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医学院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实践与体会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敏 王家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9期702-703,共2页
为使医学人才的培养与我国的卫生改革发展相适应, 培养一支符合社区卫生服务需要的合格全科医生队伍, 广州医学院自1999年起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在校医学生的全科医学教育, 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制订了一套较为可行的全科医学教... 为使医学人才的培养与我国的卫生改革发展相适应, 培养一支符合社区卫生服务需要的合格全科医生队伍, 广州医学院自1999年起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在校医学生的全科医学教育, 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制订了一套较为可行的全科医学教学方法和管理制度, 在地方性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全科医学教育有利于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社区卫生服务观念和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教育 广州医学院 实践与体会 卫生服务需要 高等医学院校 1999年 改革发展 医学人才 医生队伍 教学实践 管理制度 教学方法 综合素质 服务观念 社区卫生 医学生 地方性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全科医师培训工作实践与体会 被引量:6
2
作者 杨巧媛 王家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12-214,共3页
为满足迅速发展的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 ,广州市卫生局目前已开办了两届“全科医师骨干培训班” ,培训全科医师 15 0余人。在两年来的培训工作中 ,通过各方面的努力 ,我们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 ,但是在培训形式、课程设置、师资建设、实... 为满足迅速发展的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 ,广州市卫生局目前已开办了两届“全科医师骨干培训班” ,培训全科医师 15 0余人。在两年来的培训工作中 ,通过各方面的努力 ,我们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 ,但是在培训形式、课程设置、师资建设、实习基地的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缺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全科医师 培训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东山区全科医师培训效果评估 被引量:4
3
作者 陈立平 王家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01-203,共3页
目的 推动广州市东山区的社区卫生服务 ,做好全科医师培训质控工作。方法 对 40名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座谈并对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有 87 5 %的学员认为课程设置合理 ,80 0 %~ 92 5 %的学员认为所学内容与概念掌握较好 ,... 目的 推动广州市东山区的社区卫生服务 ,做好全科医师培训质控工作。方法 对 40名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座谈并对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有 87 5 %的学员认为课程设置合理 ,80 0 %~ 92 5 %的学员认为所学内容与概念掌握较好 ,讲课内容满意度为 87 5 %~ 10 0 0 %。结论 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要进一步规范化、合理化。应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师 培训 评估 教学方法 考核方式 医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对实验性结核性胸膜炎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何桥 谢灿茂 +6 位作者 谭守勇 林丽白 邓晓华 易小萍 蔡杏珊 许蕴怡 刘燕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517-522,共6页
目的观察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对结核性胸膜炎的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用标准人型结核分枝杆菌菌株H37RV0.03 mg/只注入90只Wistar大鼠胸腔内,24 h后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胸腔内注入尿激酶600 U/(ml.只);对照组:胸内注入生理盐水1 ml/只。在... 目的观察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对结核性胸膜炎的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用标准人型结核分枝杆菌菌株H37RV0.03 mg/只注入90只Wistar大鼠胸腔内,24 h后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胸腔内注入尿激酶600 U/(ml.只);对照组:胸内注入生理盐水1 ml/只。在注入后8 h2、4 h3、2 h4、8 h、3 d、5 d、7 d、10 d和15 d分别处死动物,每次每组各5只。解剖胸腔,记录胸腔积液量,观察胸腔、胸膜大体及镜下病理改变。检测胸腔积液中白细胞计数(WBC)及分类、总蛋白(TP)、葡萄糖(GLU)和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测定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同时测定外周血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测量胸膜厚度并对胸膜、肺组织作病理学观察。结果实验组第1 d和2 d胸腔积液量[(6.1±0.6)ml和(7.0±0.2)ml]明显多于对照组[(5.4±0.5)mml和(5.2±0.2)ml],第7 d和10d则明显低于对照组[(2.4±0.4)ml和(0.3±0.1)mlVS(5.2±0.5)ml和(3.3±0.6)ml,P<0.01]。实验组胸腔积液的WBC在初期(8 h)和48 h后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中性粒细胞百分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炎症标志物LDH在8 h2、4 h、32 h内明显低于对照组[(15.5±0.7、16.1±1.2、17.5±1.4VS18.0±0.9、18.4±0.6、18.5±1.2)μmol/(s.L),P<0.01]。实验组胸腔积液sICAM-1水平在整个观察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TGF-β1仅在第5 d和7 d低于对照组[(29.4±3.3、22.7±3.4VS45.6±3.2、45.2±2.7)ng/ml,P<0.01];IFN-γ在第7 d也明显低于对照组[(151.6±21.4VS178.2±18.6)pg/ml,P<0.01]。IFN-γ/TGF-β1在第3 d后明显高于对照组,第7 d最高(6.74±0.9VS3.15±1.8,P<0.01)。同时还观察到实验组胸腔内粘连带的形成时间较迟而且数量也较少,胸膜厚度较薄(P<0.01)。外周血凝血功能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可使结核性胸膜炎早期胸液产生较多而后吸收较快,胸腔内炎症反应减轻,从而减轻胸膜粘连和增厚,对凝血功能无影响,可用于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胸膜/药物疗法 尿纤溶酶原激活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鞍山钢铁企业职工高血压知、信、行调查 被引量:7
5
作者 马金香 孙业桓 曹多志 《中国健康教育》 2004年第2期166-167,共2页
关键词 马鞍山钢铁企业 职工 高血压 知识 信度 行为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儿茶成膜剂毒理学研究
6
作者 王家骥 余素贞 +4 位作者 徐德祥 魏凌珍 孙美芳 陈新寿 陈国钧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6年第1期19-22,共4页
按照卫生部《新药审批办法》中有关中药毒理学研究的技术要求,对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烧伤科研制的新型烧伤创面外用药复方儿茶成膜剂(制痂胶)进行了毒理学系列研究。结果表明制痂胶对大鼠经口LD50>15g·kg-1,对家... 按照卫生部《新药审批办法》中有关中药毒理学研究的技术要求,对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烧伤科研制的新型烧伤创面外用药复方儿茶成膜剂(制痂胶)进行了毒理学系列研究。结果表明制痂胶对大鼠经口LD50>15g·kg-1,对家兔完整与破损皮肤LD50>20g·kg-1,属微毒类药物;对家兔皮肤无明显刺激性;对豚鼠皮肤未见明显的致敏作用;家兔4个月的皮肤长期毒性试验结果显示,相当于临床最大用量2.5~10倍的制痂胶对家兔各项生长发育、血液学、生化及病理组织学指标未见明显不良影响。对家兔无明显慢性毒副作用,家兔经皮最大无作用剂量为5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素 毒性 烧伤 复方儿茶成膜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榄香烯乳区域动脉灌注对乳腺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57
7
作者 谭敏 郭智涛 +3 位作者 宾晓农 石灵春 张维斌 何青莲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67-269,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提取物榄香烯乳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对乳腺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末端转移酶介导的脱氧核苷酸末端标记法(TUNEL法)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凋亡抑制基因蛋白(bcl-2)免疫组化检测方法,观察术前榄香烯... 目的:观察中药提取物榄香烯乳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对乳腺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末端转移酶介导的脱氧核苷酸末端标记法(TUNEL法)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凋亡抑制基因蛋白(bcl-2)免疫组化检测方法,观察术前榄香烯乳治疗组14例和Ⅰ期手术组17例乳腺癌标本的凋亡指数,增殖指数和bcl-2蛋白表达强度的差异。结果:榄香烯乳治疗组凋亡指数(7.97±1.50)明显高于Ⅰ期手术对照组(2.26±0.49);bcl-2蛋白表达(分值0.50±0.67)明显低于对照组(1.38±0.87),P值均<0.01;榄香烯乳治疗组增殖细胞核抗原指数(44.54±9.99)与对照组(42.80±6.78)差异无显著性,P>0.05;14例术前榄香烯乳治疗组等级相关分析凋亡指数与bcl-2分值呈中度负相关(rs=-0.508)。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前区域动脉灌注榄香烯乳可降低乳腺癌细胞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榄香烯乳 乳腺癌 动脉内灌注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