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妇产科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所致院内感染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寿萍 付玉梅 +1 位作者 杨晓仪 梁惠芬 《抗感染药学》 2016年第3期515-518,共4页
目的:研究妇产科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所致院内感染的原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2010年7月—2012年7月700例妇产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共发生PDRPA所致院内感染15例,其发生率为2.14%;研究PDRPA的感染特点及其对常... 目的:研究妇产科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所致院内感染的原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2010年7月—2012年7月700例妇产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共发生PDRPA所致院内感染15例,其发生率为2.14%;研究PDRPA的感染特点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探讨相关的护理对策。结果:收集到妇产科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92株,其中PDRPA 38株,分离率为41.30%;痰液标本感染率为最高(73.68%),其次为尿液10.53%与咽试子5.26%;伤口分泌物、血液、穿刺液及引流液感染率相对较低;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40.00%,其次哌拉西林为49.23%,头孢他啶为52.31%,头孢噻肟耐药率为86.15%;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81.54%、庆大霉素为78.46%;PDRPA所致院内感染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改善病房环境、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质量、严格无菌操作、及时进行细菌检测、加强各种管道的消毒处理、医院感染知识的宣传教育、进行药敏试验、加强产褥期护理及营养支持。结论:应加强耐药性的检测,合理选用抗菌药物,积极采取有效护理措施,以减少耐药株的产生及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PDRPA 院内感染 临床分析 护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项诊断指标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应用价值评价 被引量:9
2
作者 张晓坤 李勰璘 古雅珏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12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HCY、Cys-C、α1-MG、sTM及CRP等五项诊断指标的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将292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性糖尿病组95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98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99例,与健康对照组102例平行检测上述五项指标。结果 DM...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HCY、Cys-C、α1-MG、sTM及CRP等五项诊断指标的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将292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性糖尿病组95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98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99例,与健康对照组102例平行检测上述五项指标。结果 DM组各项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糖尿病肾病组血清五项指标水平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并且随着DN病情进展,各项指标随着24h尿蛋白排泄率的增加逐渐增高(P<0.01),且互相之间关系密切,表明其升高与D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DM患者的病情发展过程中,HCY、Cys-C、α1-MG、sTM、CRP最早出现,可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数据。结论血清HCY、CYS-C、α1-MG水平可作为DN早期肾损伤的反应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敏感指标;sTM反映高HCY水平的DN患者的微血管损伤程度;CRP与DN患者病情正相关,可作为DN患者病情检测新指标,五者联合检测可提高检出敏感性及阳性率,全面协助DN肾损伤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同型半胱氨酸 Α1-微球蛋白 血栓调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试验在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的检测 被引量:6
3
作者 黎文成 李勰璘 +2 位作者 付玉梅 刘国科 张晓坤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41-42,共2页
目的:检测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性的发生率。方法:用双纸片扩散法对本院检验科采集923份痰液标本分离的132株对红霉素耐药而对克林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进行可诱导克林霉素耐药试验。结果:对红霉素耐药而对克林霉素敏感的金... 目的:检测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性的发生率。方法:用双纸片扩散法对本院检验科采集923份痰液标本分离的132株对红霉素耐药而对克林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进行可诱导克林霉素耐药试验。结果:对红霉素耐药而对克林霉素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D-试验阳性即对克林霉素具有诱导型耐药的检出率分别为52.2%(24/46)、48.8%(42/86)。结论:D-试验阳性的发生率较高,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必须加强对红霉素耐药而对克林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D-试验的检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属 D-试验 红霉素 克林霉素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项诊断指标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的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晓坤 曾华 +2 位作者 李勰璘 古雅珏 杨晓仪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α1-微球蛋白(α1-MG)、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及C反应蛋白(CRP)等5项诊断指标的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将292例糖尿病患者(DM组)分为单纯性糖尿病组(SDM组)95例...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α1-微球蛋白(α1-MG)、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及C反应蛋白(CRP)等5项诊断指标的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将292例糖尿病患者(DM组)分为单纯性糖尿病组(SDM组)95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98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99例,与健康对照组(102例)平行检测上述5项指标。结果:DM组各项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糖尿病肾病组(DN)血清5项指标水平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并且随着DN病情进展,各项指标随着24 h尿蛋白排泄率(UAER)的增加逐渐增高(P<0.01),且互相之间关系密切,表明其升高与D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DM患者的病情发展过程中,HCY、Cys-C、α1-MG、STM、CRP最早出现,可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数据。结论:血清HCY、CYS-C、α1-MG水平可作为DN早期肾损伤的反应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敏感指标;STM反映高HCY水平的DN患者的微血管损伤程度;CRP与DN患者病情正相关,可作为DN患者病情检测新指标,5项联合检测可提高检出敏感性及阳性率,全面协助DN肾损伤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同型半胱氨酸 Α1-微球蛋白 血栓调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镉对参环毛蚓表皮结构的损伤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波 李薇 +2 位作者 付玉梅 喻良文 彭杰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镉离子胁迫下,对参环毛蚓表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镉离子胁迫参环毛蚓染毒、HE组织切片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体表结构损伤的变化。结果:随着镉离子浓度的增加和染毒时间的增长,参环毛蚓的环带附近有充...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镉离子胁迫下,对参环毛蚓表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镉离子胁迫参环毛蚓染毒、HE组织切片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体表结构损伤的变化。结果:随着镉离子浓度的增加和染毒时间的增长,参环毛蚓的环带附近有充血肿胀、溃疡病变。在光学显微镜下,在低浓度组时,皮肤的超微结构却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皮肤角质层明显增厚,而在高浓度组时,表皮层发生溃疡,其皮肤的防御体系受到损坏,体表的角质层变薄。结论:重金属镉对参环毛蚓表皮结构具有明显的损伤,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和染毒时间的增长,这种损伤更加明显,反映了参环毛蚓对该重金属的防御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胁迫 参环毛蚓 表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中检出不动杆菌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6
作者 李勰璘 曾桦 +4 位作者 张晓坤 李筱慧 李凯华 黎文成 邓蔼霖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分析我院ICU病房中不动杆菌的菌种类型及耐药状况,为临床有效控制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在不同标本中分离到的258株不动杆菌进行菌种鉴定,并采用琼脂纸片扩散法(K-B法)测定2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从呼吸道标本(... 目的:分析我院ICU病房中不动杆菌的菌种类型及耐药状况,为临床有效控制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在不同标本中分离到的258株不动杆菌进行菌种鉴定,并采用琼脂纸片扩散法(K-B法)测定2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从呼吸道标本(痰液)检出的不动杆菌比例最高(76.7%);检出的不动杆菌菌种,以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最高;不动杆菌对多粘菌素B、米诺环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分别为10.8%、10.2%、3.8%、2.9%、7.8%;而对其他类型抗生素的耐药率都较高。结论:本院ICU病房中检出的不动杆菌以鲍曼不动杆菌最常见,这些不动杆菌呈现出多重耐药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不动杆菌 多重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的特点分析
7
作者 付玉梅 杨晓仪 +2 位作者 张晓坤 李勰麟 黎文成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40-42,共3页
目的:分析社区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2007年广州市荔湾区社区门诊患者的痰液及相关标本,按常规方法培养分离后,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用K-B法作药物敏感试验... 目的:分析社区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2007年广州市荔湾区社区门诊患者的痰液及相关标本,按常规方法培养分离后,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用K-B法作药物敏感试验,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8株铜绿假单胞菌敏感性最高的抗菌药物是亚胺培南(89.9%),其次分别为阿米卡星(70.3%)、哌拉西林(60.8%)、环丙沙星(58.8%)、庆大霉素(54.7%)。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日趋严重,治疗中应根据菌株耐药特点合理选择用药方案,以减少耐药菌株的加重与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社区感染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