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地方医科院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实践研究——以广州医科大学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林爱华 李慧 +4 位作者 张驰腾 郑建民 张辉 张慧群 李建华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5期649-653,共5页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提高教学质量成为高校教育教学发展最核心的任务。地方医科院校肩负着直接为地方培养医疗卫生人才的重任,因此,构建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地方医科院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存在...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提高教学质量成为高校教育教学发展最核心的任务。地方医科院校肩负着直接为地方培养医疗卫生人才的重任,因此,构建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地方医科院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存在的问题,结合广州医科大学的工作实际,通过厚“基础”、明“责任”、强“过程”、建“平台”、推“奖惩”、重“改进”等措施,探索构建基于两评价、三驱动、三贯穿的闭环式生态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医科院校 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医科建设下医学本科生跨学科创新能力培养 被引量:3
2
作者 吴他凡 殷子寓 +2 位作者 郑建民 赵醒村 李建华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5期535-539,共5页
“新医科”建设是推动现代医学进一步纵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医学教育领域带来创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对医学课程学时繁重、学生知识结构不够多元、教师跨学科创新能力待提升,以及跨学科人才培养机制尚不健全等问题,广州医科大学坚... “新医科”建设是推动现代医学进一步纵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医学教育领域带来创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对医学课程学时繁重、学生知识结构不够多元、教师跨学科创新能力待提升,以及跨学科人才培养机制尚不健全等问题,广州医科大学坚持社会需求导向,立足自身优势,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打破传统学科壁垒,重建器官系统整合课程体系;通过构建“四全“”五维”实践-科研双链联合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通过搭建高水平的跨学科平台,组建跨学科师资团队,完善跨学科人才培养机制。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取得一定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 人才培养 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技能学》线上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翔 陈晓云 +2 位作者 张慧群 黎炜力 刘攀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4期117-120,共4页
“新冠疫情”的严峻形势给线上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临床技能学》课程转变教学模式,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创建在线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开展在线教学,保证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课程结束后,收集学生在线学习行为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 “新冠疫情”的严峻形势给线上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临床技能学》课程转变教学模式,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创建在线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开展在线教学,保证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课程结束后,收集学生在线学习行为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该线上课程教学的反馈意见。实践应用结果表明,该种教学模式能够满足线上教学所需,具有较好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技能学 在线教学 案例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教育“五育融合”有效路径探索 被引量:18
4
作者 殷子寓 吴他凡 +1 位作者 李建华 赵醒村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2期137-140,共4页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是实现“健康中国”规划的有力保障。本文从医学教育视域,首先对“五育”内涵进行了阐释,强调培养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强健的身心、医学艺术审美力、实践能力与医者责任担当;其次分析了“五育融...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是实现“健康中国”规划的有力保障。本文从医学教育视域,首先对“五育”内涵进行了阐释,强调培养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强健的身心、医学艺术审美力、实践能力与医者责任担当;其次分析了“五育融合”在医学教育中的特点,既要保证“五育融合”教育的整体性与全面性,更要平衡好医学职业教育的重心,并彰显医学人文精神教育的特点;最后探索了医学院校从师资培养、教学顶层设计、教学评价改革、管理机制、校园文化等方面开展“五育融合”培养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五育融合 全人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山实验班”卓越医学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7
5
作者 吴他凡 李建华 +2 位作者 郑建民 张惠群 殷子寓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3期342-345,共4页
广州医科大学2010年开始在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开设统筹南山实验班。南山班秉承精英教育理念,传承奉献、开拓、钻研、合群的“南山风格”,以学生为中心,重视自主学习能力、科研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三制三化”等培养模式改革... 广州医科大学2010年开始在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开设统筹南山实验班。南山班秉承精英教育理念,传承奉献、开拓、钻研、合群的“南山风格”,以学生为中心,重视自主学习能力、科研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三制三化”等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即管理上实施导师制、选拔制和书院制改革,坚持小班化、国际化及评价过程化教育;系列教学改革基于“I-PROBE我探索”理念开展。实践证明学生综合素质整体提高,教师团队德术双馨,“南山班”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广泛认可,为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医学人才 临床医学 南山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SCE结合DOPS在外科技能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 被引量:4
6
作者 敖建 卞军 +4 位作者 庄海山 贺毅 许峰峰 彭嘉蔚 黎炜力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5期94-95,106,共3页
目的:探讨操作技能直接观察法(DOPS)在外科技能教学中的应用和评价效果。方法:选择2018级广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100名临床医学专业大四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外科技能教学中,实验组在传统的教学上,采用广... 目的:探讨操作技能直接观察法(DOPS)在外科技能教学中的应用和评价效果。方法:选择2018级广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100名临床医学专业大四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外科技能教学中,实验组在传统的教学上,采用广州医科大学DOPS评分表进行一次形成性评价。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考试总成绩的平均值及满意度。结果:期末OSCE考试总成绩实验组为(90.57±4.38)分,优于对照组的(85.47±6.5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教师对DOPS考核结果实验组的满意度(7.84±0.62)高于对照组(6.92±1.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学生对DOPS考核结果实验组的满意度(7.82±0.92)高于对照组(6.30±0.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DOPS在外科技能教学中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形成性评价方法,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DOPS在外科技能教学中具有一定的的运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作技能直接观察法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外科技能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学生为中心”的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慧群 吴他凡 +1 位作者 郑国权 潘朝杰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59-61,共3页
随着社会经济和医学科学的发展,高等医学教育需要进一步深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我校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贯穿于医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重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 随着社会经济和医学科学的发展,高等医学教育需要进一步深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我校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贯穿于医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重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式、完善评价方法、构建自学平台等改革措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而为区域卫生事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医学创新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改革 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