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癌 被引量:29
1
作者 崔书中 王佳泓 张相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691-1695,共5页
结直肠癌(coloretal cancer CRC)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虽然诊疗技术不断进步,仍有较多患者确诊时已经出现腹腔种植转移或根治性切除术后很快出现腹膜转移。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腹膜转移癌 肿瘤细胞减灭术 腹腔热灌注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王俞 崔书中 +2 位作者 巴明臣 吴印兵 唐鸿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574-2577,共4页
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作为治疗进展期胃癌、结直肠癌、卵巢癌、腹膜假性黏液瘤等腹腔恶性肿瘤并腹水的有效措施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 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作为治疗进展期胃癌、结直肠癌、卵巢癌、腹膜假性黏液瘤等腹腔恶性肿瘤并腹水的有效措施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以往单纯的CRS通常只能处理肉眼可见病灶.而CRS联合HIPEC则综合利用手术、区域化疗、热疗和大容量液体的灌洗作用。清除和消灭腹腔内游离的癌细胞和微小癌灶,是目前恶性肿瘤的新型治疗模式。本文旨在对CRS联合HIPEC在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恶性肿瘤 腹腔热灌注化疗 细胞减灭术 临床应用 治疗 CHEMOTHERAPY surgery 腹膜假性黏液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我国继续医学教育的发展方向 被引量:8
3
作者 林生趣 张书旭 +1 位作者 李志成 阮玉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6期2910-2911,共2页
继续医学教育作为医护人员从业后更新知识的重要手段,是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卫生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对推动医疗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继续医学教育 人力资源开发 医护人员 专业技术 医疗事业 新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肾上腺恶性肿瘤 被引量:9
4
作者 葛永斌 范卫君 +1 位作者 张亮 赵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7-310,共4页
目的探讨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肾上腺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9例肾上腺恶性肿瘤患者(9个病灶)。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模拟布源。在CT导向下将125I放射性粒子置入肾上腺肿瘤内。单个粒子的放... 目的探讨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肾上腺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9例肾上腺恶性肿瘤患者(9个病灶)。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模拟布源。在CT导向下将125I放射性粒子置入肾上腺肿瘤内。单个粒子的放射性活度为29.6 MBq,粒子相隔1.0~1.5 cm平面播植。治疗后1~15个月,复查增强CT扫描进行影像学疗效评价。结果 9例患者125I粒子植入治疗后肿瘤获得不同程度缓解,影像评价: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3例,无变化1例。治疗操作的主要并发症为少量出血(1例)。结论 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肾上腺恶性肿瘤近期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介入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恶性肿瘤 CT导向 125I粒子植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在肺及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术中及术后疗效观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建生 汤日杰 +2 位作者 凌国辉 卢斌贵 杨佩瑜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9年第4期338-340,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肺及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术中及术后疗效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螺旋CT导引下对35例肺及肝肿瘤患者38个肿瘤病灶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术中观察射频后瘤体CT值及邻近组织情况,术后CT复查观察肿瘤变化。结果通过螺旋CT引导对3...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肺及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术中及术后疗效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螺旋CT导引下对35例肺及肝肿瘤患者38个肿瘤病灶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术中观察射频后瘤体CT值及邻近组织情况,术后CT复查观察肿瘤变化。结果通过螺旋CT引导对38个瘤体准确定位;直观观察电极在肿瘤中的位置及爪状细电极针在肿瘤内展开情况。肺及肝脏肿瘤射频治疗后瘤体内CT值减低,部分瘤灶内可见气化灶。术后1个月复查CT,瘤体缩小,增强扫描无强化,呈略低密度肿块影。术后3个月复查CT,治疗总有效率85.71%(30/35)。结论螺旋CT能够准确引导肺及肝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准确评估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肿瘤 肝肿瘤 导管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肺腺癌模型的建立及肿瘤病理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侯敏 戴丽军 +9 位作者 谭小军 黄月玲 高蔚樱 吕嘉春 任韵 周敏仪 朴金松 劳淑贞 梁成结 冯瑗瑜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4期75-79,F0003,共6页
目的用乙基亚硝脲(ENU)在BABL/c小鼠建立肺腺癌模型并对ENU所诱发的肺腺癌进行病理观察。方法妊娠17d的SPF级母鼠腹腔接受ENU或缓冲液注射,在子代鼠的鼠龄满32周时收获其全肺标本,对肺组织进行常规石蜡半连续切片,HE染色,镜下观察肿瘤... 目的用乙基亚硝脲(ENU)在BABL/c小鼠建立肺腺癌模型并对ENU所诱发的肺腺癌进行病理观察。方法妊娠17d的SPF级母鼠腹腔接受ENU或缓冲液注射,在子代鼠的鼠龄满32周时收获其全肺标本,对肺组织进行常规石蜡半连续切片,HE染色,镜下观察肿瘤病理。结果 ENU经胎盘一次性诱发子代鼠多发性肺肿瘤形成,病理显示这些肿瘤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腺瘤和腺癌,腺癌的类型有细支气管肺泡癌样腺癌(雌性:5/6,雄性:4/6)和分化不等的腺癌(雌性:4/6,雄性:5/6),诱癌频率在雌、雄性小鼠均为5/6,癌变频率在雌性16/43,雄性12/31。结论成功建立了小鼠肺腺癌模型,肿瘤病理的多样性提示癌变机制在分子水平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腺瘤 乙基亚硝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腮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陈茹 李活霞 +1 位作者 林剑英 李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472-1473,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80例患者腮腺肿瘤病变的边界、形态、内部回声、有无钙化点及血流信号强度并分级,并将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腮腺良性肿瘤...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80例患者腮腺肿瘤病变的边界、形态、内部回声、有无钙化点及血流信号强度并分级,并将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腮腺良性肿瘤符合率88.1%(52/59),恶性肿瘤符合率80.9%(17/21)。恶性肿瘤的特征为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部分肿瘤内部见微小钙化点及部分出现同侧颈深上淋巴结转移。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良性和恶性肿瘤血流信号在Ⅱ~Ⅲ级之间分别为19和17例。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 超声检查 腮腺肿瘤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与肿瘤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潘有光 赵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73-675,共3页
肿瘤一直是威胁人类生存的最严重的疾病之一。随着诊疗设备及技术的日益完善,患者在生存时间及生存质量上有了很大提高,但近50年间,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并没有明显的下降。目前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有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在我国,... 肿瘤一直是威胁人类生存的最严重的疾病之一。随着诊疗设备及技术的日益完善,患者在生存时间及生存质量上有了很大提高,但近50年间,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并没有明显的下降。目前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有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在我国,约70%~8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为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MICRORNA 耐药机制 靶向治疗 诊疗设备 生存质量 生存时间 手术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泌尿男生殖系恶性肿瘤发病和构成情况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宋先璐 聂军 +1 位作者 赵善超 周同冲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27-728,共2页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泌尿男生殖系恶性肿瘤发病和构成情况的变化,了解泌尿男生殖系恶性肿瘤的变迁。方法对广州南方医院2000年至2006年7年间泌尿男生殖系恶性肿瘤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其发病部位和年龄的构成情况。结果所有826例患者中,膀胱...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泌尿男生殖系恶性肿瘤发病和构成情况的变化,了解泌尿男生殖系恶性肿瘤的变迁。方法对广州南方医院2000年至2006年7年间泌尿男生殖系恶性肿瘤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其发病部位和年龄的构成情况。结果所有826例患者中,膀胱恶性肿瘤260例(31.5%),列第一位;肾脏和前列腺恶性肿瘤分别占30.4%和22.2%,列第二、三位。患者年龄从8个月至102岁,平均年龄56.8岁,50岁以上患者占69%;肾脏恶性肿瘤在40岁以后、膀胱恶性肿瘤在50岁以后、前列腺恶性肿瘤在60岁以后的发病都明显增加,而睾丸恶性肿瘤主要发生于40岁之前。在569例泌尿系恶性肿瘤中,男性464例,女性105例,男女比例为4.42∶1,肾脏、肾盂、输尿管、膀胱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结论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以中老年发病居多,泌尿系肿瘤以男性发病为主;前列腺及肾脏肿瘤的发病有上升趋势,而阴茎肿瘤发病率有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男生殖系 恶性肿瘤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谷胱甘肽对恶性肿瘤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简晓顺 程国华 邓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6期2896-2897,共2页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谷胱甘肽对恶性肿瘤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95例肿瘤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除常规化疗治疗外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和谷胱甘肽。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毒副反应。结果:治...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谷胱甘肽对恶性肿瘤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95例肿瘤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除常规化疗治疗外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和谷胱甘肽。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不良反应的程度和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和谷胱甘肽联合应用作为化疗的辅助药物可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参芪扶正注射液 化学治疗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可冲洗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肿瘤患者难愈性伤口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玲玲 袁艺 彭美芳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8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可冲洗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肿瘤患者难愈性伤口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7例肿瘤患者严重感染的难愈性伤口,予可冲洗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即在持续负压引流的同时,间断给予庆大霉素加生理盐水进行创面灌洗,配合相关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可冲洗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肿瘤患者难愈性伤口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7例肿瘤患者严重感染的难愈性伤口,予可冲洗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即在持续负压引流的同时,间断给予庆大霉素加生理盐水进行创面灌洗,配合相关护理措施。结果11例难愈性伤口经2次治疗后进行二期缝合;4例3次治疗后使用免缝胶带粘合伤口,愈合良好;2例继续以湿性方式换药后伤口愈合。结论可冲洗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难愈性伤口,可有效控制感染、促进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愈性伤口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间歇冲洗法 湿性换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志阳 王金龙 杨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2期3957-3958,共2页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的免疫状态,探讨T细胞亚群、NK细胞、B细胞绝对数值与肿瘤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96例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T、Th、Ts、NK、B细胞)绝对数值,其中肺癌80例,鼻咽癌48例,肝癌45例,乳腺癌39例,结肠癌36例,...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的免疫状态,探讨T细胞亚群、NK细胞、B细胞绝对数值与肿瘤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96例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T、Th、Ts、NK、B细胞)绝对数值,其中肺癌80例,鼻咽癌48例,肝癌45例,乳腺癌39例,结肠癌36例,食管癌27例,胃癌21例,并与48例正常对照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肿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Th细胞、Ts细胞、NK细胞绝对数值均减低(P<0.05),B细胞绝对数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数值在不同肿瘤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普遍低下,T细胞亚群、NK细胞、B细胞绝对数值可作为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流式细胞术 淋巴细胞 绝对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S和MicroRNAs间的相互作用与肿瘤 被引量:3
13
作者 贾小婷 贺智敏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84-988,共5页
内质网是细胞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和折叠的重要场所.多种外界因素诸如热激、病毒感染和低氧等均可导致内质网功能受损,表现为细胞中未折叠或者发生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在内质网腔内大量聚集,这种聚集将会引发细胞产生应激反应,称为内质网应激.... 内质网是细胞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和折叠的重要场所.多种外界因素诸如热激、病毒感染和低氧等均可导致内质网功能受损,表现为细胞中未折叠或者发生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在内质网腔内大量聚集,这种聚集将会引发细胞产生应激反应,称为内质网应激.MicroRNAs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RNAs,通过调控基因的表达来发挥重要的功能.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内质网应激和microRNAs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参与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本文综述了内质网应激和microRNAs两者的相互作用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以期对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调控机制有更为深入的理解,为发展新的肿瘤治疗方案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非折叠蛋白反应 微RNA 肿瘤 表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卵巢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茹 黄邹琴 +2 位作者 林剑英 李涛 刘观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4360-4362,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卵巢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3例盆腔包块患者进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分析其血流灌注特征。结果:超声造影显示24例(24/26)良性包块中仅见包膜及分隔光带增强,内部囊液及实性回声无增强;17例(17/17)恶性肿瘤内...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卵巢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3例盆腔包块患者进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分析其血流灌注特征。结果:超声造影显示24例(24/26)良性包块中仅见包膜及分隔光带增强,内部囊液及实性回声无增强;17例(17/17)恶性肿瘤内部可见不均匀团块状增强。结论:超声造影可观察肿瘤内部血流灌注特点,为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超声造影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促进专科医院的发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健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3期2111-2113,共3页
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有赖于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医疗技术的创新与医疗水平的提高又有赖于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重点学科建设是提升医院竞争力、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 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有赖于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医疗技术的创新与医疗水平的提高又有赖于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重点学科建设是提升医院竞争力、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深入,新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医疗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集中力量抓好优势学科和特色技术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学科建设 专科医院 医疗技术水平 医院竞争力 医疗制度改革 社会保障体系 医疗水平 医院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临床分离病原微生物的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16
作者 李志阳 苏锦坤 +1 位作者 王金龙 叶伟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2165-2168,共4页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感染病原微生物的分布及对抗生素耐药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肿瘤患者送检的痰、咽拭子、脓液、分泌物、尿液、大便、血液等合格标本分离菌株的培养鉴定和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共检测出G-杆菌215株(48....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感染病原微生物的分布及对抗生素耐药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肿瘤患者送检的痰、咽拭子、脓液、分泌物、尿液、大便、血液等合格标本分离菌株的培养鉴定和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共检测出G-杆菌215株(48.2%),念珠菌135株(30.3%),G+球菌96株(21.5%)。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ESBLs)56株(53.8%),耐苯唑西林葡萄球菌(MRS)62株(78.5%)。G-杆菌对美洛培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耐药率均较低(≤12%),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达到100%。结论:肿瘤患者痰、咽拭子标本病原微生物检测率较高,大肠埃希菌药物试验中表现出多重耐药,青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毫无作用。肿瘤患者发生念珠菌感染和耐药株的出现是本院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广大医务工作者应重视病原微生物的监测,根据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在临床诊疗中针对疾病特点积极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抗药性 肿瘤 病原微生物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强或三维适形放疗联合TP方案化疗治疗局部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7
17
作者 林晓丹 石兴源 +1 位作者 周同冲 张伟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64-1267,共4页
目的观察评价调强或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多西他赛与顺铂治疗局部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局部中晚期的6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30例调强放疗联合TP(多西他赛及顺铂)方案化疗组,B:30例三维适形放疗联合TP(多西他赛及顺铂)... 目的观察评价调强或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多西他赛与顺铂治疗局部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局部中晚期的6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30例调强放疗联合TP(多西他赛及顺铂)方案化疗组,B:30例三维适形放疗联合TP(多西他赛及顺铂)方案化疗组。放射剂量为64Gy/30次/6周。结果近期疗效,总有效率(CR+PR)调强化疗组的90%好于适形放疗组的80%,但两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调强化疗组86.7%、70.0%、66.7%及适形化疗组的70.0%、63.3%、63.3%,两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肺V20、V30,调强化疗组有优势(P<0.05),两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比较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强放疗联合TP(多西他赛及顺铂)方案化疗治疗局部中晚期食管癌在目前是一种较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调强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 化疗 多西他赛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适形放疗和适形调强放疗技术对鼻咽癌放疗后颞颌关节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陈冬平 余意 +3 位作者 齐斌 刘锦全 李铭仪 梁玉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91-994,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放疗方式对患者颞颌关节损伤的影响,为不同条件的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放疗计划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初治鼻咽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3D-CRT)组39例,适形调强放疗(IMRT)组32例,以门齿距及LENT SOMA标准为评价指标,比较两... 目的观察不同放疗方式对患者颞颌关节损伤的影响,为不同条件的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放疗计划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初治鼻咽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3D-CRT)组39例,适形调强放疗(IMRT)组32例,以门齿距及LENT SOMA标准为评价指标,比较两组之间疗效及性价比。结果 3D-CRT组近期局部控制率与IMRT组无差异(P=0.878);3D-CRT组的颞颌关节受量高于IMRT组(平均57.06 Gy和40.90 Gy,P<0.001);比较两组放疗后1年与放疗前门齿距差值,3D-CRT组缩小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颞颌关节损伤按SOMA分级标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IMRT技术来说,3D-CRT技术具有很好的经济优势,颞颌关节的损伤可耐受,3D-CRT技术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仍是性价比较好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三维适行放疗 调强适行放射治疗 颞颌关节 放射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危险因素 被引量:91
19
作者 叶家才 崔书中 巴明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1839-1841,共3页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minoma,PHC)是世界最常见且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位居世界第5位,死亡率位居第3位。我国是肝癌的高发地区之一,其发生率约为30.3/10万。每年约有14万人死于PHC。占全世界PHC...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minoma,PHC)是世界最常见且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位居世界第5位,死亡率位居第3位。我国是肝癌的高发地区之一,其发生率约为30.3/10万。每年约有14万人死于PHC。占全世界PHC死亡人数的50%以上,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及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流行病学特征 危险因素 恶性肿瘤 恶性程度 高发地区 死亡人数 PH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确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4
20
作者 白赛曦 崔书中 +3 位作者 巴明臣 唐鸿生 屠以诺 王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488-2490,共3页
目的:探讨精确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perfusion chemotherapy,HIPC)在中晚期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BR-TRG-I型高精度体腔热灌注治疗系统对我院2009年12月... 目的:探讨精确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perfusion chemotherapy,HIPC)在中晚期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BR-TRG-I型高精度体腔热灌注治疗系统对我院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5例中晚期CRC患者行HIPC。每例患者治疗3次。灌注液为生理盐水(3~5L),治疗温度43℃,灌注时间90min,灌注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患者灌注后毒副反应。灌注后1周评估患者病情缓解情况,进行KPS评分。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评估腹水变化及肿瘤进展状况。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HIPC,成功率为100%。灌注治疗期间患者生命体征无明显异常,无与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合并恶性腹水的患者得到了较大改善,治疗后2周的KPS评分较治疗前上升10—30分,平均升高(17.60±7.79)分(P〈0.01)。10例合并恶性腹水的患者9例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有效率100%。25例患者中,失访病例4例,死亡12例,存活9例,中位生存期(18.00±9.87)个月。结论:精确HIPC作为中晚期CRC患者的辅助治疗手段安全可行,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预防和治疗CRC腹膜种植转移及其并发的恶性腹水具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腹腔热灌注化疗 安全性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