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1年我院医院感染现况流行病学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林红燕 叶晓光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5-7,共3页
目的 :为进一步研究医院感染发生规律及发生的危险因素 ,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 :对我院 2 0 0 1年 6月 2 7日住院的 6 95例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横断面调查研究。结果 :医院感染发生率为 7.91% ,其中下呼吸道感染占 32 ... 目的 :为进一步研究医院感染发生规律及发生的危险因素 ,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 :对我院 2 0 0 1年 6月 2 7日住院的 6 95例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横断面调查研究。结果 :医院感染发生率为 7.91% ,其中下呼吸道感染占 32 .72 % ,上呼吸道感染占 2 7.2 7% ,泌尿道感染占 10 .91%。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动静脉置管、泌尿道插管为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 ;合并真菌感染 8例。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比例偏高。结论 :对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加强监测 ,重视无菌操作技术。加强对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及管理 ,用于预防应严格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查 医院内感染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2
作者 林红燕 叶晓光 古英明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的医院感染(NI)特点及其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本院从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开始血液透析的患者179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5.1%,其中呼吸道感染占55.6%,皮肤软组织感染占14.8%,胃肠道及泌尿道...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的医院感染(NI)特点及其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本院从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开始血液透析的患者179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5.1%,其中呼吸道感染占55.6%,皮肤软组织感染占14.8%,胃肠道及泌尿道感染各占11.1%。医院感染潜在危险因素为患者严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年龄、侵袭性治疗操作、输血和透析时间等因素,其中多次输血是血透患者高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主要原因。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氏菌。结论:血液净化中心应该作为NI监控的重点。加强对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监控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医院感染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利欣抗炎保肝治疗的应用及其循证医学证据
3
作者 叶晓光 《中国社区医师》 2010年第46期11-11,共1页
肝脏与肝功能损害的机理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实体器官,也是最重要的代谢和免疫器官,当各种致病因子引起肝脏炎症时,必然会发生肝功能异常。各种肝病所反映出的疾病进程都会有反复炎症损害,
关键词 保肝治疗 循证医学证据 甘利欣 应用 抗炎 肝脏炎症 免疫器官 肝功能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乙肝患者YMDD变异基因的检测及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叶晓光 王若伦 郭海波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30-32,共3页
目的 :为了解未经拉米呋定及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是否存在HBVYMDD基因变异。方法 :应用微板核酸杂交 -核酸定量法检测 2 9例病史超过半年以上、肝功能异常的慢性乙肝患者的HBV -DNA及YMDD变异基因。结果 :2 9例慢性乙... 目的 :为了解未经拉米呋定及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是否存在HBVYMDD基因变异。方法 :应用微板核酸杂交 -核酸定量法检测 2 9例病史超过半年以上、肝功能异常的慢性乙肝患者的HBV -DNA及YMDD变异基因。结果 :2 9例慢性乙肝患者YMDD变异阳性 6例 ,阴性 2 3例 ,阳性率为 2 0 .6 9%。 6例变异中 4例为YIDD阳性 ,2例为YVDD阳性 ,均为YMDD野毒株和变异株混合存在。 5例抗 -HBe阳性 ,1例HBeAg阳性。结论 :显示在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乙肝患者中存在YMDD变异株 ,其与野生株一样是自然存在。加以重视并提高检测方法的灵敏度 ,有助于提高YMDD变异基因检测的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慢性肝炎 拉米呋定 YMDD变异株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26例次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王若伦 叶晓光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30-33,共4页
目的:对我院8年来3026例次大样本地高辛血药浓度(SCD)监测结果及其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测定SCD,分别就性别、年龄、体重、基础疾病和合并症等因素对其中0.25 mg*qd剂量下所得的2058个SCD的影... 目的:对我院8年来3026例次大样本地高辛血药浓度(SCD)监测结果及其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测定SCD,分别就性别、年龄、体重、基础疾病和合并症等因素对其中0.25 mg*qd剂量下所得的2058个SCD的影响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2058个SCD中,低于0.5 ng*mL-1有406例次;在0.5~2.0 ng*mL-1有效治疗范围内的有1311例次,但有39例出现中毒症状,占1.90%;2.0~5.0 ng*mL-1范围内的有267例次,有128例中毒,占6.22%;>5.0 ng*mL-1有35例次,全部出现中毒症状,占1.70%.结论:临床应用地高辛,约9.81%出现中毒症状,而年龄、体重及疾病状态尤其是严重疾病伴有肾功能不全或低钾血症,对SCD有显著影响(P<0.05).因此,监测SCD并结合临床资料,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高辛 血药浓度 影响因素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生长激素与人血清白蛋白治疗肝硬化低蛋白血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王若伦 叶晓光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10-12,共3页
目的 :比较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和人血清蛋白 (HSA)治疗肝硬化低蛋白血症的疗效。方法 :分别对 6 6例住院肝硬化患者应用rhGH4 5U皮下注射 ,每天 1次 ,共 10次 ,或 2 0 %HSA5 0mL ,静脉滴注 ,每天 1次 ,共 10次。在治疗前后动态... 目的 :比较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和人血清蛋白 (HSA)治疗肝硬化低蛋白血症的疗效。方法 :分别对 6 6例住院肝硬化患者应用rhGH4 5U皮下注射 ,每天 1次 ,共 10次 ,或 2 0 %HSA5 0mL ,静脉滴注 ,每天 1次 ,共 10次。在治疗前后动态观察临床表现和检测各项肝功能指标。结果 :无论应用rhGH或HSA ,患者在治疗后精神、睡眠、食欲都有好转 ,腹胀减轻 ,腹水和下肢浮肿消退或减轻。ALT和AST明显下降 ,肝功能恢复正常。白蛋白含量有明显的升高达至正常水平。结论 :和HSA比较 ,rhGH治疗肝硬化低蛋白血症同样有较好的疗效 ,能明显提高白蛋白含量并有较长的疗效 ,费用较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低蛋白血症 重组人生长激素 人血清白蛋白 RHGH H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种肝病患者血清TGFα含量与肝细胞损害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廖云珍 叶晓光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22-24,共3页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growthfactor aplha ,TGFα)在各种肝病患者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肝细胞损害的关系。方法 :采用非平衡竞争性放射免疫法测定 172例各种肝病患者血清中TGFα含量。结果 :慢性中度肝炎、急性黄疸肝炎...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growthfactor aplha ,TGFα)在各种肝病患者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肝细胞损害的关系。方法 :采用非平衡竞争性放射免疫法测定 172例各种肝病患者血清中TGFα含量。结果 :慢性中度肝炎、急性黄疸肝炎、慢性重度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TGFα含量分别为 12 .12± 7.35pg ml、14.19± 7.30 pg ml、15 74±9 6 5pg ml、16 .0 2± 9.18pg ml、19.89± 9.0 9pg ml,逐渐升高 ,明显高于对照组 6 .86± 0 .89pg ml(P <0 .0 5)。肝硬化失代偿期与代偿期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结论 :血清TGFα含量明显升高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有帮助。TGFα与各种肝病肝细胞的再生、分化、增殖以及损害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Α 检测 肝细胞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4年耐药谱变化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叶国强 钟馥霞 +1 位作者 吴春风 叶晓光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33-35,共3页
目的:了解本院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的变化。方法:回顾调查方法对本院从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4年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和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分离出的144株鲍曼不动杆菌,占革兰阴性杆菌的6.79%;鲍曼不动... 目的:了解本院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的变化。方法:回顾调查方法对本院从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4年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和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分离出的144株鲍曼不动杆菌,占革兰阴性杆菌的6.79%;鲍曼不动杆菌对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对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等耐药率超过50%。耐药率低于20%的有阿米卡星、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对亚胺培南仍呈高度敏感。结论:本地区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但仍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为防止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率继续上升,加强监测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和耐药率变化,对提高临床抗不动杆菌感染的成功率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更新解读 被引量:8
9
作者 叶晓光 《中国社区医师》 2010年第48期12-12,共1页
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极为重要,走向规范之路最重要的手段就是根据大量循证医学证据制定一系列临床指南并将其推而广之,而事实上越来越多的证据也表明,充分应用指南能明显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患者预后。为此,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在2010年年... 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极为重要,走向规范之路最重要的手段就是根据大量循证医学证据制定一系列临床指南并将其推而广之,而事实上越来越多的证据也表明,充分应用指南能明显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患者预后。为此,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在2010年年会上公布了最新的糖尿病防治指南修订稿和两项关于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和外周血管病变的立场声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治指南 糖尿病 循证医学证据 解读 中国 外周血管病变 临床指南 干细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病学实践教学面临的困扰因素及改革对策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润齐 冯婥 叶晓光 《西北医学教育》 2006年第z1期210-211,共2页
探讨传染病学临床实践教学所面临的困境.为了走出困境,需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才能保障传染病学教学的顺利进行,提高传染病学临床实践教学质量.
关键词 传染病学 临床实践教学 困扰因素 改革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患者血清TNF的含量与肝损伤程度及病毒复制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曾颖玲 叶晓光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40-42,共3页
目的 :研究乙肝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的含量变化及其与乙肝病毒 (HBV)复制的关系。方法 :各型肝炎患者 133例 ,对照组 30例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TNF含量 ,同时检测肝功能和HBV -DNA ,HBeAg。结果 :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轻度、... 目的 :研究乙肝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的含量变化及其与乙肝病毒 (HBV)复制的关系。方法 :各型肝炎患者 133例 ,对照组 30例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TNF含量 ,同时检测肝功能和HBV -DNA ,HBeAg。结果 :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轻度、慢性肝炎中度、慢性肝炎重度、肝炎后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TNF含量 ( x±s)分别为 :(1.17± 1.2 4 )ng/mL、(0 .5 5± 0 .35 )ng/mL、(0 .72± 0 .2 5 )ng/mL、(0 .73± 0 .2 8)ng/mL、(0 .88± 0 .30 )ng/mL和(0 96± 0 .36 )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 (0 .2 9± 0 .18)ng/mL(P <0 .0 1)。HBV -DNA、HBeAg阳性患者血清TNF含量明显高于阴性患者 ,TNF与肝功能损害指标明显相关 (P <0 .0 5 )。结论 :TNF是肝细胞坏死的重要介质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肝脏疾病 肝功能 HBV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病患者血清糖类抗原50变化的原因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万蕾 叶晓光 黄远明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清糖类抗原50(CA50)升高的原因及其对肝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测定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共4组患者血清的CA50水平,并与肝功能、肝纤维化的相关指标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清糖类抗原50(CA50)升高的原因及其对肝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测定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共4组患者血清的CA50水平,并与肝功能、肝纤维化的相关指标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血清CA50含量各肝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血清CA50含量皆与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相关,慢性良性肝病组中CA50含量与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Ⅳ)相关,肝硬化组尚与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相关,P<0.05。结论:肝病血清CA50水平增高的原因:急性肝炎以肝内淤胆为主,慢性良性肝病可能由肝损害、肝组织结构改变、淤胆所致,肝癌可能主要与细胞恶变、抗原表达异常有关。CA50对肝癌诊断价值不大,动态观察CA50含量的变化有助于良、恶性肝病的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类抗原50 肝炎 肝硬化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动态观察与分析
13
作者 王若伦 叶晓光 魏衍超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19-22,共4页
目的:分析本院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产超广谱口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动态变化,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和ESBLs确证试验进行ESBLs的检测,数据输入WHONET5软件及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 目的:分析本院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产超广谱口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动态变化,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和ESBLs确证试验进行ESBLs的检测,数据输入WHONET5软件及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本院所分离的389株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的有163株,占41.9%;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以及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剂如: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等抗茵药物呈多重耐药;显著高于非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P<0.001);但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结论:本院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检出率高,临床治疗中应严格掌握抗茵药物应用指征,并动态监测其耐药性变迁,防止ESBLs大肠埃希菌的局部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抗菌药物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念珠菌败血症4例临床分析
14
作者 李贵华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真菌性败血症的病因及临床表现。方法:对4例经血培养发现真菌生长的临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4例患者均患有严重基础疾病,有使用化疗药物或激素,广谱高效抗生素历史合并真菌性败血症时体温明显升高。除使用化疗病例外,均出现... 目的:探讨真菌性败血症的病因及临床表现。方法:对4例经血培养发现真菌生长的临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4例患者均患有严重基础疾病,有使用化疗药物或激素,广谱高效抗生素历史合并真菌性败血症时体温明显升高。除使用化疗病例外,均出现类白血病反应;而红细胞及血小板下降。结论:真菌性败血症往往见于患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在使用化疗药物或激素,广谱高效抗生龙活虎素之后出现。故此类患者应小心合理使用抗生素,尽量避免使用激素治疗。如在使用广谱高效抗生素过程中出现体温升高,类白血病反应及红细胞、血小板下降,应高度怀疑合并真菌感染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败血症 临床分析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型甲型HIN1流感病例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15
作者 张宿荣 叶晓光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42-44,共3页
目的:提高对危重型甲型H1N1流感的认识以及探讨危重型病例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本科成功救治的2例甲型H1N1流感危重型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并对甲型H1N1流感并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及... 目的:提高对危重型甲型H1N1流感的认识以及探讨危重型病例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本科成功救治的2例甲型H1N1流感危重型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并对甲型H1N1流感并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及其转归进行分析。结果:2例患者均有发热症状,体温38.0℃以上,咽拭子甲型H1N1流感病毒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诊断为甲型H1N1流感。入院后2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的并发症,其中1例并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例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上尽早给予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以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完成5d的抗病毒疗程后,体温均恢复正常,复查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阴性,同时相关并发症也得到明显缓解。结论:危重型甲型H1N1流感,进展快,可危及生命,临床上应早期做出合理诊断以及早期给予抗病毒、对症支持治疗。多可取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奥司他韦 临床特点 预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