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柠檬精油对牙周致病菌抑制作用及其安全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李唐萍 边可胤 张向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柠檬精油对牙周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微量液体稀释法测定柠檬精油对Pg、Fn、Aa、Pi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 目的:探讨柠檬精油对牙周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微量液体稀释法测定柠檬精油对Pg、Fn、Aa、Pi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以较低浓度的MIC为标准稀释LEO作为实验组,采用MTT法测定柠檬精油对HUVECs的毒性作用,明确抑菌浓度下LEO的安全性。结果:柠檬精油对牙周主要致病菌均有抑菌作用,Pg、Fn、Aa、Pi的MIC分别是9.0g/L、4.5g/L、4.5g/L、9.0g/L,Aa、Fn的MBC是9.0g/L,Pg、Pi的MBC未测得。1/2MIC、1/20MIC浓度的LEO能够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生长,而低于1/200MIC浓度的LEO则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生长没有影响,其中1/200MIC浓度的LEO作用明显优于0.02%的CHX。结论:体外环境中,柠檬精油对牙周致病菌Pg、Fn、Aa、Pi具有抗菌活性,低浓度应用对机体相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精油 牙周致病菌 最小抑菌浓度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19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邹瑞 林颖 +2 位作者 欧阳可雄 朴正国 廖贵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3256-3258,共3页
H19在人体内作为一种特殊的基因,能够通过转录产生一种长链非编码RNAH19.且自身能与佑尼基因构成一对印记基因。正是由于其双重特性,因此在肝癌、胃癌、结直肠癌、膀胱癌、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食管鳞状细胞癌、骨肉瘤、Wilms... H19在人体内作为一种特殊的基因,能够通过转录产生一种长链非编码RNAH19.且自身能与佑尼基因构成一对印记基因。正是由于其双重特性,因此在肝癌、胃癌、结直肠癌、膀胱癌、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食管鳞状细胞癌、骨肉瘤、Wilms瘤等全身多种肿瘤中均有讨论与研究。近年来研究发现,H19主要通过其转录产物——长链非编码RNAH19调控miRNA前体、P53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9基因 肿瘤发生发展 食管鳞状细胞癌 WILMS瘤 转录产物 MIRNA P53基因 印记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守序列方法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颖 张清彬 +4 位作者 刘亚蕊 邓力 何霞 曹威 崔诗曼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88-691,共4页
目的:观察保守序列方法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300例,其中,男性110例,女性190例,年龄16-85岁。第1组200名,采用保守序列治疗方法,即关节上腔单针灌洗+透明质酸钠凝胶注... 目的:观察保守序列方法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300例,其中,男性110例,女性190例,年龄16-85岁。第1组200名,采用保守序列治疗方法,即关节上腔单针灌洗+透明质酸钠凝胶注射+理疗+手法复位+口腔操,第2组100名,采用单纯透明质酸钠凝胶关节上腔注射法。利用MMO(最大张口度,mm)及VAS(视觉类比量表)评价治疗前后患者张口度及颞下颌关节疼痛值的变化。结果:第1组总有效率95.5%(191/200),治疗前MMO为(22.90±3.18)、VAS为(5.81±0.32);治疗后3个月MMO为(37.05±4.43)、VAS为(1.29±0.19);治疗后6个月MMO为(36.29±4.08)、VAS为(1.37±0.22);治疗后12个月MMO为(35.76±3.87)、VAS为(1.52±0.28)。第2组总有效率78%(78/100),治疗前MMO为(23.12±4.02)、VAS为(6.11±0.67);治疗后3个月MMO为(36.11±4.02)、VAS为(1.89±0.21);治疗后6个月MMO为(35.49±3.78)、VAS为(2.21±0.32);治疗后12个月MMO为(31.53±4.87)、VAS为(3.88±0.51)。2组逐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守序列治疗方法对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无论近期还是远期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关节盘 前移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治疗颞下颌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邓力 张清彬 +1 位作者 张颖 何霞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08-1210,共3页
目的:观察颞下颌关节腔注射臭氧治疗颞下颌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于我院就诊并被确诊为颞下颌关节炎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原则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取颞下颌关节腔注射臭氧治疗... 目的:观察颞下颌关节腔注射臭氧治疗颞下颌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于我院就诊并被确诊为颞下颌关节炎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原则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取颞下颌关节腔注射臭氧治疗,对照组采取颞下颌关节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治疗之后进行疗效的对比。结果:进行治疗后,治疗组各时点VAS评分及最大张口度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两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颞下颌关节腔注射臭氧疗效显著,与颞下颌关节腔注射曲安奈德疗效无明显区别,而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关节腔 颞下颌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19
5
作者 张颖 符策广 +1 位作者 卢锦芬 张清彬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4-297,共4页
目的:应用稳定性咬合板和Twin-block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比较使用不同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疗效。方法: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40例,随机分2组,分别采用稳定性咬合板和Twin-block咬合板进行治疗,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 目的:应用稳定性咬合板和Twin-block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比较使用不同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疗效。方法: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40例,随机分2组,分别采用稳定性咬合板和Twin-block咬合板进行治疗,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半年、治疗结束后1年复查,记录患者疼痛指数、关节弹响及张口度的变化,对比两种咬合板治疗的疗效。结果:稳定性咬合板对治疗关节疼痛、张口受限的效果优于Twin-block咬合板(P<0.05);Twin-block咬合板对治疗关节弹响的效果高于稳定性咬合板(P<0.05)。结论:稳定性咬合板治疗关节疼痛及张口受限效果较好,twin-block咬合板对治疗关节弹响效果好,两种咬合板用于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各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稳定性咬合板 TWIN-BLOC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酸二钙对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的促炎反应机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赖世翔 陈良娇 +3 位作者 曹威 张清彬 崔诗曼 黎星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硅酸二钙对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的促炎反应机制。方法:选取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作为研究对象,磷酸三钙(Tricalcium phosphate,简称TCP)颗粒作为对比,硅酸二钙(Dicalcium silicate,简称C2S)、磷酸三钙颗粒均设置两种浓度:... 目的:探讨硅酸二钙对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的促炎反应机制。方法:选取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作为研究对象,磷酸三钙(Tricalcium phosphate,简称TCP)颗粒作为对比,硅酸二钙(Dicalcium silicate,简称C2S)、磷酸三钙颗粒均设置两种浓度:10mg/L和100 mg/L,观察RAW264.7对两种材料的吞噬作用,观察是否有细胞自噬现象发生,采用qRT-PCR的方法,检测硅酸二钙、磷酸三钙颗粒分别与RAW264.7共培养6h和24h后TLR2(Toll like receptor2)、TLR9基因的表达量,初步探讨硅酸二钙促炎反应的机制。结果:硅酸二钙与磷酸三钙颗粒与RAW264.7共培养后,细胞吞噬颗粒,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可见细胞自噬现象。与磷酸三钙颗粒组相比,硅酸二钙颗粒组与RAW264.7共培养6h后,TLR2、TLR9基因的表达均无明显变化;共培养24h后,硅酸二钙颗粒组的TLR2基因表达量明显增高(P<0.001),10 mg/L磷酸三钙颗粒组的TLR2基因表达可能增高(0.05<P<0.1)。结论:硅酸二钙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促炎反应与TLR2基因的高表达可能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二钙 磷酸三钙 巨噬细胞 促炎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oot BP Plus直接盖髓后比格犬牙髓的反应性变化 被引量:18
7
作者 梅雪 谢俐萍 +4 位作者 金幼虹 叶芳 熊伟 岳黎 姜珊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34-1239,共6页
目的:iRoot BP Plus直接盖髓于比格犬牙颈部,观察术后损伤部位钙化桥的形成程度和牙髓炎症反映情况,探索iRoot BP Plus作为直接盖髓材料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只10月龄健康比格犬,选择72颗牙齿作为研究对象,8周和12周实验周期,随机分为iR... 目的:iRoot BP Plus直接盖髓于比格犬牙颈部,观察术后损伤部位钙化桥的形成程度和牙髓炎症反映情况,探索iRoot BP Plus作为直接盖髓材料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只10月龄健康比格犬,选择72颗牙齿作为研究对象,8周和12周实验周期,随机分为iRoot BP Plus组、MTA组和玻璃离子实验对照组,分别以iRoot BP Plus、MTA及玻璃离子盖髓。术后8周和12周分别拔出实验牙,获取标本,组织学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将标本牙髓内钙化桥形成程度和牙髓内炎症反应程度进行组织学评估并分级,统计学分析采用秩和检验。结果:8周和12周后iRoot BP Plus组和MTA组大多数标本可形成完整钙化桥,牙髓无炎症,但MTA组使牙齿变色,而iRoot BP Plus组不使牙齿变色;玻璃离子组标本均无钙化桥形成,牙髓均有炎症反应及网状萎缩和成牙本质细胞空泡变性,但不使牙齿变色。结论:1)iRoot BP Plus、MTA都能诱导钙化桥形成。2)iRoot BP Plus、MTA都具有良好的炎症调节作用。3)iRoot BP Plus是一种优于MTA的盖髓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oot BP PLUS MTA 直接盖髓 修复性牙本质 牙髓炎症 牙齿变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联合Twin-block治疗颞下颌关节弹响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9
8
作者 张颖 邓力 +1 位作者 曹威 张清彬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上腔注射透明质酸钠凝胶联合佩戴Twin-block垫治疗颞下颌关节(TMJ)弹响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颞下颌关节弹响的患者60名,分为3组,每组20名。第一组采用关节上腔注射透明质酸钠凝胶(1次/2周,共3次)联合佩戴Twin-block垫治疗... 目的:探讨关节上腔注射透明质酸钠凝胶联合佩戴Twin-block垫治疗颞下颌关节(TMJ)弹响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颞下颌关节弹响的患者60名,分为3组,每组20名。第一组采用关节上腔注射透明质酸钠凝胶(1次/2周,共3次)联合佩戴Twin-block垫治疗(12 h/d,共3个月);第二组采用单纯佩戴Twin-block垫治疗。第三组采用单纯透明质酸钠凝胶关节上腔注射法治疗;采用医师与患者共同参与法对3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区弹响变化情况进行评价。结果:第一组总有效率95%,治疗后弹响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第二组总有效率85%,治疗后弹响症状改善。第三组总有效率65%,治疗后弹响症状有所改善。3组临床疗效比较P<0.05。结论:采用关节上腔注射透明质酸钠凝胶联合佩戴Twin-block垫治疗TMJ弹响的疗效优于单纯佩戴Twin-block垫治疗或单纯注射透明质酸钠凝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TMJ) 弹响 Twin—block 透明质酸(H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正常年轻成人自然头位下软组织侧貌的线性测量和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刘畅 李新青 +4 位作者 刘莹 郭小凯 王思涵 王硕 杨家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9-114,共6页
目的:通过拍摄中国北方正常年轻成人自然头位下软组织侧貌照片,测量面部各部位的线性值,建立一个关于中国北方正常年轻成人软组织侧貌线性值的基本数据库。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吉林大学在校学生88人,拍摄自然头位下的侧位照片,通过C... 目的:通过拍摄中国北方正常年轻成人自然头位下软组织侧貌照片,测量面部各部位的线性值,建立一个关于中国北方正常年轻成人软组织侧貌线性值的基本数据库。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吉林大学在校学生88人,拍摄自然头位下的侧位照片,通过Coreldraw测量软件对软组织侧貌进行定点测量分析,共测量面部高度项目10项,面部突度项目7项。采用Dahlberg’s公式检测测量方法的可靠性。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男性和女性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男性面高度(Tri-G、G-Sn、N-Sn、Prn-Sn、Sn-Me、Sn-Sto、Ls-Sto、Sto-Sm、Sto-Li和Sm-Me)及面深度(G-TVL、Trg-TVL、Prn-TVL、ULL-TVL、Sm-TVL和Pg-TVL)各个项目测量值均较女性偏大。上面高、下面高以及面深度的标准差比较大。中面高与下面高的比例约为1∶1,上面高偏小。除上面高和鼻尖高度外,男性和女性其他面部高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矢状向面部突度不同性别间比较差异较小,男性和女性眉间点突度、面深度及上唇突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获得了中国北方正常男女年轻成人自然头位下软组织侧貌各线性测量的方法误差、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及标准差,建立了中国北方正常年轻成人自然头位下的面部软组织侧貌线性值的基本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 面部侧貌 线性测量 标准化照片 自然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与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朴正国 邹瑞 +1 位作者 汤珊 欧阳可雄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6-220,共5页
目的:研究HOTAIR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并探究HOTAIR与舌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对19例舌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癌组织以及其对应的19例癌旁组织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检测HOTAIR在癌组织、癌旁组织的相对表达量,把结果与患... 目的:研究HOTAIR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并探究HOTAIR与舌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对19例舌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癌组织以及其对应的19例癌旁组织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检测HOTAIR在癌组织、癌旁组织的相对表达量,把结果与患者的TNM分期进行关联比较,并进一步通过构建沉默HOTAIR表达的CAL27、SCC9细胞系,检测肿瘤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改变。结果:19对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26.3%显示出HOTAI的高表达(P=0.016 9<0.05),且高表达者均为具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而在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HOTAIR呈现低表达(P<0.001),通过RNA干扰技术降低HOTAIR在CAL27及SCC9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细胞侵袭(P<0.001)和迁移能力(P<0.001)受到了抑制。结论: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在舌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可能发挥促进因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鳞状细胞癌 淋巴结转移 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打印β-TCP颌骨修复支架的生物学评价 被引量:4
11
作者 曹帅帅 周苗 +5 位作者 Pedro Miranda 车月娟 陈晓明 李树祎 耿远明 杨晓彬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12-716,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打印β-磷酸三钙(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颌骨修复支架的生物学特性及体内成骨作用。方法:采用自动注浆技术制作β-TCP支架,将前成骨细胞(MC35T3-E1)接种在支架上,扫描电镜(SEM)观察材料结构与细胞黏附,CCK-8法... 目的:探讨三维打印β-磷酸三钙(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颌骨修复支架的生物学特性及体内成骨作用。方法:采用自动注浆技术制作β-TCP支架,将前成骨细胞(MC35T3-E1)接种在支架上,扫描电镜(SEM)观察材料结构与细胞黏附,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ALP法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将2种支架复合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rhBMP-2)后植入大鼠体内,发泡法制作的β-TCP支架为对照组,6周后取材行组织学观察。结果:三维打印支架具有规则多孔的立体结构,适合细胞黏附,且增殖及分化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组织学显示复合rhBMP-2后三维打印支架新骨生成量高于发泡法制作的β-TCP支架(P<0.05)。结论:三维打印TCP支架生物相容性良好,复合rhBMP-2后可异位成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打印 自动注浆技术 Β-TCP RHBMP-2 骨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成骨细胞OP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源静 杨岚 +5 位作者 李倩倩 孙千月 邓天 任文 伍彩娟 郭吕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37-1140,共4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对大鼠成骨细胞中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表达的影响。方法:胶原酶消化法培养大鼠原代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及茜素红染色对成骨细胞进行鉴定。CCK-8细胞... 目的:探讨外源性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对大鼠成骨细胞中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表达的影响。方法:胶原酶消化法培养大鼠原代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及茜素红染色对成骨细胞进行鉴定。CCK-8细胞增殖实验筛选CGRP最适作用浓度。将合适浓度的CGRP作用于成骨细胞,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OPN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CGRP浓度为10^(-9) mol/L时,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活性最强。使用10^(-9) mol/L浓度的CGRP作用于成骨细胞,成骨细胞中OPN mRNA及蛋白的表达在第3天明显上调(P<0.05)。结论:CGRP可以促进成骨细胞中OPN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骨桥蛋白 成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