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炎清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TGF-β_(1)/Smad3/ERK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詹原泉 丛龙玲 +4 位作者 吕永慧 黄雅静 谢英杰 周婉妃 吴宇金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4期1990-1994,2001,共6页
目的:观察肠炎清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对TGF-β_(1)/Smad3/ERK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将2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肠炎清低剂量组和肠炎清高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采用2... 目的:观察肠炎清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对TGF-β_(1)/Smad3/ERK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将2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肠炎清低剂量组和肠炎清高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建立UC模型。造模24 h后,模型组、空白对照组分别用0.9%生理盐水灌胃;美沙拉嗪对照组以30 mg/kg艾迪莎混悬液灌胃;肠炎清高剂量组以147.2 g/kg肠炎清灌胃;肠炎清低剂量组以36.8 g/kg肠炎清灌胃;1次/d,时间固定,持续7 d。检测结肠黏膜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_(1)、Smad3、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磷酸化的水平及TGF-β_(1)信号通路活化的程度。结果:模型组ERK表达水平最低,低于溶媒对照组、美沙拉嗪组、肠炎清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肠炎清剂量组该指标水平随剂量升高而上升,且高剂量肠炎清组ERK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模型组TGF-β_(1)和Smad3高于美沙拉嗪组组、空白对照组和肠炎清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结论:肠炎清对UC大鼠肠黏膜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下调TGF-β_(1)-Smad3通路,提高ERK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清 大鼠 转化生长因子-β_(1) 信号传导蛋白-3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作用机制 溃疡性结肠炎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