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市60岁及以上老人轻度认知障碍的患病率调查 被引量:31
1
作者 黄若燕 唐牟尼 +16 位作者 马崔 郭扬波 韩海英 黄金满 何炳刚 吴泽俊 苏敬华 卢慧贤 沐楠 黄杏梅 周伟成 郭丽珍 宋心意 谢少珊 李佩芳 范妮 邱思武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33-537,共5页
目的调查广州地区城乡年龄≥60岁老人中轻度认知障碍(MCI)的患病率。方法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样,采用筛查和确诊两阶段法进行调查,实查年龄≥60岁老人4697人,失访率4.9%。MCI诊断需符合Petersen的诊断标准及临床痴呆程度评定量表(C... 目的调查广州地区城乡年龄≥60岁老人中轻度认知障碍(MCI)的患病率。方法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样,采用筛查和确诊两阶段法进行调查,实查年龄≥60岁老人4697人,失访率4.9%。MCI诊断需符合Petersen的诊断标准及临床痴呆程度评定量表(CDR)评分等于0.5。结果①检出MCI患者257例,粗患病率为5.47%,经广州市2000年人口年龄构成标化,MCI的患病率为4.94%;②其中男女MCI患者分别为67例和190例,女性粗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6.87%vs 3.47%,P<0.001),年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6.51%和2.90%;③MCI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P<0.001);④城区MCI粗患病率略低于农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2%vs 6.66%,P>0.05);⑤有脑血管病史患者MCI的患病率高于无脑血管病史的老人(10.93%vs 5.08%,P<0.001)。⑥血管性非痴呆认知障碍(VMCI)的患病率为0.72%,男女两性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I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女性高于男性,有脑血管病史者患病率较高,提示高龄、女性、有脑血管病史是MCI的易感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障碍 患病率 老年人 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城乡养老院≥60岁人群痴呆患者的生存率及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健华 唐牟尼 +8 位作者 黄若燕 郁俊昌 林康广 佘生林 胡号应 陈映梅 郭伟坚 肖頔 王怀坤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46-650,共5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城乡养老院无认知障碍老人、轻度认知障碍和痴呆患者的生存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01年12月至2002年1月对广州市城乡养老院60周岁及以上年龄老人进行了痴呆患病情况的基线调查,2010年2月对该1105名老人进行生存情况的... 目的了解广州市城乡养老院无认知障碍老人、轻度认知障碍和痴呆患者的生存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01年12月至2002年1月对广州市城乡养老院60周岁及以上年龄老人进行了痴呆患病情况的基线调查,2010年2月对该1105名老人进行生存情况的随访调查。随访内容包括对存活者记录目前患轻度认知障碍或痴呆的情况,对死亡者记录死亡时间和原因。采用Kaplan-Meier曲线描述和比较各组老人的生存率,Cox回归分析各因素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无认知障碍老人、轻度认知障碍及痴呆患者的八年生存率分别为26%、17%、4%(掊2=132.12,P<0.001);年龄等社会人口学特征、痴呆严重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等因素中,痴呆严重程度是影响痴呆患者生存率的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RR)=1.207(P<0.05)。结论预防痴呆的发生能提高老年人的生存率。痴呆程度较重的患者更适合在养老院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院 轻度认知障碍 痴呆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1A2基因多态性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付燕 范长河 +5 位作者 邓河晃 胡三红 廖湘交 吕德鹏 钟潇琦 施玉旋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4-185,共2页
关键词 慢性精神分裂症 细胞色素氧化酶迟发性运动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及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浓度变化 被引量:17
4
作者 郁俊昌 唐牟尼 +1 位作者 韩海英 王华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29-1431,共3页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VD)、轻度认知障碍(MCI)与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关系。方法:以50例MCI、45例AD、30例VD患者和40名健康老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浆BDNF浓度。结果:对照组(6....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VD)、轻度认知障碍(MCI)与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关系。方法:以50例MCI、45例AD、30例VD患者和40名健康老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浆BDNF浓度。结果:对照组(6.4±3.1)μg/L、MCI组(6.2±5.1)μg/L、AD组(8.1±5.0)μg/L及VD组(5.6±4.8)μg/LBDNF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且AD组BDNF浓度显著高于MCI及VD组(均P<0.05)。轻、中重度AD及MCI组间BDNF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未发现各组BDNF浓度与性别、年龄、病程、卒中次数、MMSE评分、CDR评分及ADL评分有显著相关关系。结论:AD患者血浆BDNF浓度显著高于MCI及VD患者,但三者BDNF水平与病程及认知功能损害变化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血管性痴呆 轻度认知障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