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大鼠高胆红素血症及脑病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晓丽 郭明星 +1 位作者 梁俊晖 张常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23-1531,共9页
目的:建立新生SD大鼠高胆红素血症和胆红素脑病模型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将3日龄SD新生大鼠按窝系和体重随机均分为7组,分别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Con)以及胆红素6.25μg/g(T1)、12.5μg/g (T2)、25μg/g(T3)、50μg/g(T4)... 目的:建立新生SD大鼠高胆红素血症和胆红素脑病模型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将3日龄SD新生大鼠按窝系和体重随机均分为7组,分别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Con)以及胆红素6.25μg/g(T1)、12.5μg/g (T2)、25μg/g(T3)、50μg/g(T4)、100μg/g(T5)和200μg/g(T6),每天2次,共3 d。末次注射12 h后拍照、称重、取材,称量胃内容物重量,计算胃内容物指数和肝/体重比,测定血清总胆红素和游离胆红素浓度,检测脑组织的含水量、胆红素含量和ATP含量,HE和尼氏染色进行形态学检测。结果:随着注射次数和剂量的增加,新生鼠的一般表现逐渐变差,皮肤和黏膜黄染加重,活动次数逐渐减少,体重增长被抑制,T6组出现体重负增长;死亡率逐渐升高,T6组72 h死亡率接近100%,停止注射后观察1周,T4和T5组死亡率继续升高;与Con和T1组相比,T3~T5组胃内容物重量及其指数显著降低(P<0.05);T5组肝/体重比显著升高(P<0.05);血清总胆红素、游离胆红素和脑组织总胆红素的浓度在T1~T5组逐渐递增;各组大鼠脑组织的含水量没有差异;脑组织ATP含量在T1~T5组先升高后降低,T3组达高峰,与Con 组相比,T4组和T5组显著降低( P<0.05)。 HE染色结果显示:随着胆红素浓度升高,各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数量逐渐减少,T4和T5组神经元结构紊乱,细胞肿胀,部分细胞核染色质致密浓缩。尼氏染色显示,随着胆红素浓度增多,神经元胞体逐渐变小,尼氏小体减少、染色逐渐变浅, T4和T5组部分神经元溶解甚至消失。结论:新生3日龄SD大鼠腹腔注射胆红素12.5、25、50和100μg/g,每天2次,注射3 d可致高胆红素血症,50和100μg/g可引起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 高胆红素血症 核黄疸 大鼠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PC1在TGF-β1诱导支气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9
2
作者 岳喜磊 成莹 +3 位作者 许继德 钟长江 杨春涛 汪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92-498,共7页
目的:探究经典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TRPC1)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间充质转化(EMT)中的作用。方法:以16HBE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免疫荧光、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16HBE细胞EMT过程中TRPC1 mRNA和蛋白... 目的:探究经典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TRPC1)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间充质转化(EMT)中的作用。方法:以16HBE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免疫荧光、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16HBE细胞EMT过程中TRPC1 mRNA和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TRPC1阻断剂和siRNA干扰对16HBE细胞EMT的影响。结果:(1)TGF-β1刺激后细胞形态明显改变,E-钙黏蛋白表达减少(P<0.01),而α-SMA蛋白表达增加(P<0.05)。(2)TRPC1广泛存在于16HBE细胞,且TGF-β1刺激后TRPC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增加(P<0.05)。(3)与TGF-β1组相比,阻断剂和TGF-β1共同作用组或siRNA和TGF-β1共同作用组细胞形态改变受抑制,E-钙黏蛋白和α-SMA蛋白表达受抑制(P<0.05)。结论:TGF-β1诱导16HBE细胞发生EMT,其机制可能与其上调16HBE细胞TRPC1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 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PC6在PDGF诱导的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成莹 曾欣 +3 位作者 许继德 岳喜磊 韩志远 杨春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229-2234,共6页
目的:探讨经典瞬时受体电位通道6(TRPC6)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诱导的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组织贴块联合酶消化法培养原代大鼠ASMCs。间接免疫荧光法鉴定平滑肌细胞及检测TRPC6在ASMCs上的表达。CCK-8法检测PDG... 目的:探讨经典瞬时受体电位通道6(TRPC6)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诱导的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组织贴块联合酶消化法培养原代大鼠ASMCs。间接免疫荧光法鉴定平滑肌细胞及检测TRPC6在ASMCs上的表达。CCK-8法检测PDGF诱导ASMCs的增殖。Real-time PCR检测PDGF作用后TRPC6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PDGF作用后TRPC6蛋白的表达。CCK-8法检测TRPC6阻断剂对PDGF诱导ASMCs增殖的作用。结果:细胞免疫荧光显示:TRPC6广泛存在于气道平滑肌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发现,20μg/L PDGF作用后ASMCs发生增殖(P<0.05);PDGF与TRPC6阻断剂SKF96365共同作用于ASMCs,ASMCs的增殖较单独使用PDGF组减弱(P<0.05),且减弱的程度具有剂量及时间依赖性。Real-time PCR结果显示:PDGF分别作用于ASMCs 12 h、24 h和48 h后,TRPC6 mRNA表达与相应的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PDGF分别作用ASMCs 24 h和48 h后,TRPC6蛋白表达与相应的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结论:TRPC6参与了PDGF诱导ASMCs增殖的过程,PDGF促进ASMCs增殖可能与其上调TRPC6 mRNA和蛋白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气道平滑肌细胞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6 气道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根酮C通过激活caspase 3及caspase 9诱导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 被引量:16
4
作者 周萍 董晓先 汤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06-1210,共5页
目的探讨桑根酮C诱导雄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桑根酮C对PC3细胞増殖的抑制作用:实验分6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桑根酮C(0、1、5、20、50、100μmol/L),作用24 h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20μmol/... 目的探讨桑根酮C诱导雄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桑根酮C对PC3细胞増殖的抑制作用:实验分6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桑根酮C(0、1、5、20、50、100μmol/L),作用24 h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20μmol/L桑根酮C加入PC3细胞,分别于0、6、12、24、48 h收集细胞,MTT法检测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率:20μmol/L桑根酮C加入PC3细胞,分别于0、12、24、48 h收集细胞检测凋亡率。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caspase 3的活性:20μmol/L桑根酮C作用PC3细胞,分别在0、6、12、18、24、48 h收集细胞,检测caspases 3的活性。MTT法检测caspase 3、caspase 8及caspase 9抑制剂对桑根酮C抑制PC3细胞增殖的影响:实验分4组,分别加入DMSO、z-DEVD-fmk、z-LEHD-fmk及z-IETD-fmk,1 h加入桑根酮C,24 h收集细胞,MTT法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结果桑根酮C能抑制PC3细胞的增殖,呈剂量、时间依赖性,桑根酮C 1、5、20、50、100μmol/L作用PC3细胞24 h的增值抑制率分别为:4.86%、12.92%、52.34%、82.05%、87.45%,1μmol/L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数有效抑制浓度IC50为18.76μmol/L。20μmol/L桑根酮C作用PC3细胞,分别在6、12、24、48、72 h检测增值抑制率为:10.57%、27.09%、51.88%、80.73%、87.99%,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μmol/L桑根酮C可诱导PC3细胞的凋亡,在12、24、48 h的凋亡率分别为:7.43%、20.91%、37.5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caspases 3的活性18 h比对照组增加了7.6倍,应用caspase抑制剂后发现caspase 3及caspase 9的抑制剂可显著逆转桑根酮C对PC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从52.48%降到24.29%及28.8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aspase8抑制剂作用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桑根酮C可通过激活caspase 3及caspase 9途径诱导PC3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根酮C 前列腺癌 PC3细胞 CASPASE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PC1在TGF-β1诱导支气管上皮细胞迁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钟长江 岳喜磊 +3 位作者 李建华 许继德 成莹 杨春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7-272,共6页
目的:探究经典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TRPC1)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迁移中的作用。方法:siRNA沉默TRPC1;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和凋亡;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We... 目的:探究经典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TRPC1)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迁移中的作用。方法:siRNA沉默TRPC1;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和凋亡;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检测E-钙黏蛋白和vimentin的蛋白表达。结果:TGF-β1刺激细胞后,TGF-β1组细胞的迁移距离大于对照组(P<0.01)。TGF-β1组和TRPC1沉默组的细胞活力和凋亡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与TGF-β1组细胞比较,siRNA和TGF-β1共同作用组迁移能力明显降低(P<0.01)。与TGF-β1组相比,siRNA沉默TRPC1和TGF-β1共同作用组E-钙黏蛋白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vimentin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5)。结论:TRPC1通过调节E-钙黏蛋白和vimentin的蛋白表达参与了TGF-β1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迁移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细胞迁移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抑制人非小细胞肺癌H460细胞迁移和MMP2的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红艳 龙捷 涂永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7期732-735,740,共5页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人非小细胞肺癌H460细胞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辛伐他汀对H460细胞活力的影响;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观察辛伐他汀对H460细胞迁移的影响;Western bolt检测H460细胞MMP2蛋白的表达。结果...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人非小细胞肺癌H460细胞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辛伐他汀对H460细胞活力的影响;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观察辛伐他汀对H460细胞迁移的影响;Western bolt检测H460细胞MMP2蛋白的表达。结果:辛伐他汀浓度依赖性地抑制H460细胞迁移,1.25、2.5、5μmol/L的辛伐他汀作用H460细胞24 h,其迁移距离为对照组的79.18%、57.48%、45.34%;与对照组相比,穿过transwell小室膜的细胞数显著减少(P=0.013,P=0.001,P<0.001)。随着辛伐他汀作用浓度增加,H460细胞的MMP2表达逐渐降低。结论:辛伐他汀对人非小细胞肺癌H460细胞的迁移有显著抑制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下调MMP2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人非小细胞肺癌 细胞迁移 MMP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veolin-1在TGF-β1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间质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钟长江 李建华 +3 位作者 岳喜磊 许继德 杨春涛 邓莉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91-1097,共7页
目的:探究小窝蛋白1(caveolin-1)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中的作用。方法:以16HBE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免疫荧光、RT-q 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16HBE细胞EMT过程中caveolin-1... 目的:探究小窝蛋白1(caveolin-1)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中的作用。方法:以16HBE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免疫荧光、RT-q 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16HBE细胞EMT过程中caveolin-1的mRNA和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iRNA干扰caveolin-1对16HBE细胞EMT的影响。结果:Caveolin-1广泛存在于16HBE细胞膜上,TGF-β1刺激后,caveolin-1的mRNA和蛋白表达减少(P<0.05)。与TGF-β1组比较,caveolin-1 siRNA和TGF-β1共同作用促进了细胞形态的转化,抑制了E-钙黏蛋白的蛋白表达而促进了α-SMA的蛋白表达(P<0.05)。TGF-β1刺激16HBE细胞后,AKT和Smad3在30 min磷酸化水平最高,与0 min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加(P<0.05);用siRNA干扰caveolin-1基因后再用TGF-β1刺激16HBE细胞30 min,下游信号蛋白分子AKT和Smad3的磷酸化水平增高,与TGF-β1组比较显著增加(P<0.05)。结论:TGF-β1能下调16HBE细胞的caveolin-1表达水平;caveolin-1可能参与了TGF-β1诱导的16HBE细胞EMT过程中TGF-β1/Smad通路和PI3K-AKT通路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上皮-间充质转化 小窝蛋白1 气道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抱法切除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临床疗效与解剖学基础
8
作者 黄阳亮 钟祎 刘少喻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7-91,共5页
目的明确I期后入路徒手环抱法切除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指征、临床疗效与解剖学基础。方法回顾2010年1月至2018年6月符合以下指征行I期后入路徒手环抱法手术切除胸椎骨化黄韧带患者20例(男9例,女11例,平均年龄55.2岁,43至75岁):第一... 目的明确I期后入路徒手环抱法切除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指征、临床疗效与解剖学基础。方法回顾2010年1月至2018年6月符合以下指征行I期后入路徒手环抱法手术切除胸椎骨化黄韧带患者20例(男9例,女11例,平均年龄55.2岁,43至75岁):第一诊断为胸椎黄韧带骨化;排除Sato分型中的融合型及结节型;排除术前CT检查具有硬膜骨化征患者;排除各节段的单侧骨化物椎管占有率大于55%患者。收集术前与末次随访的改良JOA评分、临床解剖学特点及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等临床资料,予以分析总结。结果20例患者均行环抱法经后路I期切除骨化韧带,共36个节段。平均手术时间116 min,出血量131 mL。术中有1例脑脊液漏,术中予缝合,术后无症状。病例均得以随访,随访时间48~54个月,平均50.9个月。术前mJOA评分(7.50±1.02),末次随访(10.25±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改善率平均80.43%,优13例,良7例。未出现复发病例。结论对符合手术指征的黄韧带骨化患者行环抱法切除术具有操作简单,辅助工具少,手术时间短,效疗确切的优点。术后未见复发,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黄韧带骨化 手术指征 解剖学 后入路 徒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感受器电位通道1在臭氧致小鼠肺组织炎症中的表达 被引量:2
9
作者 扶招弟 周丽芬 +6 位作者 黄建荣 郭淑仪 章洁纯 方永标 刘筱蔼 陈庆梓 李建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4-287,291,共5页
目的探讨经典瞬时感受器电位通道1(TRPC1)在臭氧暴露下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臭氧暴露建立小鼠肺组织炎症模型,通过对小鼠行为学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细胞分类计数和肺组织病理形态分析证实模型建立成功后,RTPCR法检测... 目的探讨经典瞬时感受器电位通道1(TRPC1)在臭氧暴露下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臭氧暴露建立小鼠肺组织炎症模型,通过对小鼠行为学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细胞分类计数和肺组织病理形态分析证实模型建立成功后,RTPCR法检测肺组织TRPC1 m 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观察TRPC1蛋白在肺组织的表达和定位情况。结果 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臭氧组小鼠肺组织TRPC1 m RNA及其蛋白表达上调(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进一步证实,臭氧组小鼠肺组织TRPC1蛋白在肺泡上皮细胞、支气管上皮细胞、浸润的炎症细胞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小鼠肺组织中TRPC1 m RNA和蛋白的表达均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总数、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数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结论 TRPC1可能与小鼠肺组织炎症发病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感受器电位通道1 臭氧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