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锁骨骨折的基础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颜登鲁 李健 +3 位作者 高梁斌 张志 张在恒 谭平先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2-404,共3页
目的:根据锁骨形态特点,探讨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锁骨骨折的手术入路。方法:成人锁骨标本60个,防腐成人尸体(8具)的肩关节标本16个。测量锁骨长度、锁骨最窄处直径、锥状结节处入钉点区域及该部位入钉在锁骨内的固定长度。结果:锁骨长度... 目的:根据锁骨形态特点,探讨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锁骨骨折的手术入路。方法:成人锁骨标本60个,防腐成人尸体(8具)的肩关节标本16个。测量锁骨长度、锁骨最窄处直径、锥状结节处入钉点区域及该部位入钉在锁骨内的固定长度。结果:锁骨长度为(144.34±6.48)mm;最窄处直径为(9.40±1.92)mm。锁骨锥状结节至肩锁关节内侧进针范围为(32.86±5.18)mm;该范围内最近及最外穿刺点打入的克氏针均可通过锁骨前弧最凸点,穿行长度最短为(74.28±1.16)mm,最长为(98.86±2.16)mm。肩关节标本解剖显示,锁骨外侧端与肩胛冈形成向内侧开放的角度,锥状结节以远部分比相应的肩胛冈高(8.24±0.62)mm。左、右侧锁骨测量结果经t检验两侧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锁骨锥状结节处可作为微创手术入路及入钉点区域,该部位入钉可在锁骨内穿行足够的固定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 骨折 内固定 微创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张力带固定治疗横断型髌骨骨折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健 颜登鲁 +4 位作者 高梁斌 曾勉东 谭平先 张在恒 余升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68-671,共4页
目的:为微创张力带固定治疗横断型髌骨骨折提供基础依据并探讨临床效果。方法:24个膝关节标本制成横断型骨折模型,随机分为6组,分别选用微创或开放手术克氏针张力带、空心钉张力带或可吸收钉张力带固定。检查髌骨关节面的复位程度,关节... 目的:为微创张力带固定治疗横断型髌骨骨折提供基础依据并探讨临床效果。方法:24个膝关节标本制成横断型骨折模型,随机分为6组,分别选用微创或开放手术克氏针张力带、空心钉张力带或可吸收钉张力带固定。检查髌骨关节面的复位程度,关节面错位>2 mm为复位不良。应用微创克氏式针张力带治疗23例,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治疗35例;两组间在骨折复位程度、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功能方面比较。结果:实验组均达解剖复位,组问无显著性差异(x2=1.269,V=5,P=0.938,>0.05)。临床均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两组间在骨折复位程度(Z=-0.701,P=0.483)、关节活动度(Z=-0.29,P=0.977)和膝关节功能(Z=-0.87,P=0.930)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微创张力带固定治疗横断型髌骨骨折能达到解剖复位,临床效果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髌骨 骨折 张力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髌骨厚度和高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3
作者 颜登鲁 李健 +2 位作者 高梁斌 谭平先 张在恒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04-506,共3页
目的:测量髌骨厚度与长度,为微创张力带固定法治疗髌骨骨折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360份无髌骨损伤的X线片,在X线片上髌骨关节面中点做其垂线(L0),取垂线中点做髌骨关节面的平行线(H0);成人髌骨标本60个,在髌骨关节面中央嵴(L1)两侧各0.... 目的:测量髌骨厚度与长度,为微创张力带固定法治疗髌骨骨折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360份无髌骨损伤的X线片,在X线片上髌骨关节面中点做其垂线(L0),取垂线中点做髌骨关节面的平行线(H0);成人髌骨标本60个,在髌骨关节面中央嵴(L1)两侧各0.5mm处做其平行线L1、L2,以中央嵴的中点(H1)做水平线,与前两条平行线相交H2、H3。测量髌骨的长度(L)及厚度(H)。结果:X线片髌骨测量厚度为(21.32±0.12)mm,髌骨长度为(42.36±0.18)mm。髌骨标本测量厚度,H1为(22.42±0.14)mm,H2(19.42±0.88)mm,H3(18.42±0.96)mm;最小为14.12mm。髌骨长度,L1为(44.58±0.28)mm,L2为(40.28±0.94)mm;L3为(38.36±0.88)mm;最小为26.32mm。左右两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髌骨厚度及长度的测量可为髌骨骨折治疗及手术器械研制提供解剖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 测量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被引量:8
4
作者 颜登鲁 李健 +2 位作者 高梁斌 谭平先 张在恒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89-190,共2页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腰背部疼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尺骨鹰嘴骨折手术疗效不佳原因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健 谭平先 +2 位作者 高梁斌 颜登鲁 张在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0期2303-2304,共2页
目的:探讨尺骨鹰嘴骨折手术疗效不佳的原因及其预防办法。方法:对本院2000年1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14例尺骨鹰嘴骨折手术疗效不佳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确定手术疗效不佳的原因。结果:14例中内固定选择不当致治疗失败3例,术中克氏针处理... 目的:探讨尺骨鹰嘴骨折手术疗效不佳的原因及其预防办法。方法:对本院2000年1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14例尺骨鹰嘴骨折手术疗效不佳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确定手术疗效不佳的原因。结果:14例中内固定选择不当致治疗失败3例,术中克氏针处理不当致内固定失败或功能恢复不佳7例,术后没有指导功能锻炼或石膏固定过久导致关节僵硬4例。结论:尺骨鹰嘴骨折为关节内骨折,治疗应根据病人具体受伤机制、骨折特点选择不同的张力带固定,术中应轻柔操作,忌反复穿针,牢固固定骨折、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骨骨折 鹰嘴 手术失败 原因 尺骨鹰嘴骨折 骨折手术 疗效不佳 原因分析 内固定失败 治疗失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与切开复位张力带固定治疗横断型髌骨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5
6
作者 颜登鲁 李健 +2 位作者 高梁斌 谭平先 张在恒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4期320-322,共3页
目的比较经皮穿刺与切开复位张力带固定治疗横断型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将1997年~2003年收治的62例髌骨骨折患者随意分为两组,一组采用经皮穿刺张力带固定治疗(27例,其中克氏针钢丝张力带23例,空心钉张力带4例),另... 目的比较经皮穿刺与切开复位张力带固定治疗横断型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将1997年~2003年收治的62例髌骨骨折患者随意分为两组,一组采用经皮穿刺张力带固定治疗(27例,其中克氏针钢丝张力带23例,空心钉张力带4例),另一组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35例).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复位、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功能. 结果所有病例随访6~48个月,两组均达到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经皮组为88.9%(24/27),切开组为88.6%(31/35),无显著差异(χ2=0.000,P=1.000).骨折愈合时间经皮组早于切开组(χ2=6.581,P=0.037). 结论经皮穿刺张力带固定法治疗横断型髌骨骨折能够满足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所需要的解剖复位和固定强度,损伤小,骨折愈合快,临床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 髌骨骨折 张力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髓核切除术治疗退变性颈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2
7
作者 颜登鲁 李健 +2 位作者 高梁斌 谭平先 张在恒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1期668-671,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颈椎髓核切除术(percutaneouscervicaldiscectomy,PCD)治疗不同退变程度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 ̄2003年12月因退变性颈椎间盘突出症住院行PCD治疗的6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颈椎髓核切除术(percutaneouscervicaldiscectomy,PCD)治疗不同退变程度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 ̄2003年12月因退变性颈椎间盘突出症住院行PCD治疗的6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椎间盘退变的程度根据MRI分为中度组(mediandegenera-tiongroup,MDG)与重度组(severedegenerationgroup,SDG),对两组手术时间、临床效果及术后颈椎稳定性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2 ̄40个月,两组手术均成功。MDG手术时间为13.72±1.46min,SDG为16.97±2.01min,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术后JOA评分均显著增高,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临床效果(Williams评价)MDG优于SDG,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手术后均无颈椎不稳病例发生,各手术间隙的椎体角度位移(angulardisplacement,AD)及椎体水平位移(horizontaldisplacement,HD)手术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CD适用于不同退变程度的颈椎间盘突出症,及时手术临床疗效好;PCD对颈椎稳定性影响小,不会造成颈椎失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间最突出症 经皮穿刺 椎间盘摘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Pilon骨折23例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健 谢清华 +3 位作者 张在恒 袁正兵 谭平先 颜登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209-210,共2页
目的:探讨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接受解剖型钢板治疗的23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进行随访。采用Ruedi-Allgower分类方法对Pilon骨折进行分类,Ⅰ型6例,Ⅱ型11例,Ⅲ型6例。术后平均随访24个月(8~36个月)。结果:疗... 目的:探讨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接受解剖型钢板治疗的23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进行随访。采用Ruedi-Allgower分类方法对Pilon骨折进行分类,Ⅰ型6例,Ⅱ型11例,Ⅲ型6例。术后平均随访24个月(8~36个月)。结果:疗效评定标准采用Bourne等制定的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优良18例,可4例,差1例。术后创口感染1例。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时间,应用塑型良好的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Pilon骨折可以获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外科手术 骨折固定术 解剖型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
9
作者 颜登鲁 李健 +3 位作者 高梁斌 张志 谭平先 张在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0期1134-1135,共2页
目的:探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本院1997-2003年间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34例,根据椎间盘突出部位分为椎间孔内型与椎间孔外型,分别采用经椎板间入路与经椎板外缘入路进行手术治疗。对于L3~4、L4~... 目的:探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本院1997-2003年间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34例,根据椎间盘突出部位分为椎间孔内型与椎间孔外型,分别采用经椎板间入路与经椎板外缘入路进行手术治疗。对于L3~4、L4~5间隙的椎间孔内型及L5S1间隙的椎间孔外型病例采用经单侧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28例(2例为再手术),对于L3~4及L4~5间隙的椎间孔外型突出采用经椎板侧方入路摘除髓核6例(1例为再手术)。结果:本组共3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5年,平均2.8年。临床症状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21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90.6%。结论: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应针对不同的突出类型分别采用经椎板间入路与经椎板外缘入路,便于操作且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腰椎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 被引量:1
10
作者 谭平先 李健 +2 位作者 高梁斌 颜登鲁 张在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0期2299-2301,共3页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4年1月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43例,其中男29例,女14例。平均年龄36.1岁。闭合骨折31例,按AO分型:A型13例,B型11例,C型7例;开放骨折12例,按Gustilo分型:...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4年1月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43例,其中男29例,女14例。平均年龄36.1岁。闭合骨折31例,按AO分型:A型13例,B型11例,C型7例;开放骨折12例,按Gustilo分型:Ⅰ型8例,Ⅱ型4例。闭合复位30例,开放复位13例,有限扩髓或非扩髓,静力型固定。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6个月。无继发性骨筋膜室综合征、主钉或锁钉断裂等情况发生,其中胫骨上段骨折向外小于7°成角1例,向前小于10°成角1例。膝、踝关节活动优良。结论:带锁髓内钉是治疗胫骨骨折的一种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带锁髓内钉治疗 髓内钉内固定治疗 平均愈合时间 骨筋膜室综合征 胫骨上段骨折 平均年龄 AO分型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颈椎髓核切除术治疗多间隙颈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
11
作者 颜登鲁 李健 +2 位作者 高梁斌 谭平先 张在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0期1041-1043,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颈椎髓核切除术(percutaneouscervicaldiscectomy,PCD)治疗多间隙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对颈椎稳定性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因颈椎间盘突出症住院行PCD治疗的84例患者,根据手术...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颈椎髓核切除术(percutaneouscervicaldiscectomy,PCD)治疗多间隙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对颈椎稳定性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因颈椎间盘突出症住院行PCD治疗的84例患者,根据手术间隙分为两组:单间隙组(singlecervicaldischerniationgroup,SCDHG)和多间隙组(multiplecervicaldischerniationgroup,MCDHG),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颈椎稳定性。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2~54个月,SCDHG平均(32.06±9.72)个月,MCDHG平均(33.93±3.83)个月。两组手术均成功;手术临床效果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两组手术临床效果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手术后均无颈椎不稳病例发生,颈椎稳定性手术前后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手术前后颈椎稳定性值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多间隙颈椎间盘突出症PCD手术临床疗效优良,对颈椎稳定性影响小,不会造成颈椎失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颈椎 椎间盘切除术 穿刺术 颈椎间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经后路颈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颜登鲁 李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400-401,共2页
内镜下经后路颈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从传统的侧后入路颈椎间盘手术发展而来,可避免后路手术需要提供足够视野的长切口和广泛剥离脊柱旁肌肉组织的弊端,同时可以切除突出的椎间盘和增生的骨赘,解除神经根受压。本文就近几年脊柱内镜在... 内镜下经后路颈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从传统的侧后入路颈椎间盘手术发展而来,可避免后路手术需要提供足够视野的长切口和广泛剥离脊柱旁肌肉组织的弊端,同时可以切除突出的椎间盘和增生的骨赘,解除神经根受压。本文就近几年脊柱内镜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及神经根型颈椎病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颈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病的微创治疗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335-336,共2页
关键词 椎体 外侧入路 微创治疗 穿刺活检 脊柱 腰椎 颈椎病 技术 科技 成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