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甲状腺增生性病变中CK19、TPO、Galectin-3的表达及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静
李雯
+1 位作者
梁颜笑
陈金培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8-12,共5页
目的:检测甲状腺增生性病变中CK19、TPO、Galectin3的表达情况,并评价其在甲状腺增生性病变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nVision二步法,对120例甲状腺病变组织中CK19、TPO、Galectin3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
目的:检测甲状腺增生性病变中CK19、TPO、Galectin3的表达情况,并评价其在甲状腺增生性病变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nVision二步法,对120例甲状腺病变组织中CK19、TPO、Galectin3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5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经典型乳头状癌+滤泡型乳头状癌)中,CK19、Galectin3阳性率均为100%(58/58);TPO阴性率约为84.5%(49/58)。25例滤泡性癌、15例甲状腺滤泡性腺瘤及1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CK19、Galectin3多为阴性或弱阳性,而TPO均为阳性。CK19、TPO、Galectin3在经典型乳头状癌与良性增生(滤泡性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之间,滤泡型乳头状癌分别与滤泡性癌、滤泡性腺瘤之间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而滤泡性癌与滤泡性腺瘤之间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CK19、TPO、Galectin3均有助于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甲状腺良性增生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助于甲状腺滤泡型乳头状癌与滤泡性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但对滤泡性癌与滤泡性腺瘤之间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帮助不大;CK19、TPO、Galectin3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甲状腺增生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角蛋白
过氧化物酶
半乳糖苷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原位杂交与免疫组化技术在HPV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
7
2
作者
李雯
陈金培
+1 位作者
梁颜笑
刘国荣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 :对两种HPV检测技术DNA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进行对比观察。方法 :选取本院外阴尖锐湿疣病例 95例 ,组织经固定、脱水、石蜡包埋、切片 ,分别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进行检测。结果 :HPV -DNA阳性率为 94 .7% (90 /95 ) ...
目的 :对两种HPV检测技术DNA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进行对比观察。方法 :选取本院外阴尖锐湿疣病例 95例 ,组织经固定、脱水、石蜡包埋、切片 ,分别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进行检测。结果 :HPV -DNA阳性率为 94 .7% (90 /95 ) ,阳性反应由鳞状上皮表层的空泡细胞核内延伸至棘层中下部近基底层的细胞核内 ;HPV -Ag阳性率为 6 3.1% (6 0 /95 ) ,阳性反应主要位于鳞状上皮表层的空泡细胞核内及角质层内 ,个别阳性细胞可在棘层出现。结论 :原位杂交技术在敏感度、阳性率及阳性强度、背景染色等方面均优于免疫组化方法 ,为尖锐湿疣的确诊及临床治疗提供更准确、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原位核酸杂交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豚鼠变应性鼻炎模型鼻黏膜形态学的观察
被引量:
1
3
作者
吉晓滨
柳息洪
+3 位作者
杜洪
臧林泉
谢军
王磊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13-18,共6页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鼻黏膜在光镜和电镜超微结构下的病理变化。方法:用橄榄油将甲苯-2,4-二异氰酸酯配成浓度为10%溶液作为致敏剂滴鼻,建立豚鼠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8例。另取8例正常豚鼠作对照。致敏结束、模型成功后,取两组鼻黏膜进行...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鼻黏膜在光镜和电镜超微结构下的病理变化。方法:用橄榄油将甲苯-2,4-二异氰酸酯配成浓度为10%溶液作为致敏剂滴鼻,建立豚鼠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8例。另取8例正常豚鼠作对照。致敏结束、模型成功后,取两组鼻黏膜进行光镜、透射电镜观察。结果:①光镜下见对照组鼻黏膜上皮层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连续、完整,可见正常的黏膜上皮层、固有层和黏膜下层。模型组鼻黏膜上皮脱落,杯状细胞增生,鳞状上皮组织转化,上皮坏死,固有层和黏膜下层腺体增生,血管扩张,组织水肿,并见特征性的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浸润。②透射电镜见对照组鼻黏膜上皮细胞结构完整,纤毛整齐,微管规则,胞质内细胞器丰富。模型组鼻黏膜上皮破损,杯状细胞破损,纤毛微管紊乱,微绒毛消失,细胞体积、核、细胞器改变,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发生脱颗粒的改变,可见巨噬细胞及浆细胞,血管扩张,浆液腺体旺盛增生。结论:变应性鼻炎鼻黏膜出现变态反应性形态学的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疾病模型
动物
鼻黏膜
病理学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甲状腺增生性病变中CK19、TPO、Galectin-3的表达及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静
李雯
梁颜笑
陈金培
机构
广州医学院附属市一人民医院病理科
出处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8-12,共5页
文摘
目的:检测甲状腺增生性病变中CK19、TPO、Galectin3的表达情况,并评价其在甲状腺增生性病变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nVision二步法,对120例甲状腺病变组织中CK19、TPO、Galectin3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5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经典型乳头状癌+滤泡型乳头状癌)中,CK19、Galectin3阳性率均为100%(58/58);TPO阴性率约为84.5%(49/58)。25例滤泡性癌、15例甲状腺滤泡性腺瘤及1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CK19、Galectin3多为阴性或弱阳性,而TPO均为阳性。CK19、TPO、Galectin3在经典型乳头状癌与良性增生(滤泡性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之间,滤泡型乳头状癌分别与滤泡性癌、滤泡性腺瘤之间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而滤泡性癌与滤泡性腺瘤之间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CK19、TPO、Galectin3均有助于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甲状腺良性增生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助于甲状腺滤泡型乳头状癌与滤泡性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但对滤泡性癌与滤泡性腺瘤之间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帮助不大;CK19、TPO、Galectin3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甲状腺增生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
甲状腺
角蛋白
过氧化物酶
半乳糖苷结合蛋白
Keywords
thyroid gland
cytokeratin
thyroid peroxidase
galectin
分类号
R736.1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原位杂交与免疫组化技术在HPV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
7
2
作者
李雯
陈金培
梁颜笑
刘国荣
机构
广州医学院附属市一人民医院病理科
出处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63-65,共3页
文摘
目的 :对两种HPV检测技术DNA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进行对比观察。方法 :选取本院外阴尖锐湿疣病例 95例 ,组织经固定、脱水、石蜡包埋、切片 ,分别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进行检测。结果 :HPV -DNA阳性率为 94 .7% (90 /95 ) ,阳性反应由鳞状上皮表层的空泡细胞核内延伸至棘层中下部近基底层的细胞核内 ;HPV -Ag阳性率为 6 3.1% (6 0 /95 ) ,阳性反应主要位于鳞状上皮表层的空泡细胞核内及角质层内 ,个别阳性细胞可在棘层出现。结论 :原位杂交技术在敏感度、阳性率及阳性强度、背景染色等方面均优于免疫组化方法 ,为尖锐湿疣的确诊及临床治疗提供更准确、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原位核酸杂交
免疫组化
Keywords
human papillomavirus
in situ hybridzation
immuno-histochemistry
contrast
分类号
R466.6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豚鼠变应性鼻炎模型鼻黏膜形态学的观察
被引量:
1
3
作者
吉晓滨
柳息洪
杜洪
臧林泉
谢军
王磊
机构
广州
医学院
附属
市
一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科
广州
医学院
电镜室
广州医学院附属市一人民医院病理科
中山大学基础
医学院
药理学教研室
出处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13-18,共6页
基金
广州市卫生局中医药中西医结合项目基金(编号2004A011)
文摘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鼻黏膜在光镜和电镜超微结构下的病理变化。方法:用橄榄油将甲苯-2,4-二异氰酸酯配成浓度为10%溶液作为致敏剂滴鼻,建立豚鼠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8例。另取8例正常豚鼠作对照。致敏结束、模型成功后,取两组鼻黏膜进行光镜、透射电镜观察。结果:①光镜下见对照组鼻黏膜上皮层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连续、完整,可见正常的黏膜上皮层、固有层和黏膜下层。模型组鼻黏膜上皮脱落,杯状细胞增生,鳞状上皮组织转化,上皮坏死,固有层和黏膜下层腺体增生,血管扩张,组织水肿,并见特征性的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浸润。②透射电镜见对照组鼻黏膜上皮细胞结构完整,纤毛整齐,微管规则,胞质内细胞器丰富。模型组鼻黏膜上皮破损,杯状细胞破损,纤毛微管紊乱,微绒毛消失,细胞体积、核、细胞器改变,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发生脱颗粒的改变,可见巨噬细胞及浆细胞,血管扩张,浆液腺体旺盛增生。结论:变应性鼻炎鼻黏膜出现变态反应性形态学的病理改变。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疾病模型
动物
鼻黏膜
病理学
超微结构
Keywords
rhinitis, allergic
disease models, animal
nasal mucosa
pathology
ultrastructure
分类号
R765.25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甲状腺增生性病变中CK19、TPO、Galectin-3的表达及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张静
李雯
梁颜笑
陈金培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原位杂交与免疫组化技术在HPV检测中的应用
李雯
陈金培
梁颜笑
刘国荣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豚鼠变应性鼻炎模型鼻黏膜形态学的观察
吉晓滨
柳息洪
杜洪
臧林泉
谢军
王磊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