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市“十二五”与“十三五”期间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发现与治疗情况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杜雨华 冯亚娟 +2 位作者 雷宇 赖铿 何蔚云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8-686,共9页
目的:分析广州市“十二五”与“十三五”结核病防治规划期间利福平耐药肺结核(RR-PTB)患者发现与治疗情况,为进一步制定本地区RR-PTB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按照登... 目的:分析广州市“十二五”与“十三五”结核病防治规划期间利福平耐药肺结核(RR-PTB)患者发现与治疗情况,为进一步制定本地区RR-PTB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按照登记时间导出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即“十二五”(2011—2015年)和“十三五”(2016—2020年)规划期间广州市登记的肺结核患者耐药病案数据(包括性别、年龄、民族、职业、户籍、耐药类型、治疗分类等相关信息),筛选出利福平耐药患者病案,分析患者登记、人群特征、耐药筛查和治疗转归情况。结果:2011—2020年,RR-PTB患者年均登记率为0.71/10万(1152/16286.08万),从2011年的0.31/10万(42/1346.32万)上升至2015年的0.38/10万(60/1594.95万)和2020年的0.97/10万(182/1874.03万),呈逐年上升趋势(χ_(趋势)^(2)=256.395,P<0.001)。其中,“十二五”期间年均登记率为0.34/10万(250/7358.06万),不同年份登记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_(趋势)^(2)=4.674,P=0.322);“十三五”期间年均登记率为1.01/10万(902/8928.02万),不同年份登记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_(趋势)^(2)=38.439,P<0.001)。1152例患者中,以男性(851例,73.87%)、25~34岁青壮年(257例,22.31%)和家政家务及待业(364例,31.60%)为主;流动人口、初治、RR-PTB(除异烟肼耐药)、广泛耐药肺结核比例分别从“十二五”的8.80%(22/250)、11.20%(28/250)、0.00%(0/250)和0.00%(0/250)上升到“十三五”的54.43%(491/902)、37.14%(335/902)、19.84%(179/902)和0.78%(7/9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1.370、298.740、97.915、34.096,P值均<0.001)。广州市耐药肺结核高危人群筛查率由2017年的60.91%(148/243)上升至2020年的98.95%(568/574),新发/初治病原学阳性肺结核耐药应筛查率由2018年的83.93%(1410/1680)提高到2020年的94.99%(3222/33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_(趋势)^(2)=425.043、269.670,P值均<0.001)。纳入治疗、完成治疗和治疗成功的患者比例分别从“十二五”的81.20%(203/250)、2.46%(5/203)和45.81%(93/203)提高到“十三五”的91.02%(821/902)、33.62%(276/821)和67.48%(554/821),治疗失败患者比例从17.73%(36/203)降低至2.68%(22/8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9.112、86.809、46.636、58.572,P值均<0.001)。结论:在“十二五”与“十三五”规划期间,广州市RR-PTB的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下一步工作中需继续坚持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原则,切实落实结核病防治规划要求,加强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利福平 抗药性 微生物 登记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抗菌素治疗以外的综合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谭守勇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67-970,共4页
近年来,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感染引起的肺部疾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然而,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pulmonary disease,NTM-PD)存在治愈率低、病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 近年来,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感染引起的肺部疾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然而,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pulmonary disease,NTM-PD)存在治愈率低、病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因而,有学者提出,临床医生在治疗NTM-PD时,应该首先管理患者宿主因素,处理好NTM-PD的可控特性,然后优化抗NTM治疗。笔者就近期有关NTM-PD抗菌素以外综合治疗的现状进行综述,提出在治疗NTM-PD的过程中,强化抗菌素以外的综合治疗,减少或避免接触NTM环境,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改善结构性肺病所引起的肺部内环境,是提高疾病治愈率和降低复发率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感染 肺疾病 综合疗法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2023年广州市肺结核并发糖尿病患者流行特征及治疗转归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杨洁莹 肖新才 +5 位作者 杜雨华 赖铿 何立乾 王挺 林莹 何蔚云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04-1510,共7页
目的:分析2014-2023年广州市登记管理的肺结核并发糖尿病(PTB-DM)患者流行特征及治疗转归,为肺结核与糖尿病共病同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收集广州市2014-2023年登记确诊... 目的:分析2014-2023年广州市登记管理的肺结核并发糖尿病(PTB-DM)患者流行特征及治疗转归,为肺结核与糖尿病共病同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收集广州市2014-2023年登记确诊肺结核患者病案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肺结核并发与未并发糖尿病患者的流行特征及治疗转归进行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肺结核并发糖尿病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2014-2023年广州市共登记肺结核并发糖尿病患者2468例,平均登记率为1.44/10万,占肺结核患者总数的2.79%(2468/88307),所占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χ^(2)_(趋势)=131.002,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年龄较小,女性,职业为教师和医务人员、干部,初治,健康体检来源,无就诊延误,病原学阴性的肺结核患者相比,年龄较大,男性,职业为家务及待业、农牧渔业、工人,复治,患者来源为推介、转诊、追踪,发生就诊延误和病原学阳性的肺结核患者并发糖尿病的可能性大,OR值分别为1.436、1.508、1.386、1.781、1.442、1.178、2.050、3.796、3.688、1.670、3.064。完成抗结核治疗的83490例肺结核患者中,总体治疗成功率为93.56%(78114/83490),PTB-DM患者的治疗成功率(89.52%,1990/2223)低于未并发糖尿病的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成功率(93.67%,76124/81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942,P<0.05)。结论:广州市PTB-DM患者以中老年、男性、家务及待业人群为主,具有复治比例高、病原学阳性率高、耐药率高、就诊延误率高、主动发现率低和治疗成功率低的特点,应加强双向筛查以实现疾病早发现、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糖尿病 共病现象 流行特征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普罗宁在抗结核护肝治疗时对肾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刘丽秀 李国锋 +3 位作者 钟洪兰 黄华英 温秀珍 李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362-3366,共5页
目的探究硫普罗宁在抗结核护肝治疗时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初治敏感结核且抗结核方案仅为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使用硫普罗宁分成研究组和对照... 目的探究硫普罗宁在抗结核护肝治疗时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初治敏感结核且抗结核方案仅为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使用硫普罗宁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蛋白、肌酐清除率、合并用药及相关不良反应变化情况。结果根据纳入排除标准获得的患者分为研究组(n=102)(抗结核药+硫普罗宁)和对照组(n=105)(抗结核药+谷胱甘肽)。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的ALT、AST、DBIL、TBIL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期,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清Scr、BUN、肌酐清除率和尿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期研究组指标异常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结核治疗的患者,使用硫普罗宁和谷胱甘肽进行保肝治疗的疗效相当,但是长期用药硫普罗宁的肾功能损伤较为明显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普罗宁 结核 肾功能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合并肺结核的蛋白组学图谱及差异表达蛋白功能分析
5
作者 周文娣 林佳敏 +4 位作者 琚岱晨 王琪 朱家楼 苏宁 胡锦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814-1821,共8页
目的旨在分析肺癌合并肺结核(LC-PTB)患者的外周血蛋白组学特征,寻找其与肺癌(LC)患者的差异蛋白并对差异蛋白进行功能分析。方法研究共纳入8例LC-PTB患者和10例LC患者,LC均为经病理确诊且未接受任何治疗的初诊患者,PTB均为采样时结核... 目的旨在分析肺癌合并肺结核(LC-PTB)患者的外周血蛋白组学特征,寻找其与肺癌(LC)患者的差异蛋白并对差异蛋白进行功能分析。方法研究共纳入8例LC-PTB患者和10例LC患者,LC均为经病理确诊且未接受任何治疗的初诊患者,PTB均为采样时结核杆菌病原性阳性。应用液相色谱-质谱串联技术对上述患者的外周血样本进行蛋白质组学检测,并评估其间的差异蛋白,进而通过生物信息学进行功能分析。结果两组共检测到5185种蛋白质,识别出190种差异蛋白,其中58种表达上调,132种表达下调。亚细胞定位分析显示,差异蛋白主要集中在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外基质。KEGG通路及GO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差异蛋白在免疫反应、新陈代谢和分泌调控等生物过程中的作用。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指出SORT1、SAR1B、RPS6KB1、VWF、SHC1、SRPRB、CTSD、TARDBP、RPLP0、PSMA2、RPS6、XPO1、PRKACB、HLA-DRB1等可能在LC-PTB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ADA2、MAP3K1、GLS2等蛋白的表达变化也可能与LC-PTB的发展密切相关。结论蛋白组学图谱全面描述了LC-PTB的蛋白组学特征并发现众多表达差异蛋白,有望为LC-PTB生物学机制研究提供进一步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肺结核 蛋白质组学 液相色谱-质谱串联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