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复治疗专业教师专业化培养及教学基地建设与发展探析 被引量:20
1
作者 潘翠环 于瑞 +1 位作者 李胜活 陈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98-1100,共3页
介绍本校康复治疗专业教学基地建设和康复治疗专业教师专业化培养的经验。通过自身培养,利用与台湾中山医学大学交流合作平台以及国内外进修学习,与省属、部属院校以及三级甲等医院康复科作为培养教师和学生实践教学基地,本专业青年教... 介绍本校康复治疗专业教学基地建设和康复治疗专业教师专业化培养的经验。通过自身培养,利用与台湾中山医学大学交流合作平台以及国内外进修学习,与省属、部属院校以及三级甲等医院康复科作为培养教师和学生实践教学基地,本专业青年教师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以及专业教学基地均有显著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治疗 教师培训 教学基地 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大学物理治疗硕士教育模式及借鉴 被引量:6
2
作者 赖小松 欧海宁 杨永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24-727,共4页
我国康复治疗人才培养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康复技术专业(专科)的教育最早于1989年建立,由职业院校负责教学[1]。2000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在部分高校开设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1]。2017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设置医学技术类研究生学位点[1],... 我国康复治疗人才培养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康复技术专业(专科)的教育最早于1989年建立,由职业院校负责教学[1]。2000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在部分高校开设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1]。2017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设置医学技术类研究生学位点[1],康复治疗学的硕士归置于医学技术(专业代码:1010)专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硕士教育 职业院校 大学物理 专业代码 国务院学位办 康复治疗学 康复治疗人才 医学技术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执行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3
作者 刘远文 潘翠环 +2 位作者 胡楠 陈艳 方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32-1136,共5页
执行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后遗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重复经颅磁刺激作为一种新型电生理技术,逐渐被用于探索脑卒中后执行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本文就脑卒中后执行功能障碍的概况、重复经颅磁刺激的基本原理和作用机制、其改善... 执行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后遗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重复经颅磁刺激作为一种新型电生理技术,逐渐被用于探索脑卒中后执行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本文就脑卒中后执行功能障碍的概况、重复经颅磁刺激的基本原理和作用机制、其改善脑卒中后执行功能障碍的临床应用和安全性等做一综述。临床研究表明高频刺激、低频刺激、联合其他治疗方法对执行障碍均有疗效。然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执行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和最佳治疗方案尚无统一定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认知功能障碍 执行功能障碍 重复经颅磁刺激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手运动功能康复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付桢 胡楠 +3 位作者 潘翠环 缪萍 于瑞 陈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77-1281,共5页
功能磁共振成像(f MRI)是一项结合功能、解剖、影像,能实时、动态、无创评价脑功能的成像技术。本文总结正常人与脑卒中患者手运动时脑f MRI特征,并从f MRI揭示脑卒中后神经可塑,评估康复疗效、预后等方面介绍f MRI在脑卒中患者手运动... 功能磁共振成像(f MRI)是一项结合功能、解剖、影像,能实时、动态、无创评价脑功能的成像技术。本文总结正常人与脑卒中患者手运动时脑f MRI特征,并从f MRI揭示脑卒中后神经可塑,评估康复疗效、预后等方面介绍f MRI在脑卒中患者手运动功能康复中的研究进展,对目前f MRI在康复评估方面所面临的难题及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成像 脑卒中 运动功能 康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机器手对脑卒中患者手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的效果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远文 潘翠环 +3 位作者 叶正茂 胡楠 罗丽娟 陈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机器手对脑卒中患者手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以及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32例脑卒中手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分为实验组(n=16)和对照组(n=16)。实验组予虚拟现实机器手训练和手部基础康复训练,...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机器手对脑卒中患者手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以及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32例脑卒中手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分为实验组(n=16)和对照组(n=16)。实验组予虚拟现实机器手训练和手部基础康复训练,对照组予手部基础康复训练,共4周。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定(FMA)的手指、腕运动部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实验组治疗后FMA、MBI总分及各亚项评分明显提高(Z>3.45,t>3.45,P<0.01)。对照组治疗后FMA总分、手指、腕,MBI进食、穿衣、修饰共6项评分高于治疗前(Z>2.07,t>4.18,P<0.05)。治疗后,实验组FMA、MBI总分及各亚项评分高于对照组(Z>2.14,t>3.20,P<0.05)。结论虚拟现实机器手训练可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手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手功能障碍 虚拟现实机器手 日常生活活动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肖长林 胡楠 +1 位作者 潘翠环 陈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33-1437,共5页
脑卒中是导致功能障碍的最常见原因之一,仅有不足40%的患者在康复治疗后可以完全恢复功能。虽然目前康复治疗技术发展迅速,但是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依然是目前卒中后康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目前认为脑卒中发生后,两大脑半球间兴奋性... 脑卒中是导致功能障碍的最常见原因之一,仅有不足40%的患者在康复治疗后可以完全恢复功能。虽然目前康复治疗技术发展迅速,但是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依然是目前卒中后康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目前认为脑卒中发生后,两大脑半球间兴奋性平衡被打破,非损伤侧皮质可经胼胝体抑制损伤侧皮质兴奋性,阻碍运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运动功能恢复 脑卒中患者 重复经颅磁刺激 康复治疗技术 上肢运动功能 功能障碍 恢复功能 兴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