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nRHa对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细胞凋亡及VEGF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38
1
作者 王小霞 康佳丽 +2 位作者 邵雪飞 余佳 邓玲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动剂(GnRHa)对子宫腺肌病(AM)在位内膜细胞凋亡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分泌的影响。方法:取32例AM患者在位内膜细胞及20例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予不同浓度GnRHa处理细胞,分别作用24、48、7...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动剂(GnRHa)对子宫腺肌病(AM)在位内膜细胞凋亡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分泌的影响。方法:取32例AM患者在位内膜细胞及20例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予不同浓度GnRHa处理细胞,分别作用24、48、72 h后,用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的含量。结果:(1)镜下可见两组部分细胞固缩、漂浮、核浓缩、碎裂,呈典型的凋亡小体;(2)不含GnRHa培养的AM在位内膜细胞凋亡率在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都随时间的延长凋亡率增加(P<0.01);(3)GnRHa作用后,两组的凋亡率高于作用前,且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实验组各时间点、各浓度AM在位内膜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同时间、同浓度的对照组(P<0.01);(4)VEGF在AM在位内膜细胞中的分泌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细胞(P<0.05),且GnRHa呈剂量依赖方式抑制AM在位内膜细胞及正常子宫内膜细胞VEGF的分泌。结论:(1)在位内膜细胞凋亡率异常可能是AM发病机制之一。GnRHa可能以自分泌或旁分泌机制直接作用于在位内膜细胞,提高了AM在位内膜细胞的凋亡率。(2)VEGF可能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有关。GnRHa对子宫内膜细胞有直接作用,可能通过抑制VEGF的分泌,阻碍血管生成,从而达到抑制子宫内膜在子宫肌层内异位种植和生长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子宫内膜细胞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凋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和质粒作为shRNA载体沉默人卵巢癌RhoA基因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6
2
作者 杨文娟 康佳丽 +2 位作者 王小霞 刘启才 聂妙玲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3-476,480,共5页
目的研究慢病毒和质粒作为RNA干扰载体在沉默卵巢癌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基因表达方面的差异。方法分别将慢病毒及质粒载体携带的针对RhoA基因的siRNA序列感染或转染卵巢癌HO8910细胞,经过嘌呤霉素筛选建立稳定沉默RhoA基因的细... 目的研究慢病毒和质粒作为RNA干扰载体在沉默卵巢癌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基因表达方面的差异。方法分别将慢病毒及质粒载体携带的针对RhoA基因的siRNA序列感染或转染卵巢癌HO8910细胞,经过嘌呤霉素筛选建立稳定沉默RhoA基因的细胞株。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法、血管形成实验、细胞划痕实验研究两种载体随着细胞培养代数的增加在抑制卵巢癌RhoA基因表达及侵袭和转移能力上的差异。结果采用质粒载体及慢病毒载体分别建立人RhoA基因稳定沉默卵巢癌细胞株,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质粒组细胞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率随培养代数的增加而下降;第15代、第25代时表达率分别为70%、45%,而慢病毒组细胞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率维持在95%以上,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法发现质粒组和慢病毒组细胞在第3代时RhoA mRNA及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差异;随培养代数的增加,慢病毒组RhoA mRNA及蛋白持续低表达,而质粒组RhoA mRNA及蛋白的表达逐渐增高;细胞划痕实验及血管形成实验表明慢病毒较质粒作为载体介导siRNA对RhoA基因沉默更能持续稳定地抑制卵巢癌细胞的侵袭、转移(P<0.05)。结论慢病毒较质粒作为载体介导RNA干扰能更好沉默目标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 质粒 RNA干扰 RHOA基因 卵巢癌 侵袭和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式对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生存及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唐坤 卢丽娜 余莉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1334-1336,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生存及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A组36例,行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B组31例,行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分...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生存及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A组36例,行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B组31例,行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分析两组5年生存率及复发情况。结果:A、B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分别为18%、17%,5年生存率分别为88%、9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访发现共有11例复发,其中有7例发生远处转移,占64%。在术后有无化疗两种情况下,复发患者远处转移分别占40%、8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可以采用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扩大手术范围及行淋巴清扫术并不能提高生存率。远处转移在术后复发中占相当比例,术后辅助化疗对抑制盆腔外复发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外科手术 淋巴结切除术 复发 5年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生长因子Ⅰ、Ⅱ及其结合蛋白3在胎儿生长受限中的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郭颖 张玉洁 康佳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72-575,共4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Ⅱ(IGF-Ⅰ、Ⅱ)及其结合蛋白3(IGFBP-3)与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on,FGR)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实验依据。方法:选取2007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Ⅱ(IGF-Ⅰ、Ⅱ)及其结合蛋白3(IGFBP-3)与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on,FGR)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实验依据。方法:选取2007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产科住院的临床诊断的中期FGR孕妇共30例,抽取同期引产的健康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1;分娩时再抽取30例健康分娩孕妇作为对照组2;分别测定FGR孕妇组在孕中期及分娩时与两个对照组的母血、羊水及脐血中的IGF-Ⅰ、Ⅱ及IGFBP-3的浓度并对比它们的差异。结果:FGR组的IGF-Ⅰ、Ⅱ水平在孕中期及分娩时均下降,而IGFBP-3水平却升高。结论:IGF-Ⅰ、Ⅱ及IGFBP-3可能与FGR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IGF-Ⅰ、Ⅱ的降低及IGFBP-3的升高可能是导致胎儿生长受限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生长迟缓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介导RhoA基因沉默对卵巢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文娟 康佳丽 +3 位作者 王小霞 刘启才 王冬昱 贾菡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15-620,共6页
目的:建立慢病毒介导RhoA基因稳定沉默卵巢癌HO8910细胞株,研究RhoA基因对HO8910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沉默RhoA基因的慢病毒载体Lenti-U6-shRhoA,将其感染HO8910细胞,经过嘌呤霉素筛选,建立稳定沉默RhoA基因的HO8910细... 目的:建立慢病毒介导RhoA基因稳定沉默卵巢癌HO8910细胞株,研究RhoA基因对HO8910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沉默RhoA基因的慢病毒载体Lenti-U6-shRhoA,将其感染HO8910细胞,经过嘌呤霉素筛选,建立稳定沉默RhoA基因的HO8910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O8910细胞中RhoA mRNA的表达;MTT检测HO8910细胞的增殖;Transwell体外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RhoA基因沉默对HO8910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靶向RhoA基因的慢病毒载体Lenti-U6-shRhoA,建立了RhoA基因稳定沉默的HO8910细胞。与Lenti-U6-NC对照组对比,RhoA基因稳定沉默HO8910细胞RhoA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30.7±5.40)%vs(95.9±6.53)%,P<0.05];沉默RhoA基因能降低HO8910细胞的存活率[(51.16±7.41)%vs(95.67±2.14)%,P<0.05];RhoA基因沉默组HO8910细胞的侵袭、迁移及黏附能力较Lenti-U6-NC对照组明显受到抑制[迁移穿过人工基底膜细胞数(31±6)vs(84±13)个,P<0.05;穿过微孔膜的细胞数(97±12)vs(689±23)个,P<0.05;黏附率(68.16±6.53)%vs(98.71±4.92)%,P<0.05]。结论:慢病毒介导的RhoA基因沉默能抑制卵巢癌HO8910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 RNA干扰 RHOA基因 卵巢癌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卵巢类固醇细胞瘤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丁堪铄 卢丽娜 付景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33-1034,共2页
患者女。26岁,因“右下腹痛3d余,再发5h”拟“1、右下腹痛查因:阑尾炎?2、孕15周,宫内活胎”于2011年4月2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则,月经周期28—30d,经期4—5d。体检:腹平坦,下腹肌稍紧,右下腹压痛(+),反跳痛(+);妇... 患者女。26岁,因“右下腹痛3d余,再发5h”拟“1、右下腹痛查因:阑尾炎?2、孕15周,宫内活胎”于2011年4月2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则,月经周期28—30d,经期4—5d。体检:腹平坦,下腹肌稍紧,右下腹压痛(+),反跳痛(+);妇检:外阴:阴毛浓密。小阴唇略小;阴道宫颈未检:宫底高度脐耻之间。腹围76cm.胎心率146次/r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类固醇细胞瘤 妊娠 右下腹痛 月经周期 右下腹压痛 宫底高度 阑尾炎 反跳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