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镜蛇毒直接溶解因子对人肝癌细胞株H_(7402)产生NO和LPO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龚海云 余清声 +1 位作者 管锦霞 黄劭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研究眼镜蛇毒直接溶解因子(DLF)对人肝癌细胞株H7402产生一氧化氮(NO)和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影响。结果:DLF对体外培养的H7402细胞有杀伤作用,IC50为247mg·L-1,DLF与H74... 目的:研究眼镜蛇毒直接溶解因子(DLF)对人肝癌细胞株H7402产生一氧化氮(NO)和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影响。结果:DLF对体外培养的H7402细胞有杀伤作用,IC50为247mg·L-1,DLF与H7402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呈量效关系。DLF可介导H7402细胞产生大量NO2,NO2量与DLF的剂量呈量效关系。在一定剂量范围内NO2量与H7402的生长抑制率呈显著正相关。用570型粘附式细胞仪测定单个细胞内LPO,发现DLF可使H7402细胞内LPO产生增加。结论:DLF可杀伤H7402细胞,其部分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产生NO和LP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一氧经氮 脂质过氧化 蛇毒 DL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黄抗体用于蛇毒抗原检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桂平 余清声 +3 位作者 刘新艳 朱柳 覃媛 黄劭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51-1354,共4页
目的在常规ELISA检测中,以卵黄抗体取代哺乳动物来源的IgG类抗体,以探讨卵黄抗体应用于蛇毒检测的可行性.方法以甲醛减毒的眼镜王蛇毒抗原免疫莱航母鸡,制备抗眼镜王蛇毒抗体;采用过碘酸钠法对特异卵黄抗体进行酶标;将卵黄抗体及相应酶... 目的在常规ELISA检测中,以卵黄抗体取代哺乳动物来源的IgG类抗体,以探讨卵黄抗体应用于蛇毒检测的可行性.方法以甲醛减毒的眼镜王蛇毒抗原免疫莱航母鸡,制备抗眼镜王蛇毒抗体;采用过碘酸钠法对特异卵黄抗体进行酶标;将卵黄抗体及相应酶标抗体应用于常规ELISA中,对国内常见蛇毒样品抗原(包括眼镜王蛇毒、眼镜蛇毒、金环蛇毒、银环蛇毒、五步蛇毒及广东园斑蝰蛇毒)进行检测,并进行灵敏度、精确度、特异性及交叉反应等分析.结果检测的灵敏度可达32 μg·L-1,并且眼镜王蛇毒抗原浓度在32~750 μg·L-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较好(r=0.963);初步应用表明卵黄抗体对眼镜王蛇毒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与蝰蛇科的五步蛇毒、园斑蝰蛇毒无交叉反应,与眼镜蛇科的金环及银环蛇毒仅在高剂量(剂量大于500 μg·L-1)时存在轻度交叉反应,不干扰实验检测,但与眼镜蛇毒之间交叉反应明显,干扰实验检测;应用本方法对低(100 μg·L-1)、中(300 μg·L-1)、高(1 000 μg·L-1)不同浓度的眼镜王蛇毒样品检测,结果平均板内变异系数均在1%~3%之内,板间变异系数在8%以内.结论 特异的卵黄抗体应用于微量蛇毒检测研究是可行的,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较强等优点.该研究将为蛇伤诊断试剂盒的研制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镜王蛇毒 卵黄抗体(IgY)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IGG类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眼镜王蛇毒鸡卵黄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桂平 余清声 +1 位作者 覃媛 黄劭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426-1429,共4页
目的 研制抗眼镜王蛇毒鸡卵黄抗体 ,并研究该抗体在鸡卵黄中表达过程。方法 以甲醛减毒处理的眼镜王蛇粗毒免疫莱航母鸡 ,母鸡免疫应答后 ,在卵黄中产生抗眼镜王蛇毒抗体 ,应用嗜硫色谱柱HiTrapIgYPurificationHP从鸡卵黄中提取抗眼... 目的 研制抗眼镜王蛇毒鸡卵黄抗体 ,并研究该抗体在鸡卵黄中表达过程。方法 以甲醛减毒处理的眼镜王蛇粗毒免疫莱航母鸡 ,母鸡免疫应答后 ,在卵黄中产生抗眼镜王蛇毒抗体 ,应用嗜硫色谱柱HiTrapIgYPurificationHP从鸡卵黄中提取抗眼镜王蛇毒抗体 ;以间接ELISA法及双向免疫抗散法测定抗体的效价、特异性及免疫活性 ;采用福林酚法测定蛋白含量 ;采用SDS PAGE法测定分子量及鉴定抗体纯度 ;抗体的特异性及交叉反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进行验证。结果 母鸡初次免疫第 9天即有抗体产生 ,初次免疫 6 0天后抗体效价超过 10 5;卵黄抗体经嗜硫色谱柱纯化后 ,经SDS PAGE检测为电泳纯 ,纯化后抗体效价较纯化前提高 4倍 ,每枚蛋中平均可获得较纯抗体 97 5mg ;所获取的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 ,与蝰蛇科属的其它蛇毒无交叉反应 ,与眼镜蛇科蛇毒存在不同程度交叉反应 (蛇毒浓度大于5 0 0 μg·L-1时明显 )。结论 本研究首次研制并鉴定了抗眼镜王蛇毒鸡卵黄抗体 ,开拓了我国蛇伤治疗的新领域 ,并分析抗体在产蛋期卵黄液中表达的进度 ,为今后该抗体的持续、高质量诱导奠定基础 ,同时也促进其它抗蛇毒鸡卵黄抗体的研究开发及蛇毒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镜王蛇毒 卵黄抗体(I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眼镜蛇毒活性组分体外抑制三维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余清声 刘晓颖 +1 位作者 覃媛 黄劭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1105-1109,共5页
目的研究中华眼镜蛇毒活性组分的抗血管生成作用。方法采用拟血管生成三维培养法,观察活性组分对体外血管生成的抑制效应。结果活性组分可抑制内皮细胞在培养基质中生成血管网状三维结构的反应,0.6、1.2、2.4μg·ml-1的不同浓度组... 目的研究中华眼镜蛇毒活性组分的抗血管生成作用。方法采用拟血管生成三维培养法,观察活性组分对体外血管生成的抑制效应。结果活性组分可抑制内皮细胞在培养基质中生成血管网状三维结构的反应,0.6、1.2、2.4μg·ml-1的不同浓度组分抑制程度不同。在0.6μg·ml-1浓度组,培养基质Matrigel中的内皮细胞团只形成局部的、不完整的空间网状结构;在1.2μg·ml-1浓度组,悬浮于凝胶中的细胞团所形成的管芽不能相互连接而形成空间网状结构;在2.4μg·ml-1浓度组,细胞散在悬浮于胶层中大部分不能粘聚,且随培养时间的延长无明显的结构变化。结论中华眼镜蛇毒活性组分具有体外抑制血管生成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眼镜蛇毒 抗血管生成 三维血管生 内皮细胞 体外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眼镜蛇毒组分CⅡ对多药耐药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左长清 林振桃 +1 位作者 孔天翰 吴铁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5期554-557,共4页
目的:研究中华眼镜蛇毒组分CⅡ(FCⅡNNAV)对多药耐药KBv200和K562/A02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MTT法观察FCⅡNNAV对KB、KBv200、K562和K562/A02细胞的毒性作用,DNALadder和流式细胞仪观察FCⅡNNAV体外诱导K562/A02凋亡的作用。结果:FC... 目的:研究中华眼镜蛇毒组分CⅡ(FCⅡNNAV)对多药耐药KBv200和K562/A02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MTT法观察FCⅡNNAV对KB、KBv200、K562和K562/A02细胞的毒性作用,DNALadder和流式细胞仪观察FCⅡNNAV体外诱导K562/A02凋亡的作用。结果:FCⅡNNAV对KB和耐药KBv200细胞以及K562和耐药K562/A02细胞均有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0.87±0.15和1.07±0.08、0.67±0.11和0.75±0.01μg·ml-1。DNALadder和流式细胞仪检测FCⅡNNAV能明显诱导细胞K562/A02凋亡。结论:FCⅡNNAV对敏感细胞KB、K562及耐药细胞KBv200、K562/A02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FCⅡNNAV能明显诱导耐药K562/A02细胞凋亡,这可能是其抗肿瘤多药耐药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毒 肿瘤 多药耐药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眼镜蛇毒组份Ⅲ的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侯力强 赵路宁 +3 位作者 林振桃 强永刚 廖永华 管锦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058-2062,共5页
目的 :观察中华眼镜蛇 (Najanajaatra)蛇毒组份Ⅲ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和在小鼠体内的分布状况。方法 :用氯胺 -T法对眼镜蛇毒组份Ⅲ进行碘化标记 ,用放射性核素示踪动力法检测血液中的药物浓度 ,以放射性参与量 (脏器与血液放射比 ... 目的 :观察中华眼镜蛇 (Najanajaatra)蛇毒组份Ⅲ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和在小鼠体内的分布状况。方法 :用氯胺 -T法对眼镜蛇毒组份Ⅲ进行碘化标记 ,用放射性核素示踪动力法检测血液中的药物浓度 ,以放射性参与量 (脏器与血液放射比 )的比值作为组份Ⅲ在组织中分布的依据。结果 :兔静脉注射眼镜蛇毒组份Ⅲ 75、15 0和 30 0 μg/kg 3个剂量后 ,快分布相半衰期T1/2 α为 39 6 - 4 2 5min ,慢分布相半衰期T1/2 β为 16 8- 17 3h ,消除相半衰期T1/2 γ为 2 1 7- 2 2 1h。小鼠尾静脉注射 [12 5Ⅰ ]-组份Ⅲ后 ,2h及 4h放射性参与量大于 1的器官为肝脏、肾脏、肺脏、心脏和肌肉 ,其中以肾脏分布最高 ,且 4h放射性参与量高于 2h。结论 :兔静脉注射组份Ⅲ 3个剂量后 ,血药 -时间曲线经 3P87药动学程序拟合符合三房室模型特征 ,3个时相的半衰期各剂量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曲线下面积 (AUC)与剂量成正比 ,表明药物在兔体内的分布和消除为一级线性动力学过程。小鼠静注组份Ⅲ后 2h ,以肾脏分布最高 ,肝脏与肺脏的放射性参与量也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镜蛇毒液类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价抗蛇毒IgY灌胃对眼镜蛇、蝰蛇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祁俊华 钟吉富 孔天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600-1605,共6页
目的:比较双价抗蛇毒鸡卵黄抗体(IgY)经腹腔注射或灌胃对蝰蛇、眼镜蛇伤小鼠保护作用的差异,为其口服制剂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2种单一抗原按顺序依次交替注入单只鸡体内,水稀释法制备双价抗蛇毒IgY;间接ELISA法观察双价抗蛇毒IgY... 目的:比较双价抗蛇毒鸡卵黄抗体(IgY)经腹腔注射或灌胃对蝰蛇、眼镜蛇伤小鼠保护作用的差异,为其口服制剂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2种单一抗原按顺序依次交替注入单只鸡体内,水稀释法制备双价抗蛇毒IgY;间接ELISA法观察双价抗蛇毒IgY在体外及其灌胃后小鼠血浆中的效价,通过胃排空试验确定灌胃给药的最佳时间,在此基础上,比较双价抗蛇毒IgY腹腔注射或灌胃对蛇伤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初次免疫后28d至第42d,以水稀释法提取的双价抗蛇毒IgY对眼镜蛇毒及蝰蛇毒的效价分别为1:12800和1:6400。不同浓度的双价抗蛇毒IgY灌胃2.5-3.5h,小鼠的胃排空率均达68.9%以上,血浆中抗体浓度亦相应达高峰。该抗体腹腔注射或提前灌胃均能极显著延长眼镜蛇和蝰蛇毒中毒小鼠的存活时间(P<0.01),同等剂量的双价抗蛇毒IgY提高眼镜蛇伤小鼠存活率优于蝰蛇伤,而灌胃有效剂量约为腹腔注射的10倍。结论:双价抗蛇毒IgY经2种给药途径(注射、口服)均能有效保护动物免受眼镜蛇毒和蝰蛇毒的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毒 灌胃 抗蛇毒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眼镜蛇毒组分CⅡ抗耐药K562/A02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左长清 林振桃 孔天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9期1015-1019,共5页
目的:研究中华眼镜蛇毒组分CⅡ(FCⅡNNAV)对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K562/A02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MTT法观察FCⅡNNAV体外对K562和K562/A02的毒性作用,流式细胞仪法观察FCⅡNNAV体外对K562/A02细胞Pgp,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比色法检测C... 目的:研究中华眼镜蛇毒组分CⅡ(FCⅡNNAV)对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K562/A02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MTT法观察FCⅡNNAV体外对K562和K562/A02的毒性作用,流式细胞仪法观察FCⅡNNAV体外对K562/A02细胞Pgp,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比色法检测Caspase3活性变化。结果:FCⅡNNAV对耐药K562/A02及敏感K562细胞均有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0.75±0.01μg·ml-1和0.67±0.11μg·ml-1。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FCⅡNNAV能使K562/A02细胞的Pgp,Bcl2蛋白表达明显下调;Caspase3活性明显增强。结论:FCⅡNNAV对细胞K562/A02及细胞K562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FCⅡNNAV可能通过抑制K562/A02细胞Pgp,Bcl2蛋白表达,激活Caspase3活性而诱导K562/A02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毒 肿瘤 多药耐药 凋亡 P-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眼镜蛇毒鸡卵黄抗体的制备、纯化和保护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刘四红 孔天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453-2457,共5页
目的:探索抗眼镜蛇毒鸡卵黄抗体(IgY)的制备方法及其生物学活性,为替代马源性抗蛇毒血清奠定基础。方法:眼镜蛇毒原毒免疫母鸡,采用水稀释-硫酸铵盐析-阴离子交换层析三级提取法纯化IgY;SDS-PAGE测定各级提取物的抗体纯度;间接ELISA法... 目的:探索抗眼镜蛇毒鸡卵黄抗体(IgY)的制备方法及其生物学活性,为替代马源性抗蛇毒血清奠定基础。方法:眼镜蛇毒原毒免疫母鸡,采用水稀释-硫酸铵盐析-阴离子交换层析三级提取法纯化IgY;SDS-PAGE测定各级提取物的抗体纯度;间接ELISA法和双向免疫扩散法观察效价变化;动物体外中和实验检测其生物活性。结果:卵黄经水稀释法及经60%硫酸铵盐析蛋白回收率为40.36%;进一步经阴离子交换层析,总蛋白回收率14.86%,效价提高24倍;IgY分子量约为220 kD,由两个亚基组成;体外中和试验表明,2.28 mg/kg特异性IgY能完全中和2 LD50的眼镜蛇毒,保护小鼠免受眼镜蛇毒的攻击。结论:以眼镜蛇毒原毒为免疫源,经水提、盐析、层析三级提取,可从鸡卵黄中获得高纯度、高活性的特异性I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毒 鸡卵黄抗体 眼镜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蛇毒激活血浆蛋白C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林光 管锦霞 +1 位作者 黄劭 余清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1-244,共4页
目的 :从 9种国产蛇毒中筛选具有激活血浆蛋白C作用的蛇毒。方法 :运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发色底物实验分别观察抗凝活性和酰胺酶活性 ,综合抗凝活性和酰胺酶活性确定蛋白C蛇毒激活作用。结果 :在 9种国产蛇毒中烙铁头蛇毒及... 目的 :从 9种国产蛇毒中筛选具有激活血浆蛋白C作用的蛇毒。方法 :运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发色底物实验分别观察抗凝活性和酰胺酶活性 ,综合抗凝活性和酰胺酶活性确定蛋白C蛇毒激活作用。结果 :在 9种国产蛇毒中烙铁头蛇毒及蝮蛇毒在 1 5mg/L浓度下即使人血浆纯蛋白C产生酰胺酶活性 ,并使APTT显著延长。结论 :9种国产蛇毒中烙铁头蛇毒及蝮蛇毒具有激活人体血浆蛋白C成为活化蛋白C(AP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毒液类 血浆 蛋白质C 酶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眼镜蛇毒F组份对血小板活化时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梅 余清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93-295,共3页
目的 :观察中华眼镜蛇毒F组份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胞内信号转导机制。方法 :实验分 6组 :(1)空白组 ;(2 )对照组 ;(3) - (6 )实验组加入浓度为 10 0、30、10、3mg/LF组份。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 (Westernblotting... 目的 :观察中华眼镜蛇毒F组份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胞内信号转导机制。方法 :实验分 6组 :(1)空白组 ;(2 )对照组 ;(3) - (6 )实验组加入浓度为 10 0、30、10、3mg/LF组份。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 (Westernblotting)测定血小板内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的表达。结果 :F组份呈浓度依赖性抑制二磷酸腺苷 (ADP)引起的分子量为 76、6 6和 37 5kD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的表达 ,其中 30、10 0mg/L给药组中 ,3个分子量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 <0 . 0 5。F组份对ADP引起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抑制同降低 76、6 6和 37 5kD 3个分子量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的表达呈明显的正相关 (r=0 . 936 7,P <0 . 0 1)。结论 :中华眼镜蛇毒F组份通过抑制分子量为 76、6 6和37 5kD蛋白的酪氨酸磷酸化表达 ,对血小板胞内信号转导过程发生影响 ,可能是其抗栓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镜蛇毒液类 血小板聚集 印迹法 蛋白质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眼镜蛇毒F组分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12
作者 余清声 张梅 +1 位作者 覃媛 黄劭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83-686,共4页
目的 :研究中华眼镜蛇毒F组分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用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 ,观察F组分对 2 0 %小牛血清引起的细胞对氚标胸腺嘧啶核苷酸 (H3 TdR)掺入的影响 ,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 (Westernblotting)测定F组分对 2 ... 目的 :研究中华眼镜蛇毒F组分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用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 ,观察F组分对 2 0 %小牛血清引起的细胞对氚标胸腺嘧啶核苷酸 (H3 TdR)掺入的影响 ,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 (Westernblotting)测定F组分对 2 0 %小牛血清引起的细胞内原癌基因、核增殖抗原 (Pro liferationcellnuclearantigen ,PCNA)表达的影响。结果 :F组分呈浓度依赖性抑制 2 0 %小牛血清引起的细胞对H3 TdR掺入率和细胞内C myc、PCNA的表达 ,其中 30、10 0mg·L-1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中华眼镜蛇毒F组分通过影响细胞内原癌基因C myc、PCNA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眼镜蛇毒F组分 血管平滑肌细胞 H3.TdR C-MYC PCNA 蛋白质免疫印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功能障碍与心血管疾病 被引量:43
13
作者 熊燕 张梅 +1 位作者 陈菲 方伟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64-370,共7页
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明显改变以及社会人口老龄化的急剧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害更加凸显和尖锐。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700多万人死于心... 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明显改变以及社会人口老龄化的急剧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害更加凸显和尖锐。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700多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而在我国每年大约有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总死亡原因的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线粒体功能障碍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蝎毒多肽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孔天翰 林山 +2 位作者 韩雪飞 琚济杭 董伟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68-972,共5页
目的 :观察蝎毒多肽 (PBMV)对肿瘤细胞生长、细胞周期、P5 3表达和膜电位的影响。方法 :MTT法、集落形成、细胞分裂指数、流式细胞仪和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法。结果 :PBMV对数种肿瘤细胞具有毒性作用 ,细胞生长抑制、集落形成能力和分... 目的 :观察蝎毒多肽 (PBMV)对肿瘤细胞生长、细胞周期、P5 3表达和膜电位的影响。方法 :MTT法、集落形成、细胞分裂指数、流式细胞仪和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法。结果 :PBMV对数种肿瘤细胞具有毒性作用 ,细胞生长抑制、集落形成能力和分裂指数降低、多核细胞数减少 ;PBMV使进入S期的CNE - 2Z细胞明显减少 ,G1、S和G2 期细胞的百分比增多 (P <0 0 1) ;PBMV处理后 ,CNE - 2Z细胞P5 3蛋白表达量降低 (P <0 0 1) ,细胞膜负电位明显减小 ,胞膜呈去极化状态。结论 :PBMV可能具有膜毒素的作用 ,通过使CNE - 2Z细胞膜电位降低 ,影响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蝎毒液类 ECA109细胞 细胞周期 蛋白质P53 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托普利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9
15
作者 徐文娟 冯梅 +2 位作者 刘丽华 鲁长武 熊燕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16-822,共7页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对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血管内皮功能和形态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高胆固醇饲料饲养家兔制备AS模型的同时口服给予卡托普利8 mg·kg-1,每天1次,连续12周;HE染色观察血管组织形态,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对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血管内皮功能和形态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高胆固醇饲料饲养家兔制备AS模型的同时口服给予卡托普利8 mg·kg-1,每天1次,连续12周;HE染色观察血管组织形态,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血清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浓度;用重组编码人类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2(hDDAH2)基因的腺病毒感染AS家兔离体胸主动脉环2 h,检测对乙酰胆碱累积浓度诱导的最大舒张反应(Emax)、半数有效量(EC50)及DDAH活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高脂模型家兔胸主动脉内膜和中膜增厚,血清TC,TG和LDL水平升高;血清ADMA浓度升高至(2.24±0.28)μmol·L-1(P<0.01);血管壁DDAH活性降至(0.048±0.007)U·g-1蛋白(P<0.01);Emax降低至(56±8)%(P<0.01),EC50升高至(158±52)nmol·L-1(P<0.01)。与AS模型组比较,卡托普利治疗组血管内膜增厚减轻,血脂无明显降低,血清ADMA浓度显著降低至(1.37±0.23)μmol·L-1(P<0.01),血管DDAH活性增加至(0.084±0.013)U·g-1蛋白(P<0.01),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改善,Emax增加至(88±4)%(P<0.01),EC50降低至(90±35)nmol·L-1(P<0.01)。AS模型血管转染DDAH2基因后,血管Emax回升至(88±4)%,EC50降低至(98±42)nmol·L-1,DDAH活性升高至(0.112±0.017)U·g-1蛋白,与卡托普利治疗组相似。结论卡托普利对AS家兔血管形态和内皮功能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血管DDAH活性,降低内源性ADMA浓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功能不全 卡托普利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蝮蛇咬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诊断标准及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万春 钟吉富 +4 位作者 喻文球 刘成 荀建宁 黄小宾 孔天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14-1016,共3页
目的:建立符合循证医学的蝮蛇咬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诊断标准、病情严重评分系统及中西医结合证型诊断。方法:遵循循证医学理论,通过前瞻性、多中心、多样本研究,收集2004年5月—2007年11月,全省2家三级医院、3家二级医院重症... 目的:建立符合循证医学的蝮蛇咬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诊断标准、病情严重评分系统及中西医结合证型诊断。方法:遵循循证医学理论,通过前瞻性、多中心、多样本研究,收集2004年5月—2007年11月,全省2家三级医院、3家二级医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内总计120例蝮蛇咬伤MODS病例的临床资料。60例用于建立蝮蛇咬伤MODS诊断标准草案模型,建立MODS病情严重评分模型;60例用于验证蝮蛇咬伤MODS诊断标准,验证MODS病情严重评分模型。经过统计分析,并结合专家意见判定蝮蛇咬伤MODS国际诊断标准、病情严重评分及中西医结合证型诊断方案。结果:蝮蛇咬伤MODS诊断标准、病情严重评分,包括7个器官、系统以及判断脏腑功能的指标,蝮蛇咬伤MODS中西医结合防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咬伤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ti-MBP与大鼠脑组织损伤后脑干继发性脱髓鞘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卫 陈善成 +3 位作者 汪志刚 宋秀豹 王玉苹 张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28-1030,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脑组织损伤后,血液中髓鞘碱性蛋白抗体(Anti-MBP)效价与继发性脑干脱髓鞘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制作大鼠脑组织损伤模型,通过间接ELISA法检测伤后不同时期血液中MBP含量、Anti-MBP效价,锇酸染色法检测脑干中髓鞘变性的程度... 目的研究大鼠脑组织损伤后,血液中髓鞘碱性蛋白抗体(Anti-MBP)效价与继发性脑干脱髓鞘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制作大鼠脑组织损伤模型,通过间接ELISA法检测伤后不同时期血液中MBP含量、Anti-MBP效价,锇酸染色法检测脑干中髓鞘变性的程度。结果伤后早期大鼠血液中MBP含量上升,10d后显著下降;伤后4d起Anti-MBP效价显著上升,同时,脑干中脱髓鞘病变的程度也明显加重;10d后两者达到高峰,与对照组相比,Anti-MBP效价上升了4倍,脱髓鞘病变数量上升10倍;30d后逐渐下降。相关分析显示Anti-MBP效价与脱髓鞘病变的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结论颅脑损伤后,特异性抗原MBP释放入血,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Anti-MBP。后者与继发性脑干脱髓鞘病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组织损伤 髓鞘碱性蛋白抗体 脱髓鞘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inside-out膜片上caffeine对猪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钙激活钾通道的调节作用及ryanodine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仲维高 杨艳 +2 位作者 曾晓荣 崔跃 孔天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3-58,共6页
目的:利用膜片钳技术,研究咖啡因对钙激活钾通道(calcium-activated potassium channel,KCa)的作用机制,及咖啡因存在时兰尼定(ryanodine)对KCa的影响以阐明冠状动脉平滑肌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急性酶分离方法,应用膜片钳单通道电流记... 目的:利用膜片钳技术,研究咖啡因对钙激活钾通道(calcium-activated potassium channel,KCa)的作用机制,及咖啡因存在时兰尼定(ryanodine)对KCa的影响以阐明冠状动脉平滑肌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急性酶分离方法,应用膜片钳单通道电流记录技术记录猪冠状动脉平滑肌钿胞上KCa电流活动。电流信号经放大、滤波及A/D、D/A转换后输入微机进行采样和储存。应用PCLAMP9.0软件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及分析。结果:在内面向外式(inside-out)膜片下,咖啡因(0.1、0.5、1.0、5.0mmol/L)可浓度依赖性地增加通道开放概率,而对电流幅值无明显影响,开放概率增加是通过明显缩短平均关闭时间实现的(n=8,P<0.01);洗去药物后通道活性可以恢复到对照水平;5.0mmol/L咖啡因对KCa激活作用最大(P<0.01)。在细胞贴附式(cell-attached)膜片上,咖啡因激活KCa后,ryanodine(10-40μmol/L)浓度依赖性地抑制通道开放概率,开放时间缩短,关闭时间延长,对电流幅度无明显影响。结论:在inside-out膜片下,咖啡因能够直接激活猪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KCa通道。在cell-atta-ched构型上,ryanodine可通过胞内一定的信号通路浓度依赖性间接抑制咖啡因对KCa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因 钾通道 钙激活 Inside—out膜片 兰尼定 猪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 Cell-attached膜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茶碱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淋巴细胞PAF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林振桃 黄海鹭 +2 位作者 赵路宁 余清声 钟南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了解茶碱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了支气管哮喘患者及健康成人外周淋巴细胞PAF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探讨了小剂量茶碱对哮喘... 目的了解茶碱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了支气管哮喘患者及健康成人外周淋巴细胞PAF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探讨了小剂量茶碱对哮喘患者外周淋巴细胞PAF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1)被检测的20例健康成人中只有8例其外周淋巴细胞PAF受体的cDNA可被扩增出来,而被检测的21例哮喘患者均可获得cDNA片断;(2)服用小剂量茶碱1wk后,哮喘患者PAF受体mRNA表达量(以“闪烁计数min-1”表示,下同)与给药前的表达量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服用2wk后,哮喘患者PAF受体mRNA表达量由给药前的86408±7462减少至68927±5886(P<0.05),服用3wk后减少至56720±4866(与给药前比较,P<0.01),接近健康人的表达量49688±5438。结论连续服用小剂量茶碱可抑制外周淋巴细胞PAF受体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药物疗法 茶碱 血小板活化因子 mRNA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硬化性脑梗塞和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8
20
作者 符民桂 马西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09-309,共1页
动脉硬化性脑梗塞和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功能的变化符民桂,马西动脉硬化性脑梗塞(ACI)和高血压性脑出血(HCH)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g)浓度显著增高,已有很多报道l‘I,但对于此类疾病患者血浆Fg功能的... 动脉硬化性脑梗塞和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功能的变化符民桂,马西动脉硬化性脑梗塞(ACI)和高血压性脑出血(HCH)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g)浓度显著增高,已有很多报道l‘I,但对于此类疾病患者血浆Fg功能的变化,却鲜见报道。我们应用新建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高血压性 脑出血 血浆 纤维蛋白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