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袋鼠式护理应用于新生儿疼痛干预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8
1
作者 刘丹 李于凡 陈丽萍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12期99-101,共3页
袋鼠式护理(KangarooMotherCare,KMc),又称皮肤接触护理(SkintoSkinCare,SSC),指新生儿母(父)亲类似袋鼠等有袋动物照顾婴幼儿的方式,即由皮肤接触的方式,将新生儿直立式地贴在母(父)亲的胸口,提供他(她)所需的温度及... 袋鼠式护理(KangarooMotherCare,KMc),又称皮肤接触护理(SkintoSkinCare,SSC),指新生儿母(父)亲类似袋鼠等有袋动物照顾婴幼儿的方式,即由皮肤接触的方式,将新生儿直立式地贴在母(父)亲的胸口,提供他(她)所需的温度及安全感[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袋鼠式护理 新生儿 疼痛干预 皮肤接触护理 应用 有袋动物 婴幼儿 安全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产科实习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的方法探讨 被引量:7
2
作者 苏静 陈敦金 +2 位作者 生秀杰 钟柳英 郭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4期2286-2287,共2页
妇产科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实习教学中特别强调实际操作性,否则较难理解。但我们的病人是女性群体,而学生中不少是男性,因此,如何解决“男学生不愿意学习妇产科、病人不让男学生检查”的问题成了我们临床教学中的突出问题,不解决... 妇产科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实习教学中特别强调实际操作性,否则较难理解。但我们的病人是女性群体,而学生中不少是男性,因此,如何解决“男学生不愿意学习妇产科、病人不让男学生检查”的问题成了我们临床教学中的突出问题,不解决上述问题,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教研室是通过以下方面来解决问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学 学习兴趣 实习教学 学习效果 激发 男学生 女性群体 临床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E抑制剂Ramipril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和左室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麦炜颐 马莉 +5 位作者 黄裕立 王礼春 董吁钢 廖新学 黄冰生 蔡安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50-555,共6页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时雷米普利短期干预对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和凋亡相关基因Fas-L的转录水平及进一步对心肌细胞凋亡及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通过结扎雄性Wister大鼠左冠状动脉,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成对照...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时雷米普利短期干预对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和凋亡相关基因Fas-L的转录水平及进一步对心肌细胞凋亡及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通过结扎雄性Wister大鼠左冠状动脉,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雷米普利治疗组。治疗组灌胃每天给予雷米普利2.5mg/kg共2周。2周后测定血流动力学及循环血AngⅡ水平,并取左心室肌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Fas-L的mRNA的表达。【结果】雷米普利干预2周后,SBP、DBP和MAP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LVPmax和±dp/dt显著升高(P<0.05),LVEDP显著降低(P<0.05)。循环血中AngⅡ含量(P<0.05)。对照组Fas-L基因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雷米普利显著抑制其表达(P<0.05)。心梗2周后假手术组、对照组、雷米普利治疗组的心肌凋亡指数分别为1.15%、72.52%和34.75%,雷米普利显著抑制凋亡(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中,雷米普利的短期干预可以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心室重构,保护心功能。其部分机制可能与降低AngⅡ含量、调节凋亡相关基因Fas-L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凋亡 心室重构 FAS-L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连接依赖式探针扩增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DMD基因的缺失/重复突变 被引量:13
4
作者 申本昌 张成 +1 位作者 孙筱放 李少英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比较多重连接依赖式探针扩增法(MLPA)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DHPLC)检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患者DMD基因缺失/重复突变的效果。方法选择2004年10月-2005年10月在我院确诊的22位无关DMD男性患者,采用MLPA法对经DHPLC... 目的比较多重连接依赖式探针扩增法(MLPA)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DHPLC)检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患者DMD基因缺失/重复突变的效果。方法选择2004年10月-2005年10月在我院确诊的22位无关DMD男性患者,采用MLPA法对经DHPLC技术检测过的患者的DMD基因的缺失/重复突变进行突变筛查,同时对先证者的23位女性亲属进行基因的缺失/重复突变检测。结果DHPLC技术和MLPA法均检测出11位先证者具有DMD基因缺失突变,3位先证者具有DMD重复突变;MLPA法除能更精确地检测出上述突变外,还检测出DHPLC法未检测出的两位患者的DMD基因存在缺失突变。16个家系中18位可能的女性携带者中,12位经检测为缺失/重复突变携带者。两种方法均未检测到6位先证者及其女性亲属DMD基因具有缺失/重复突变。结论与DHPLC法和传统的多重PCR方法相比,MLPA法检测DMD基因的缺失/重复突变位置更为准确。MLPA法可用于检测先证者及家系中女性携带者DMD基因的缺失/重复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 多重连接依赖式探针扩增法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 DMD基因缺失/重复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溴联苯醚对小鼠受精卵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志新 段华英 +1 位作者 王玲 陈敦金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十溴联苯醚对小鼠体外受精及受精卵早期发育的毒性作用,并探究其剂量效应关系。【方法】按照体外受精培养液中BDE-209终浓度的不同将实验分为4组:A组,0μg/mL;B组,10μg/mL;C组,20μg/mL;D组,40μg/mL。取性成熟昆明雌鼠20... 【目的】探讨十溴联苯醚对小鼠体外受精及受精卵早期发育的毒性作用,并探究其剂量效应关系。【方法】按照体外受精培养液中BDE-209终浓度的不同将实验分为4组:A组,0μg/mL;B组,10μg/mL;C组,20μg/mL;D组,40μg/mL。取性成熟昆明雌鼠20只及雄鼠8只,对雌鼠行促排卵及促卵成熟,收集成熟卵母细胞随机平均放入以上培养液中,对雄性小鼠附睾尾取精,加入培养液中,使其受精。放入37℃,体积分数为5%CO2培养箱中培养。统计2-细胞成形率、4-细胞成形率、8-细胞成形率、桑葚胚成形率及囊胚成形率。【结果】在2-细胞期,B组受精率为63.3%,与对照组的69.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28.1%)和D组(24.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细胞、4-细胞、8-细胞、桑葚胚及囊胚形成率,C组均明显低于B组(P<0.01);D组除2-细胞期外,均显著低于C组(P<0.01)。【结论】BDE-209可导致小鼠体外受精率降低,影响受精卵的早期发育,并且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溴联苯醚 体外受精 受精卵 毒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在幼儿尿道下裂成形术中的半数有效浓度测定 被引量:4
6
作者 曾静贤 车月娟 +1 位作者 李杰 吴涯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3976-3978,共3页
目的:测定罗哌卡因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幼儿尿道下裂成形术的半数有效浓度(effective concentration in50%pediatric congenital hypospadias angioplasty,EC50)。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下行尿道下裂修复术的幼儿23例,年龄12~36个月,根据序... 目的:测定罗哌卡因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幼儿尿道下裂成形术的半数有效浓度(effective concentration in50%pediatric congenital hypospadias angioplasty,EC50)。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下行尿道下裂修复术的幼儿23例,年龄12~36个月,根据序贯试验的方法,硬膜外罗哌卡因初始浓度为0.4%,总剂量为1~1.5mL/kg,如镇痛完善,下一幼儿则把罗哌卡因浓度降低一个阶梯;如镇痛不完善,能用1.2%利多卡因改善则下一幼儿把罗哌卡因浓度提高一个阶梯;如镇痛不完善,不能用1.2%利多卡因改善,下一幼儿继续使用该浓度。罗哌卡因的浓度视前一幼儿麻醉效果而序贯地按等比级数1.4递增或递减配置。结果:共3例幼儿麻醉效果可疑而被排除,余20例呈有效或无效而进入分析。罗哌卡因在幼儿硬膜外麻醉EC50为0.168%,其95%的置信区间是0.163%~0.175%。结论:利用序贯试验方法测得罗哌卡因在小儿硬膜外麻醉下行尿道下裂成形术的EC50为0.1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效应关系 药物 尿道下裂 麻醉 硬膜外 罗哌卡因 小儿 半数有效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BDE-209对小鼠精子DNA的损伤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志新 段华英 +1 位作者 王玲 陈敦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8-112,共5页
目的采用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BDE-209染毒小鼠精子DNA的损伤,探讨BDE-209影响受精卵发育的可能机制。方法附睾尾取精法体外获得昆明小鼠精子,分别置于HTF培养基中。按照培养基中BDE-209终浓度的不同将实验分为5组:A组:0μg/ml;B... 目的采用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BDE-209染毒小鼠精子DNA的损伤,探讨BDE-209影响受精卵发育的可能机制。方法附睾尾取精法体外获得昆明小鼠精子,分别置于HTF培养基中。按照培养基中BDE-209终浓度的不同将实验分为5组:A组:0μg/ml;B组:2.5μg/ml;C组:5μg/ml;D组:10μg/ml;E组:20μg/ml。精子培养后,做单细胞凝胶电泳,再用彗星分析软件对细胞进行分析(SCGE),比较各组精子损伤的差异。结果在SCGE试验图片中,A组平均尾长为(1.15±1.27)μm。随着BDE-209浓度的增加,D组和E组,可见到部分细胞拖尾,平均尾长分别为(2.13±1.29)μm和(2.83.±2.46)μm,明显长于A组(P<0.01)。细胞尾部DNA的含量比也明显增加(P<0.01)。D组及E组的Olive尾矩、尾长/头长比A组长(P<0.01),C组的尾长/头长比A组大(P<0.05)。小鼠精子DNA损伤中各指标变化与BDE-209浓度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结论外源性的BDE-209可造成小鼠精子DNA的损伤,导致小鼠精子DNA链的断裂。外源性BDE-209对小鼠精子DNA的损伤作用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溴联苯醚 精子 DNA损伤 单细胞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痫前期的病因学新进展 被引量:17
8
作者 刘慧姝 张红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3期2705-2706,共2页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病因学 围产儿发病率 全身抽搐 妊娠中晚期 产后早期 终止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胎盘早剥 被引量:15
9
作者 陈敦金 余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3期2698-2699,共2页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胎盘早剥 产科急重症 发病机制 国内外 预后差 并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杉碱甲对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脑内胆碱酯酶和乙酰胆碱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刚 张双全 詹鸿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60-1662,共3页
目的研究石杉碱甲对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脑内胆碱酯酶和乙酰胆碱的影响。方法30名拟接受全身麻醉复合连续腰麻的老年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Ⅰ组于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注射石杉碱甲2ml计0.3mg;Ⅱ组空白对照,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 目的研究石杉碱甲对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脑内胆碱酯酶和乙酰胆碱的影响。方法30名拟接受全身麻醉复合连续腰麻的老年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Ⅰ组于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注射石杉碱甲2ml计0.3mg;Ⅱ组空白对照,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两组病人均在蛛网膜下腔置管完成、手术结束后5h两个时点抽取脑脊液1.5ml,测定脑脊液胆碱酯酶活力及乙酰胆碱含量。结果各组术后5h脑脊液乙酰胆碱含量均低于全麻前(P<0.01),组间比较石杉碱甲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石杉碱甲组病人术后5h脑脊液胆碱酯酶活力低于全麻前(P<0.01);组间比较石杉碱甲组术后5h脑脊液胆碱酯酶活性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石杉碱甲可以抑制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脑内胆碱酯酶活性,增加脑内乙酰胆碱含量,促进胆碱能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杉碱甲 全身麻醉 脑脊液 乙酰胆碱 胆碱酯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对精神病患者歧视状况调查 被引量:6
11
作者 周英 李亚洁 +3 位作者 林建葵 黄美凌 关丽婵 陆新容 《中国护理管理》 2012年第8期84-88,共5页
目的:调查精神病医院及综合医院护士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歧视精神疾病患者评估量表对广州市精神病专科医院及综合医院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种不同医院护士的歧视精神病患者量表总分和能力维度评分... 目的:调查精神病医院及综合医院护士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歧视精神疾病患者评估量表对广州市精神病专科医院及综合医院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种不同医院护士的歧视精神病患者量表总分和能力维度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精神病医院护士的隔离维度评分显著高于综合医院护士(P<0.001),而危险维度评分显著低于综合医院护士(P<0.001)。对量表总分的影响因素为护士的年龄、性别、是否参加过精神/心理知识讲座、与患者生活联系程度。结论:虽然两组护士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总评分及能力维度歧视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但精神病医院护士在社会交往方面对患者的歧视态度比综合医院护士严重,在对患者危险趋向评价方面的歧视态度比综合医院护士轻。男性、参加过精神/心理知识讲座、与患者生活联系紧密的护士,对患者的歧视程度较轻;年龄越大的护士对患者的歧视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精神疾病 歧视 病耻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36例疗效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学虎 苏榕 伍尚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78-1379,共2页
目的对早期乳腺癌采用保留乳房的手术治疗配以术后放疗,以探讨其手术适应证和疗效。方法将36例Ⅰ、Ⅱa期女性乳腺癌的保乳手术与45例传统改良根治术的疗效进行比较,采用肿瘤局部扩大切除或象限切除,冰冻切片证实肿瘤边缘大于2cm,腋淋巴... 目的对早期乳腺癌采用保留乳房的手术治疗配以术后放疗,以探讨其手术适应证和疗效。方法将36例Ⅰ、Ⅱa期女性乳腺癌的保乳手术与45例传统改良根治术的疗效进行比较,采用肿瘤局部扩大切除或象限切除,冰冻切片证实肿瘤边缘大于2cm,腋淋巴结清扫,术后辅以放疗、化疗或内分泌治疗。结果两组术后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1.2个月。保乳手术和传统根治术的5年生存率和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的条件下,保乳手术的综合疗效与改良根治术相当,且能保持良好的乳房外形和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保乳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经Rho激酶途径促进人胚肺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培芬 邱智辉 +4 位作者 张香梅 黎振兴 罗雅玲 赖文岩 孙秀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938-1942,共5页
目的:观察重组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rMIF)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表型转换的作用,探讨哮喘气道重塑的发生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rMIF(25~100μg/L)分别作用于MRC-5细胞24 h或48 h,RT-PCR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表达,W... 目的:观察重组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rMIF)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表型转换的作用,探讨哮喘气道重塑的发生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rMIF(25~100μg/L)分别作用于MRC-5细胞24 h或48 h,RT-PCR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α-SMA蛋白合成;100μg/LrMIF刺激MRC-5细胞48 h,刺激前0.5 h加入Rho拮抗剂Y27632,RT-PCR法检测α-SMA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α-SMA表达;100μg/L rMIF分别刺激MRC-5 6 h、12 h、24 h或48 h,Western blotting检测磷酸化肌球蛋白磷酸酶目标亚单位1(p-MYP1)蛋白合成。结果:刺激MRC-5 24 h,不同浓度的rMIF对α-SMAmRNA转录未见显著影响(P>0.05)。刺激MRC-5细胞48 h,rMIF可呈剂量依赖地促进α-SMA mRNA(r=0.697,P<0.01)和蛋白(r=0.957,P<0.01)表达。Y27632预刺激后,显著抑制rMIF100μg/L促进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的作用(均P<0.01)。rMIF刺激6 h后,p-MYPT1表达显著增加(P<0.01),12 h达到高峰(P<0.01),24 h开始下降,但24 h和48 h其水平仍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rMIF通过Rho信号通路刺激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可能在哮喘气道重塑的发病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成纤维细胞 肌成纤维细胞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RHO相关激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妊娠和子痫前期胎盘Syncytin表达差异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杨 韩凤珍 +1 位作者 刘益芬 陈敦金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1-214,共4页
【目的】探讨syncytin及其受体ASCT2在子痫前期(PE)和正常妊娠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改变。【方法】纳入研究病人共37例,分为2组,PE组21例,正常对照组16例,采用定量RT-PCR方法检测syncytin及ASCT2 mRNA的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syncyti... 【目的】探讨syncytin及其受体ASCT2在子痫前期(PE)和正常妊娠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改变。【方法】纳入研究病人共37例,分为2组,PE组21例,正常对照组16例,采用定量RT-PCR方法检测syncytin及ASCT2 mRNA的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syncytin蛋白表达强度,比较两组较检测结果。【结果】两组均检测到syncytin mRNA、syncytin蛋白及ASCT2 mRNA,PE组胎盘syncytin mRNA水平(1.5±1.4)和蛋白表达强度(55.7±26.1)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6.2±3.0,92.2±36.4,P<0.01),ASCT2 mRNA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胎盘组织syncytin表达下调与PE发病密切相关,其受体ASCT2与PE发生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SYNCYTIN ASCT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术在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及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钟志宏 李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9期809-812,共4页
关键词 颈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穿刺术 植骨块脱落 应用 颈间盘切除 椎间隙感染 经典术式 融合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妊娠合并Ebstein畸形1例
16
作者 王雪燕 冯丽娟 +1 位作者 李映桃 陈敦金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3-154,共2页
关键词 EBSTEIN畸形 晚期妊娠 活动后心悸 反复晕厥 先天性心脏病 病例报告 孕29周 急诊入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杉碱甲对全麻大鼠苏醒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17
作者 张双全 王刚 +2 位作者 罗刚健 詹鸿 陈浩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5-227,共3页
目的研究石杉碱甲(HupA)对老年大鼠全麻苏醒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20-23周龄大鼠60只,进行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训练5d,并记录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第5天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HupA低、中、高剂量组和空白组。各... 目的研究石杉碱甲(HupA)对老年大鼠全麻苏醒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20-23周龄大鼠60只,进行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训练5d,并记录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第5天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HupA低、中、高剂量组和空白组。各组腹腔给药:对照组给予异丙酚(Dip)2mg/kg;低剂量组先给予Dip2mg/kg,翻正反射恢复后给予HupA0.05mg/kg;中剂量组Dip2mg/kg,HupA0.1mg/kg;高剂量组Dip2mg/kg,HupA0.2mg/kg;空白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对照组、HupA各剂量组大鼠在翻正反射恢复后1h测定大鼠逃避潜伏期。测试完毕每组大鼠各取6只断头处死,取大脑皮质乙酰胆碱酯酶(AChE)染色,并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AChE阳性神经纤维的平均光密度值。结果各组大鼠苏醒阶段的逃避潜伏期较麻醉前均有显著延长(P〈0.05),苏醒阶段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高、中剂量组明显短于低剂量组与对照组(P〈0.01,P〈0.05);高剂量组又短于中剂量组(P〈0.05)。各组大鼠额叶皮质区AChE密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高剂量组大鼠额叶皮质区的活性AChE密度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1),高剂量组较中剂量更低(P〈0.05)。结论HupA能明显改善异丙酚麻醉大鼠苏醒期空间定位能力,其可能机制是由于HupA显著抑制大脑皮质的AChE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杉碱甲 胆碱酯酶 认知功能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细胞异种真皮修复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辉 曾勉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587-2588,共2页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慢性病的发病率随之增加,特别是糖尿病已跃居继癌症、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3位。患者稍不注意就容易发生糖尿病足.导致伤口溃疡不愈合,虽然对于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有多种方法,每种方法也行之有效,但也存在自...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慢性病的发病率随之增加,特别是糖尿病已跃居继癌症、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3位。患者稍不注意就容易发生糖尿病足.导致伤口溃疡不愈合,虽然对于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有多种方法,每种方法也行之有效,但也存在自身不足,笔者选择在抗感染、控制血糖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基础上进行移植治疗。目前临床上常用自体皮片或皮瓣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溃疡 脱细胞异种真皮 疗效 修复 局部血液循环 移植治疗 社会老龄化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硬脂酰化壳聚糖作为DNA的递送载体材料
19
作者 苏均乐 徐瑾 +1 位作者 吕玉明 谢德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8-552,共5页
以邻苯二甲酰基预先保护壳聚糖分子中-NH2,以硬脂酰氯进行可控酯化,制备O-硬脂酰化壳聚糖.通过超声振荡与溶剂结合制备O-硬脂酰化壳聚糖/DNA复合物,采用动态激光散射及原子力显微镜分析复合物的粒径分布及形态.凝胶电泳考察该载体与DNA... 以邻苯二甲酰基预先保护壳聚糖分子中-NH2,以硬脂酰氯进行可控酯化,制备O-硬脂酰化壳聚糖.通过超声振荡与溶剂结合制备O-硬脂酰化壳聚糖/DNA复合物,采用动态激光散射及原子力显微镜分析复合物的粒径分布及形态.凝胶电泳考察该载体与DNA的结合能力.L929细胞培养对O-硬脂酰化壳聚糖进行细胞毒性评估.FT-IR和1HNMR结果表明,可以成功制备不同酯化度的O-硬脂酰壳聚糖;O-硬脂酰化壳聚糖与DNA结合可形成不规则球形复合物,平均粒径可达到86nm,并且对DNase显示高稳定性.同时O-硬脂酰化壳聚糖具有促L929细胞增殖能力,安全性较高,可作为一种新型的非病毒型基因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硬脂酰化壳聚糖 载体 基因递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