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脐单孔与传统四孔法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胆总管囊肿的对比研究
1
作者 陶波圆 钟知足 +4 位作者 曾纪晓 刘斐 徐晓钢 兰梦龙 梁子建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1-338,共8页
目的比较经脐单孔与传统四孔法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胆总管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2019年6月至2022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胃肠外科收治的胆总管囊肿患儿87例, 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其中85例作为研究对... 目的比较经脐单孔与传统四孔法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胆总管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2019年6月至2022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胃肠外科收治的胆总管囊肿患儿87例, 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其中85例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经脐单孔腹腔镜组(单孔组)44例、传统四孔法腹腔镜组(多孔组)41例。比较两组患儿基线资料、手术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多孔组与单孔组相比, 男女性别比例(11/30比10/34, χ2=0.192, P=0.661)、手术年龄[(54.7±22.2)个月比(49.7±20.0)个月, t=1.087, P=0.280]、术中出血量[(5.4±1.1)mL比(5.8±1.5)mL, t=-1.544, P=0.126]、引流管放置率[19.5%(8/41)比11.4%(5/44), χ2=1.088, P=0.297]、肠功能恢复时间[(15.9±5.8)h比(17.8±6.3)h, t=-1.446, P=0.152]、术后住院时间[(7.3±2.1)d比(6.9±1.6)d, t=1.086, P=0.281]、并发症发生率[2.4%(1/41)比2.3%(1/44), P=1.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195.7±41.4)min比(255.4±53.9)min, t=-5.693, P<0.001]、术后24 h疼痛评分[(4.0±1.4)分比(3.3±1.0)分, t=2.826, P=0.006]、切口满意度评分[(8.5±0.7)分比(9.3±0.4)分, t=-6.365, 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中1例术后出现胆漏, 经腹腔引流12 d后痊愈;多孔组中1例发生术后出血, 急行腹腔镜探查发现为囊肿分离面出血, 经止血处理后顺利恢复。随访6~48个月, 两组均治愈, 无一例吻合口狭窄、胆管炎、胰腺炎、肠梗阻或死亡病例出现。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胆总管囊肿的近中期疗效与传统四孔法腹腔镜手术相似。前者具有切口美容效果好、术后疼痛轻等优点, 但手术难度较高, 手术时间较长, 对于术前存在反复胆道感染、影像学检查提示需要术中行胆管成形的患儿, 建议谨慎开展该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囊肿 外科手术 方法 腹腔镜检查 治疗结果 对比研究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手术在巨结肠根治术后再手术中的应用:单中心经验
2
作者 兰梦龙 曾纪晓 +3 位作者 徐晓钢 刘斐 梁子建 钟晓滢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12-518,共7页
目的评估巨结肠根治术后因并发症行机器人辅助再手术(robotic-assisted redo pull-through procedure, RARPT)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分析再手术的原因, 总结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1月至2024年7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 目的评估巨结肠根治术后因并发症行机器人辅助再手术(robotic-assisted redo pull-through procedure, RARPT)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分析再手术的原因, 总结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1月至2024年7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胃肠外科因巨结肠根治术后并发症而行RARPT的16例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6例;再次手术原因:便秘复发7例(获得性无神经节细胞1例、肌鞘残留2例、病变肠管残留4例), 吻合口瘘6例(直肠阴道瘘2例, 其他吻合口瘘4例), 吻合口狭窄3例。RARPT具体手术方式包括Deloyers术7例, Swenson术7例(包括同时行残留肌鞘切除2例, 吻合口瘘周围瘢痕肉芽组织清除5例), Swenson术+直肠阴道瘘修补术2例。结果中位手术时间为315(200~510)min, 出血量均小于20 mL, 术后恢复饮食时间2~7 d, 术后首次肛门排便时间1~3 d, 术后住院时间8~14 d, 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出现, 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1例住院期间出现不完全性肠梗阻, 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术后随访2~21个月, 1例曾因不完全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痊愈, 1例出现小肠结肠炎, 经回流灌肠后好转, 6例存在污粪现象。结论 RARPT治疗巨结肠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良好, 近期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RSCHSPRUNG病 手术后并发症 再手术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分层活检术在儿童顽固性便秘中的应用探讨
3
作者 陶波圆 陈凯 +7 位作者 曾纪晓 刘斐 徐晓钢 兰梦龙 梁子建 钟知足 林玉珍 林瑞燕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14-818,共5页
目的介绍一种直肠全层活检的新方法, 并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 以提高顽固性便秘儿童病理取材的达标率。方法 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胃肠外科共收治顽固性便秘儿童269例, 根据纳入标准对其中217例进行... 目的介绍一种直肠全层活检的新方法, 并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 以提高顽固性便秘儿童病理取材的达标率。方法 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胃肠外科共收治顽固性便秘儿童269例, 根据纳入标准对其中21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217例中, 采取传统直肠全层活检术92例(为传统组), 直肠分层活检术125例(为分层组)。对比分析两组基线资料、手术情况以及术中取材达标率。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 传统组与分层组手术年龄[(10.9±2.8)个月比(10.4±2.7)个月, t=1.400]、术中出血量[(4.6±1.9)mL比(5.1±1.7)mL, t=-1.875]、术后住院时间[(1.6±0.6)d比(1.7±0.5)d, t=-1.051]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取材达标率[88.0%(81/92)比100%(125/125)]、手术时间[(29.3±6.6)min比(34.7±5.6)min, t=-6.525]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一例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直肠分层活检术可以明显提高顽固性便秘儿童术中病理取材的达标率, 可避免因取材不足而导致病理诊断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活组织检查 病理学 外科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闭锁Kasai手术后未发生胆管炎患儿的近中期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李斯锦 曾纪晓 +4 位作者 徐晓钢 兰梦龙 陶波圆 梁子建 刘斐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 BA)Kasai手术后未发生胆管炎患儿的近中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22年10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行Kasai手术治疗后未发生胆管炎的Ⅲ型BA患儿临床资料。根据... 目的探讨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 BA)Kasai手术后未发生胆管炎患儿的近中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22年10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行Kasai手术治疗后未发生胆管炎的Ⅲ型BA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早期胆汁引流情况分为早期胆汁引流良好组(early bile drainage-good, EBD-G组, n=25)和早期胆汁引流不良组(early bile drainage-poor, EBD-P组, n=45), 比较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术前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程度及术后自体肝生存(native liver survival, NLS)率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符合纳排标准的患儿70例, 男31例、女39例, 术后6个月、1年、3年和5年NLS率分别为68.6%、51.4%、48.3%、48.3%。EBD-G组和EBD-P组术后6个月、1年、3年和5年NLS率分别为100%、95.8%、95.8%、95.8%和51.1%、26.7%、22.2%、22.2%;EBD-G组的NLS率较EBD-P组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EBD-P组手术日龄[(69.60±14.82)d比(61.84±14.96)d]、体重[(4.95±0.69)kg比(4.57±0.66)kg]和术前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246.27±101.04)U/L比(178.20±64.45)U/L]水平大于或高于EBD-G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BD-G组术前γ-谷氨酰转移酶(γ-glutamyl transferase, GGT)水平高于EBD-P组[654.00(391.00, 803.00)U/L比340.00(160.00, 460.00)U/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胆汁引流是Kasai手术后未发生胆管炎患儿NLS的重要影响因素, 手术日龄、体重、术前AST和GGT水平与术后早期胆汁引流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闭锁 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胆管炎 治疗结果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完全腹腔镜下手术一期治疗胰十二指肠Ⅴ级复合损伤
5
作者 兰梦龙 曾纪晓 +2 位作者 徐晓钢 叶志华 刘斐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78,共6页
目的总结急诊行机器人辅助完全腹腔镜下十二指肠修补+胰体空肠吻合术一期治疗胰十二指肠Ⅴ级复合损伤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24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胃肠外科急诊行机器人辅助手术一期治疗的1例胰十二指肠Ⅴ级... 目的总结急诊行机器人辅助完全腹腔镜下十二指肠修补+胰体空肠吻合术一期治疗胰十二指肠Ⅴ级复合损伤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24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胃肠外科急诊行机器人辅助手术一期治疗的1例胰十二指肠Ⅴ级复合损伤患儿的诊疗经过。总结机器人辅助完全腹腔镜下十二指肠修补术、胰体空肠吻合术的Trocar布局、手术步骤及关键点、围手术期管理及治疗结局等相关经验。结果患儿男,8岁,因"自行车把撞击腹部后腹痛、呕吐29 h"自外院转入,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为胰头断裂、十二指肠穿孔,急诊行机器人辅助完全腹腔镜下十二指肠修补、胰体空肠吻合术,手术使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采用"4臂加1辅助孔法",手术时长11 h,出血量50 mL,术中输红细胞悬液1 U,术后给予抑酸、生长抑素、静脉营养等治疗,术后无出血、胰漏、胆漏、肠漏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4 d出院。结论急诊行机器人辅助完全腹腔镜下十二指肠修补、胰体空肠吻合术治疗儿童胰十二指肠Ⅴ级复合损伤能够一期达到根治目标,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胰管空肠吻合术 外科手术 儿童 机器人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首例不阻断第一肝门的机器人肝切除术治疗儿童肝母细胞瘤 被引量:3
6
作者 徐晓钢 曾纪晓 +5 位作者 罗媛圆 刘斐 陶波圆 兰梦龙 梁子建 王欣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1114-1118,共5页
目的总结全球首例不阻断第一肝门的机器人肝切除术治疗儿童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6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经机器人手术治疗的1例14月龄HB患儿诊疗经过。该患儿肿瘤位于肝右叶S5、S6,大小约9... 目的总结全球首例不阻断第一肝门的机器人肝切除术治疗儿童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6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经机器人手术治疗的1例14月龄HB患儿诊疗经过。该患儿肿瘤位于肝右叶S5、S6,大小约9.0 cm×6.9 cm×6 cm,行达芬奇机器人肝切除术,总结术中Trocar布局、手术技巧、围术期处理情况以及治疗结局等。结果术中采用4条机械臂加1个辅助孔,未阻断第一肝门,使用超声刀及Hemo-lock凝断并结扎肝脏血管,完整切除肿瘤(S5、S6、部分S7及胆囊)。手术时间120 min,出血量50 mL。术后无胆漏、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病理检查结果提示胎儿上皮型HB,术后第7天达出院指征,术后第14天予C5V(顺铂+5-氟尿嘧啶+长春新碱)方案化疗。术后30 d、53 d及90 d血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分别为36.88 ng/mL、8.90 ng/mL、6.61ng/mL,超声检查未见新发病灶。经查新,此例为全球首例不阻断第一肝门的机器人肝切除术治疗儿童HB。结论运用达芬奇机器人可以在不阻断第一肝门的情况下实施非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儿童HB,手术安全、可行,但目前相关报道较少,需继续积累病例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母细胞瘤 机器人手术 肝切除术 治疗结果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与标准三孔腹腔镜辅助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欣星 曾纪晓 +4 位作者 徐晓钢 刘斐 梁子建 兰梦龙 陶波圆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19-824,共6页
目的探讨使用常规器械下单孔腹腔镜辅助巨结肠根治术的安全性、可行性、治疗效果和优缺点。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80例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病例, 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单孔组(采取单孔腹腔... 目的探讨使用常规器械下单孔腹腔镜辅助巨结肠根治术的安全性、可行性、治疗效果和优缺点。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80例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病例, 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单孔组(采取单孔腹腔镜手术)和标准组(采取标准三孔腹腔镜手术), 每组各40例, 均由同一名外科医师实施巨结肠根治术(Swenson-like)。随访时间36~48个月。收集所有患儿术前、术中和术后临床资料, 包括术前基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肠管长度、术后当天疼痛评分、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等,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 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 无死亡病例。两组术前基本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术中无一例增加Trocar。单孔组和标准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27.36±19.21)min和(119.26±22.55)min, 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67±1.06)mL和(4.20±0.89)mL, 切除肠管长度分别为(28.13±7.93)cm和(27.97±6.87)cm, 肠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11.50±4.07)h和(13.67±5.25)h, 术后当天疼痛评分分别为(2.20±0.63)分和(2.43±0.56)分, 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90±0.66)d和(6.00±0.52)d, 以上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随访期间近期和中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7.5%和10%, 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患儿脐部均无可视性手术瘢痕, 切口满意度评分较标准组高[(1±1)分比(4±1)分, (P<0.05)]。结论使用常规器械行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安全、有效, 近期和中期手术效果与标准三孔腹腔镜手术相似, 前者术后美容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RSCHSPRUNG病 外科手术 腹腔镜检查 治疗结果 方案评价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眼阵挛-肌阵挛-共济失调为首发症状的神经母细胞瘤1例及文献复习
8
作者 卢慧贞 叶志华 +8 位作者 曾纪晓 刘斐 徐晓钢 罗媛圆 张红 兰梦龙 陶波圆 梁子建 温俐妮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93-1095,共3页
眼阵挛-肌阵挛-共济失调(opsoclonus-myoclonus-ataxia syndrome,OMAS)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60%~80%的OMAS患儿存在潜在的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本文回顾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1例以OMAS为首发症状的儿童N... 眼阵挛-肌阵挛-共济失调(opsoclonus-myoclonus-ataxia syndrome,OMAS)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60%~80%的OMAS患儿存在潜在的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本文回顾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1例以OMAS为首发症状的儿童NB临床资料,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该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阵挛 肌阵挛 共济失调 神经母细胞瘤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