catenin的表达下降。结论与单药仑伐替尼相比,仑伐替尼联合氟伐他汀可明显抑制小鼠肝移植瘤的增殖、促进其凋亡。联合用药可抑制仑伐替尼引起的TRL4及β-catenin的表达升高。联合用药可能是通过抑制TLR4来抑制β-catenin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仑伐替尼 氟伐他汀 肝细胞癌 增殖 TOLL样受体4 Β-CATEN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酶A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牛荣威(综述) 杨敏(审校)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11-714,共4页
颗粒酶A(GzmA)是由自然杀伤细胞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分泌的丝氨酸蛋白酶,能够通过诱导细胞凋亡以及细胞焦亡来调节机体免疫防御,还能够杀灭侵入宿主细胞内的细菌及寄生虫来维持机体稳态。最近研究发现,GzmA通过调节IL-6、TNF-α等因子... 颗粒酶A(GzmA)是由自然杀伤细胞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分泌的丝氨酸蛋白酶,能够通过诱导细胞凋亡以及细胞焦亡来调节机体免疫防御,还能够杀灭侵入宿主细胞内的细菌及寄生虫来维持机体稳态。最近研究发现,GzmA通过调节IL-6、TNF-α等因子的释放,影响结核、脓毒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还可激活pSTAT3促进肠道炎症及结直肠癌的发展。文章就GzmA的生理特征和功能,以及在炎症过程、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肿瘤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酶A 细胞凋亡 细胞焦亡 炎症过程 自身免疫性疾病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