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ECT/螺旋CT融合显像鉴别诊断颅骨良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韩鹏慧 张书旭 +2 位作者 葛永兵 任志刚 张国前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484-487,共4页
目的:探讨SPECT/螺旋CT融合显像鉴别诊断颅骨良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9例恶性肿瘤患者全身骨扫描(WBS)显示颅骨放射性浓聚的21个病灶行SPECT/CT融合显像,由两名有经验的核医学科医生独立阅片。患者同期接受MRI和/或CT检查,各检... 目的:探讨SPECT/螺旋CT融合显像鉴别诊断颅骨良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9例恶性肿瘤患者全身骨扫描(WBS)显示颅骨放射性浓聚的21个病灶行SPECT/CT融合显像,由两名有经验的核医学科医生独立阅片。患者同期接受MRI和/或CT检查,各检查时间间隔不超过两周,并对所有病例进行随访,平均随访约9个月,随访结果主要根据随后的影像学检查(MRI、CT或随后的骨扫描)及临床信息。结果:根据同期影像及随访检查共10个病灶诊断为恶性病变,11个病灶诊断为良性病变。SPECT/CT融合显像检出全部10个恶性病灶及8个良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85.71%。1个病灶在SPECT/CT融合显像中诊断为恶性,而同期MRI及随访检查显示良性病变。另有两个病灶在SPECT/CT中难以确定其性质,同期影像及随访检查亦显示为良性。SPECT/CT融合显像在肯定性诊断为良、恶性病灶中诊断颅骨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0%、88.89%、90.91%、100.00%。结论:SPECT/螺旋CT融合显像对鉴别诊断颅骨良恶性病变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肿瘤 骨疾病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筒串卷积算法用于非均匀介质光子剂量计算的精确性验证 被引量:2
2
作者 关玉敏 周凌宏 +3 位作者 张书旭 甄鑫 卢文婷 杨俊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64-866,874,共4页
目的验证筒串卷积算法(CCC)预测射野剂量分布的精确性。方法采用MatriXX系统测量均匀模体中的剂量分布,然后利用热释光探测器(TLD)对两种不同的非均匀模体结构中的剂量分布进行实验验证。将Philips Pinnacle3 Version8.0商业TPS中CCC算... 目的验证筒串卷积算法(CCC)预测射野剂量分布的精确性。方法采用MatriXX系统测量均匀模体中的剂量分布,然后利用热释光探测器(TLD)对两种不同的非均匀模体结构中的剂量分布进行实验验证。将Philips Pinnacle3 Version8.0商业TPS中CCC算法和FC算法的计算值与实验测量值进行比较。所有实验均在Varian23EX直线加速器上进行,射野大小分别为5cm×5cm和10cm×10cm,采用6MV光子束,源皮距(SSD)=100cm。结果在均匀介质中,两种算法都能精确地预测射束的剂量分布,在非均匀介质中,组织密度的不均匀和射野大小对剂量分布有着很重要的影响,CCC算法的计算值与测量值之间的误差小于FC算法。结论 CCC算法能够更精确地预测射束剂量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计算 放射治疗计划系统 组织非均匀性校正 筒串卷积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