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粘膜炎症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
作者 吴捷莉 殷志新 +2 位作者 曹东林 欧阳鸿 何兴祥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检测MIF在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粘膜炎症中的表达,并在体外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单核细胞MIF表达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胃镜检查的标本,胃窦与胃体同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根据悉尼系统作胃粘膜的组织学分型。MIF/T细胞(CD45RO)和MIF/巨... 目的检测MIF在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粘膜炎症中的表达,并在体外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单核细胞MIF表达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胃镜检查的标本,胃窦与胃体同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根据悉尼系统作胃粘膜的组织学分型。MIF/T细胞(CD45RO)和MIF/巨噬细胞(KP1)进行双重免疫组化染色,MIF mRNA进行原位杂交检测。在体外幽门螺杆菌ATCC26695与THP-1单核细胞共培养后,分别用ELISA与RT-PCR测定THP-1细胞MIF的表达。结果在62例慢性胃炎患者中,42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胃窦与胃体粘膜内T细胞总数、MIF阳性T细胞数、巨噬细胞总数、MIF阳性巨噬细胞数和MIF mRNA阳性细胞数都显著高于20例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而且在42例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粘膜炎症中MIF的表达随炎症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在体外幽门螺杆菌与THP-1细胞共培养后,幽门螺杆菌促进了THP-1细胞MIF蛋白质与mRNA表达增加。结论MIF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胃粘膜炎症细胞中表达增加,可能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胃粘膜炎症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幽门螺杆菌 炎症 T细胞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2、TLR4、TLR5和TLR9在小鼠Hp感染模型中的表达 被引量:4
2
作者 刘翔 林漫鹏 +1 位作者 吕建忠 林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2327-2329,共3页
目的:研究BALB/c小鼠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前后和用抗生素治疗后胃黏膜组织中Toll样受体(TLR)2、TLR4、TLR5、TLR9、IL-1β的表达,探讨Toll样受体家族在Hp感染机制中的作用。方法: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第1组不予处理(正常组),第2... 目的:研究BALB/c小鼠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前后和用抗生素治疗后胃黏膜组织中Toll样受体(TLR)2、TLR4、TLR5、TLR9、IL-1β的表达,探讨Toll样受体家族在Hp感染机制中的作用。方法: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第1组不予处理(正常组),第2组予感染Hp(Hp感染组),第3组感染Hp后予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治疗组)。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半定量检测小鼠胃内TLR2、TLR4、TLR5、TLR9、IL-1β的表达,Giemsa染色切片计数Hp定植数量,HE染色切片判断黏膜炎症水平。结果:(1)TLR5、TLR9在各组小鼠胃黏膜组织中均无表达。(2)TLR2在Hp感染组胃黏膜组织中表达(PCR:0.13±0.025;Western:1.32±0.27)高于抗生素治疗组(PCR:0.04±0.011;Western:0.43±0.08),正常组无表达。(3)TLR4在Hp感染组胃黏膜组织中表达(PCR:0.22±0.051;Western:0.72±0.17)高于抗生素治疗组(PCR:0.06±0.009;Western:0.21±0.04),正常组无表达。(4)IL-1β在Hp感染组胃黏膜组织中有表达(PCR:0.27±0.038;Western:0.58±0.14),抗生素治疗组和正常组无表达。结论:TLR2、TLR4可能参与了Hp的致病机制,TLR5、TLR9可能未参与Hp的致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TLR2 TLR4 TLR5 TLR9 IL-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维A胺通过抑制ERK1/2活化促进人肝癌细胞凋亡 被引量:5
3
作者 吴小琴 杨辉 +5 位作者 钟赟 苏杭 林漫鹏 丁元伟 刘世明 林秀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3006-3008,共3页
目的:探讨芬维A胺对人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用芬维A胺(10μmol/L)处理人肝癌细胞株(SNU475,SNU449,SNU182,SK-HEP-1,PLC/PRF/5),通过CellTiter-Glo发光细胞活力检测试剂盒和Caspase-3/7检测试剂盒检测芬维A胺的凋亡效... 目的:探讨芬维A胺对人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用芬维A胺(10μmol/L)处理人肝癌细胞株(SNU475,SNU449,SNU182,SK-HEP-1,PLC/PRF/5),通过CellTiter-Glo发光细胞活力检测试剂盒和Caspase-3/7检测试剂盒检测芬维A胺的凋亡效应;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核受体Nur77、维甲酸受体β(retinoic acid receptor,RARβ)mRNA的变化;并用Western-blot检测细胞ERK1/2蛋白的激活情况。结果:芬维A胺处理24h能诱导SK-HEP-1、PLC/PRF/5细胞凋亡;但对SNU475、SNU449、SNU182细胞凋亡影响不显著(P>0.05)。在敏感的SK-HEP-1、PLC/PRF/5细胞中,芬维A胺显著降低ERK1/2蛋白活化,但对核受体Nur77、RARβmRNA表达无显著影响。结论:芬维A胺体外诱导人肝癌SK-HEP-1、PLC/PRF/5细胞凋亡可能通过抑制ERK1/2蛋白活化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芬维A胺 细胞凋亡 ERK1/2Nur77RAR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端粒酶RNA的cDNA探针制备及其对胃粘膜细胞端粒酶RNA表达的检测 被引量:4
4
作者 何兴祥 王家 +2 位作者 吴捷莉 袁顺玉 艾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9-262,共4页
目的 建立人端粒酶RNA表达的检测方法。方法 制备人端粒酶RNA ,(humantelomeraseRNA ,hTR)的cDNA探针 ,分别应用RNA斑点杂交与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TRAP)分析检测不同胃粘膜的端粒酶RNA的表达与端粒酶活性。结果 人端粒酶RNA的cDNA... 目的 建立人端粒酶RNA表达的检测方法。方法 制备人端粒酶RNA ,(humantelomeraseRNA ,hTR)的cDNA探针 ,分别应用RNA斑点杂交与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TRAP)分析检测不同胃粘膜的端粒酶RNA的表达与端粒酶活性。结果 人端粒酶RNA的cDNA探针制备成功。 18例活检胃癌组织及 4 5例手术胃癌组织RNA斑点杂交检测的阳性率均为 10 0 % ,相应TRAP分析的阳性率分别为 88 89%、 86 6 7% ,低于RNA斑点杂交 (P <0 0 5 )。同时RNA斑点杂交结果提示在非癌胃组织中随着肠化程度增高人端粒酶RNA表达也增强。结论 RNA斑点杂交检测人端粒酶RNA ,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端粒酶 核糖核酸 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RNA斑点杂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4通路在幽门螺杆菌致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刘翔 丁元伟 林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3174-3177,共4页
目的:比较Toll样受体4(TLR4)及MyD88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BALB/c小鼠胃黏膜内表达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探讨TLR4通路在Hp致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7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于感染Hp的第0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抗生素三联疗法... 目的:比较Toll样受体4(TLR4)及MyD88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BALB/c小鼠胃黏膜内表达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探讨TLR4通路在Hp致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7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于感染Hp的第0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的第3天、第7天、第14天取得各组小鼠的胃黏膜标本,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半定量检测TLR4、MyD88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结果:(1)小鼠TLR4、MyD88在感染Hp后均迅速升高,在治疗后迅速回落,但仍高于正常水平。(2)小鼠TLR4、MyD88的表达含量与病理严重程度无相关性。结论:TLR4信号通路参与了Hp的致病机制,但与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TOLL样受体4 MYD88 致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蕲蛇毒试剂对肝病凝血异常诊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丽英 易淑倩 +1 位作者 刘泽霖 许建邦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1年第3期136-138,共3页
中国蕲蛇毒试剂(Chinese Agkist-rodon Acutus Toxin Reagent 简称CAAT-R)系广州蛇毒研究所从中国蕲蛇毒中提取,它具有类凝血酶作用,能直接作用于凝血第三阶段,使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而促凝血。
关键词 中医蕲蛇毒 试剂 肝病 凝血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及其结合蛋白-3对肝硬化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7
作者 郑雪玲 赵英恒 李瑜元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6-178,共3页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IGF -Ⅰ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 3(IGFBP - 3)与肝硬化患者营养状况的关系 ,分析IGF -Ⅰ和IGFBP - 3对肝硬化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肝硬化患者 6 5例 ,按Child -pugh分级法将其分为A(17例 ) ,B(2 0例 )...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IGF -Ⅰ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 3(IGFBP - 3)与肝硬化患者营养状况的关系 ,分析IGF -Ⅰ和IGFBP - 3对肝硬化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肝硬化患者 6 5例 ,按Child -pugh分级法将其分为A(17例 ) ,B(2 0例 )和C(2 8例 )三组 ,对照组 30例 ,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空腹IGF -Ⅰ和IGFBP - 3,并测定患者的上臂围、三头肌皮脂厚度、上臂肌围等营养状况指标。肝硬化患者血清IGF -Ⅰ和IGFBP - 3水平下降(10 0 49± 38 11)ng/ml对 (35 2 5 5± 15 3 6 1)ng/ml,(P <0 0 0 1) ;(4 5 0 2± 16 2 1)nmol/L对 (114 5 0± 2 7 0 9)nmol/L ,(P <0 0 0 1) ,IGF -Ⅰ、IGFBP - 3与营养状况呈明显正相关 (P <0 0 0 1)。IGF -Ⅰ和IGFBP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营养状况 IGF-I TGFB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