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肠道病毒71型感染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罗文英
赵卫
+4 位作者
彭亮
余晶仪
张立科
张文炳
曹虹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0-245,共6页
目的 初步探讨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穿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相关机制.方法 用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BMECs)建立体外BBB模型,采用EV71毒株感染HBMECs,并...
目的 初步探讨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穿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相关机制.方法 用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BMECs)建立体外BBB模型,采用EV71毒株感染HBMECs,并设置阴性对照.通过形态学观察、免疫荧光、透射电镜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探讨EV71能否感染HBMECs,激光共聚焦方法观察EV71能否诱导HBMECs微丝骨架的重排.结果 EV71感染后能诱导HBMECs的细胞病变,细胞内可见EV71抗原红色荧光表达及直径为20~30 nm的EV71颗粒存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证实EV71能在HBMECs内复制,不同时间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感染EV71后失去正常形态,变得极不规则,胞内微丝排列紊乱,极性消失,微丝聚集在细胞边缘.结论 本研究首次证明EV71可以感染HBMECs并复制,并且可以诱导部分HBMECs的骨架重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型
血脑屏障
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骨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肠道病毒71型诱导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
被引量:
2
2
作者
罗文英
吴显劲
+4 位作者
彭亮
何肖龙
张立科
张文炳
曹虹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359-1364,共6页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诱导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BMECs)的凋亡及其相关机制。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EV71能否诱导HBMECs的凋亡;免疫荧光方法观察EV71诱导HBMECs线粒体膜...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诱导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BMECs)的凋亡及其相关机制。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EV71能否诱导HBMECs的凋亡;免疫荧光方法观察EV71诱导HBMECs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情况;免疫印迹检测DJ-1蛋白在EV71感染HBMECs不同时间点的表达;酶联免疫方法检测EV71感染HBMECs不同时间点TNF-α、IL-10、IL-4的分泌情况。结果 EV71感染HBMECs不同时间点的HBMECs的早期凋亡数与晚期凋亡、坏死细胞数具有显著差异(P<0.01);随着感染时间延长,HBMECs早期凋亡数与晚期凋亡、坏死细胞数均有所增加,但以晚期凋亡、坏死细胞数增加更明显(P<0.01)。与对照组相比,EV71感染HBMECs8 h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P<0.01);EV71感染HBMECs 16、24 h,DJ-1表达增强(P<0.05)。EV71感染HBMECs不同时间点TNF-α、IL-10、IL-4的浓度具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EV71能诱导HBMECs的凋亡以及改变线粒体膜通透性,EV71还能诱导HBMECs中DJ-1的表达改变和TNF-α、IL-10、IL-4的分泌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型
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凋亡
DJ-1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核磁共振^1H谱的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血清代谢组学的比较
被引量:
6
3
作者
刘影
冀天星
+2 位作者
李江超
王丽京
杨永霞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79-883,共5页
目的分析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在血清代谢组学上的差异,探讨术前通过代谢特征来辨别良恶性肿瘤的可能性。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的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血清各8例,通过核磁共振1H谱(1HNMR)技术检测其血清...
目的分析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在血清代谢组学上的差异,探讨术前通过代谢特征来辨别良恶性肿瘤的可能性。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的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血清各8例,通过核磁共振1H谱(1HNMR)技术检测其血清代谢组特征,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OPLS-DA)分析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之间的代谢差异。结果 PCA和OPLS-DA分析显示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血清代谢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与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相比,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血清中脂质、乳酸盐、磷脂酰胆碱/甘油磷脂酰胆碱的含量升高,而谷氨酰胺、牛磺酸、肌酸和葡萄糖含量降低。结论乳腺纤维腺瘤患者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在血清代谢水平上具有明显差异,这些具有明显变化的代谢物可作为潜在血清代谢标记物,为临床区分良恶性肿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学
乳腺肿瘤
纤维腺瘤
乳腺导管癌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肠道病毒71型感染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罗文英
赵卫
彭亮
余晶仪
张立科
张文炳
曹虹
机构
南方
医科大
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微生物学系
广东医学院
附属
医院
检验
科
南方
医科大
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P
广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
出处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0-24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01478)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院长基金(GW201201)
广东医学院博士启动课题(XB1325)~~
文摘
目的 初步探讨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穿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相关机制.方法 用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BMECs)建立体外BBB模型,采用EV71毒株感染HBMECs,并设置阴性对照.通过形态学观察、免疫荧光、透射电镜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探讨EV71能否感染HBMECs,激光共聚焦方法观察EV71能否诱导HBMECs微丝骨架的重排.结果 EV71感染后能诱导HBMECs的细胞病变,细胞内可见EV71抗原红色荧光表达及直径为20~30 nm的EV71颗粒存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证实EV71能在HBMECs内复制,不同时间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感染EV71后失去正常形态,变得极不规则,胞内微丝排列紊乱,极性消失,微丝聚集在细胞边缘.结论 本研究首次证明EV71可以感染HBMECs并复制,并且可以诱导部分HBMECs的骨架重排.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型
血脑屏障
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骨架
Keywords
enterovirus 71
blood-brain barrier
human 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cytoskeleton
分类号
R373.25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肠道病毒71型诱导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
被引量:
2
2
作者
罗文英
吴显劲
彭亮
何肖龙
张立科
张文炳
曹虹
机构
广东医学院
附属
医院
检验
科
南方
医科大
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微生物学系
广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
出处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359-136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01478)
南方医科大学公卫学院院长基金(GW201201)
广东医学院博士启动课题(XB1325)~~
文摘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诱导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BMECs)的凋亡及其相关机制。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EV71能否诱导HBMECs的凋亡;免疫荧光方法观察EV71诱导HBMECs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情况;免疫印迹检测DJ-1蛋白在EV71感染HBMECs不同时间点的表达;酶联免疫方法检测EV71感染HBMECs不同时间点TNF-α、IL-10、IL-4的分泌情况。结果 EV71感染HBMECs不同时间点的HBMECs的早期凋亡数与晚期凋亡、坏死细胞数具有显著差异(P<0.01);随着感染时间延长,HBMECs早期凋亡数与晚期凋亡、坏死细胞数均有所增加,但以晚期凋亡、坏死细胞数增加更明显(P<0.01)。与对照组相比,EV71感染HBMECs8 h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P<0.01);EV71感染HBMECs 16、24 h,DJ-1表达增强(P<0.05)。EV71感染HBMECs不同时间点TNF-α、IL-10、IL-4的浓度具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EV71能诱导HBMECs的凋亡以及改变线粒体膜通透性,EV71还能诱导HBMECs中DJ-1的表达改变和TNF-α、IL-10、IL-4的分泌改变。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型
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凋亡
DJ-1
细胞因子
Keywords
enterovirus 71
human 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apoptosis
DJ-1
cytokines
分类号
R322.124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R329.25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核磁共振^1H谱的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血清代谢组学的比较
被引量:
6
3
作者
刘影
冀天星
李江超
王丽京
杨永霞
机构
广东药学院血管生物学研究所
广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
广东药学院基础学院物理与电子学教研室
出处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79-88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005022)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S2011010002512)~~
文摘
目的分析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在血清代谢组学上的差异,探讨术前通过代谢特征来辨别良恶性肿瘤的可能性。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的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血清各8例,通过核磁共振1H谱(1HNMR)技术检测其血清代谢组特征,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OPLS-DA)分析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之间的代谢差异。结果 PCA和OPLS-DA分析显示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血清代谢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与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相比,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血清中脂质、乳酸盐、磷脂酰胆碱/甘油磷脂酰胆碱的含量升高,而谷氨酰胺、牛磺酸、肌酸和葡萄糖含量降低。结论乳腺纤维腺瘤患者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在血清代谢水平上具有明显差异,这些具有明显变化的代谢物可作为潜在血清代谢标记物,为临床区分良恶性肿瘤提供参考。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学
乳腺肿瘤
纤维腺瘤
乳腺导管癌
代谢组学
Keywords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breast neoplasma
fibroadenoma
breast ductal carcinoma
matabonomics
分类号
R737.91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肠道病毒71型感染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初步研究
罗文英
赵卫
彭亮
余晶仪
张立科
张文炳
曹虹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肠道病毒71型诱导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
罗文英
吴显劲
彭亮
何肖龙
张立科
张文炳
曹虹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核磁共振^1H谱的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血清代谢组学的比较
刘影
冀天星
李江超
王丽京
杨永霞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