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LIF入路相关的生殖股神经应用解剖及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洪乐鹏 廖丙修 +2 位作者 罗嘉伦 陈飞裕 黄国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17-622,共6页
目的通过标本解剖和影像学研究,找出生殖股神经(genitofemoral nerve,GFN)在各腰椎间隙的走行位置,结合腰椎前大血管和腰神经根的位置,得出极外侧人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extrem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XLIF)在各腰椎间隙的安全入路... 目的通过标本解剖和影像学研究,找出生殖股神经(genitofemoral nerve,GFN)在各腰椎间隙的走行位置,结合腰椎前大血管和腰神经根的位置,得出极外侧人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extrem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XLIF)在各腰椎间隙的安全入路范围。方法解剖16例成人尸体标本,暴露GFN并观察其与腰大肌的位置关系。在36例腰椎磁共振扫描影像上观察腰大肌和腹部大血管的位置并测量相关解剖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得出各腰椎间隙GFN的走行位置和XLIF入路的安全范围。结果生殖股神经在腰大肌内段走行于GFN出椎间孔处与腰大肌穿出点连线上方,呈向前的抛物线或近似直线。GFN在L_(3/4)椎间隙或以上位置穿出腰大肌的样本,GFN距椎体后缘的距离为(34.0±6.02)mm,位置分布在Moro分区位于A区和Ⅰ区。GFN在L_(3/4)椎间隙以下位置穿出腰大肌的样本,GFN距椎体后缘的距离不小于(16.0±2.16)mm,位置分布在Ⅰ区、Ⅱ区和Ⅲ区。结论XLIF入路的安全区域在L_(2/3)。椎间隙为Ⅱ区、Ⅲ区,在L_(4/5)椎间隙为Ⅱ区。GFN穿出腰大肌的位置在L_(3/4)椎间隙或以上者,L_(3/4)椎间隙的安全区为Ⅱ区;在L_(3/4)椎间隙以下者,在L_(3/4)椎间隙从任何分区进入都有损伤血管或神经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LIF 生殖股神经 应用解剖 影像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urmorphamine对帕金森病炎症细胞模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3
2
作者 洪乐鹏 汪光亮 +2 位作者 王迪 王智明 邵帅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1-96,共6页
为探讨Shh信号通路激活剂,2,6,9-三取代嘌呤化合物(Purmorphamine,PM)对帕金森病炎症细胞模型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Peli1等的表达,以及对PC12细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研究应用MTT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为探讨Shh信号通路激活剂,2,6,9-三取代嘌呤化合物(Purmorphamine,PM)对帕金森病炎症细胞模型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Peli1等的表达,以及对PC12细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研究应用MTT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技术分别检测了细胞活性和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1)MTT法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细胞相比,脂多糖(LPS)组、PM组和二甲基亚砜(DMSO)组BV2细胞的存活率无明显差异(P>0.05);而与LPS组相比,PM+LPS组PC12细胞的存活率显著升高(P<0.01)。2)Q-PCR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PS-24 h组TNF-α、IL-1β、Peli1的表达显著升高,LPS-4 h组Smo和Gli1的表达显著升高,而LPS-24 h组TRAF3表达显著下降(P<0.01);与对照组相比,PM-24 h组的Smo、Gli1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LPS组相比,PM+LPS组BV2细胞TRAF3的表达显著升高,而炎症因子TNF-α,IL-1β,Peli1的表达显著下降(P<0.01)。由此我们推测:PM可提高炎症因子作用下PC12细胞的存活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TRAF3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rmorphamine 帕金森病 BV2细胞 PC12细胞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干细胞的单层培养及分化过程中HES1和MASH1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刘菲菲 徐丽萍 +3 位作者 龙大宏 陈艳 张君度 龙静怡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24,共7页
【目的】建立神经干细胞(NSC)体外培养方案,使NSC的体外可以得到增殖和分化,并检测NSC分化过程中HES1和MASH1的表达变化。【方法】无菌条件下取SD大鼠胚胎端脑,无血清悬浮培养,形成P2代神经球后,将神经球消化成单细胞,分为神经球悬浮培... 【目的】建立神经干细胞(NSC)体外培养方案,使NSC的体外可以得到增殖和分化,并检测NSC分化过程中HES1和MASH1的表达变化。【方法】无菌条件下取SD大鼠胚胎端脑,无血清悬浮培养,形成P2代神经球后,将神经球消化成单细胞,分为神经球悬浮培养和单层贴壁培养,并对两种不同培养方式下的NSC进行干性鉴定和分化能力鉴定。用不同浓度(20、40、80μg/L)的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诱导NSC分化,选出最合适的浓度。用BDNF最佳诱导浓度诱导NSC分化,Q-PCR检测分化过程中HES1和MASH1的表达变化。【结果】神经球悬浮培养和单层贴壁培养均可得到的NSC;分化3 d后,在不加入任何诱导因素的情况下,单层贴壁培养的NSC能更高比例[(19.55±1.09)%]地分化为β-tubulinⅢ阳性细胞;BDNF 40μg/L能诱导出更多的β-tubulinⅢ阳性细胞[(34.17±0.60)%];在分化1、3和7 d时,Q-OCR结果表明MASH1在BDNF诱导下组较NSC和对照组表达水平明显上升。【结论】单层贴壁培养的神经干细胞更利于分化为神经元,BDNF为40μg/L时能诱导出更高比例的神经元,BDNF可以诱导MASH1在NSC分化过程中表达明显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神经球 单层贴壁培养 分化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H信号通路的激活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保护及其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洪乐鹏 汪光亮 +2 位作者 王迪 王智明 邵帅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86-592,共7页
目的:为探讨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激活剂,2,6,9-三取代嘌呤化合物(purmorphamine,PM)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动物中小鼠身体的协调能力、多巴胺能神经元及小胶质细胞细胞活性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47只C57B... 目的:为探讨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激活剂,2,6,9-三取代嘌呤化合物(purmorphamine,PM)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动物中小鼠身体的协调能力、多巴胺能神经元及小胶质细胞细胞活性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47只C57BL/6J雄性8周小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PM组、MPTP组、PM+MPTP组,使用腹腔注射1-methyl-4-phenyl 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制作小鼠的帕金森病模型。应用悬杆实验、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技术分别检测小鼠的运动协调能力,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阳性的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形态、数目,Ionized calcium binding adapter molecule 1(Iba1)阳性的小胶质细胞的形态以及炎症因子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1)悬杆实验显示:在预处理PM 24 h后MPTP诱导的PD模型小鼠中,与MPTP组相比,PM+MPTP组小鼠后爪抓到横杆的时间明显缩短(P<0.01);而与control组相比,MPTP组中小鼠后爪抓到横杆的时间显著延长(P<0.01)。(2)TH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ontrol组TH+DA能神经元染色很深,胞体密集,突起明显;与control组相比,MPTP组TH+DA能神经元的数量明显减少,细胞质着色变浅,突起变短或者消失(P<0.01);与MPTP组相比,PM+MPTP组TH+DA能神经元不仅使损失细胞的数目明显减少,而且细胞质染色变深,突起有所增多(P<0.01)。(3)Iba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与control相比,MPTP组小胶质细胞变大、形态不规则、突起变粗;与MPTP组相比,PM+MPTP组小胶质细的胞体形态较小,突起呈现细长较多。(4)Q-PCR检测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MPTP组TNF-α和Iba1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MPTP组对比,PM+MPTP组表达的TNF-α和Iba1 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PM可改善PD模型小鼠的运动协调能力,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小胶质细胞的炎症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rmorphamine 帕金森病 炎症 小胶质细胞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小时快速眼动睡眠剥夺对青少年期C57BL/6J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郝彦利 黄鑫焱 +1 位作者 THOIDINGJAM Bidyarani Chanu 张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2798-2801,共4页
目的探讨24 h快速眼动睡眠剥夺(REMSD)对青少年期C57BL/6J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月选取45只青少年期(3~4周龄)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24 h快速眼动睡眠剥夺(REMSD)对青少年期C57BL/6J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月选取45只青少年期(3~4周龄)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对照组、宽平台组和REMSD组,各15只。将REMSD组小鼠置于水平台睡眠剥夺箱建立REMSD模型,宽平台组小鼠置于假水平台睡眠剥夺箱建立快速眼动睡眠假剥夺模型。通过3轮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测试小鼠学习能力,记录逃避潜伏期;Morris水迷宫空间搜索实验测试小鼠记忆能力,记录小鼠穿台次数,在靶象限停留时间以及在靶象限游动距离。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分离海马,采用NO检测试剂盒检测NO水平。结果REMSD组小鼠出现多动,毛发潮湿凌乱且光泽度差,四肢充血,烦躁不安,易激惹,兴奋性增强。各组小鼠3轮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逃避潜伏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REMSD组逃避潜伏期均较对照组、宽平台组缩短(P〈0.05)。各组小鼠穿台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REMSD组小鼠穿台次数多于对照组和宽平台组(P〈0.05)。对照组、宽平台组、REMSD组海马NO水平分别为(43.6±8.5)、(45.8±9.1)、(54.2±5.8)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60,P=0.002);其中,REMSD组小鼠海马NO水平高于对照组和宽平台组(P〈0.05)。结论青少年期小鼠REMSD 24 h后,学习记忆能力提高,可能与海马NO水平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 快速眼运动 青少年 学习 记忆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纹状体神经元调控SVZ区域神经再生的作用机制
6
作者 贺小松 叶秉坤 +2 位作者 王智明 宣爱国 龙大宏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6-470,共5页
目的:纹状体神经元可以投射突触到室管膜下区(SVZ),并影响SVZ区域前体细胞的活性,但是纹状体神经元活性如何影响SVZ区域神经再生未知,本文旨在探讨纹状体神经元与SVZ区域神经再生的关系。方法:利用光遗传学的方法,特异调控纹状体神经元... 目的:纹状体神经元可以投射突触到室管膜下区(SVZ),并影响SVZ区域前体细胞的活性,但是纹状体神经元活性如何影响SVZ区域神经再生未知,本文旨在探讨纹状体神经元与SVZ区域神经再生的关系。方法:利用光遗传学的方法,特异调控纹状体神经元活性后,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其活性对SVZ区域神经再生的影响,并且探讨其可能机制。结果:当以CaM KⅡ作为启动子时,光敏感蛋白可以在纹状体神经元中表达,而且纹状体神经元的发放频率能够被激光控制。纹状体神经元活性的抑制促进NT-1的分泌(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纹状体神经元活性的降低促进SVZ区域BrdU与DCX双阳性细胞数目的增多(P<0.05)。结论:纹状体神经元活性是影响SVZ区域神经再生的重要因素,抑制纹状体神经元活性可以促进神经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状体神经元 神经再生 光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眼动睡眠剥夺对青少年期和成年期C57BL/6J小鼠焦虑行为与海马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黄鑫焱 陈天彬 +1 位作者 郝彦利 张斌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76-1480,共5页
目的探讨快速眼动睡眠(REMS)剥夺24 h对青少年期和成年期C57BL/6J小鼠焦虑行为和海马一氧化氮(NO)水平影响的差异。方法采用青少年期(3-4周龄)和成年期(8-12周龄)的C57BL/6J小鼠各45只,每个年龄组的实验动物分别平均随机分为3... 目的探讨快速眼动睡眠(REMS)剥夺24 h对青少年期和成年期C57BL/6J小鼠焦虑行为和海马一氧化氮(NO)水平影响的差异。方法采用青少年期(3-4周龄)和成年期(8-12周龄)的C57BL/6J小鼠各45只,每个年龄组的实验动物分别平均随机分为3个亚组,每个亚组的小鼠数量为15只:正常对照(NC)组、大平台(WP)组和REMS剥夺24 h(REMSD)组。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制作REMS剥夺模型,通过高架十字迷宫测定实验动物焦虑行为。之后,低温下迅速处死实验动物,取脑分离出海马,裂解并匀浆离心后取上清液,通过酶标仪测定NO水平及Westernblot测定海马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含量。通过以上方法,分别观察REMS剥夺24 h对青少年期和成年期C57BL/6J小鼠焦虑行为、海马NO水平及nNOS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青少年期小鼠NC组、WP组和REMSD各组进臂总次数、进入开放臂次数和时间、以及进入封闭臂次数和时间均无明显差异;REMSD组海马NO水平明显高于NC组和WP组(ps〈0.01);REMSD组海马nNOS蛋白水平明显高于NC组和WP组(ps〈0.01);(2)成年期REMSD小鼠进臂总次数明显高于WP组和NC组(ps〈0.01);小鼠进入开放臂的次数和时间明显低于WP组(P〈0.01)和NC组(P〈0.01),而进入封闭臂的次数和时间明显多于WP组(P〈0.01)和NC组(P〈0.05);成年期小鼠NC组、WP组和REMSD各组海马NO水平和nNOS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REMSD 24 h对青少年期和成年期C57BL/6J小鼠焦虑行为的影响不同,可能与睡眠剥夺导致的海马NO水平和nNOS蛋白表达变化的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眼动睡眠 海马 一氧化氮 焦虑 成年 青少年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对小鼠海马AD相关蛋白电泳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许倩倩 滕夏虹 +1 位作者 郝彦利 邹春林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1-496,共6页
目的:探索不同提取方法对小鼠海马AD相关蛋白电泳结果的影响,为更准确地研究不同干预条件下AD小鼠模型中海马AD相关蛋白表达量的变化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分别采用新鲜组织试剂盒提取法、新鲜组织超声波破碎法、速冻组织试剂盒提取法和... 目的:探索不同提取方法对小鼠海马AD相关蛋白电泳结果的影响,为更准确地研究不同干预条件下AD小鼠模型中海马AD相关蛋白表达量的变化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分别采用新鲜组织试剂盒提取法、新鲜组织超声波破碎法、速冻组织试剂盒提取法和速冻组织研磨法提取C57BL/6小鼠海马组织蛋白,然后利用SDSPAGE电泳技术进行蛋白分离,考马斯亮蓝染色观察不同提取方法中蛋白条带的分布和数量,并进一步通过Western Blot分析不同提取方法对脑组织特异性蛋白免疫印迹结果的影响。结果:四种提取方法均能有效提取脑组织蛋白,其中新鲜组织超声法提取的海马组织蛋白总量最高。考马斯亮蓝染色结果显示:新鲜组织超声法提取的海马组织蛋白条带最为清晰,条带数量最多,但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p-Tau(S396)通过新鲜组织试剂盒提取法获得的蛋白条带丰度最高,而Neurofilament-L通过新鲜组织超声波破碎法和速冻组织试剂盒法所获得的蛋白条带丰度最高,其他AD相关蛋白采用速冻组织研磨法均可获得较高丰度的特异性蛋白条带。结论:不同蛋白提取方法对不同脑组织蛋白的提取效率存在明显差异,速冻组织研磨法可高效提取大部分小鼠海马AD相关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提取 蛋白电泳 脑组织 AD相关蛋白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对顺铂诱导的小鼠睾丸支持细胞TM4损伤保护作用机制 被引量:6
9
作者 邵帅 江梅 +8 位作者 姜经航 曹玉平 王开秀 蔡丽丽 王婷婷 杜家成 王洋 洪乐鹏 丁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40-1144,共5页
目的顺铂应用于睾丸支持细胞方面的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索褪黑素对顺铂诱导的小鼠睾丸支持细胞TM4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睾丸支持细胞TM4,将细胞分为对照组(给予等量等渗盐水)、顺铂组(添加0.01... 目的顺铂应用于睾丸支持细胞方面的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索褪黑素对顺铂诱导的小鼠睾丸支持细胞TM4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睾丸支持细胞TM4,将细胞分为对照组(给予等量等渗盐水)、顺铂组(添加0.014 mg/mol的顺铂孵育24 h造就损伤模型)、顺铂+褪黑素组(顺铂处理前0.5 h添加1 mmol/L的褪黑素预处理)、褪黑素组(添加1 mmol/L的褪黑素孵育)。采用MTT法检测褪黑素和顺铂对TM4细胞生长的影响以及检测褪黑素对顺铂诱导的TM4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检测细胞内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性谷胱甘肽(GSH)以及过氧化氢酶(CAT)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ZO-1、Occludin、β-catenin、及Nrf2/ARE通路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和醌氧化还原酶(NQO1)等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活力检测结果显示,顺铂组丙二醛活力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较顺铂+褪黑素组明显降低(P<0.05),SOD、GSH、CAT活力表达较对照组、顺铂+褪黑素组明显下降(P<0.01)。褪黑素组SOD、CAT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顺铂+褪黑素组、对照组ZO-1、Occludin蛋白表达较顺铂组明显升高(P<0.01),β-catenin蛋白较顺铂组明显降低(P<0.01);顺铂+褪黑素组ZO-1、Occludin蛋白表达较褪黑素组明显降低(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顺铂组中Nrf2、HO-1、NQO1蛋白表达(0.31±0.03、0.27±0.02、0.42±0.03)较对照组(1.00±0.13、1.00±0.14、1.00±0.17)明显下降(P<0.01);顺铂+褪黑素组Nrf2、HO-1、NQO1蛋白表达(0.90±0.05、0.82±0.04、0.77±0.05)较顺铂组明显升高(P<0.01),HO-1、NQO1表达较褪黑素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褪黑素能有效抑制顺铂诱导的TM4细胞毒性损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F-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氧化应激 睾丸支持细胞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GF/c-Met信号通路在少弱精子症模型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邵帅 江梅 +3 位作者 丁涛 姜经航 洪乐鹏 王洋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24-1029,共6页
目的观察环磷酰胺(CTX)对雄性小鼠生殖功能的影响,探讨HGF/c-Met信号通路在少弱精子症模型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昆明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HGF组、模型组和HGF+模型组,每组20只。其中模型组和HGF+模型组每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5... 目的观察环磷酰胺(CTX)对雄性小鼠生殖功能的影响,探讨HGF/c-Met信号通路在少弱精子症模型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昆明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HGF组、模型组和HGF+模型组,每组20只。其中模型组和HGF+模型组每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50 mg/kg,连续7d制备少弱精子症模型,但HGF+模型组第8天开始尾静脉注射HGF 1 mg/kg,隔日1次,连续7次;对照组和HGF组每天腹腔注射等量的等渗盐水,但HGF组从第8天开始尾静脉注射HGF 1 mg/kg,隔日1次,连续7次。给药结束后检测各组小鼠精子质量、生殖器指数变化,HE染色检测睾丸病理结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睾丸组织中Met和p-Met蛋白表达情况;试剂盒检测血清性激素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血清睾酮(T)以及睾丸组织中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性谷胱甘肽(GSH)水平等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中的p-c-Met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而HGF组中的p-c-Met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HGF+模型组和HGF组中的p-c-Met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HGF+模型组相比,HGF组中的p-c-Met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睾丸指数[(6.43±0.51)mg/g]和附睾指数[(1.83±0.25)mg/g]相比,模型组中的睾丸指数[(5.21±0.36)mg/g]和附睾指数[(1.67±0.31)mg/g]明显下降(P<0.05),HGF+模型组中的睾丸指数[(174±0.29)mg/g]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HGF+模型组中的睾丸指数[(5.97±0.54)mg/g]明显升高(P<0.05),附睾指数也在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HGF+模型组相比,HGF组中的睾丸指数[(6.23±0.61)mg/g]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精子浓度、精子活力均明显降低(P<0.01),而精子畸形率明显升高(P<0.01),HGF+模型组中精子浓度、精子活力液均下降(P<0.01),精子畸形率也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HGF+模型组中小鼠精子浓度、活力升高(P<0.01)、精子畸形率下降(P<0.01),HGF组中小鼠精子浓度、活力也均升高(P<0.01)、精子畸形率下降(P<0.01);与HGF+模型组相比,HGF组中小鼠精子浓度、活力升高(P<0.05)、精子畸形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睾丸组织严重损伤,结构层次混乱,精子细胞并且排列紊乱,曲细精管呈现空泡化,细胞间距增大,与模型组比较,HGF+模型组中小鼠睾丸生精细胞排列整齐、紧密、规则,生精细胞层数和数量明显增多,HGF组中小鼠睾丸组织小鼠生精小管管腔饱满,生精上皮外的界膜均匀、完整;与HGF+模型组相比,HGF组生精上皮厚度适中,可见密度适当的精子,各级细胞排列精密,层次分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睾丸组织中丙二醛水平显著升高(P<0.01),抗氧化指标SOD、GSH水平显著降低(P<0.01),HGF+模型组中丙二醛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HGF+模型组中小鼠睾丸组织中丙二醛水平显著降低(P<0.05),SOD、GSH水平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HGF+模型组相比,HGF组中鼠睾丸组织中丙二醛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性激素LH和FSH水平显著升高(P<0.01)、T显著降低(P<0.01),HGF+模型组中LH和FSH水平升高(P<0.01)、T水平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HGF+模型组中中T表达水平升高(P<0.05)、LH和FSH水平降低(P<0.05),HGF组中T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LH、FSH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HGF+模型组相比,HGF组中T表达水平升高(P<0.05),LH和FSH水平降低(P<0.05)。结论HGF/c-Met信号通路对环磷酰胺引起的小鼠少弱精子症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抗氧化保护作用、降低LH、FSH水平进而维持睾酮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GF/C-MET 少弱精子症 环磷酰胺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Sonic hedgehog信号通路对Hela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洁 朱清 +7 位作者 江梅 丁涛 姜经航 曹玉平 王开秀 蔡丽丽 王婷婷 邵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3281-3285,共5页
目的探讨抑制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ela细胞并分为对照组、Cyclopamine 10μmol组、Cyclopamine 20μmol组、Cyclopamine 40μmol组;以不同剂量的Shh信号通路抑制... 目的探讨抑制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ela细胞并分为对照组、Cyclopamine 10μmol组、Cyclopamine 20μmol组、Cyclopamine 40μmol组;以不同剂量的Shh信号通路抑制剂Cyclopamine抑制Shh信号通路后,通过CCK?8检测各组Hela细胞的增殖情况;通过ELISA法检测细胞Caspase?3和Caspase?9含量表达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1)随着Cyclopamine药物浓度的增大,Shh信号通路抑制情况更加明显;(2)与对照组相比,抑制Shh信号通路后能够明显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促进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和Caspase?9表达;(3)与对照组相比,Cyclopamine抑制Shh信号通路后,与增殖有关蛋白PCNA以及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量显著下调(P<0.01),而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量升高(均P<0.01)。结论抑制Shh信号通路能够明显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促进凋亡,其作用可能与PCNA蛋白表达逐渐下降,抑制Hela细胞DNA合成及分裂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Sonic HEDGEHOG信号通路 CYCLOPAMINE HELA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