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夏泻心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8
1
作者 张燕 刘换新 +2 位作者 邢德刚 张宏 袁怀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50-354,共5页
本研究探讨ICC(胃肠道间质细胞)和Cx43(缝隙连接蛋白)在半夏泻心汤治疗豚鼠糖尿病胃轻瘫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机制。制备半夏泻心汤含药血清并建立糖尿病胃轻瘫豚鼠模型。处死豚鼠并取材胃标本后免疫组化染色标记c-Kit和Cx43抗体,显微... 本研究探讨ICC(胃肠道间质细胞)和Cx43(缝隙连接蛋白)在半夏泻心汤治疗豚鼠糖尿病胃轻瘫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机制。制备半夏泻心汤含药血清并建立糖尿病胃轻瘫豚鼠模型。处死豚鼠并取材胃标本后免疫组化染色标记c-Kit和Cx43抗体,显微镜下观察并比较实验各组豚鼠ICC和Cx43的数量及变化,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ICC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显示:半夏泻心汤含药血清能明显增加糖尿病胃轻瘫豚鼠ICC的数量,并能修复其受损的超微结构;半夏泻心汤治疗组Cx 43阳性表达密集分布在胃体和胃窦部环形肌层中,阳性表达的强弱与ICC的阳性分布具有一致性。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以下结论:ICC的数量显著减少并发生变性是发生糖尿病胃轻瘫的一个重要原因,半夏泻心汤含药血清能明显增加豚鼠ICC的数量并修复其受损结构,进而增强其胃动力并恢复功能,从而起到治疗豚鼠糖尿病胃轻瘫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 糖尿病胃轻瘫 免疫组化 ICC CX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桂酸锗不同剂量组诱导小鼠子宫颈癌(U_(14))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燕 杨晓仪 +1 位作者 匡忠生 肖纯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7-470,共4页
目的探讨肉桂酸锗不同剂量组(1.5mg/ml、3mg/ml、6mg/ml)对小鼠子宫颈癌(U14)细胞的抑制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抗肿瘤活性实验采用以下方法:(1)药理试验;(2)HE染色观察;(3)免疫组化检测;(4)特殊染色观察;(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1)... 目的探讨肉桂酸锗不同剂量组(1.5mg/ml、3mg/ml、6mg/ml)对小鼠子宫颈癌(U14)细胞的抑制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抗肿瘤活性实验采用以下方法:(1)药理试验;(2)HE染色观察;(3)免疫组化检测;(4)特殊染色观察;(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1)肉桂酸锗组(3mg/ml)及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瘤重明显减轻,其抑瘤率分别为46.65%和54.27%;(2)流式细胞仪证实有凋亡细胞,并检测到肉桂酸锗组(3mg/ml)及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诱导U14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22.65%和20.61%;(3)在DNA直方图上可见肉桂酸锗组(3mg/ml)在G0-G1期细胞前出现"亚G1"峰(凋亡峰),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无明显凋亡峰;另外,肉桂酸锗组(3mg/ml)对瘤细胞周期有明显影响,它使瘤细胞G2-M期减少、细胞周期延长、对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增强。结论肉桂酸锗组(3mg/ml)对小鼠子宫颈癌(U14)细胞的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诱导瘤细胞凋亡可能是其抑制U14细胞生长的主要作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酸锗 抗肿瘤活性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咖啡酸锗诱导小鼠宫颈癌(U_(14))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张燕 杨晓仪 +2 位作者 邢德刚 付玉梅 匡忠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912-1914,共3页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咖啡酸锗对小鼠宫颈癌(U14)细胞的抑制效应及作用机制。方法:抗肿瘤活性实验采用:(1)药理试验;(2)普通染色光镜观察;(3)免疫组化观察PCNA、p53、bcl-2、ER、PR的表达;(4)甲基绿-派诺宁染色法;(5)流式细胞仪(FCM)测定...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咖啡酸锗对小鼠宫颈癌(U14)细胞的抑制效应及作用机制。方法:抗肿瘤活性实验采用:(1)药理试验;(2)普通染色光镜观察;(3)免疫组化观察PCNA、p53、bcl-2、ER、PR的表达;(4)甲基绿-派诺宁染色法;(5)流式细胞仪(FCM)测定DNA含量。结果:(1)咖啡酸锗及环磷酰胺组瘤重明显减轻,抑瘤率分别为47.28%和54.27%;(2)咖啡酸锗及环磷酰胺组的凋亡率分别为23.32%和20.61%;(3)咖啡酸锗组在DNA直方图上出现"亚G1"峰(即凋亡峰),生理盐水组无明显"亚G1"峰;咖啡酸锗对U14细胞周期有明显影响,使U14细胞G2~M期减少、细胞周期延长、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增强。结论:咖啡酸锗对小鼠宫颈癌(U14)细胞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诱导瘤细胞凋亡可能是其抑制U14细胞生长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咖啡酸锗 抗肿瘤活性 宫颈癌U14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桂酸锗毒性研究初探
4
作者 张燕 邢德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7-449,共3页
目的:本实验对肉桂酸锗的毒副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方法:采用急性毒性试验计算出药物对昆明小鼠的半数致死剂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和最大耐受量(Maximum tolerance dose,MTD);通过药理试验连续观察小鼠肢体活动和行为改变等指标... 目的:本实验对肉桂酸锗的毒副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方法:采用急性毒性试验计算出药物对昆明小鼠的半数致死剂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和最大耐受量(Maximum tolerance dose,MTD);通过药理试验连续观察小鼠肢体活动和行为改变等指标,检测血液生化指标和血常规,给药7 d后处死小鼠称体重,尸解并取出各脏器,计算脾重指数(Spleen index,SI)和胸腺指数(Thymus index,TI);经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各个脏器病理形态变化。结果:无法计算出LD50,说明药物毒性甚小,动物MTD可达到1.2 g/kg体重;各组血液生化指标和血液常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药物无明显肝肾毒性,对血液常规亦无明显影响;各组小鼠体重、SI和T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药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短期内没有明显影响;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各脏器镜下未见明显药物损伤的病理形态变化。结论:肉桂酸锗治疗剂量在短期内无明显毒副作用,这为进一步的抗肿瘤活性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酸锗 肝毒性 肾毒性 脾重指数 胸腺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