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十二指肠壁内血肿的临床及影像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鹿连伟 朱敏 +2 位作者 黄雯静 陈希文 吴慧莹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63-566,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十二指肠壁内血肿的临床及影像特征,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不必要手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21年3月我院经手术或临床确诊且临床及影像资料完整的11例儿童十二指肠壁内血肿病例。10例行X线检查,3例行上消化道造影检... 目的:探讨儿童十二指肠壁内血肿的临床及影像特征,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不必要手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21年3月我院经手术或临床确诊且临床及影像资料完整的11例儿童十二指肠壁内血肿病例。10例行X线检查,3例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11例行上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结果:10例X线均未见气腹。3例上消化道造影显示十二指肠不全性梗阻。11例上腹部CT平扫显示沿十二指肠走行囊性病灶,范围3.3~9.4 cm(中位值4.6 cm),囊壁增厚,厚度1.9~6.9 mm(中位值3.4 mm),囊内密度不均匀,中央为稍高密度-融冰征,增强扫描囊壁轻微强化2例。其他影像学改变包括腹腔积液10例,肝内外胆管稍扩张4例,胰腺损伤1例,肝挫伤1例,车祸伤致肺挫裂伤、创伤性左侧膈疝、骨盆、四肢长骨骨折1例。结论:影像检查是诊断儿童十二指肠壁内血肿的最重要手段。CT增强扫描能清晰显示十二指肠血肿的位置、范围及其他实质性器官损伤,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 血肿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腹部伯基特淋巴瘤临床与CT表现及误诊原因分析
2
作者 朱敏 黄雯静 +2 位作者 鹿连伟 蔡培珊 吴慧莹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51-855,共5页
目的:总结儿童腹部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BL)的临床及CT特征并分析CT误诊原因,提高儿童腹部BL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收集经病理证实的71例儿童腹部BL的临床及42例治疗前CT资料。分析71例儿童腹部BL的临床特征、42例治疗... 目的:总结儿童腹部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BL)的临床及CT特征并分析CT误诊原因,提高儿童腹部BL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收集经病理证实的71例儿童腹部BL的临床及42例治疗前CT资料。分析71例儿童腹部BL的临床特征、42例治疗前CT特征及误诊原因。结果:71例BL中,男60例,女11例,平均年龄(6.8±0.1)岁,早期24例(Ⅰ+Ⅱ期,33.8%),晚期47例(Ⅲ+Ⅳ期,66.2%),总体缓解63例(88.7%),死亡8例(12.3%)。42例治疗前行全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儿童腹部BL累及胃肠道31例(73.8%),合并周围器官浸润20例(47.6%)。治疗前CT诊断符合率为81%。根据CT误诊原因,把儿童腹部BL分为胃肠型、结型和混合型。其中胃肠型14例(33.3%),表现为肠(胃)壁弥漫性增厚。结型15例(35.7%),以软组织肿块为主,肠壁增厚不显著。混合型13例(31.0%),同时出现肠壁弥漫性增厚及淋巴结肿大,且泌尿系统浸润较胃肠型及结型更常见(P=0.024)。结论:儿童腹部BL常累及胃肠道,以肠(胃)壁弥漫性增厚及/或合并软组织肿块为特征,易合并周围组织浸润。胃肠型容易误诊为间质瘤,结型容易误诊为恶性肿瘤,混合型具有典型影像学表现,绝大部分可以准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基特淋巴瘤 腹部肿瘤 儿童 误诊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门静脉MR血管成像研究进展
3
作者 周思茵 侯健宁 +1 位作者 陈元凯 李建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11-1614,共4页
MR血管成像(MRA)是无创评估门静脉系统结构与血流动力学的重要影像学方法。随着MR新序列的出现与对比剂的迭代,门静脉MRA在儿童中的应用越来越便利。本文就儿童门静脉MRA研究进展及面临的挑战进行综述。
关键词 儿童 门静脉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MRI评估马尾神经前根横截面积在脊髓性肌萎缩Ⅱ型和Ⅲ型的应用价值
4
作者 陈希文 吴慧莹 +4 位作者 鹿连伟 陈臻 张明杰 曹亚先 隋艺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42-946,共5页
目的:探讨腰椎MRI评估马尾神经前根横截面积在脊髓性肌萎缩(SMA)Ⅱ型和Ⅲ型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发病年龄及能达到的最大运动里程碑,将26例基因确诊的SMA儿童分为SMAⅡ型组16例和SMAⅢ型组10例,以双下肢肌力评定标准,将其分为轻度组13... 目的:探讨腰椎MRI评估马尾神经前根横截面积在脊髓性肌萎缩(SMA)Ⅱ型和Ⅲ型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发病年龄及能达到的最大运动里程碑,将26例基因确诊的SMA儿童分为SMAⅡ型组16例和SMAⅢ型组10例,以双下肢肌力评定标准,将其分为轻度组13例和中重度组13例,同时收集性别、年龄匹配的26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NC)。以腰椎MRI正中矢状面T_(2)WI快速自旋回波序列脊髓圆锥下方10 mm的横轴面图像作为测量平面,分别测量各组左、右马尾神经前根的最大横截面积(MCA),进行组内与组间比较。结合双下肢肌力组别,进行左、右马尾神经前根MCA比较分析,同时评价两者相关性。结果:SMAⅡ型组[左侧(0.942±0.141)mm^(2)vs.(1.313±0.217)mm^(2),t=-5.729,P<0.01;右侧(0.907±0.185)mm^(2)vs.(1.309±0.194)mm^(2),t=-5.984,P<0.01]和Ⅲ型组[左侧(1.047±0.150)mm^(2)vs.(1.588±0.255)mm^(2),t=-5.779,P<0.01;右侧(1.065±0.148)mm^(2)vs.(1.603±0.253)mm^(2),t=-5.799,P<0.01]儿童马尾神经前根的MCA均较其性别、年龄匹配的NC组纤细。不同肌力组别SMA儿童同侧马尾神经前根MCA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SMA儿童左、右马尾神经前根MCA与双下肢肌力之间存在较强正相关(左侧r=0.763,右侧r=0.813)。结论:马尾神经前根纤细是SMA儿童特征性影像学标志。腰椎MRI可定量测量SMAⅡ型和Ⅲ型儿童马尾神经前根横截面积,MCA与双下肢肌力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脊髓性肌萎缩 马尾神经根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眼阵挛-肌阵挛-共济失调为首发症状的神经母细胞瘤1例及文献复习
5
作者 卢慧贞 叶志华 +8 位作者 曾纪晓 刘斐 徐晓钢 罗媛圆 张红 兰梦龙 陶波圆 梁子建 温俐妮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93-1095,共3页
眼阵挛-肌阵挛-共济失调(opsoclonus-myoclonus-ataxia syndrome,OMAS)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60%~80%的OMAS患儿存在潜在的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本文回顾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1例以OMAS为首发症状的儿童N... 眼阵挛-肌阵挛-共济失调(opsoclonus-myoclonus-ataxia syndrome,OMAS)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60%~80%的OMAS患儿存在潜在的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本文回顾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1例以OMAS为首发症状的儿童NB临床资料,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该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阵挛 肌阵挛 共济失调 神经母细胞瘤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