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乳糖凝素-3在结肠癌肝转移中的表达及改良柑橘果胶对其抑制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黄志良 刘海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58-1361,共4页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素-3(galectin-3,Gal-3)在小鼠结肠癌肝转移中的表达及改良柑橘果胶(MCP)对它的抑制作用。方法75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低、中、高浓度MCP组。阳性对照组和各MCP治疗组小鼠经脾脏下极包膜注入C...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素-3(galectin-3,Gal-3)在小鼠结肠癌肝转移中的表达及改良柑橘果胶(MCP)对它的抑制作用。方法75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低、中、高浓度MCP组。阳性对照组和各MCP治疗组小鼠经脾脏下极包膜注入CT26结肠癌细胞建立结肠癌肝转移模型。MCP加入饮用水,浓度分别为0、0、0.01、0.025、0.05mg/ml。3周后观察各组小鼠肝转移情况。采用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Gal-3浓度;制作肝转移瘤组织芯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转移瘤组织中Gal-3的表达。结果(1)除阴性对照组外各组肝转移率分别为100%、80%、73.3%和60%。高浓度MCP组肝转移灶数目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除阴性对照组外各组脾脏原发瘤体积中位数分别为1.51、0.93、0.77和0.70cm3。高浓度MCP组肿瘤体积较对照组明显缩小(P<0.05)。(3)阳性对照组和各治疗组血清Gal-3浓度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阳性对照组与各治疗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4)除阴性对照组外各组肝转移瘤组织中Gal-3表达相互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Gal-3在结肠癌肝转移中呈高水平表达,MCP能明显抑制结肠癌肝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糖凝素-3 柑橘果胶 结肠肿瘤 肝转移 肝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可切除进展期胃癌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刘海鹰 鲁伟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8期2805-2808,共4页
我国的胃癌具有三高三低的特点:即发病率高、转移率高、死亡率高和早诊率低、根治切除率低、5年生存率低.手术是胃癌的首选治疗手段,但超过50%的病例早期症状不明显或不典型,一经确诊却常常已达到局部晚期或已侵犯腹膜、包绕大血管或... 我国的胃癌具有三高三低的特点:即发病率高、转移率高、死亡率高和早诊率低、根治切除率低、5年生存率低.手术是胃癌的首选治疗手段,但超过50%的病例早期症状不明显或不典型,一经确诊却常常已达到局部晚期或已侵犯腹膜、包绕大血管或远处转移而无法手术,即使肿瘤局限者也有近50%无法行根治性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不可切除 根治性切除 5年生存率 早期症状 局部晚期 远处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P联合奥沙利铂对结肠癌细胞HT29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汪峰 艾泽楠 +1 位作者 孙胜 刘海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73-876,共4页
目的:研究LCP联合OXA体外抑制结肠癌HT29细胞的增殖及其对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MTT检测OXA单药、OXA联合LCP对HT29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OXA单药及联合用药处理HT29细胞的凋亡比例以及细胞周期变化。结果:IC50浓度OX... 目的:研究LCP联合OXA体外抑制结肠癌HT29细胞的增殖及其对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MTT检测OXA单药、OXA联合LCP对HT29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OXA单药及联合用药处理HT29细胞的凋亡比例以及细胞周期变化。结果:IC50浓度OXA单药与联合用药对HT29细胞生长均有抑制作用,联合组对HT2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更加显著(P<0.05);单药与联合用药均能使HT29细胞凋亡比例增加,药物处理6、24、48h后单药组细胞凋亡率为(9.76±0.47)%、(20.45±0.74)%、(28.70±3.29)%,联合组细胞凋亡率为(20.63±0.69)%、(34.35±1.02)%、(49.47±3.04)%,联合用药组较单药组细胞凋亡更加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药及联合用药均出现G0/G1期细胞比例减少,G2/M期细胞增加,联合组较单药G2/M期细胞比例增加更加显著,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LCP能增加OXA的细胞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能力,该效应可能与细胞周期的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LCP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管状吻合器行低位结肠造口术的护理体会
4
作者 张玲玲 袁艺 +1 位作者 卢春娇 刘海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4期2274-2275,共2页
目的:介绍应用管状吻合器行结肠造口术的方法以及观察护理。方法:对12例患者应用端端吻合器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术,术后密切观察护理。结果:12例患者随访3~32个月,平均18个月,造口恢复良好,无出血、感染、坏死等与造口有关的并发症。结论... 目的:介绍应用管状吻合器行结肠造口术的方法以及观察护理。方法:对12例患者应用端端吻合器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术,术后密切观察护理。结果:12例患者随访3~32个月,平均18个月,造口恢复良好,无出血、感染、坏死等与造口有关的并发症。结论:应用管状吻合器行结肠造口术可降低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易于观察护理,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结肠造口术 吻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