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硬化患者血浆降钙素及甲状旁腺激素的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严志强 易淑倩 +1 位作者 赵英恒 刘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6年第4期204-205,共2页
应用放免法测定42例肝硬化病人和23例正常人的血浆降钙素(CT)及甲状旁腺激素(PTH)含量。结果表明肝硬化患者血浆CT明显升高(P<0.01),且随肝功能减退而递增,并与血白蛋白呈负相关(r=-0.448,P<0.... 应用放免法测定42例肝硬化病人和23例正常人的血浆降钙素(CT)及甲状旁腺激素(PTH)含量。结果表明肝硬化患者血浆CT明显升高(P<0.01),且随肝功能减退而递增,并与血白蛋白呈负相关(r=-0.448,P<0.01)与血肌酐呈正相关(r=0.361,P<0.05).血浆PTH与正常人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钙明显降低(P<0.05)。提示血浆CT的测定可一定程度反映肝硬化患者肝脏受损的程度。对肝硬化患者应定期监测血钙及维生素D并予足量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 甲状旁腺激素 肝硬化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界面固定融合器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附62例报告) 被引量:29
2
作者 赵定麟 严力生 +4 位作者 陈德玉 赵杰 黄文铎 李也白 陈利宁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186-189,共4页
目的:比较TFC(Threadedcage,带螺纹鸟笼状椎间融合器)、BAK(BagbyandKuslichmethod,笼状椎间融合器)及作者设计的CHTF(Cervical-spineholowthreadedf... 目的:比较TFC(Threadedcage,带螺纹鸟笼状椎间融合器)、BAK(BagbyandKuslichmethod,笼状椎间融合器)及作者设计的CHTF(Cervical-spineholowthreadedfixator,颈椎空心螺纹式内固定器)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TFC、CHTF和BAK作为界面固定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颈椎病、陈旧颈椎骨折脱位和急性颈椎间盘脱出症共62例,115个椎节。其中52节采用TFC,43节植入CHTF,20节为BAK。术后次日戴颌-胸支具下床活动及步行。结果:三种植入物均较稳定,X线片未发现有位移现象。观察3个月以上的46例中24例已恢复正常生活及工作,近于正常者15例,两者相加达85%。结论:TFC、CHTF和BAK均可使手术椎节立即稳定、促进融合,并避免了取髂骨手术的并发症。CHTF操作简单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界面固定 前路减压 椎体间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抑郁症状与不成熟防御机制的关系 被引量:13
3
作者 万丽红 龚梅恩 +2 位作者 刘明 陈颖 龙腾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3-156,共4页
目的 :了解原发性肝癌 (PLC)患者的抑郁症状和不成熟防御机制 (IDM)的水平 ,探讨PLC患者的抑郁症状与IDM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 (CES -D)和防御方式问卷 (DSQ)对PLC患者和健康组各 10 0例进行调查。结果 :1)PLC患者中 49... 目的 :了解原发性肝癌 (PLC)患者的抑郁症状和不成熟防御机制 (IDM)的水平 ,探讨PLC患者的抑郁症状与IDM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 (CES -D)和防御方式问卷 (DSQ)对PLC患者和健康组各 10 0例进行调查。结果 :1)PLC患者中 49%可能或肯定有抑郁症状 ,其中 2 3 %肯定有抑郁症状 ,其发生率高于健康组 ;2 )PLC组的CES -D总分高于健康组 ;3 )PLC组比健康组采用较多分裂和潜意显现机制、采用较少抱怨机制 ;4)肯定有抑郁症状者比无抑郁症状者采用较多IDM ;5 )两组CES -D总分与IDM均分呈显著正相关 ,Pearsonr为 0 473~ 0 776,其中PLC组为 0 473。结论 :抑郁症状是PLC患者常见的负性情绪 ,医护人员应引起重视 ,并指导患者采用成熟的防御机制代替不成熟防御机制 ,预防并减轻患者的抑郁症状 ,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抑郁症状 临床心理学 病例对照研究 不成熟防御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曲酶预防气温骤降所致脑卒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黄如训 陈立云 +5 位作者 刘冰 高庆春 曾进胜 苏镇培 卢林 朱良付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 观察巴曲酶对寒潮促发的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的卒中是否有预防作用。方法 用持续高血压1 0周、1 2周、1 4周、1 6周的RHRSP分巴曲酶预处理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于寒潮来临前1天经股静脉注射巴曲酶( 2BU/kg) ,1天后... 目的 观察巴曲酶对寒潮促发的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的卒中是否有预防作用。方法 用持续高血压1 0周、1 2周、1 4周、1 6周的RHRSP分巴曲酶预处理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于寒潮来临前1天经股静脉注射巴曲酶( 2BU/kg) ,1天后处死,TTC染色,HE染色。结果 脑卒中发生率在巴曲酶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 <0 . 0 5) ,其中以出血性脑卒中为著。结论 巴曲酶可预防寒潮促发的高血压性脑卒中的发生,对出血性卒中的作用尤其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曲酶脑卒中 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 气象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水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的类胡萝卜素 被引量:3
5
作者 马卿云 徐定方 +1 位作者 周海云 李晓燕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77-279,共3页
采用非水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NARP-HPLC)测定了正常人和胃肠道癌症病人血清的β-胡萝卜素。结果表明,采用外标法定量,回收率为95%以上,相对标准偏差(RSD)最大值为2.2%,分析时间约为20min。
关键词 胡萝卜素 Β-胡萝卜素 血清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钛记忆合金套合式交锁髓内钉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曹燕明 赵卫东 +2 位作者 张美超 鲍侃 达国祖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4-586,共3页
目的测定镍钛记忆合金套合式交锁髓内钉的生物力学指标,为进一步改进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比较不锈钢交锁髓内钉、镍钛记忆合金套合式交锁髓内钉、6孔钢板及ender's钉对于6根新鲜肱骨标本在抗弯曲、抗扭转方面等方面的差异性。... 目的测定镍钛记忆合金套合式交锁髓内钉的生物力学指标,为进一步改进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比较不锈钢交锁髓内钉、镍钛记忆合金套合式交锁髓内钉、6孔钢板及ender's钉对于6根新鲜肱骨标本在抗弯曲、抗扭转方面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实验表明,镍钛记忆合金套合式交锁髓内钉在抗弯曲方面与钢板无显著性差异,优于ender's钉;在抗扭力方面与交锁髓内钉和钢板无显著性差异,优于ender's钉。结论记忆合金交锁髓内钉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特性,固定强度达到生物力学要求,而且应力遮挡小,弹性固定,记忆合金的弹性模量与骨相近,有利于骨折愈合,远端不需交锁,操作简单,便于推广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钛记忆合金 交锁髓内钉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后急性期低颅压综合征43例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方国宏 方泽鲁 黄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310-311,共2页
目的 :分析外伤后急性期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 3年间 43例外伤性低颅压综合征病例 ,探讨其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 ,总结诊断和治疗经验。结果 :43例不同损伤类型患者依靠临床表现和腰穿确诊为低颅压综合征。经采用不同... 目的 :分析外伤后急性期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 3年间 43例外伤性低颅压综合征病例 ,探讨其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 ,总结诊断和治疗经验。结果 :43例不同损伤类型患者依靠临床表现和腰穿确诊为低颅压综合征。经采用不同治疗后全部于 3~ 10d内低颅压症状消失。结论 :外伤后急性期低颅压发生与伤后脑血管痉挛 ,脑脊液经耳鼻丧失过多 ,过量使用脱水剂 ,体液丧失多而摄入不足 ,手术或腰穿放脑脊液过多等因素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低颅压综合征 症状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胎儿娩出时间是否存在集中时点的探讨 被引量:11
8
作者 周炜彤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46-48,共3页
有些人认为产妇分娩多在晚间。最近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孙琬氏用该院资料对产妇分娩时间进行统计,说明昼夜的分娩时间存在集中趋势,在上午11时13分。
关键词 分娩 胎儿娩出时间 卫生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急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与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彭运生 周立红 +3 位作者 张小蔓 孙玉卫 万胜明 邹亚红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8-89,共2页
为测定亚急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的浓度与纤维蛋白单体聚合能力 ,以了解其凝血功能。用蕲蛇酶水解纤维蛋白原 ,用计算机测定其相关数值。发现 2 0名亚急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 ,其纤维蛋白聚合反应速率为(0 .315± 0 .0 ... 为测定亚急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的浓度与纤维蛋白单体聚合能力 ,以了解其凝血功能。用蕲蛇酶水解纤维蛋白原 ,用计算机测定其相关数值。发现 2 0名亚急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 ,其纤维蛋白聚合反应速率为(0 .315± 0 .0 6 5 ) g/ min;最大吸光度为 (0 .176± 0 .0 35 ) OD;纤维蛋白原浓度为 (15 0± 30 ) mg/ dl;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速率 /最大吸光度比值为 1.789± 0 .16 0 ;反应延滞时间为 (- 2 1± 5 ) s。结果表明 :亚急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反应时间增快 ,但其它各项指标均下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重症乙型肝炎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在癫痫病灶定位诊断中的价值——与CT,MRI及EEG检查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魏学立 林伟 +6 位作者 欧阳智 叶广春 邬恒夫 武兆忠 朱德仪 高聪 熊希民 《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1997年第4期265-267,共3页
目的:评价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在癫痫病灶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96例癫痫间歇期、13例发作期患者进行了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93例作了EEG检查,74例作了脑CT检查,25例作了MRI检查。并对各种检测的... 目的:评价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在癫痫病灶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96例癫痫间歇期、13例发作期患者进行了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93例作了EEG检查,74例作了脑CT检查,25例作了MRI检查。并对各种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对癫痫病灶的检出阳性率为9725%,其它方法检出的阳性率EEG为8602%,MRI为36%,CT为2703%。SPECT与EEG阳性检出符合率为8387%。CT、MRI和SPECT检出的病灶部位符合率分别为625%和56%。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检出的癫痫病灶85%分布在大脑颞叶、额叶和顶叶。55%以上的癫痫患者有2个或2个以上的癫痫灶。结论: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是诊断癫痫病灶的灵敏而有效的方法,对制定癫痫的手术或γ刀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其对癫痫病灶的定位价值优于EEG、MRI和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局部血流 断层摄影术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叶柴虎汤抑制乙肝病毒(HBV)复制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正运 叶晓光 +2 位作者 金文君 廖云珍 杜宇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8期1436-1437,共2页
以抑制HBV复制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为原则 ,以扶正祛邪为治则 ,以疏肝健脾养阴、活血、清热、解毒及利湿为治法 ,并且适合于中医辨证四型乙肝服用的原则 ,自拟方剂———白叶柴虎汤 ,对HBV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目的 :探讨白叶柴虎汤对乙肝... 以抑制HBV复制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为原则 ,以扶正祛邪为治则 ,以疏肝健脾养阴、活血、清热、解毒及利湿为治法 ,并且适合于中医辨证四型乙肝服用的原则 ,自拟方剂———白叶柴虎汤 ,对HBV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目的 :探讨白叶柴虎汤对乙肝病毒 (HBV)复制的抑制作用。方法 :根据清热解毒、健脾养肝法 ,自拟“白叶柴虎汤”对HBV复制的抑制作用进行临床研究 ,并设干扰素、拉米夫定及常规护肝组以对照疗效。结果 :1)白叶柴虎汤组HBeAg、HBVDNA转阴率及ALT复常率分别为 5 7.0 %、43 .1%及 80 .0 % ,干扰素组HBeAg、HBVDNA转阴率及ALT复常率分别为 5 0 .8%、47.6%及 77.7% ,拉米夫定组HBeAg、HBVDNA转阴率及ALT复常率分别为 10 .0 %、69.7%及 81.8% ,常规护肝组HBeAg、HBVDNA转阴率及ALT复常率分别为 5 .0 %、11.1%及 74.1% ,经统计学处理发现 :白叶柴虎汤组ALT复常率较其它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HBeAg、HBVDNA转阴率较常规护肝组明显提高 (P <0 .0 0 1) ,但与干扰素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HBeAg转阴率较拉米夫定组高 ,但HBVDNA转阴率较拉米夫定组低。 2 )白叶柴虎汤组各证型的HBeAg、HBVDNA转阴率及ALT复常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白叶柴虎汤对HBV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并可作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专病专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叶柴虎汤 慢性乙型肝炎 病毒复制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炎性肉芽肿的CT诊断(附24例报告) 被引量:2
12
作者 钱瑞菱 朱世强 黄勇 《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1993年第4期182-183,225,共2页
本文报告24例颅内炎性肉芽肿的CT诊断,其中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除1例结核性肉芽肿外,其它17例为非特异性炎性肉芽肿,6例经临床诊断治疗后。复查CT病灶消失痊愈。本文提出本病的CT诊断要点,病灶较小,可呈低密度,增强后病灶呈点状,类圆形... 本文报告24例颅内炎性肉芽肿的CT诊断,其中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除1例结核性肉芽肿外,其它17例为非特异性炎性肉芽肿,6例经临床诊断治疗后。复查CT病灶消失痊愈。本文提出本病的CT诊断要点,病灶较小,可呈低密度,增强后病灶呈点状,类圆形或小环状强化灶;周围水肿较轻,中线结构无移位,脑室不扩大等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肉芽肿 CT 颅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门部胆管癌临床病理分析及PCNA表达的特点
13
作者 黄世章 罗欣鸣 +4 位作者 胡以则 郝卓芳 林英 陆光明 廖德贵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94-194,共1页
肝门部胆管癌临床病理分析及PCNA表达的特点黄世章罗欣鸣△胡以则郝卓芳林英陆光明廖德贵作者单位:广州医学院附属二院病理科、△外科5102601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肝胆外科1984年6月~1995年2月,行骨骼... 肝门部胆管癌临床病理分析及PCNA表达的特点黄世章罗欣鸣△胡以则郝卓芳林英陆光明廖德贵作者单位:广州医学院附属二院病理科、△外科5102601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肝胆外科1984年6月~1995年2月,行骨骼化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PCNA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CT脑扫描的临床价值(附53例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钱瑞菱 《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1997年第1期13-14,12,共3页
目的:53例帕金森病的CT表现有无特异性。方法:将临床诊断53例帕金森病进行CT平扫。其中男35例,女18例,年龄自32岁至80岁,平均60岁。病程2个月至17年,平均25年。结果:53例中CT所见:18例正常占3... 目的:53例帕金森病的CT表现有无特异性。方法:将临床诊断53例帕金森病进行CT平扫。其中男35例,女18例,年龄自32岁至80岁,平均60岁。病程2个月至17年,平均25年。结果:53例中CT所见:18例正常占34%,35例异常占66%,其中表现双侧基底节呈低密度改变11例,双侧脑室扩大20例,单侧者4例,局限性脑室扩大4例。外侧裂及脑池增宽29例,23例呈普遍性脑萎缩。结论:帕金森病的CT检查,在本组53例中提示基底节低密度病灶伴有不同程度脑萎缩,脑池及外侧裂增宽。这种影像学改变,并非帕金森病所特有,CT检查可给临床决定疾病是否发展,以及治疗效果判断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CT 脑萎缩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癌54例随访分析
15
作者 黄文辉 朱建坤 +1 位作者 吴锡标 何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7年第6期418-419,共2页
关键词 垂体肿瘤 腺瘤 伽玛刀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低温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影响
16
作者 何雁冰 卢振和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293-294,共2页
目的 观察浅低温对神经外科麻醉病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无明显听力障碍的择期神经外科手术病人 1 2例 ,在麻醉诱导插管后通过调温床给予浅低温治疗。在降温前及体温达 34℃时各记录一次BAEP ,比较降温... 目的 观察浅低温对神经外科麻醉病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无明显听力障碍的择期神经外科手术病人 1 2例 ,在麻醉诱导插管后通过调温床给予浅低温治疗。在降温前及体温达 34℃时各记录一次BAEP ,比较降温前后Ⅴ波绝对潜伏期及Ⅰ Ⅴ波间潜伏期变化。结果 麻醉诱导后病人体温为 (35 9± 0 3)℃ ,Ⅴ波绝对潜伏期为 (6 0 0± 0 57)毫秒 ,Ⅰ Ⅴ波间潜伏期为 (4 52± 0 48)毫秒 ;降温至 34℃时 ,Ⅴ波绝对潜伏期为 (6 31± 0 36)毫秒 ,Ⅰ Ⅴ波间潜伏期为 (4 73± 0 46)毫秒。降温后Ⅴ波绝对潜伏期及Ⅰ Ⅴ波间潜伏期均有延长趋势。结论 临床上体温降低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低温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影响 神经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锁乳突肌肌皮瓣一期修复腮腺摘除术后面部缺损
17
作者 丁学强 杨志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5年第10期717-717,共1页
腮腺肿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涎腺肿瘤,由于腮腺恶性肿瘤发生率较高,而腮腺良性肿瘤较多具有局部侵袭性,被视为交界性肿瘤。行单纯肿瘤摘除复发率很高,一般主张行腺体大部分摘除或全摘除术。手术后的腮腺区呈明显的凹陷畸形,影响面部美观... 腮腺肿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涎腺肿瘤,由于腮腺恶性肿瘤发生率较高,而腮腺良性肿瘤较多具有局部侵袭性,被视为交界性肿瘤。行单纯肿瘤摘除复发率很高,一般主张行腺体大部分摘除或全摘除术。手术后的腮腺区呈明显的凹陷畸形,影响面部美观。采用胸锁乳突肌肌瓣作为颌面颈部组织缺损充填材料,文献已有较多的报道,但用于腮腺全切除术后同期行腮腺区缺损的修复,国内未见有文献报道。我们选择性应用上蒂胸锁乳突肌肌瓣和肌蒂岛状皮瓣转移,行一期腮腺组织缺损修复术共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摘除术 手术后 面部缺损 修复术 胸锁乳突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可疑Rb患者应检测EsD及LDH
18
作者 郭露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6-37,共2页
对可疑Rb患者应检测EsD及LDH广州医学院附属二院眼科郭露萍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种先进的临床诊断设施相继开展,对Rb的诊断检查项目也不断增多,除了X-R,B超、CT等检查对诊断Rb具有重要的临床... 对可疑Rb患者应检测EsD及LDH广州医学院附属二院眼科郭露萍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种先进的临床诊断设施相继开展,对Rb的诊断检查项目也不断增多,除了X-R,B超、CT等检查对诊断Rb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外,在免疫遗传工程上,染色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 眼肿瘤 儿童 酯酶D 乳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恶性卵巢肿瘤的CT表现(附130例分析) 被引量:17
19
作者 王颖 蓝博文 +5 位作者 谭理连 周智强 梁伟翔 蔡名金 肖有成 宋亭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提高卵巢肿瘤CT诊断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130例卵巢肿瘤,其中良性72例,恶性58例。重点分析其CT征象。结果:囊性(46例)、实性(29例)、囊实性(55例)以及合并周围组织或脏器粘连(45例)是卵巢肿瘤的主要CT表现... 目的:提高卵巢肿瘤CT诊断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130例卵巢肿瘤,其中良性72例,恶性58例。重点分析其CT征象。结果:囊性(46例)、实性(29例)、囊实性(55例)以及合并周围组织或脏器粘连(45例)是卵巢肿瘤的主要CT表现。其中囊性表现多见于良性卵巢肿瘤(36/46例,占78%),恶性肿瘤以实性表现居多(25/29例,占86%);囊实性和(或)合并周围组织粘连既可出现于恶性肿瘤也可见于良性肿瘤,类似共性存在的征象还包括了病灶大小悬殊(1~25cm)、病灶边缘、密度、增强后的改变。结论:由于盆腔组织结构的紧密且复杂,卵巢肿瘤的CT表现具有多样性和可变性,有必要进一步探讨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CT表现 良性 恶性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在心血管疾病的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廖业敏 周国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5年第2期109-110,共2页
镁在心血管疾病的应用广东省阳西县人民医院(529500)廖业敏广州医学院附属二院心内科(510260)周国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镁离子生理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入,镁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现已认识到镁剂在防治冠心病... 镁在心血管疾病的应用广东省阳西县人民医院(529500)廖业敏广州医学院附属二院心内科(510260)周国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镁离子生理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入,镁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现已认识到镁剂在防治冠心病。高血压、各种心律失常及心衰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血管疾病 镁离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